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口窝疼按什么穴位

心口窝疼按什么穴位

1、心口窝疼有几种情况

1.1、心绞痛

1.2、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1.3、食管炎、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

1.4、胆囊炎或肝区疼痛也可放射到剑突下

2、心口窝疼的症状

心绞痛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重物压胸感,胸疼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伴有冷汗,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为几分钟,经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者可在胸骨下段,上腹部或心前压痛。有的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咽喉发闷,下颌疼、颈椎压痛。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人们常把心窝部疼痛称为胃脘痛,该部位的疼痛大多来自胃及十二指肠疾病。除了胃及十二指肠外,胆囊、胰腺、肝左叶、总胆管以及心脏等器官都紧贴或临近心窝部,这些脏器出现病变同样可引起“胃痛”。

3、心口窝疼按什么穴位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因于寒凝作痛者,常见胃脘暴痛,喜暖畏 寒;因于食滞者,常见胀闷疼痛,嗳腐吞酸;肝气犯胃者,常见攻撑作痛,连及两胁等;脾胃虚寒者,常见隐隐作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等。

3.1、揉中脘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3.2、推粱门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

3.3、推揉内关

用拇指指峰贴于内关穴按揉,左右两穴交替进行,每穴各1~2分钟。

3.4、推揉足三里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酸胀感。

心口疼是胃病吗

一般心口窝疼(剑突下疼痛)有以下几种情况造成:1.心绞痛;2.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3.食管炎、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等食管疾病;4.胆囊炎或肝区疼痛也可放射到剑突下。具体的原因要进行相关检查才可判断。

如果是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心口窝疼痛,但心口窝疼并非绝对就是胃病,也不排除肝脏、胰腺疾患和变异型心绞痛等症。

我们常人所说的心口窝其实就是胃部。如果出现心口窝难受,可能就是典型的胃肠功能障碍。由于胃肠神经即植物神经对于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是很敏感和迅速的,每当遇到生气或者突发问题时,就会出现发闷、发胀、隐痛、呐差等难受症状。

经常按摩肚子会减掉赘肉吗

按摩做法

准备姿势

裸上体仰卧床上,双腿伸直。双手重叠掌心向下,放在相应穴位上。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1、双手重叠放在中脘穴上,以中脘穴为中心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往上不地心口窝,往下不过神阙穴。

2、双手重叠放在右11、12肋骨(即肝区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

3、双手重叠放在左11、12肋骨(即脾区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

4、双手重叠放在关元穴上,顺逆时针各转50次,上不过神阙穴,下不过阴毛部。

5、双手重叠放在神阙穴上,顺逆时针各转圈50次,上下左右转满腹部。

6、双手、食、中、无名、小指(四指)从剑突(心口窝)按点至耻骨处,从上往下8次,往上、往下各8次。

7、双手、四指分别从任脉左右旁开二寸处同时向下按点8次,往上、往下各8次。

8、双手中指按点神阙穴、关元穴各30-50次。

9、双手四指同时从右下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按点8次,从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按点8次。

10、双手大拇指大鱼际分别沿肋弓向左右捋8次,左手大拇指点双侧章门8次、中脘8次,下脘、气海,双天枢各8次。

11、双手10指从小腹向上腹竖抓拿提起腹肌8次,左右横抓拿8次(抓拿提放下为一次)。

12、双手10指从左右锁骨处往下捋推至耻骨8次。

每天早晚各一遍,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

胃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吞酸、嘈杂、烧心

这是得胃病后最常见的症状。

吞酸是在饭后吐酸水;嘈杂是饭后在胃部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烧心是在心口窝部分感到灼热。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主要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刺激食道的下部引起贲门的痉挛,常见于慢性肥厚性胃炎和胃溃疡。

心口疼按什么穴位

胃脘痛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心口痛”。心口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病症,指的是人体上腹部接近近心窝处的疼痛。除了吃止痛药以外,您还可以学习治疗心口痛的自我推拿法,例如按摩中脘。

1、心口疼按摩中脘穴

双手掌重叠紧贴中脘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2、心口疼按摩粱门穴

双手掌重叠,置于腹部,先从右肋弓至左肋弓到脐,再回到右肋弓;顺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推粱门穴1~2分钟。

3、心口疼按摩足三里穴

取坐位,用右手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再换左手拇指贴于右侧足三里穴按揉1~2分钟。按揉频率不要过快,使穴位有酸胀感。

4、心口疼按摩内关穴

心脏不好的人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以按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对其进行点、按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就是内关。一般需按5分钟。

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按摩手法

1.1、运内八卦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1.2、按揉掌小横纹1分钟

位置:掌小横纹在小指指根下,掌面尺侧纹头。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

主治:口舌生疮、唇肿、腹胀、喘咳、肺炎、百日咳、流涎等。

1.3、按揉中脘1分钟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主治: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安神。

1.4、分推腹阴阳300次

位置:腹部。

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2、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效果好吗

中医的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感冒、咳嗽的孩子多试试小儿推拿的疗效。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等方式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达到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

因为有一些穴位如七节骨、天柱骨、胁肋等,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才有感应,所以推拿在小儿感冒、咳嗽的康复治疗中,效果比较显着。

心口窝能拔罐吗

心口窝是不能拔罐的,因为在这些部位,热力可直达脏腑,可能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在拔罐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身体重要脏器相对应的体表部位。

心口窝疼是怎么回事

1.、体力劳动过重、情绪不稳定、暴饮暴食、身体受寒、天气阴雨等内外因都可能会导致心窝疼。

2.、除了生活习惯不好会导致心窝疼之外,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也是心窝疼,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性主动脉炎、风湿性冠状动脉炎、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等。

相关推荐

偏头痛的治疗穴位有哪些

一 外关 由腕而上至此穴犹如“关”口,三焦经的络穴,别走心包经,故名外关。 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二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偏头痛、热病、耳聋耳鸣、落枕、腮腺炎、胸胁痛、关节疼痛。 二 风池 “池”指浅的凹陷处,是风邪积的地方,故名风池。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凹陷处。 主治:篇头痛、目赤痛、近视、感冒、鼻塞、高血压、视力模糊。 三 天井 上部称“天”;“井”指凹陷处,故名天井。 位置:位于尺骨鹰嘴直上一寸凹陷中,微屈肘取穴。 主治:偏头痛、肘关节痛、肩臂部疼痛、颈项强、瘰疬

懒人不用运动减肥的方法

一、按摩 加速新城代谢 压四穴减肥按摩法 仰躺或坐着,用拇指尖分别按在上脘、中脘、双天枢(即脐旁2寸,左右各一穴)、气海等各络穴上,感觉到酸疼后,拇指尖在各穴位上揉转10圈。 旋揉脐周 坐着或躺着,按摩者右手四指并拢,指面放在肚脐上适当用力下压,左右各旋揉10下。 环摸按摩 右手掌从心口开始摸,经左肋下,向下到小腹,向上经右肋下回摸到原处。如此环摸36圈;然后以左手掌从心口以同样的手法向相反方向环摸36圈。 这是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晚上睡觉前或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搓揉腹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使皮肤以

有利于老年人养生的小窍门

的部位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 穴,是手少阴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起到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的作用。 而从现代医学上讲,腋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按摩腋的时候,用左手按右腋,右手按左腋,可以 把拇指指肚放在极泉穴上,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即可,每天早晚各三分钟。 腘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另外,腘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

常按3穴位可祛湿

的极泉穴 位于腋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肘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偏头痛按摩哪个部位

按列缺穴 列缺穴为肺经的络穴,别走大肠经。点按此穴可使人清爽。该穴位置在腕横纹上1.5寸,两手户口交叉时食指尽头处。 点按列缺穴主治偏头疼,咳嗽,气喘,牙疼,落枕,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等症。 按外关穴 由腕上至外关穴犹如“关”口,三焦经的络穴,别走心包经。所以名外关。 外关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桡骨和尺骨之间,主治偏柔软,腮腺炎,胸胁痛,热病,耳聋耳鸣,落枕,关节疼痛等。 按天井穴 上部称“天”,“井”指凹陷处,所以名天井,天井穴位于尺骨鹰嘴直上1寸凹陷中,微屈肘取穴,主治偏头痛,颈项强,肘关节疼痛,肩

舌苔厚腻说明体内湿气重

1、看精神 每天早上起床后还是觉得困顿头重,肢体困重乏力。 2、看胃口 湿重时常会出现口淡、口甜、食欲下降、腹胀,甚至腹泻。 3、看大便 大便不成形,提示体内有湿。即便大便成形,但大便之后总会有一些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或是刚大便完又想大便,总觉得排不干净,这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 4、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

长寿不吃药身体5个地方按按也长寿

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腋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

胃疼穴位疗法

如果出现胃疼,可以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时候,注意力度,缓慢进行。 穴位疗法有不同的方法,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是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中医按摩去除湿气

的极泉穴。位于腋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肘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按摩7个穴位祛湿效果超棒

当你感觉舌苔发白、身体沉重、大便不成形时,那肯定是身体湿气重。湿气重怎么办呢?中医祛湿方法不错,在我们的身体上有7个穴位,选择任意一个穴位来按摩,都可达到非常不错的祛湿效果。 1、腋下腋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2、肘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两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毒素。 3、膝又称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