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痒用盐水泡有用吗 足癣继发感染
脚痒用盐水泡有用吗 足癣继发感染
足癣就是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脚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等现象,另外还可由于搔抓导致细菌合并感染。
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需要口服抗生素,并且外用抗真菌、细菌感染的药物来涂抹,一般是先抗细菌的感染,等达到效果之后,再涂抹抗真菌的软膏治疗,若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手足癣的护理方法
足癣又称“脚湿气”、“香港脚”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传染病,手癣大多由足癣感染而来。病人常表现为趾间潮湿、发白或起小水疱,剥去皮屑为湿润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手足癣的治疗应先做真菌化验,再进行确诊用药。不要等到真正患上了手足癣才体会到它们带来的痛苦,每个人都应该有预防的意识。只有从“源头”抓起,根除手足癣滋生土壤,才能真正远离病痛的烦恼。
手足癣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的。特别是在夏季,气温高,病菌很活跃,市民随时都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做好讲究卫生工作,其中一点就是不要随便交叉使用鞋袜,特别是拖鞋,很多家庭的“进门脱鞋换拖鞋”制度,其实很轻易导致足癣传染,因为进门换的拖鞋都是很多人反复使用,哪怕主人时而会洗一洗,也起不到多大效果,因此他建议大家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拖鞋或者穿鞋套。在公共浴室等场合也一样,尽量使用一次性拖鞋。此外,不要光脚涉泥涉水,家中养小猫小狗的也要做好卫生工作。
对已有稍微手足癣的患者,他强调,患者要多洗手、不要随便用手去碰足癣部位,不随便用手搔痒,少吃辛辣海鲜、少饮酒等。因为一旦不注重,就有可能传染到全身,甚至加重病情。
足癣,人们俗称为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最容易钻到人体皮肤角质层生长,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存活。真菌对人体皮肤、毛发侵犯以后产生的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病变,依感染的部位不同有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皮癣等。所以,保证皮肤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如果皮肤上有裂口、干燥或者环境潮湿,真菌就容易侵入。
在我国,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夏季是高复发季。有的人觉得是小毛病,用不着治疗。一般人脚气都会感觉痒,但不是所有患者都痒。有的人会长水泡所以感觉痒,但是也有人被真菌感染后不长水泡所以不痒,只是长厚皮、脱皮、粗糙、干燥,冬天寒冷干燥时会裂口,所以会感到疼。到了温暖潮湿的夏天可能就不疼了。而这类患者只认为自己脚干,其实这也是足癣,慢性足癣的人脚后跟皮肤特别厚、粗糙。需要提醒的是,真菌感染跟别的病不一样,是可以根治的,要彻底杀死真菌,如果治疗不彻底,真菌还会继续繁殖,这也是脚气容易复发的原因。
一般来讲,症状较轻、发病时间短的患者可以抹一些外用抗真菌药膏,但前提是要首先确定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抗真菌药膏有很多,比如有唑类、盐酸特比萘芬等,有抑菌的、有杀菌的,在药品的说明书上有标示,一般抑菌药疗程较长,需要4-5周,如果外用盐酸特比萘芬类抗菌乳膏,一天一次,1至2周就可以好。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痒、疼、不舒服等症状会先消退,但皮肤脱皮、起泡、红斑并未消退,所以一定要把药抹到皮肤看起来跟正常皮肤一样光滑时再停药,要把真菌彻底杀死才能保证不复发。
水泡型脚气用什么药
脚气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其中,水泡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所以,水泡型脚气的治疗方法一般推荐: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另外,达克宁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出名的皮肤外用药物。达克宁的有效成分硝酸咪康唑,达克宁的适应症: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头癣、须癣、甲癣;皮肤、指(趾)甲念珠菌病;口角炎、外耳炎。由于达克宁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达克宁止痒更快且每天只需使用一次,高效治疗脚气。
所以,水泡型脚气除了外搽克霉唑癣药水,也可以使用达克宁。
每一个人体质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下面介绍有效的脚气药物。
复方乳酸乳膏外用具有抗炎、抗过敏及止痒作用,能治疗脚气。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透过表皮层后有能抑制皮肤真菌的生长,治疗脚气效果好。
盐酸特比萘芬片适合用于各种癣病(体癣、股癣、手足癣和头癣等)。
冬天脚后跟干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真菌最容易钻到人体皮肤角质层生长,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条件下生长存活。真菌对人体皮肤、毛发侵犯以后产生的红斑、丘疹、水泡、脱皮等病变,依感染的部位不同有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皮癣等。所以,保证皮肤的完整性特别重要,如果皮肤上有裂口、干燥或者环境潮湿,真菌就容易侵入。
在我国,脚气的复发率非常高,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两次以上,夏季是高复发季。有的人觉得是小毛病,用不着治疗。一般人脚气都会感觉痒,但不是所有患者都痒。有的人会长水泡所以感觉痒,但是也有人被真菌感染后不长水泡所以不痒,只是长厚皮、脱皮、粗糙、干燥,冬天寒冷干燥时会裂口,所以会感到疼。到了温暖潮湿的夏天可能就不疼了。而这类患者只认为自己脚干,其实这也是足癣,慢性足癣的人脚后跟皮肤特别厚、粗糙。需要提醒的是,真菌感染跟别的病不一样,是可以根治的,要彻底杀死真菌,如果治疗不彻底,真菌还会继续繁殖,这也是脚气容易复发的原因。
一般来讲,症状较轻、发病时间短的患者可以抹一些外用抗真菌药膏,但前提是要首先确定是不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抗真菌药膏有很多,比如有唑类、盐酸特比萘芬等,有抑菌的、有杀菌的。
脚气≠ 脚气病教你如何泡脚治脚气
脚气病多因缺乏维生素B1
脚气病也叫维生素B1缺乏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维生素B1也叫盐酸硫胺,是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成分,对神经传导也有直接作用。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引起水肿和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并可发生脚气病性心脏病和脑型脚气病。该病无传染性。
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
脚气又称为足癣,香港脚。是一种传染性脚部皮肤病,很痒,甚至裂开化脓转为疼痛、糜烂,此病较顽固,病程较长。目前患有足癣的人很多,预防足癣要避免接触病人的脚或病人沾染的物品。病人用过的鞋、袜、洗脚盆以及澡堂的地板等处,都可能有致病的真菌,应引起注意。足癣治疗不及时,还可能蔓及其他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教你如何泡脚治脚气
1. 白醋泡脚
白醋有很好的收敛效果,具有杀菌、止痒的功效。泡脚之前需用40℃的温水将其1:8稀释,以脚放进去不感到刺痛为好。每日泡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2. 花椒泡脚
花椒具有散寒除湿的药用价值,花椒皮提取物对某些病菌有抑制作用。取盐20克,花椒10克,加水煮至淡黄色,待放至不烫脚时,就可泡洗,每天泡20分钟即可。
3. 浓茶泡脚
隔夜茶一般会被倒掉,有脚气的人不妨利用它来泡脚。将隔夜茶和水倒入盆中,加入热水即可,每日泡1-2次,每次15分钟。茶中的咖啡碱、茶多糖、茶多酚、氟、硒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不仅可以治疗脚气,还可改善肤质。
4. 高锰酸钾泡脚
高锰酸钾有去污、除臭、杀菌的作用,可在市面上购买高锰酸钾的粉剂,避光保存,溶液需随泡随用。加入几颗高锰酸钾颗粒,用水稀释,溶液成淡紫色即可。每周泡2-3次,每次5-10分钟。
脚痒是不是湿气重
脚痒可能与湿气重有关系,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引起的。
1.湿气重可能会引起脚痒
如果脚痒的同时,还有透明的、密集的、粟粒大小的小水泡,抓挠会更加痒,没有脚臭、脱皮等发生,这种情况考虑是脚部湿疹。而中医称湿疹为湿毒疮,多是由于体内风湿热郁结蕴滞、客于肌肤所致。
因此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脚痒,考虑是湿气重有关。
2.真菌感染可引起脚痒
脚痒另外还有一个很常见的原因,那就是真菌感染,也可以叫做“足癣”“脚气”。
脚气一般在夏季常见些,秋冬会减轻。不爱干净、脚爱出汗、身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等原因,都是脚气的诱因,患者一般会在脚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即便不抓也会感觉非常痒。有的抓破皮后,是湿润、潮红的糜烂面,不仅痒,还容易继发感染。多数患者的脚会比较臭。
脚气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患了脚气如何护理?
1、要坚持用药,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
2、 不要乱用药。脚气用药最关键的是应分类型进行连贯正规的治疗。有人用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醉药膏来治疗足癣,结果越治越扩展。有人将阿司匹林片压碎撒在糜烂的足趾问,结果形成一个溃疡,长期疼痛不愈。有很多人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 剂,所以在肯定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
3、用药要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破溃处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裂口该用软膏。破烂出水时应该到医院,由医生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
4、足癣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关于手足癣的防治方法
足癣好发于趾间、足底、足跟或足的一侧,主要为局部脱屑,有的出现小水疱,严重者趾间表皮潮湿,发白,脱落、糜烂、搔痒、疼痛。手癣绝大部分由于足癣瘙痒,以手搔抓而继发,好发于掌心、手指。初为小水疱,继而脱屑范围增大,边缘有环状鳞屑,日久皮肤变厚,-冬季可见开裂,重者可累及手背、指甲,受累指甲增厚或萎缩,多与甲床分离。
手、足癣一般仅需外治。皮肤无糜烂者可用癣药水或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3次,或浸泡,每次10分钟,每日1~2次,亦可购市售鹅掌风粉兑水浸泡。如已糜烂或继发感染,则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20%黄柏水,浸泡10分钟后擦干,再搽少许黄柏、枯矾粉。
由于手、足癣(尤其是足癣)发病率高,且大多数除局部瘙痒外,并无其它痛苦,因而听之任之。甚至有人认为脚癣不需治疗,这是身体内毒素外泄的出路,治愈后身体就会发生其它毛病,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殊不知足癣糜烂感染可以引起丹毒一类并发症,到这个时候治疗就麻烦了。所以患了手、足癣;只要耐心用药,坚持治疗,绝大多数能完全治愈
此外,平时要经常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洗脚后扑些痱子粉,脚盆、脚布、拖鞋等用具分开使用,这些都有预防手、足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