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咳嗽如何选用中成药
秋燥咳嗽如何选用中成药
秋燥咳嗽,常见于气候干燥之秋季,症见咳嗽日久不愈,痰稀黏稠,或痰中带有血丝,舌质干红,苔薄黄,治宜养阴生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药选:
(1)二母宁嗽丸:主治久咳不愈,干咳痰黄,黏稠难咯,喘息气逆,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成人每次1丸(9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组方: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蜜桑白皮、茯苓、炒瓜蒌子、陈皮、麸炒枳实、炙甘草、五味子(蒸))
(2)鸡苏丸:主治咳嗽气急,痰稀黄稠,胶黏难咯,时有血丝,身热口渴,潮热盗汗等症,成人每次口服3-6克,一日2-3次。小儿酌减。(组方:陈皮、橘红、法半夏、葶苈子、瓜萎子(蜜炙)、紫苏子(炒)、紫苏叶、桑白皮(蜜炙)、苦杏仁(炒)、桔梗、前胡、马兜铃(蜜炙)、款冬花、紫菀、远志(制)、百合、天冬、麦冬、北沙参、知母、五味子(醋蒸)、麻黄、黄芩、白芍、石膏、甘草。)
(3)橘红丸:主治咳痰黄稠,气逆喘息,平卧加重,口干舌燥等症。成人口服1丸(9克),重症两丸,每日两次,空服开水送服。(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4)养阴清肺口服液: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组方:地黄、川贝母、麦冬、白芍、玄参、薄荷、牡丹皮、甘草。)
(5)雪梨膏:治秋燥久咳。成人每次15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请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另外,燥咳还要分为温燥与凉燥,需要中医医生临证组方,辩证用药更好。
咳嗽该如何选用中成药
药店里止咳类中成药种类繁多,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止咳类中成药呢?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 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与之功效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 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与此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复方桑菊感冒冲剂等。
川贝清肺糖浆 具有疏风清肺、滋阴润肺之功效。用于风燥伤肺、肺津耗伤之温燥型咳嗽。症见于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伴鼻塞、头痛、畏寒、发热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养阴清肺膏、川贝枇杷糖浆(冲剂)、复方枇杷叶冲剂等。
二陈丸 具有健睥燥湿、化痰止咳之效。用于脾虚生痰,阻遏肺气之痰湿型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白而黏腻或稠厚成块、胸脘作闷、食少、四肢乏力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杏仁止咳糖浆、橘红痰咳液(冲剂)、半夏糖浆等。
橘红丸 具有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热郁肺、肺失清肃之痰热型咳嗽。症见咳嗽气粗,痰多、咯痰不爽、质黏稠而黄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苦、咽痛、苔黄腻等。
泻白丸 具有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之功效。用于肝郁化火、上逆犯肺之肝火犯肺型咳嗽。症见咳嗽气逆、咳时面红目赤、咽干口苦、胸胁窜痛、情绪急躁易怒或痰中带血丝、甚则咳吐鲜血。与之功效相仿的有清肺抑火化痰丸等。
百合固金丸 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用于阴虚肺燥,肺失滋降之阴虚型咳嗽。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伴有口干咽燥、两颧潮红、失眠、盗汗、五心烦热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金果饮口服液、秋梨膏、蜜炼川贝枇杷膏、川贝半夏液等。
小青龙冲剂 具有解表蠲饮、温肺止咳之效。用于慢性咳嗽素有痰饮,而又复感风寒,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之外有风寒、肺有停饮型咳嗽。症见受寒后慢性咳嗽加重、痰稀色清有泡沫、恶寒、无汗、口不渴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大青龙颗粒、通宣理肺丸等。
麻杏止咳片 具有辛凉宣泄、清肺泄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人里化热,或外感风热直接犯肺,热伤津液,肺失宣降所致的表里兼病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稠黄、发热、汗出、恶寒、鼻流浊涕、口渴喜冷饮、胸闷气喘、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等。
固本咳喘片 具有养肺、健脾、益肾之功效,用于老年人咳嗽日久,肺、脾、肾俱虚之咳嗽。症见咳嗽痰多、黏稠色白,动则喘息、全身乏力、自汗、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夜尿多等。与之功效相似的有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宝宝咳嗽吃什么药好
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用用水送服。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1、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
2、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症。
3、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4、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
5、百日咳糖浆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6、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
7、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妈妈要掌握好剂量。
在治疗咳嗽时,妈妈不要给宝宝服用抗菌素,要找出病因,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止咳祛痰药,注意护理。
小孩咳嗽常用中成药
1、小孩化痰止咳颗粒:针对有浓痰,不易咳出,或久咳、千咳的症状,用于小孩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2、小孩清热止咳口服液:针对孩子因肺热上火引起的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症状。
3、解肌宁嗽丸:擅长宣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孩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及咽喉疼痛。多用子小孩风寒感冒咳嗽初起,也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4、儿童清肺口热服液: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者。
5、健儿清解液 :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腕腹胀满者。
6、小孩咳喘灵颗粒或口服液: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者,针对反复咳嗽,气喘。治疗由感冒或其它病因引起的咳嗽。
咳嗽分风热咳嗽、风寒咳嗽、内伤咳嗽。如果舌苔是白的,则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 ,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则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
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
小孩咳嗽常用中成药
1.小孩化痰止咳颗粒:针对有浓痰,不易咳出,或久咳、千咳的症状,用于小孩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2.小孩清热止咳口服液:针对孩子因肺热上火引起的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症状。
3.解肌宁嗽丸:擅长宣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孩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及咽喉疼痛。多用子小孩风寒感冒咳嗽初起,也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4.儿童清肺口热服液: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者。
5.健儿清解液 :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腕腹胀满者。
6.小孩咳喘灵颗粒或口服液: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者,针对反复咳嗽,气喘。治疗由感冒或其它病因引起的咳嗽。
如何选用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组成的具有一定功效和主治范围,并按照规定的制备工艺加工而成的一定剂型的商品药。那么,“君、臣、佐、使”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往往也较大。臣药有两种作用。一是辅佐君药,来加强君药对主病的治疗效果;二是针对主病外的兼有病症起到治疗作用。佐药有三种作用。一是加强君臣两类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二是消除或减缓君臣两药的毒性和烈性;三是有的佐类药物虽然与君药药性相反,但却能在治疗中对君药起到辅助的作用。使药在治疗中能起到信使的作用。使药不仅能引药入经,而且能调和诸药。
在每个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群龙之首”,但臣药、佐药、使药却不一定都有。有时一味药在方剂中也不只担任一个角色。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到药房购药的现象与日俱增。但是怎样才能把药买好、买对呢?
一、要注意药品的批准文号。购买治疗用的中成药不同于购买保健药。一般要买标有国药准字号的药,尽量不买或少买标有地方批准文号的药。
二、选药时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然后根据药品的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一种或几种中成药,或者按照医嘱购买中成药。
三、选购中成药时,要注意药品的有效期或失效期,以确保买到质量好的“真品”。
有些药品在药店中买不到。这是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所以药品有其特殊性、专属性和严格性。根据药品的这些特性,又可将其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非处方药,就是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在药店中可以直接买到的药品。处方药是指需要医生开具处方的药物。其中包括某些镇痛药或有成瘾性的药物,如杜冷丁、吗啡等,以及必须在医生严格监护下使用的药物如某些注射剂、冻干粉针剂、造影剂、诊断用药、穴位给药注射剂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就属于处方药,所以没有医生的处方,在药店中买不到。
宝宝得了肺炎怎么治疗
1.风寒闭肺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怕冷,气急,无汗,痰稀色白。
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口服液(颗粒),定喘止咳糖浆,三拗片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肺炎初期。伴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者,宜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本品含有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伴喘咳、胸腹胀满等症状者,宜选用定喘止咳糖浆。
2.风热闭肺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怕风,咳嗽气急,咽部红肿,痰黄。
常用中成药: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小儿咳喘灵泡腾片(颗粒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肺炎初期。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口干等症状较轻者,宜选用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及小儿咳喘灵泡腾片;气急、痰多,或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宜选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3.痰热闭肺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憋喘,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痰黄黏稠。
常用中成药:止嗽化痰颗粒,止咳橘红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用药指导:本病多见于肺炎极期。咳嗽,喘息带痰,呼吸困难,不得入眠者,宜选用止嗽化痰颗粒;咳嗽痰多,胸中满闷,气急短促者,宜选用止咳橘红颗粒或痰热清注射液。
秋季咳嗽如何用药
1.如果咳嗽有痰,痰色白或很清稀、或有泡沫、量多,人感觉怕风、怕冷,多是风寒引起的寒性咳嗽。寒性咳嗽要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橘红痰咳煎膏、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2.如果咳嗽伴痰黏稠、咯不畅、痰色偏黄或喉咙疼、口干,属于热性咳嗽。热性咳嗽应选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像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等。
3.若秋天燥咳无痰、咽喉干燥,可选用川贝枇杷膏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
4.痰湿咳嗽以体弱老人居多,其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宜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如陈夏六君汤、二陈丸等。多痰哮喘者不要服用生冷食物。
对于气候以及食物过敏引起的咳嗽,幸宇坚建议市民选用一些健脾补肾、提高免疫功能的中成药,如黄芪颗粒等。
以下是医生推荐的几款有助于清除燥咳的食疗方法,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一试:
杏仁炖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净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连服3~5天。
川贝炖雪梨 取雪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后放入川贝末6克,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适量,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女性带下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妇女阴道流出白色或黄色或赤白色的分泌物,量多淋漓,绵绵不断,称带下病。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一般分为湿热下注、脾虚、肾虚三种类型,所用中成药各不相同。
如带下色黄质稠,有气味,口干尿黄、舌苔薄黄,则属于湿热下注。宜选用清利湿热的中成药,如止带丸、愈带丸、四妙丸、猪肚丸等。若出现阴部灼热红肿,小便痛而不畅,苔黄腻等症,选用龙胆泻肝丸更为适合。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当归、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木通、柴胡、甘草制成,对患阴道炎、外阴炎、泌尿道感染、高血压及中耳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伴有上述症状者,均有一定治疗作用。如带下色黄或色绿如泡沫状,量多味臭,外阴及阴道搔痒或刺痛,多系滴虫性阴道炎。治疗除服用上述成药外,可用灭敌刚片塞阴道,每晚1片,连用10天为一疗程。如带下乳白色如豆渣状,外阴极痒或有刺痛,可能为霉菌性阴道炎。治疗除内服成药外,每晚可用冰硼散胶囊(可自己将冰硼散装于空胶囊中)1粒,塞入阴道内,连用10天为一疗程,有一定疗效。
如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稀无气味,同时面色无华,头昏乏力,食少足肿,舌淡苔薄,则属脾虚,宜用健脾利湿中成药。可选用威喜丸、水陆二味丹、健脾丸、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六君子丸、妇科止带片等治疗。
如带下量多,质清稀,腰痠痛明显,小腹或有冷感、舌淡苔白,则为肾阳虚。可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水陆二仙丹等中成药治疗。如带下夹红,头晕目眩,口干舌红,则为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最为适用,其它如白带丸(片)、千金止带丸、乌鸡白凤丸等多用于带下病,可参照,其使用说明对症下药,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忠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素问·五藏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