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感染都有哪些症状
大肠杆菌感染都有哪些症状
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以分为肠道内的感染和肠道外的感染二者临床表现是有差别的。肠道内的感染是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有些人还会发热,而肠道外的感染症状比较多,不但会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还会出现膀胱刺激征,严重的还会有神经系统病变。不管是哪一种感染,都要找出具体病因,及时去正规有权威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加重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可能是会导致毒素分泌过于旺盛的现象,或者是水肿,神经异常,肠毒素等多种问题,平时需要加强身体体质,多注意增强个人的体质。属于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很容易导致的肠道传染病,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传播的方式也很多,配合一些维生素或者抗生素调理,可以通过的水分或者空气进行的传播,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健康。
这种病菌是比较常见的而且比较多发的一种病菌,它也分为致病的还有不致病的病菌,不是致病的病菌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而且基本上人的身体上都会有这种病菌。这种病菌通常都是因为个人的卫生不多加注意所以才会导致寄生在人的身上的。平常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好自己使用的餐具的卫生情况,而且还要经常的保持好自己的手的清洁,平常喝的水也一定要经过处理。
大肠杆菌感染的分类
大肠杆菌在人类引起的感染,通常分为两类:
肠道外感染
普通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外许多部位或脏器的感染。
①泌尿道感染。在非住院的病人中,由大肠杆菌引起者达90%以上。在住院的病人中,主要发生于放置导尿管的部分病人中。感染可发生在泌尿道的任何部位。膀胱炎可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肾盂肾炎则还有高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②腹膜炎。多发生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胃肠穿孔的病例中,以发热、腹痛及腹部触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肝硬变腹水时发生的腹膜炎,也称为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③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常由于早产、分娩损伤及从母体感染所致。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症状往往很不典型。发热可有可无,当病儿有紫绀、呕吐、拒食、精神萎靡、嗜睡、惊叫、惊厥、两眼凝视、呼吸不规则的表现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临床表现典型者,囟门饱满及头颈部强直。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脑积水、瘫痪、智能减弱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④败血症。主要发生于抵抗力降低者,起病多数急骤,病人常有畏寒、高热等毒血症症状,肝脏和脾脏肿大,体温可高达40℃以上。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
⑤其他。尚有伤口感染、肺炎、腹腔内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前列腺炎等。
肠道感染
即大肠杆菌肠炎。一般起病急,以腹泻、腹痛和发热为主要表现。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腹痛可为绞痛样发作,体温多在38~39℃,偶尔高达40℃以上。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在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中及 2周之内从温带到热带地区的旅游者中发病率高,后者称为旅游者腹泻。
病情轻者症状仅持续 1天,严重者类似霍乱,有频繁的米泔样水样便,可因脱水引起休克,经治疗后大部分在4~5天内恢复。由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者,产房中婴儿的发病率较高,并具有传染性,病死率也较高。习惯上将此类婴儿腹泻称为流行性婴儿腹泻。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致病者,常有畏寒、高热及腹痛,并伴有头痛、肌肉痛,粪便镜检中白细胞较多,临床表现类似细菌性痢疾,病程一般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引发尿路感染的致病菌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粘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有可能引起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60%~80%,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偶尔还可由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上述尿感的致病菌,主要来自肠道平时就有的致病菌,或平素寄生在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感染的一般规律是,首次尿路感染,无症状的细菌尿,其致病菌常为大肠杆菌。而在住院期间得的尿路感染,有尿路梗阻者、用过多种抗菌药物者、经导尿或膀胱镜等器械检查者,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菌等感染。绿脓杆菌尿感尤常见于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则多见于泌尿系结石,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血源性感染。近年来发现,血浆凝固酶阴性的金葡菌尿路感染,在生育期妇女多见,其发生多与性生活有关。
大肠杆菌感染的危害
大肠杆菌属肠杆菌科,为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具有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特点。大肠杆菌的细胞壁上有复杂的抗原成分,依据其形态,分别称为O(菌体)抗原、H(鞭毛)抗原及K(表面)抗原。也可将这些抗原成分分别进行血清分型。大肠杆菌O抗原的血清型达 160种,是分群的基础,H抗原和K抗原分别各有约50和90余种。血清分型主要用于流行学调查。
一般将大肠杆菌按照对人类致病力的特点分为四个菌群:普通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后三者是引起腹泻的致病菌。每个菌群均包括一定数量的血清型。其中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能产生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这两种肠毒素的产生在遗传学上受质粒的控制。质粒是一种较易传递的非染色体DNA。质粒的互相传递,能使不产毒素的菌株获得产毒能力。由于质粒的传递,可使任一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产生肠毒素和集落因子,从而具有致病性。
大蒜的功效是什么 抗菌杀菌,抵抗原虫
大蒜挥发油含大蒜素及大蒜辣素,有明显的广谱抗菌、杀菌和抗原虫作用,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毛癣菌、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细菌和真菌,对流感病毒、疱疹单病毒、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等有杀灭作用,对多种感染有良效,尤其对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霉菌性角膜炎、隐孢子菌感染有显著功效。
大肠杆菌感染如何预防
1、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
3、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食水应采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6、避免进食高危食物,例如未经低温消毒法处理的牛奶,以及未熟透的汉堡扒、碎牛肉和其它肉类食品。
7、烹调食物时,应穿清洁、可洗涤的围裙,并戴上帽子。
8、食物应彻底清洗。
9、易腐坏食物应用盖盖好,存放于雪柜中。
10、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牛肉及牛的内脏,应分开处理和存放(雪柜上层存放熟食,下层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11、雪柜应定期清洁和融雪,温度应保持于摄氏4度或以下。
12、若食物的所有部分均加热至摄氏75度,便可消灭大肠杆菌O157:H7;因此,碎牛肉及汉堡扒应彻底煮至摄氏75度达2至3分钟,直至煮熟的肉完全转为褐色,而肉汁亦变得清澈。
13、不要徒手处理熟食;如有需要,应戴上手套。
14、食物煮熟后应尽快食用。
15、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应该加以冷藏,并尽快食用。食用前应彻底翻热。变质的食物应该弃掉。
预防大肠杆菌感染4点注意
如果不幸被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急性腹泻,如果抵抗力较好,两到三天就能自愈,平时身体较弱的话,可能要持续两到三周。严重的症状包括严重水泻、带血腹泻、发烧、腹绞痛及呕吐等,还可能并发急性肾病。五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该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若治疗不当,可能会致命。
预防感染怎么做?
1、煮熟食物
要避免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要生食食物,以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为例,加热至75℃后,它就会被完全消灭,蔬菜、肉类、水都应经高温消毒后食用,处理熟食是也要保持双手和厨具的清洁,吃剩的熟食再次食用前也要彻底翻热,如果变质就要坚决丢弃。脆弱人群(如幼儿、老年人)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制品、生鲜奶和使用生鲜奶制成的产品。
2、仔细清洗果蔬
确保仔细清洗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在生吃的时候。如果可能,蔬菜和水果应去皮食用。
3、经常洗手
强烈推荐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制备或食用食物之前和入厕之后,尤其是面向幼儿、老年人或免疫系统有缺陷者的照护者,这是因为,细菌能够通过人与人传播,也可通过食品、水和与动物的直接接触传播。
4、保护水源
由于很多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因接触游憩用水所致,重要的是要保护这类水域和饮用水源,使其不受到动物粪便的污染。(内容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知识)
大肠杆菌感染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EI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IEC是1967年从“痢疾”病人大便中分离获得的一组致腹泻大肠埃希杆菌。EIEC与志贺菌有类似的生化特性,无动力,对乳糖不发酵或发酵缓慢,有共同抗原,均为侵袭性致病菌,也称痢疾样大肠埃希杆菌,可侵入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炎性反应。要注意对两者进行鉴别,鉴别培养基有枸橼酸盐培养基、醋酸钠培养基。常见之O血清型有:O28、O29、O32、O112、O124、O136、O143、O144、O152、O164、O167等。EIEC不产生肠毒素,主要侵犯结肠,形成肠壁溃疡。致病毒力强,只要10~100个细菌即可发病。污染水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因接触传播,形成散发病例。成人、儿童均可发病。
(二)发病机制
EIEC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菌死亡后释放出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溃疡,引起腹泻。临床较少见,主要侵犯较年长儿童和成人。临床表现类似菌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