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期分泌物怎么回事
黄体期分泌物怎么回事
专家介绍,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驰素。然而,对于女性黄体期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大家却并不是都很了解。
在黄体功能不全的女性中,大多是孕酮分泌不足。孕酮主要作用在子宫内膜,引起子宫产生分泌期的变化,这对于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是非常必要的。孕酮如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变化受到不良影响。
什么是女性黄体期-在临床上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常常发现有些不孕妇女分泌功能欠佳,这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即使受精卵着床,也会因孕酮分泌不足引起流产。据统计,有3-4%的不育妇女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
一般来说,女性黄体期是指月经周期第15-29天,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酮和雌激素,孕酮于第22-23天升至峰值,此时测定孕酮水平、评估黄体功能最可靠,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到月经来之前为15-19mm。
女性黄体期末,子宫内膜的增长达到极点,为受精卵的种植和继续发育准备了条件。
妇科医生解释道,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卵泡将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但是,如果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或其它原因,造成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和黄体期缩短,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以上就是有关黄体期的具体推断方法,黄体期大概就是在月经周期的15天到29天之间。排卵期过后就是黄体期分泌物孕酮跟雌激素了,如果有的女性朋友有黄体功能欠缺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造成不孕不育症的情况。
月经第二天是在卵泡期吗
月经第二天是什么期
1、月经第三天是什么期
月经第三天是卵泡期,是排卵的时期。
月经周期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增生期)、黄体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从月经停止到排卵止称为卵泡期。此期开始时,血中雌、孕激素均处于低水平,至排卵前一周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多、变长,故也称为增生期。
2、卵泡期是什么时候
卵泡期由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历时10-12天。在这一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细胞在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如果卵细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将进入下一期。
3、卵泡期是安全期吗
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同房比较容易怀孕,卵泡期和黄体期则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卵泡期不等同于安全期,传统上的安全期是月经前七天和月经后八天这两个时间段,而卵泡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3-14天,一般历时10-10天。如果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排卵提前了,卵泡期同房也有怀孕可能。所以卵泡期不是绝对安全的.
月经准不准怎样算
月经前有哪些症状呢?
在精神方面,很多女性来月经前的反应是变得敏感、多疑、焦躁不安,情绪很不稳定。乳房有明显的肿胀感。腰酸背胀。腹部也有明显的胀痛,有一种坠胀的感觉。全身无力,再强悍的女人遇到月经痛经,瞬间变成乖乖温柔女。
月经准不准怎样算
月经周期是指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一般是28-30天。月经期一般是3-5天。月经周期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和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黄体期为14天左右。
1、卵泡期的计算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排卵前高峰前一天,持续时间大概是12-22天,会随着个体的体质不同而略有差异。
2、黄体期的计算
每个人的黄体期的时间都差不多,即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经来潮时,通常在排卵后的两周也就是14天左右就是月经来潮日。
3、安全期计算
正常女性的生理期为28天,每个生理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的前14天左右。安全期分为两部分时间,一部分是从例假结束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三天,称为排卵前安全期;另一部分是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称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期是最容易怀孕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最危险的日子。卵细胞在体内的活动比较慢,在它死亡、被吸收前,在女性体内大约可以存活两天。
那么月经准不准怎样算呢?方法如下: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
月经周期乱怎么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
月经提前7天以上来潮,并非偶然1次,需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
[诊断]
1、有典型症状,月经周期短于21天,有规律。
2、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子宫内膜活检分泌反应差,或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
4、鉴别诊断:排卵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少于月经量,或白带中挟血,基础体温测定,出血发生于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时期。
经期过短怎么办 小编教你治
[治疗]
1、西医药治
(1)欲生育者可与克罗米酚、三苯氧胺等,以促进排卵并改善黄体功能休克罗米酚于月经第5天开始,50---100mg/每晚,连用5天;三苯氧胺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10-20mg/次,每日2次,连用5天。
(2)己烯雌酚0.25-0.5mg/日,连用20天,以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和改善黄体功能。
(3)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日,连用5天,时间选择黄体期的中、后期,改善黄体功能。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值早期,增值中期和增值晚期。在增殖早期,即月经周期的5-7日,这时期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只有1-2mm。增值中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等到了月经周期的11-14日,已经进入增殖晚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宫内膜自5mm增至10mm。该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和分泌晚期。分泌早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间的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分泌中期为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到了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间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有关系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和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和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是有影响的。子宫内膜正常厚度根据周期不同,可以有1-10mm。子宫内膜功能层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具体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三个阶段(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
1、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值早期,增值中期和增值晚期。在增殖早期,即月经周期的5-7日,这时期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只有1-2mm。增值中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等到了月经周期的11-14日,已经进入增殖晚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宫内膜自5mm增至10mm。该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和分泌晚期。分泌早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间的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分泌中期为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到了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间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怀孕早期分泌物症状
怀孕后分泌物会明显增加,正常的分泌物应为无色无味,当分泌物出现其它颜色及伴随异味,即为身体异常的警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女人最重要的亲密伙伴!荷尔蒙的分泌会随怀孕而改变,其中,雌激素增加更进一步刺激阴道及子宫颈腺体增生;而为了让胎盘稳定生长,其它女性荷尔蒙也会明显上升,这两项都是使分泌物增多的主要因素。
分泌物从怀孕后逐渐增加
孕期分泌物的改变主要是因为阴道和子宫颈腺体增生,此外,阴道壁黏膜也会产生分泌物,分泌物增多的情况会从怀孕开始一直持续到怀孕后期。
月经第三天是什么期
月经第三天是卵泡期,是排卵的时期。
月经周期按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卵泡期(增生期)、黄体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从月经停止到排卵止称为卵泡期。此期开始时,血中雌、孕激素均处于低水平,至排卵前一周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雌激素浓度达到顶峰。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多、变长,故也称为增生期。
卵泡期由上次月经停止日开始至卵巢排卵日止,历时10-12天。在这一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细胞在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体增宽加长,但不分泌。此期末,卵巢排卵。如果卵细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将进入下一期。
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排卵期同房比较容易怀孕,卵泡期和黄体期则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卵泡期不等同于安全期,传统上的安全期是月经前七天和月经后八天这两个时间段,而卵泡期是指月经周期的第3-14天,一般历时10-10天。如果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排卵提前了,卵泡期同房也有怀孕可能。所以卵泡期不是绝对安全的。
女人喝酒的危害 女性喝酒影响内分泌
酒精与女性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酒精的吸收,代谢和清除受月经周期激素变化影响;还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雌激素水平变化,扰乱正常的月经周期。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每个阶段大约14天,如果卵细胞为排除,卵巢的激素分泌组织黄体不能形成美因茨黄体期雌激素和孕酮的高水平就不能出现。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有关系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和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和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是有影响的。子宫内膜多厚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厚度根据周期不同,可以有1-10mm。子宫内膜功能层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具体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三个阶段(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
1、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值早期,增值中期和增值晚期。在增殖早期,即月经周期的5-7日,这时期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只有1-2mm。增值中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等到了月经周期的11-14日,已经进入增殖晚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宫内膜自5mm增至10mm。该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和分泌晚期。分泌早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间的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分泌中期为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到了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间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怀孕期分泌物增多
妊娠期间,尤其是妊娠前期,受激素急剧增加的影响,体内新陈代谢旺盛,阴道上皮细胞及宫颈腺体分泌旺盛,会令到阴道分泌物增多.表现为阴部常有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通常为乳白色,无味无刺激,是生殖系统健康的信号之一,绝不是不干净之物.
孕期注意阴部卫生,准备专用的清洗盆和专用毛巾.清洗盆在使用前要洗净,毛巾使用后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因毛巾日久不见阳光,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每天晚上轻轻用温水清洗外阴部.大便后养成用手纸由前向后揩试干净,并用温水清洗或冲洗肛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