不规则热名词解释 什么是不规则热
不规则热名词解释 什么是不规则热
某些疾病发热有其特殊的热型,不规则热就是其中一种,所谓不规则热就是患者在发热过程中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这种不规则热常见于肺部疾病、胸膜炎等。
引起发烧的类型有哪些 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没有规律性。常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
小儿肺炎发烧一般几天
发热是肺炎的临床表现之一,常常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也可以为弛张热和稽留热。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的患儿,体温可不升或者低于正常,用药的时间一般持续至体温正常后五到七天,症状体征消失后三天停药;支原体肺炎使用抗菌药物两到三周;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两到三周可停药,一般疗程≥六周。
不规则热常见于什么病 结核风湿症
结核风湿症是由于结核杆菌毒素引起的细胞介导的过敏性免疫反应。
伴随症状:患者会表现出关节疼痛、关节强直和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为弛张热和不规则热,大多数患者缺少结核中毒症状。
不规则热见于什么病 布氏菌肺炎
布氏菌肺炎是由布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肺部急性或慢性感染,属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
伴随发热症状:布氏菌肺炎以波状热型最具有特征性,亦可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发热持续1至数周,间歇数天至2周,少则2~3波,多则10余波,高热时多伴有畏寒及寒战,较突出的是多汗,较其他热性病为著,常常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并伴有全身疲倦,烦躁不安,头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肝癌有什么症状 发热
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37.5-38度,偶尔可达到39度以上,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有寒战,午后发热较为常见,有时也可表现为弛张型高热。发热可因肿瘤坏死或者其代谢产物所引起。
不规则热常见于什么病 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伴随发热症状: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热型多为弛张热,部分患者可出现稽留热或不规则热。
肱三头肌的命名规则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即肌细胞)构成,有收缩性。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无收缩性,附着于骨上。有的老师认为:肱三头肌是因具有三个肌腱分别固定在三块骨上而定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肱三头肌具有四个而不是三个肌腱,这说明骨骼肌不是以肌腱数目来命名的。关于肌肉命名的原则很多,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以肌的起点数目来定名的。由于肌肉一般附着于邻近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引起关节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为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称为止点。例如:肱三头肌起点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三头合成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嘴。
不规则热的名词解释 出现不规则热怎么办
临床上如果出现发热首先不需要紧急退热,先观察体温变化的趋势,对于精神状态差、皮肤出现皮疹或伴有呕吐、腹泻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看病,确定诊断,接受合理的治疗。
小儿肺炎早期症状表现
小儿肺炎的主要表现为:
一,发烧,热型不规则,多为不规则热,也有可能为弛张热和稽留热,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和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二,咳嗽,咳嗽较为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 急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又出现并有痰。
三,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全身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的腹泻或者呕吐。
肝癌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发热
可为肿瘤坏死、合并感染以及肿瘤的代谢产物所致。不规则发热: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的低下很容易引起合并感染,部分肝癌病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般在37.5℃~38℃左右,有时会达到39℃以上,多呈不规则热型,不伴寒战,午后发热比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热。发热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血液循环所致。
不规则热见于什么病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
腺病毒肺炎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是我国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咽-结合膜热、肺炎,脑炎、膀胱炎、肠炎等,其中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类型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伴随发热症状:潜伏期3~8天,起病一般急骤发热,腺病毒肺炎热型不一致,往往自第1~2天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多数稽留于39~40℃以上不退;其次为不规则发热,弛张热较少见,3/5以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轻症一般在7~11天体温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