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色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外阴白色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一)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虽无导致此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等解剖生理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但亦可发生在生育年龄。
外阴瘙痒是此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多难忍受。由于搔抓局部时刺激较大的神经纤维,可抑制瘙痒神经纤维反射,患者瘙痒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搔抓又可导致皮肤进一步的损伤,从而触发新的瘙痒反应以致瘙痒更剧,形成恶性循环。
外阴的病损范围不一,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长呈对称性。早期病变较轻时,皮肤颜色呈暗红色或粉红色,角化过度部位则呈白色。由于长期的搔抓和摩擦,皮肤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皮肤纹理明显突出,皮嵴隆起,呈多数小多角性扁平丘疹,并群集成片,出现苔癣样变,故临床上亦称此病为慢性单纯性苔癣。由于局部潮湿、搔抓和摩擦的程度不同,以及对局部用药的反应不一,患者不同部位的病损形态有差别,严重者可因搔抓引起表皮抓破、皲裂、溃疡。
(二)外阴硬化性苔癣: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病。虽然病因不明,但有家族遗传史。还有学者发现患有此病者通常还合并斑秃、白癜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说明此病与自身免疫力有关。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在30~60岁女性中常见的外阴疾病,由于前些年过分强调外阴白斑与外阴癌的必然关系,甚至有人视其为癌前病变。所以女性朋友要小心,如果发现外阴有异常,或是出现外阴炎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外阴瘙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与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以及外阴白色病变的症状相鉴别。
滴虫性阴道炎,这种阴道炎是阴道毛滴虫侵入阴道而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典型的症状就是黄色、黄绿色等泡沫样白带,也有外阴瘙痒并伴有烧灼感。分泌物少许作镜检如能发现有呈波形运动的毛滴虫,即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现在又叫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霉菌性阴道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外阴瘙痒和豆腐渣样白带,患者常常因异常的外阴瘙痒而坐立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取阴道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容易辨认。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片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三型。以30岁以上妇女多见。可做活检确定病变性质,排除早期癌变。
不同类型外阴白斑的症状区别
外阴白斑分典型症状是瘙痒,病情严重的会危害到阴道和肛门的健康,所以患者常有局部灼热疼痛感,特别是阴蒂、小阴唇等处很敏感。所以患者尽量不要用力搔抓外阴部,必要时可采取外敷药方止痒,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局部感染。对于不同类型的外阴白斑其症状也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萎缩型外阴白斑临床症状
Ⅰ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无白色病变出现,外阴有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的萎缩。
Ⅱ期:典型症状是外阴有轻度肉眼可见萎缩,一般从大、小阴唇,阴蒂开始。大、小阴唇弹性降低,表面皱褶减少或无皱褶.外阴瘙瘅比较轻微。局部出现色素减退,成点状多发或片状。
Ⅲ期:外阴大阴唇扁平,小阴唇消失,阴蒂萎缩变小或粘连。尿道口萎缩,严重时小便失禁,阴道口萎缩,性生活困难。部分患者波及肛门白斑及萎缩,引起肛周皮肤无皱褶,约50%患者外阴皮肤出现大面积色素减退。
增生型外阴白斑临床症状
I期:I期增生型外阴白斑的主要症状为外阴搔痒,且晚间瘙痒症状较为明显,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烧灼等局部不适感。部分患者可出现较为剧烈的瘙痒症状,常因搔抓而引发局部红肿和轻度溃破。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尽量不要用力搔抓外阴部,必要时可采取外敷药方止痒,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局部感染。
Ⅱ期:在Ⅰ期外阴瘙痒症状的基础上,Ⅱ期增生型外阴白斑患者病损区皮肤会出现角化增生,且外阴局部颜色逐渐发生色素减退现象,尤其以大阴唇内侧和小阴唇内侧多见,以点状或小丘疹样的色素减退斑痕为主,表面呈霜样白变。
Ⅲ期:Ⅲ期增生型外阴白斑患者的病灶局部皮肤角化增生较为严重,其角化层会出现反复脱落现象,患者的外阴瘙痒症状持续加重,且常伴有疼痛感,常因搔抓导致外阴红肿、水肿、皲裂甚至严重的溃破糜烂。此期患者虽然症状较重,但治疗效果迅速,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内约有85%的患者能够基本控制病症。
硬化苔藓型外阴白斑临床症状
1、见患病部位为阴蒂包皮、小阴唇、后联合处。
2、患者病变累及外阴的皮肤、黏膜和肛周皮肤。
3、患者患病部位发痒,晚期患者则可出现性交困难。
4、患者除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并失去弹性外,阴蒂多萎缩,并且与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
5、有些绝经妇女外阴皮肤变薄而亮,并有轻度刺痛、瘙痒及性交困难。
6、幼女患此病者多在小便或大便后感外阴及肛周不适,检查发现在外阴与肛周区出现锁孔状珠黄色花斑样或白色病损。但一般至青春期时,病变多可自行消失。
7、晚期患者皮肤皱缩似卷烟纸,阴道口挛缩狭窄,仅容指尖。
什么是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亦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通常分增生型、硬化苔薄型及混合型三型。以外阴干痒,出现白色斑片并逐渐表面角化、粗糙变硬乃至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是妇科常见而难治的疾病之一。本病病因不明,晚期少数可发生癌变。
从中医角度看外阴白斑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本病的形成多与与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改变。
中医学根据不同本病的病变特点、临床症状,按“阴痒”、“阴疮”治疗。阴痒夹风,阴疮夹湿蕴热。该病多发生于生育期及老年期妇女,少女罕见。
一般分两型
1、 增生型营养不良:症见外阴奇痒难忍,抓破后伴有局部疼痛,主要波及大阴唇、阴唇间沟,常呈对称性,病区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一般无萎缩和粘连。
2、硬化苔藓性营养不良:症见病皮损区发痒,,皮肤或粘膜变白、变薄、干燥易皲裂,失去弹性,阴蒂多萎缩。晚期出现性交困难。
诊断时应排除糖尿病、霉菌等引起的外阴瘙痒。有溃疡、增生明显时、可考虑做病理检查。以防恶变的发生。
在整体上望体胖、体瘦、体弱、体强、及有无畏寒、烘热、寒热往来、形寒肢冷的现象。审查舌质、辨别舌苔、候好脉象。问详:经、带、胎、产,同胞姐妹有无此病。
在局部上细察病变处有无皲裂、萎缩、溃疡、硬结、粘连、肿胀、渗出、脱屑、弹性降低。皮损处边缘是否整齐,边界是否清晰。观察这些皮疹形态,以辨其寒湿、热结、阳虚、痰瘀、气血虚亏、和病情发展的轻重缓急。。
《内经》云“肾开窍于二阴”、“肝脉络于阴器”,外阴白色病变与肝肾二经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精”、“肝藏血”。肾精亏损、肝血不足,外阴失于荣养,复受风邪侵袭或湿浊下注是导致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
外阴白色病变虽然发生于外阴,实属肝郁、脾虚、肾亏、冲任不和。寒湿、热结、阳虚、痰瘀诱发本病。
外阴皮肤斑块状灰白色增厚,瘙痒较甚,常因搔抓而致渗血,带下量多色黄,口干咽燥,烘热烦躁,尿黄便坚,苔黄腻舌边红,脉弦数。
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终以人为本病属于中医学“阴痒”、“阴蚀”、“阴疮”等范畴。其发病机理多因肝肾阴血不足,阴部血虚生风化燥而至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阴部,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或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至阴痒、皮肤粗糙;疾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淤滞,与湿浊相互交结,而见苔藓、奇痒、湿疹样改变诸侯,且经久不愈。临床治疗因针对病因病机,或滋养肝肾,养血息风止痒;或清热解毒利湿;或活血化淤驱风;火建脾祛湿杀虫,。内外合治,攻补兼施,乃是临床取得疗效之关键。
外阴白斑与外阴白色病的区别
外阴白斑与外阴白色病的区别?外阴白斑是黏膜白斑的一种,黏膜白斑是指口腔、外生殖器等部位黏膜发生角化过度,有的外阴白斑伴有组织间的白色损害,女阴外阴白斑多发生于中年或停经后的妇女,外阴白斑病变部位多发生在黏膜,即阴唇内侧,常伴有剧烈的瘙痒和女阴萎缩。
外阴白斑与外阴白色病的区别?外阴白斑有癌变的可能,但外阴白斑真正的癌变率并不高,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其癌变率仅为2%左右,即使是经组织学证明的真正的外阴白斑,也只有10%~15%发展为癌变,而且多为未经积极治疗者。另外,白癜风、白色海绵状痣等皮肤病,也可引起外阴皮肤变白,需要加以鉴别诊断。
外阴白斑与外阴白色病的区别?女性外阴部皮肤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稍受刺激就会引起瘙痒,因痒就会忍不住要去搔抓,抓破后往往会继发感染和局部组织损伤变性,造成局部组织营养不良,皮肤黑色素细胞减少,使黑色素分泌减少或消失,从而致使皮肤颜色变白,弹性降低,最后可致局部萎缩。
中医治疗外阴白斑的三个小偏方
药方一
[药物]
黄柏15克,苍术15克,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荆芥12克,赤芍6克,红花6克,黄芪20克。
[制法]
上药加水煎汤去渣备用。
[用法]
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坐浴,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4次。若患者对蛇床子、苦参、赤芍过敏,可改用白鲜皮30克、地肤子20克、丹参6克;硬萎型可加莪术10克。另外须配外涂药,增生型用外阴药膏I号,硬萎型用外阴药膏Ⅱ号,混合型两药交替使用。中药坐浴后,涂于局部,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瘀血阻滞的外阴白色病变。
[出处]
《陕西中医》。
药方二
[药物]
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连翘30克,当归20克,银花20克,冰片6克(后下)。
[制法]
上药煎汤备用。
[用法]
取药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剂。坐浴后患处涂擦0.1‰求偶素软膏,2周为1疗程,用于女阴白色病变。
[出处]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
治疗外阴白斑的偏方 外阴白斑怎么治疗 治疗外阴白斑的小偏方
药方三
[药物]
鹿含草30克,仙灵脾30克,蝉蜕15克。
[制法]
上药水煎取液备用。
[用法]
取药液趁热熏洗患处,每日两次,用于治疗外阴白斑。
[出处]
《中草药外治法大全》。
外阴白斑症状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既往认为是血管营养失调,但是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并未发现上述改变,而是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病变。由于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硬化性苔藓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曾称为外阴白斑、白斑性外阴炎、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神经性皮炎、硬化萎缩性苔藓等。
外阴白色病变是怎么回事
外阴白色病变,过去称为“外阴白斑”。是 妇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是指女阴皮肤 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色素改变的一 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增厚, 外阴萎缩硬化,皮肤皲裂,弹性消失而变枯, 呈不规则散在白色斑块或外阴红肿,局部刺痒 或疼痛,严重时可蔓延至会阴及肛门周围。本 病属中医学的“阴痒”、“阴痛”、阴疮”范畴。
外阴白斑与哪些病症类似呢
1、月经不调与外阴白斑病。两者都是由病人内分泌失调是有关,且同属于妇科炎症。患者临床中一经确诊,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
2、白癜风与外阴白斑病。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大,但也有相似之处,这类的患者约占5%。患者一定要注意鉴别两者之间白斑症状不同。
3、糖尿病与外阴白斑病。主要是由于糖尿患者尿糖长期刺激外阴,进而引起了患者外阴白色病变。
4、外阴瘙痒与外阴白斑病。两者同属妇科疾病,且发病后症状均在外阴处,患者一定要仔细辨别,及早到医院进行确诊
外阴白斑是啥病的介绍
外阴白色病变又叫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营养不良。所谓外阴白斑实际上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常常把外阴局部的皮肤与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性疾病,统称为“外阴白斑病”。
外阴白斑有以下症状:
1、色素沉积,白斑扩散,癌变可能:外阴白斑肤瘙痒及色素的减退或脱色,其表现虽不同,但肉眼不易区别,即使肉眼能够诊断也不能做到病理分型,特别是不能较早地发现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有文献报道,约50%的外阴鳞状上皮癌常与外阴白色病变伴发。因此遇有病损不典型或有慢性皲裂、局限性增厚、溃破者,必须依靠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2、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外阴白斑危害性较大,患者患上此病后往往会感到外阴部奇痒难忍,似有钻心之感,痒为阵发性发作,夜间尤甚,伴烧灼干燥不适,严重影响睡眠。可持续数月乃至几十年之久。是潜伏期极长的顽固性疾病。因此,当外阴感到瘙痒持续,逐渐剧烈之时,女性朋友当需引起警惕,应马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外阴白斑的介绍了,在患上外阴白斑的时候患者一般都可以有很多明显的症状可以察觉,因为这种疾病是比较顽固的,治疗的时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出现症状的时候大家就应该积极的去接受相关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