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肛瘘的主要方法有什么
检查肛瘘的主要方法有什么
肛镜检查
直视下看到齿线全部,内口常在红肿发炎的肛瘘,有分泌物,对可疑的肛隐窝可用银质园头探针探入。
手术检查
切开瘘道,沿瘘道寻找内口,一般容易找到。
探针检查
先于肛门内插手指,用银质园头探针,由外口沿管道向肠腔方向轻轻探入,完全性肛瘘,肠腔内手指在齿线附近可摸到探针确定内口,探时切忌盲目用力,免成假道,使感染扩散。
染色检查
将干纱布放入直肠内,将美兰1~2ml由外口徐徐注入,然后拉出纱布,如有染色,即证明有内口存在。
韩国电子肛肠镜检查
采用国际先进的医用视频及摄像技术,彻底打破传统肛肠指诊检查存在的弊端,可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诊断,在检查过程中可同时清晰的观察到放大数十倍的病灶部位,避免误诊、误治。同时可将病灶锁定后打印成像,为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
肛瘘是人们的常见病,可以由许多原因导致的,而且会有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这会影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人们要及时诊断肛瘘,那么,人们怎么诊断肛瘘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下人们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
一、触诊
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二、全身检查
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骶髂骨结核患者发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结核所引起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因并发肛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等。
对复杂性肛瘘更应注意全身检查,必要时作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并注意血沉、血象变化。或进行肛门括约肌功能测定。对某些可疑病例,还应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肛瘘的性质,并要特别观察有无癌变。
三、望诊
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四、直肠指检
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五、确定瘘道主体与支体的变化
在肛瘘检查中,不能单纯从内口的数目,或瘘管是直的还是弯曲的,或者从病变的一个平面上了解病变的全貌;有时从肛门外部看,仅一个外口,症状也不明显,但可能是瘘管很深,内口寻求比较困难的复杂性肛瘘;有时瘘外口较多,肛门皮肤病变较大,但其主管很低,属于容易处理的简单肛瘘。因此对肛痿的诊断要具体细致。
六、确定瘘管的深度与括约肌的关系
由于肛瘘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有时管道在内括约肌之间走行,手术中切开管道,必然要切开有关的括约肌。特别是通过肛门直肠环的瘘管,切开肛门直肠环,术后会引起肛门失禁。因此在检查中必须弄清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人们诊断肛瘘的六大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诊断肛瘘,还能及时治疗肛瘘,肛瘘的人们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有哪些导致肛痿发生的原因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建议大家做好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并做好防护措施。那么有哪些导致肛痿发生的原因呢?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肛周脓肿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粪便滞留肛隐窝,引起肛腺炎,导致肛门周围脓肿,是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内痔注射过深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痿缩。
3、吞咽细菌或少数血行感染,均可引起结核性肛瘘。
4、一些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可血行感染引起肛瘘。
5、直肠肛门损伤。外伤、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金属、肛表及肛门窥器检查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肛门周围脓肿。
关于有哪些导致肛痿发生的原因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并且建议广大患者们能够引起重视,积极到医院进行检查,让医生帮助大家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能够更早的恢复健康。
肛瘘应该怎么检查
检查时在肛周皮肤上可见到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挤压时有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外口的数目及与肛门的位置关系对诊断肛瘘很有帮助:外口数目越多,距离肛缘越远,肛瘘越复杂。
1.直肠指诊
确定内口位置对明确肛瘘诊断非常重要。肛门指检时在内口处有轻度压痛,有时可扪到硬结样内口及索样瘘管。
2.肛门镜检查
肛镜下有时可发现内口,自外口探查肛瘘时有造成假性通道的可能,宜用软质探针。以上方法不能肯定内口时,还可自外口注入亚甲蓝溶液1~2ml,观察填入肛管及直肠下端的白湿纱布条的染色部位,以判断内口位置。
3.影像学检查
碘油瘘管造影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肛管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能提高肛瘘的诊断率。
对于复杂、多次手术的、病因不明的肛瘘患者,应做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以排除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存在。
如何确定肛痿的内口位置
因内口是肛瘘的原发病灶,必须准确定位其内口部位和弄清其数量,如检查不清或定位错误,必然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瘘检查中正确判断内口的位置及数量,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病理检查和细菌培养
可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
2.从病史上判断内口的位置
如有多个外口,首先应了解到哪一个外口是先发生的。往往从第一个外口用探针探查,可以通过主管而找到内口。
3.碘油造影
从肛窦外口注入30%~40%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然后摄片。可见瘘管深浅分支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此法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一般肛瘘不作为常规检查。
4.肛门镜检查
用双叶肛门镜张开肛门,可见内口所在肛窦红肿、发炎、变深,用钩状探针轻轻探查,不难找到内口。
5.根据外口与肛门的距离来判断内口的部位
经过肛门中部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之上,离肛门不超过5cm,其内口在肛门齿线上与外口相互对应;如外口距离肛门超过5cm或外口在此线之后,这些瘘管多数是向后弯曲的,内口常在肛管后中线上。
6.染色检查
本法寻找内口准确,临床上有重要价值。
具体方法是
先将盐水纱条放入直肠,再用1%双氧水加龙胆紫液,或用1%亚甲蓝溶液,从瘘管外口注入,观察内口有无染色液流出,跟据纱布染色的位置,即可判断内口位置。如纱布条无染色,也不能肯定无内口。管道弯曲,受括约肌收缩影响。被脓液阻塞,或内口暂时闭合,使染色溶液不能通过内口,无法染色于纱布。手术时应加以注意。
7.探针检查
主要探明瘘管走行方向、深浅和内口的位置。探查直瘘时,将探针从外口伸入,食指深入肛管,指尖按在可疑内口处,探针从内口探出。若弯曲瘘管或复杂的瘘管行径弯曲,探针不易探过,可用银制细软探针探查。探查不可用力太猛,以免造成假瘘道和假内口。
8.通过触诊可以帮助了解内口的位置
肛门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大约经过2~3个月形成瘘管管壁。如果瘘管位于表浅部位,通过触诊可以触到条索走行,顺着向肛门走行的条索,可以发现内口的部位。如果在肛门外触诊没有触到条索,常常说明瘘管管道较深,可通过肛门内指诊,在肛管直肠环的部位可以触到病变的较大瘢痕或条索状瘢痕,在瘢痕部位的隐窝处。常为内口部位。
肛瘘的检查
1.直肠指诊: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5.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6.MRI检查: Lunniss报道了35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肿(91.4%),蹄形瘘(64.3%),瘘内口80%,从而认为MRI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临床正确使用MRI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监测复杂性肛瘘是否完全愈合。
肛瘘的化学检查有哪些项目
肛瘘的检查是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不要在这个步骤出现问题,这样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在这些检查项目中有写一些属于化学检查项目,但很多朋友对这些项目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请有问必答网的专家为大家做一下介绍。
1.直肠指诊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针检查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瘘管造影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5.肛管超声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6.MRI检查Lunniss报道了35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
肛瘘的检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最好选择正规的医院,准备检查以后,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积极的配合医生尽快治疗,在治疗初期,患者应该少走动,注意足够的休息,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流食。
肛瘘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肛瘘的触诊,低位肛瘘之瘘管,在皮下可以摸到绳状硬条,由外口行向肛门,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望诊,可见外口常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或臀部形成一突起或凹陷,周围皮肤因脓液刺激,常有脱皮发红,有时有肉芽组织由外口内突出。周围皮肤红紫色,多为结核性瘘管。
肛瘘的直肠指检,常在肛管后侧、齿线附近可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即是原发内口。
这些都是肛瘘的检查项目,专家说,肛瘘还要进行全身检查,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
肛瘘是痔疮吗
很多人都会把肛瘘误当成痔疮,最后治疗半天反而更加糟糕,那么如何正确区分肛瘘与痔疮呢?
我们从头说起:肛门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与肛门直接相接的肛管和直肠。由于此处的细菌最多,是人体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肛管周围的感染极易形成脓肿。脓肿经手术切开引流或自行破溃后,粪便仍可由肛管直肠壁上的原发感染灶进入脓腔,脓腔内脓液常不易引流,长期炎症刺激可使脓腔壁纤维化,不易愈合,而形瘘管。这种病理变化的结果即肛瘘 的形成。有些人会觉的肛瘘 就是等同于痔疮,其实,肛瘘 和痔疮是两种肛肠疾病。肛瘘 是指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
大部分肛瘘是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肛瘘 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使肛门潮湿、瘙痒,有时可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是肛瘘 的临床特点。肛瘘 不能自愈,如不及时治疗会反复发作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因此必须手术治疗。
而痔疮是指直肠下端粘膜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迂曲而形成的团块,当发生脱垂或出血等临床症状时称为痔疮。痔疮的形成主要是因腹腔压力增高,影响直肠和肛管的血液循环,血液回流受阻。如大便干结、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间过长、久坐、腹部肿瘤、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增高、长期咳嗽、久病体虚、中气不足、饮酒、习食辛辣燥热食品、妇女妊娠、分娩等均可发生痔疮。
肛瘘的诊断不困难,但要正确地寻找到瘘管的走向、瘘管的内口却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非常重要。
①肛窦钩检查:以窥器伸入肛门,可见有红肿炎症的肛窦,内口多在此处。用肛窦钩反复检查肛窦,不难找到内口。探时忌用暴力,以免穿破正常肛窦,造成新的感染内口。
②探针检查:用探针从瘘外口伸入瘘管,食指伸入肛管,多数探针可在齿线处的内口穿出。对瘘道弯曲者,探针多不能顺利穿过,切忌用力过猛,使探针穿破瘘管壁,造成新的感染。
③美蓝标记:将一块适中的纱布放置于肛门内,而后将5%的亚甲蓝水溶液由外口注入瘘管,然后轻轻将纱布拉出,观察内口的位置。尔后,用窥器扩开肛门,在齿状线附近,着色最显着处,以肛窦钩或探针探查,多数可发现内口。
④其他:如X线检查、肛管压力测定等检查方法,较少用,有条件者也可采用。
医院的专家提醒患者,无论是什么疾病,都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肛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 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图6),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5.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6.MRI 检查 Lunniss报道了35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肿(91.4%),蹄形瘘(64.3%),瘘内口80%,从而认为MRI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临床正确使用MRI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监测复杂性肛瘘是否完全愈合。
肛瘘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1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2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3流脓: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
4排便不畅:复杂性肛瘘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大便时感到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
5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哪些检查可以确诊肛瘘
1、确定内口位置:因内口是肛瘘的原发病灶,必须准确定位其内口部位和弄清其数量,如检查不清或定位错误,必然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瘘检查中正确判断内口的位置及数量,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确定瘘道主体与支体的变化:在肛瘘检查中,不能单纯从内口的数目,或瘘管是直的还是弯曲的,或者从病变的一个平面上了解病变的全貌;有时瘘外口较多,肛门皮肤病变较大,但其主管很低,属于容易处理的简单肛瘘。因此对肛痿的诊断要具体细致。
3、确定瘘管的深度与括约肌的关系:由于肛瘘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和肛提肌,有时管道在内括约肌之间走行,手术中切开管道,必然要切开有关的括约肌。特别是通过肛门直肠环的瘘管,切开肛门直肠环,术后会引起肛门失禁。因此在检查中必须弄清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
4、全身检查:肛瘘虽然表现为局部病变,但也与全身情况或某些疾病相联系,绝不能忽视全身检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肛瘘,往往为结核性肛瘘,且术后创口愈合较慢;骶髂骨结核患者发生的肛瘘,有可能是骨结核所引起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也因并发肛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有肛瘘的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早治疗,早日摆脱疾病的痛苦,此外治疗这种疾病最好选择正规的肛肠医院,因为肛门是很敏感的部位,不要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感染。
肛瘘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肛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1.直肠指诊 在内口外有轻度压痛,少数可扪到硬结。
2.亚甲蓝染色法 将白湿纱布塞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过外口向瘘管内注入亚甲蓝1~2ml,然后取出肛管内纱布,根据纱布上有无亚甲蓝染色及染色部位来明确瘘管的存在及内口部位。
3.探针检查 用探针通过外口插入管道,以明确瘘管的位置及内口所在,此法一般在手术时麻醉下进行,如操作不当或不熟悉此法可能造成假道形成。
4. 瘘管造影 自外口注入30%~40%碘油,X线摄片可观察瘘管分布,多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及蹄铁形肛瘘的诊断(图6),Yang(1993)检查临床疑有肛管直肠脓肿或瘘管17例,6例临床上疑有脓肿,肛管超声AUS检查也有脓肿表现;另外82%(9/11)AUS查出有瘘管,而临床常规检查未能发现。
5.肛管超声 对括约肌间瘘有时有确诊价值,但无法确诊括约肌外瘘及经括约肌瘘。
6.MRI 检查 Lunniss报道了35例此法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率分别为:原发性肛瘘(85.7%),继发瘘和脓肿(91.4%),蹄形瘘(64.3%),瘘内口80%,从而认为MRI检查时确诊肛瘘位置有极高的准确性,临床正确使用MRI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可监测复杂性肛瘘是否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