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的临床现象
扁桃体的临床现象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肺经风热型:证见发热畏寒,咽痛,咳嗽,苔白或黄,脉数。
2、肺胃蕴热型:证见高热畏寒,咽痛剧烈,吞咽困难,口渴引饮,口臭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3、热毒内盛型:证见高热不退,咽痫有增无减,伴同侧耳痛,吞咽困难,苔黄质红,脉洪数。
4、虚火上炎型:证见咽干口燥,咽部似有物堵塞感,干咳,伴手足心热,或气短,腰酸,苔少,舌红,脉细数。
5、肾阴虚型:证见口燥咽干,人暮尤甚,且有灼热微痛,异物感,伴五心烦热,头晕,不易耐劳,喉核及四周发红,喉核上有黄白色脓栓挤出,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6、肺脾气虚型:证见咽干,刺痒,微咳,痰少而粘,咯吐不出,人寐头上汗多,喉核暗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有白色点状短痕,或乳酪样脓栓挤出,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期(1)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懒等。(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2.慢性期(1)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2)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3)扁桃体肿大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4)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
1、耳部症状:由于扁桃体肥大及鼻咽部炎性分泌物积聚,使咽鼓管咽口受阻,可并发非化脓性或
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
2、鼻部症状:扁桃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患儿有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
3、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炎症不行,分泌物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炎,故病人可出现咽部不适、声音改变、咳嗽吐痰、气喘、低热等症状。
4、“腺样体面容”: 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影响孩子面骨发育,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外眦下拉,鼻唇沟浅平。加有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成所谓“腺样体面容”。
扁桃体及咽部角化症的治疗
扁桃体角化症是扁桃体的淋巴组织的异常角化,多发生在30岁以前的青年,病因未明。以往多认为是与纤毛菌感染、口腔卫生不佳、鼻窦 及咽淋巴组织慢性炎症有关。因其角化病变主要在扁桃体的腺窝口,常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无症状者,不需治疗。若症状明显可以采用消融微创术,清除角化物,也可行手术切除扁桃体
咽扁桃体肥大又称腺样体肥大。本病为咽扁桃体的的病理性增生肥大,常起于咽部感染和反复炎症刺激。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有传染性,应适当隔离。因本病多为链球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此外,应注意休息、通大便、多饮水、冷流食,并给适量退热止痛药、漱口药水等,多数患者可在1周左右恢复。慢性扁桃体炎尚无肯定有效的保守疗法,但中药、扁桃体局部用药、冷冻、理疗等皆有人试用。也可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旦患者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够很好的避免咽部的问题导致患者加重的现象发生,尤其是要注意病变的现象发生,那么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扁桃体炎与咽炎有什么不同
一、扁桃体炎和咽炎的定义
扁桃体炎是舌根部淋巴组织团块的炎症性病变,分为急性舌扁桃体炎和慢性舌扁桃体炎;咽炎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二、扁桃体炎和咽炎的区别:
1、病因
扁桃体炎和咽炎病症非常相似,两者都是由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诱发病症,并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毒传染。
2、临床表现
扁桃体炎和咽炎临床表现也基本相同,多为咽干、灼热、疼痛、咽部有异物、干咳不停等。前期都为下颌角淋巴结肿痛,后期变为头痛、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四肢酸痛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现象。急性咽炎相对于急性扁桃体炎而言症状都比较轻。
3、检查
扁桃体验检查见咽黏膜急性充血、咽喉肿大,口腔有较多粘性分泌物及黄白色脓点附着;咽炎检查见咽壁粘膜有各层炎症。
4、治疗
治疗的方法也无明显差异,应戒除烟酒、改善工作环境、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发热、疼痛,可以服用六神丸、含碘含片或用用复方硼砂液或温盐水漱口;若病情更加严重,侵及喉部或气管,可以适当用抗生素或青霉素进行治疗。最为重要的是,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如何巧辨扁桃体炎与咽炎
在临床医学上,根据不同的解剖剖位和病理变化,扁桃体炎和咽炎是两种不同的病,但两者并无明显的区别,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都基本相同,不需要严格加以区分。只是,在购买药物时,最好咨询医生,对症下药。
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都是有什么
本病的病因多为屡发急性扁桃体炎,使抵抗力降低,细菌易在隐窝内繁殖,诱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如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等。肥大型扁桃体常与体质或遗传因素有关
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有:
(1)有反复发作的咽痛、易感冒或扁桃体周围脓肿的病史。平时症状有多不明显,胆常有急性发作病史。
(2)常自诉咽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口臭等轻微症状。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吞咽或言语共鸣障碍。
(3)常有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4)检查:扁桃体和舌腭弓呈弥漫性充血,隐窝口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这些状物有时需用压舌腭弓才能自窝内排出。
(5)扁桃体大小不定。儿童、青年多属增生者,扁桃体肥大;成人扁桃体多已缩小,但表面可见与於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常有粘连。患颌角淋巴结常肿大。
扁桃体为什么会发炎
扁桃体为什么会经常发炎,因为扁桃体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但由于细菌及分泌物长期的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或者葡萄球菌的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症。
宝宝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扁桃体最发达的时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的红肿发炎。若扁桃体发炎特别严重,会有化脓的现象,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等。
入侵身体导致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等。其余少数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体炎的症状也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有的则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等症状。当然,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全身不舒服等。有时候扁桃体肿得太大,阻碍了鼻子的呼吸畅通。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体肿大到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使患者呼吸困难。
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食欲不振及全身酸痛。幼儿可出现高热、惊颁、恶心、呕吐及昏迷。
2.局部症状咽病、吞咽时加重,有时可放射至耳部,有时因波及咽鼓管咽口出现耳闷、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幼儿症状较重。如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而妨碍睡眠。并有顿下淋巴结肿痛。
3.体征
(1)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咽部检查发现口咽红肿,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有时可融合成膜状,易拭去,表面无出血。
(2)下颌角处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压痛明显,说明病人炎症重、细菌毒力强,炎症已从咽淋巴内环扩展到外环。
(3)血常规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核左移。
(4)胸部X线无异常。
(5)咽拭子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对头孢他啶敏感、青霉素耐药、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
慢性扁桃体的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咽痛
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2.口臭
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3.扁桃体肿大
多见于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4.全身表现
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弓起消化不良。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儿童扁桃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儿童扁桃体炎的症状:
小儿扁桃体炎临床表现在慢性期表现为咽部和扁桃体潮红,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时常伴有咽喉疼痛很容易出现感冒或是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平时小儿会出现咽喉发干、发痒、刺激性咳嗽等。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的时候,首先是发病比较急、伴随有畏寒、高热、头痛、便秘等情况。或是因为出现高热而引起的抽搐、呕吐或是昏睡的现象。如果是在发病期间扁桃体肥大比较显着,小孩就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儿童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见效快,可很快控制急性期的症状,但容易反复,而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并会损害肝肾功能,降低免疫力,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2、含片的应用
含片口感好,患者容易接受,但如果经常含服含片会使口腔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其它口腔疾病。
3、扁桃体切除术
现代不主张轻易的切除扁桃体,若切除就会失去呼吸道的屏障,会影响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但对有并发严重全身疾病的儿童也不排除手术治疗。
4、局部外治法
局部治疗扁桃体的方法很多,临床上有扁桃体隐窝冲洗,扁桃体内药物注射,局部烙治,局部喷药,激光治疗等,虽然这些方法可抑制细菌,清除病灶,但比较痛苦,局部外治法中,中药外贴疗法更受患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