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错误方式影响孩子长个
哪些错误方式影响孩子长个
喂饭过饱
很多家长觉得吃得多,营养跟得上,孩子就能长得高。殊不知,孩子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营养补充过多,一方面可能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营养过剩容易伤及脾胃,表现出排便困难等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怎么吃也长不胖、长不高的情况。另外,营养过剩还可能让孩子性发育提前,成长缓慢。0~1岁是孩子第一次生长高峰,身高会增长十几厘米,以后逐年平均增长5~7厘米。当进入青春期后(女孩10~12岁,男孩13~14岁),孩子又会迎来第二次快速成长。营养补充过多,骨骼提前发育,易导致骨骼在生长发育期前提早闭合,最终耽误长个。
不爱外出
很多家长工作压力大,周末总爱宅在家,以至于很多宝宝只能在家中游戏。事实上,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对孩子骨骼发育十分关键。所以,多带孩子去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孩子才能长高。
坐着玩玩具,运动量少
孩子的玩具种类越来越多样,家长也愿意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但运动也不能忽视。运动能帮助拉伸关节,促进软骨受力等。蹦蹦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从八九个月孩子学会爬行,到周岁学步、蹦跳,2~3岁会爬楼等,顺着孩子成长轨迹,陪伴他们多做运动,才能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长高。但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细菌多的游乐设施场所,不如多带他们去大自然或公园玩。对孩子的运动项目也不要多加限制,一般每天保证2个小时的运动量即可。
睡太晚,过早叫醒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深夜11点到凌晨4点,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能帮助激素分泌,促进身高发育。而睡太晚或过早叫醒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一般来说,周岁前睡眠时间大概是每天18~20小时,周岁后,也要保证在成人的2倍以上。
乱补钙
有些家长过度关注补钙,其实,过量补钙反而易导致孩子骨骺提前闭合,使宝宝身高受限。其实,只要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坚持晒太阳,基本不需要补钙。等年龄大一些,除奶制品,还可食用豆制品、虾皮、鱼肉等食物来补充钙质。
什么影响孩子长高
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北京格洲中医医院著名专家指出,长的不高的孩子常常受到同伴们的嘲笑、捉弄等,这给个矮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了解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然后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是孩子有效的长高。
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
一、各种糖果、甜饮料: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
二、各种碳酸饮料:有资料表明,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缺钙影响正常,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三、各种“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虽然它们提供了大量热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影响孩子长个是这五种错误方式导致
喂饭过饱。
很多家长觉得吃得多,营养跟得上,孩子就能长得高。殊不知,孩子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营养补充过多,一方面可能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营养过剩容易伤及脾胃,表现出排便困难等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怎么吃也长不胖、长不高的情况。另外,营养过剩还可能让孩子性发育提前,成长缓慢。0~1岁是孩子第一次生长高峰,身高会增长十几厘米,以后逐年平均增长5~7厘米。当进入青春期后(女孩10~12岁,男孩13~14岁),孩子又会迎来第二次快速成长。营养补充过多,骨骼提前发育,易导致骨骼在生长发育期前提早闭合,最终耽误长个。
不爱外出。
很多家长工作压力大,周末总爱宅在家,以至于很多宝宝只能在家中游戏。事实上,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对孩子骨骼发育十分关键。所以,多带孩子去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孩子才能长高。
坐着玩玩具,运动量少。
孩子的玩具种类越来越多样,家长也愿意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但运动也不能忽视。运动能帮助拉伸关节,促进软骨受力等。蹦蹦跳跳是孩子的天性,从八九个月孩子学会爬行,到周岁学步、蹦跳,2~3岁会爬楼等,顺着孩子成长轨迹,陪伴他们多做运动,才能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长高。但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细菌多的游乐设施场所,不如多带他们去大自然或公园玩。对孩子的运动项目也不要多加限制,一般每天保证2个小时的运动量即可。
睡太晚,过早叫醒。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深夜11点到凌晨4点,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夜间睡眠,能帮助激素分泌,促进身高发育。而睡太晚或过早叫醒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一般来说,周岁前睡眠时间大概是每天18~20小时,周岁后,也要保证在成人的2倍以上。
乱补钙。
有些家长过度关注补钙,其实,过量补钙反而易导致孩子骨骺提前闭合,使宝宝身高受限。其实,只要不偏食、不挑食,营养均衡,坚持晒太阳,基本不需要补钙。等年龄大一些,除奶制品,还可食用豆制品、虾皮、鱼肉等食物来补充钙质。
女孩叛逆心理的原因
1、受学校教育影响
有些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返心理的产生。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试图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2、受青春期心理特点影响
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她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她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渴望独立,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
在孩子还小时,家长使用的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另外,父母间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育儿方式影响孩子性格
人的性格并小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来说,3岁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改变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取决于养育方式。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早期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常听到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天性胆小、娇气,殊不知,恰恰是自己无意中以错误的育儿方式养成了孩子的这种毛病。实际上。培养孩子性格品质要从小抓起,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如饮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训练等,这些先入为主的习惯就是孩子日后的习性。
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现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更明显,频率和强度更高,这样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脆弱和具依赖性,在娇宠中变得批评不得,甚至父母的声音稍高一点,孩子也会因此受恢而大哭不止,显示出脆弱的性格特征。一般情况下,娇气脆弱的孩子常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一旦受到挫折极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再则,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悉心照顾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替孩子包办的事情过多,对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等。这些过分“担心”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通过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孩子起到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孩子想参加某项活动之前,总是向孩子列举种种危险,结果使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并因此畏缩不前。年龄愈小的孩子愈容易接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点极易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孩子。
影响孩子长高细节
1、上超过10点钟睡觉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间是深夜11点至半夜4点,如果能在这一时间段内熟睡,将有助于身高发育。由于幼儿进入睡眠状态大约需要30分钟,所以平时尽量让幼儿在晚上10点上床睡觉,这样才能在深夜11点左右进入熟睡状态。
2、经常吃甜食
如果体内糖分过高,将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降低。因此,尽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甜食,包括糖果、饮料等。除此之外,每天早晚要各喝1杯牛奶(每杯在240~500毫升之间,依幼儿情况而定),让孩子多补充蛋白质。如果担心牛奶的糖分过高,也可用无糖豆浆取代。
3、做运动
运动时会拉扯关节,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多做跳跃性运动如打篮球、跳绳等,以及那些帮助伸展身体的运动小游戏,都有助于幼儿长高。
宝宝学走路用什么方法最好 方法六:走路晚是正常现象
错误方式:如果宝宝比其他孩子走路晚妈妈就会有“攀比心理”。
正确方式:大部分孩子会在15个月时能够独立行走,有个别孩子在16—17个月学会走路。假如其他方面没有异常,稍微延迟走路也是正常的。
影响孩子长高因素
激素分泌
身高取决与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特别使4个重要腺---甲状腺、脑垂腺,胸腺与性腺。侏儒症患者脑垂提分泌的生长激素明显不足;性腺发育不全的女性,身高大约都在1。4米以下;患甲状腺疾病也会影响身高。
健康状况
孩子在5岁以前生长速度最快,每年能长20厘米,到5岁时则稳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进入青春期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基本停止。在这个阶段,许多疾病如贫血、慢性感染,消化不良等都会抑制生长,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生长。
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椐统计: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经常锻炼的要笔不锻炼的高出4-10厘米。
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身体缺钙的骨骼则会停止生长,而且还会得软骨病;缺锌的孩子,不仅食欲不振,而且身高及体重都不及同龄儿童。
性成熟期
一般来说,性成熟较晚的孩子,身材较高;性成熟较早的孩子,身材较矮。
阳光照射
适当的阳光照射,会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这对胃肠道吸收钙、磷,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极为重要。
影响孩子长高的因素
7类疾病影响孩子长高
1、先天性甲状腺素激素缺乏症“呆小症”
儿童期出现典型表现,如特殊面容:头大,干燥,发稀少,浮肿,眼距宽,舌体宽而厚、常伸出口外等。此外还表现为呆滞、反应迟钝,心律慢或心脏大,腹胀、便秘等。
2、“侏儒症”
患该疾病的患儿智力多正常,出生身高正常,2-3岁生长减慢,学龄期年增长不足5厘米,娃娃脸,骨龄延迟,外生殖器发育小。
3、染色体疾病
如特纳综合征(Turnersyndrome),也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发病率为1∶2500-3500,是引起女性儿童侏儒的常见原因。
4、骨骼系统疾病
如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大骨节病等均可导致身材矮小。
5、小于胎龄儿/宫内发育迟缓
由于其孕母有慢性疾病史,服药史,宫内缺氧、宫内感染等,导致患儿出生体重或身长低于同胎龄、同性别最低标准。出生后半年内未能实现有效追赶,成年身高也低。
6、特发性矮小(ISS)
排除骨代谢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不明原因的矮小,60%-80%的矮小症属于此类。
7、真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在开始时,身高会出现增长加速、身材较高的现象,但最终可因骨龄提前闭合,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
3种原因导致孩子暂时性矮小
1、心理因素
过度抑郁、焦虑等可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缓慢。
2、营养不良
偏食:蛋白质摄入不足,挑食、偏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合成、释放,抑制身高生长。
3、生长发育期睡眠差
生长激素是在深睡眠后合成和释放的,若睡眠不足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身高增长。
促进孩子长高注意事项
1、莫错过生长快速期
在儿童少年青春发育过程中,何时身高长得最快呢?研究证实,绝大多数中国汉族儿童的身高突增高峰为女童12岁左右、男童14岁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长最快的年龄在11—13岁之间,男童为13—15岁之间。为了让孩子长得高一些,家长尤其应注意孩子在生长快速期的营养、运动等问题。
2、应注重营养补充
营养是儿童体格生长的关键。体格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主要是肉、蛋、豆及豆类食物。骨的形成还需要足够量的钙、磷及微量的锰和铁。钙的摄入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时,会造成骨矿化不足,维生素A缺乏会使骨变短变厚,维生素C缺乏会使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这些都会影响骨的生长。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荤有素的饮食中,营养应该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更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
3、莫忽视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有益于人体长高。
熟睡状态下,每天晚上10—12点和清晨5点左右,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因此儿童应在晚上9点前入睡,早上6:30或7:00以后起床,以保证生长激素更好地分泌。体育锻炼应尽量选择拉单杠、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均有助于孩子身体长高。
孩子长高影响因素
激素分泌
身高取决与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特别使4个重要腺---甲状腺、脑垂腺,胸腺与性腺。侏儒症患者脑垂提分泌的生长激素明显不足;性腺发育不全的女性,身高大约都在1。4米以下;患甲状腺疾病也会影响身高。
健康状况
孩子在5岁以前生长速度最快,每年能长20厘米,到5岁时则稳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进入青春期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基本停止。在这个阶段,许多疾病如贫血、慢性感染,消化不良等都会抑制生长,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生长。
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椐统计: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经常锻炼的要笔不锻炼的高出4-10厘米。
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身体缺钙的骨骼则会停止生长,而且还会得软骨病;缺锌的孩子,不仅食欲不振,而且身高及体重都不及同龄儿童。
性成熟期
一般来说,性成熟较晚的孩子,身材较高;性成熟较早的孩子,身材较矮。
阳光照射
适当的阳光照射,会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这对胃肠道吸收钙、磷,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极为重要。
油性皮肤用肥皂洗脸可以吗
男士洗脸五大误区,错误方式一:用香皂、肥皂等碱性洁面品洗脸,错误结果:油性的脸越洗越油,毛孔粗大。纠错原理:皮肤有皮脂腺和汗腺,是一层自然的防护膜,略酸性,有强大的杀菌护肤作用。碱性洁面品会破坏它并刺激皮脂腺多多“产油”。再不在乎护肤的男士,至少洗脸也要用洗面奶,可以根据肤质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洁面产品,如果想用清洁能力强的,可以使用泡沫洗面奶,一般产品都有说明。
错误方式二:洗得次数越多越干净,天热更要多洗几次。错误结果:皮肤越洗越干,没有水分,一天到晚紧绷绷。纠错原理:过多的洗脸,会过多的带走你脸上的水分,使皮肤处于越来越缺水的状况,进而使油性皮肤出油量增加,干性皮肤更干燥,出现更多干纹。
错误方式三:用毛巾洗脸。错误方式四:长期使用磨砂、黑炭等去角质类的护肤品洁面。错误方式五:不使用任何护肤品、防晒品。
上面介绍了一些油性皮肤人士在皮肤护理方面的一些误区,大家一定要多看几遍,有可能在生活当中自己就存在这样的误区。油性皮肤的护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洗脸的时候尽量使用温水,并且选用弱碱性的洗面乳来对皮肤做清洁。
什么影响孩子长高
专家指出,长的不高的孩子常常受到同伴们的嘲笑、捉弄等,这给个矮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了解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然后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是孩子有效的长高。
影响长高的原因有哪些
一、各种糖果、甜饮料:吃糖过多会影响体内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积,还会影响钙质代谢。吃糖量如果达到总食量的16%~18%,就可使体内钙质代谢紊乱,妨碍体内的钙化作用,影响长高。
二、各种碳酸饮料:有资料表明,偏爱饮用碳酸饮料的儿童有60%因缺钙影响正常,特别是可乐型饮料中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三、各种“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营养损失大,又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虽然它们提供了大量热量,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却很少,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十种错误爱子方式很影响孩子的性格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
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孩子不听话能打吗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家长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3种自慰方式可致命
自慰错误方式1:以异物手淫
有些人喜欢用笔杆、发夹、塑料丝等物插入尿道,以企求获得快感,从而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导致异物引起尿道或膀胱颈梗阻时可造成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并伴泌尿系统感染,最后形成泌尿系统结石症。
自慰错误方式2:性窒息
自行刺激时往往伴用各种方法造成极度兴奋,导致大脑缺氧,但是使用不当有窒息致死的危险。
自慰错误方式3:错误的手淫方式
有的男子从开始手淫时便采取了种种错误的方式,如把阴茎向下向后压迫,夹在两腿中间,凭这种挤压而获得一定快感,并不磨擦,也不追求射精高潮。
由于长期采取这种方式获得自我刺激,结果造成射精的抑制,导致婚后性生活不能射精,从而可能造成男性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