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保护儿童视力

如何保护儿童视力

一、忌时间过长。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天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轻易使孩子神经系统与机体产生疲惫,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等其它活动的正常进行。学龄前儿童天天看电视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为好。

二、忌距离过近。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总喜欢往前面坐。这样,孩子的眼睛在屏幕发出的强光的长时间刺激下,不仅轻易使孩子视觉的敏锐度与适应性降低,而且轻易造成眼睫状肌调节功能的降低,晶状体逐渐变凸,导致近视出现。一般来说,看电视时,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三、忌音量过高。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时,长时间在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仅轻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听觉习惯,而且轻易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采用相对小的音量,对孩子的听力、视力、注重力等的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忌光线过暗。看电视时,室内光线过暗,则影响孩子视觉功能的发展,也轻易导致近视现象的出现。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不要把照明灯都关闭,在电视机后方安上一盏小红灯,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五、忌坐姿不正。孩子看电视时,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怀里,都轻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

六、忌饭后即看。饭后孩子即看电视,轻易使孩子的大脑兴奋中心转移,注重力高度集中于电视内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滞与食物的沉积现象,影响肠胃的消化。饭后,让孩子稍微活动一会儿后,再看电视为宜。

五周岁孩子视力多少正常

一般来说,随着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不断发育,视力逐步提高。4岁儿童视力在0.4-0.6;5岁儿童视力在0.6-0.8;而在学龄前基本上能达到正常视力1.0。需要明确的是,有的儿童视力稍低于同龄水平,但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其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达到正常,属于视功能发育稍迟缓;有的儿童屈光度存在问题,以后的视力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孩子的视力低于正常范围时,应及时去医院咨询就诊。

儿童视力标准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8至15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在宝宝头部上方的位置出示一个环,作垂直方向的移动,观察宝宝能否立即用眼睛追随红环。一周后,可以看见3米处的物体,他也将学会跟踪运动的物体,并且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两只眼睛运动还不够协调。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 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例如,婴儿睡在小床上,母亲从身边走过时,他的眼睛可以跟着母亲的身体转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仰卧时,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当孩子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知觉。

11-12个月: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1岁时视力可达0.2。

1-2岁: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渐在发展,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东西如爬行的小虫、蚊子,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时,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快接近成人视力,但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四五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

6岁:六七岁时进入成人的视觉。

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儿童视力标准

在常态下,孩子1岁的视力为0.2,以后每长1岁,视力约增长0.2.孩子5岁时的视力应为1.0以上,8岁后应为2.0左右,14岁后的饱和视力可能达到3.0左右。

人们都知道成人的正常视力是1.5—2.0,那么,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呢? 刚生下来的婴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均为远视眼,以后眼球逐渐发育,视力也逐渐增加.

孩子在8岁以前眼球发育旺盛,8岁后减慢,直至25岁左右开始定型。

在常态下,孩子1岁时的视力为0.2,以后每长1岁,视力约增长0.2.孩子5岁时的视力应为1,0以上,8岁后应为2.0左右,14岁后的饱和视力可能达到3.0左右。1.0仅为正常视力的最低标准,1.5也不是最好的视力.

因此,如果10岁以上的孩子其视力仅为1.0的话,就应着手寻找防治视力下降的措施了。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超过1.0才属正常,否则,到14岁以后有可能还要减弱,甚至成为极度近视.

儿童视力保护的方法

1、遵循20-20-20原则。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验光师拉沃尔福德曾强调,每看屏20分钟应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风景远眺20秒以上,远眺能使睫状肌处于松弛、放松状态。当然,能让孩子40分钟休息一下眼睛就很不错了!

2、改正用眼姿势。不要让孩子玩手机、看书时躺着、歪着、趴着、走着,这些用眼姿势也会影响视力。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让孩子站、坐时尽可能保持背部挺直。

3、平时要多眨眼。眨眼可以刺激我们的眼睛分泌更多的液体来润滑我们的眼睛,每眨眼一次,就会在眼麦形成一个新的泪膜,眨眼次数少了,泪膜分泌不足,会使眼睛干燥酸涩。

儿童吃铁皮石斛有什么好处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生津的功效,可以滋肾阴,降虚火,铁皮石斛鲜品可以用于治疗小儿发热、目赤肿痛、虚火牙痛等症。

中医认为铁皮石斛可以补肾精,益气力,其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儿童服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增强儿童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肾为目之主,肾中精气的盛衰影响视觉的形成和发育,而铁皮石斛具有滋养肾阴,明目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儿童视力。

铁皮石斛具有滋养胃阴的功效,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肠胃蠕动,促进肠胃消化,还可以帮助软化大便,促进排便,缓解儿童便秘症状。


小孩子吃西兰花有什么作用

小孩子常吃西兰花,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保护牙齿和骨骼的正常,另外还具有保护儿童视力、提高记忆力以及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效果,从而能有效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儿童视力检查

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

1、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

2、检查近视力: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如何保护儿童视力

1.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书桌边应有灯光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3.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

4.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

5.看书距离应适中:书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以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体格相配合,不可勉强将就。

6.看电视距离勿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8.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相关推荐

手术产儿童听力问题多

市妇幼保健院近日结束的对我市3—6岁儿童听力筛查表明,由于众多家长缺乏保护儿童听力知识,我市幼儿听力问题的发生率已达1.72%,几乎是新生儿的10倍。蟑螂险伤男孩听力市妇幼保健院医生王磊介绍,近日,我市首次对3112名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在某机关幼儿园,医生发现一男孩一只耳朵听不清。医生用耳镜为其检查时,在其耳道内竟取出一只高粱米粒大小的死蟑螂。据了解,此次筛查3000多名孩子,发现140名

孩子视力多少算正常

根据儿童视力发育特征,4岁孩子的视力一般能达到0.8左右,正常不低于0.6。虽然您孩子的视力是0.6,还没低于这个年龄段儿童视力正常值的下限,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比0.8的视力还是差了一点,最近又发现孩子看东西总是不自觉往前凑,因此建议还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个验光检查,看看是否有早期近视。孩子刚出生时,一般处于2.0-4.0D的远视屈光状态,其后,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眼球随之变大,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增

如何保护儿童乳牙

1、孩子的饮食: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就会出现,来自食物中的糖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频繁的糖摄入,含糖的食物存留在口腔内很长时间,是牙齿龋坏的最大因素。2、奶瓶喂养: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重要的是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扶物。3、母乳喂养:在喂养时,重要的是维持好的平衡饮食。乳牙龋坏的严重形式是喂养龋齿,它由不适当的奶瓶喂养引起,同样

儿童眼部保健科普知识

儿童眼保健就是根据儿童眼及视功能生长发育特点,开展眼保健和医疗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宣传眼保健重要性,普及眼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自我保健意识;早期发现视力异常的儿童,尤其应对视力高危儿童重点检查,及时矫治,减少儿童弱视发生率。保障儿童眼睛的健康;早期发现弱视儿童,抓住时机及时治疗,提高弱视治愈率。具体内容包括:(一)宣传眼保健知识 比如室内应光线充足,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画

儿童视力筛查是什么

宝宝的视力发育是所有家长关心的问题。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展了幼儿早期视力筛查的活动,检查者手持一个仪器对着孩子的眼睛照一照(如上图左),然后打印出一张纸条交给家长,却没有任何说明。弄的很多家长不明所以,拿到微博上来咨询。甚至还有的家长以为这就是给孩子检查视力了。视觉,是一种主观感知。视力的检查需要孩子配合,识别不同大小的视标(如上图右),如我们常规的E视力表,或者儿童用的图像视力表。言语交流是视力检查

什么是儿童弱视

儿童弱视在眼科疾病中十分高发,由于对弱视缺乏了解,儿童弱视的预防和治疗工作都做得不够。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常在0.3以下,且不能用镜片矫正,眼底检查正常。对单个视标的识别力比对同样大小排列成行的视标的识别力要高得多(增进2行~3行),这称为

视力多少算正常

孩子刚出生时,一般处于2.0-4.0D的远视屈光状态,其后,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眼球随之变大,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增加,逐渐向正视化发展。孩子在1月龄时,视力为光感;3月龄时为0.02,即能追踪眼前运动物体;1岁时为0.2;2岁时为0.4;3岁时为0.6,即能看懂视力表,可以用视力表查视力了;4岁时为0.8;5岁时能达到1.0 ,即成人视力,如果达不到的话,应尽快去医院检查;6岁时可达到1.2的视

儿童视力检查的时间

宝宝出生后1个月左右,听觉就基本完全发育成熟了,但视觉却需要较长时间来慢慢发展,宝宝出生后6-8个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样清楚。作为家长,父母们需要定时的给宝宝进行测视力,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那么儿童视力检查又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呢?下面小编为你解答。第1阶段:客观观察法2岁以内用客观观察法,检查口诀为一月怕来二月(怕指怕光,动指随大人的活动转动眼球);四月摸看带色物;六月近物能抓住;八

正常视力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们来说,正常裸视力其实是可以因此而达到1.0,或者是属于5.0。具有屈光不正的人,其实也就是指的近视,或者是远视、散光的状况也是属于一种现象。这种裸眼视力的状况会低于正常的。但是经过了配戴眼镜之后,可以矫正到正常的。可是正常视力是多少这点是十分重要的。每年暑期都是儿童医治近视眼的高峰期。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既为深度近视埋下隐患,不利于身心健康发育,高度近视到了成年还可继发严重并发症

如何保护儿童牙齿

一、使用橡皮奶嘴的方法不正确。给宝宝喂奶时,若奶瓶的位置过于靠前上方,或宝宝长期仰卧吃奶,就会使下颌向前吸吮,日久使下颌骨及下牙弓前移,上牙弓受压,形成前牙“地包天”畸形。二、乳牙过早脱落或滞留均可导致牙齿长得不齐。乳牙患龋齿未及时治疗,或因外伤而脱落,以致出现空隙,这时恒牙还未萌出,两旁的牙齿就会向空隙移位,使空隙变小,造成以后萌出的恒牙因没有足够的位置而歪歪扭扭、里出外进。三、扁桃体肥大或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