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茵陈清湿热

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多用于湿热蕴结型肥胖,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祛湿气应用:

茵陈,柴胡各9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山楂12克,以水煎服,每日2次,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单纯性肥胖人群饮用。

茵陈去湿气吗

有一定的去湿作用。

茵陈味苦、性,偏温寒性,具有一定的去湿作用,服用后对人体来说可以起到清热利湿、消退黄疸的作用,因此对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症来说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常常用茵陈配伍大黄、栀子等中药材来治疗湿热熏蒸引起的黄疸病症,对于小便不利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与泽泻、猪苓等中药材配伍。

湿气重中药调理药方 茵陈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利湿热,退黄疸,悦颜白面。

适应病症:湿疮瘙痒,瘾疹,癣,酒渣鼻,面黄,粉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内服,减退10-30g。

应用配伍:茵陈有解毒疗疮,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瘙瘾疹,疥疮等皮肤病症;配荷叶为散服之,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注意事项:非因湿热引起的发黄忌服。

黄芪配什么去湿气

白术

白术是菊科苍术属植物,味甘苦性温,具有一定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生活中常被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及脾虚湿困、腹胀泄泻等症,将其和黄芪一起配伍,对于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必致里湿不化,水湿停留,而引发的痰饮、痞满、泄泻等病症,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茯苓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很好的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作用,是可以用来去湿气的,将其和黄芪一起配伍,可以作为利水渗湿要药,对于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具有较好的治疗缓解作用。

薏米

薏米又叫做薏苡仁、苡米、苡仁等,是一种常见的杂粮,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利水消肿作用,将其和黄芪一起煮水喝,可以增强其祛湿效果,适宜体内湿气重的人群。

白茅根

白茅根很多人不知道,但其实白茅根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是利尿祛湿的一种常见中药,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对于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与黄芪一起配伍,也可以增强其祛湿作用。

绵茵陈

中医认为绵茵陈可以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引起生活中将其和黄芪一起搭配吃,对于治疗三焦湿热引起的湿气重,具有很好的治疗缓解作用。

什么中药去湿气最好 苍术健脾燥湿

苍术性温,味辛,苦,能健脾燥湿,祛风散寒,明目。主治因素体多湿,或久居湿地,感寒饮冷,导致湿阻脾胃的症候,如腹胀腹满,面黄眩晕,食欲不振,四肢沉重倦怠,水肿,口渴而不欲饮水,下利或便秘等症。

苍术具辛散苦燥之性,故能祛散风湿,对于肌肉酸重疼痛者更为适宜。在使用时根据病情不同配伍其他药物用。如寒湿较重者,配伍附子,桂枝等;湿热较重而见发热,汗多,关节酸痛者,配伍石膏,知母用;风湿在肌表而见恶寒无汗,水肿,关节肿痛者,配伍麻黄,甘草等用。

茵陈去湿气吗 什么人不能用茵陈去湿气

1、本身体质虚寒的人群不建议用茵陈去湿气。本身体质虚寒的人群食用茵陈的话,会加重身体的寒凉之气,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2、脾胃不好的人群不建议食用茵陈去湿气。因为脾胃不好的人群本身消化能力不佳,然后再食用一些性寒的茵陈会出现脾胃功能更弱的情况,影响营养的吸收。

3、有腹泻情况的人群不能用茵陈去湿气。茵陈会加重肠道的滑利性,因此食用之后会出现腹泻加重的情况,对身体健康不利。

4、小孩、老人不建议食用茵陈去湿气。老人和小孩的体质较为虚弱,不建议食用性寒的茵陈来去除湿气,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

什么中药祛湿效果好 茵陈清湿热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能清湿热,退黄疸,去肥胖,用于湿热蕴藉型肥胖及黄疸尿少,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日常应用:

茵陈,柴胡各9克,甘草,白芥子各6克,海藻,夏枯草,泽泻各15克,山楂12克,苡仁30克,水煎,每日2次,能化痰降脂,健脾利湿,适宜于单纯性肥胖人群。

湿热体质喝什么茶

茯苓薄荷茶

茯苓块适量,加水煮沸,放入薄荷关火闷1分钟,代茶饮。此茶可以益脾和胃,渗湿利水,可调入适量蜂蜜。适合初秋夏末湿热体质常饮。

菊花佩兰茶

菊花3-5朵、佩兰5克左右。将两者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立即改小火,再煮两三分钟即可。菊花有清热明目、发汗、疏风的功效。佩兰去湿气,能清热解暑。但佩兰味道稍大,用菊花搭配可掩盖其味道。

咸柠檬茶

用干柠檬片或者鲜柠檬汁都可,加60度左右的温水泡,加入少量盐。可以帮助湿热体质理气和胃,生津止渴。

海金沙茶

海金沙15克,绿茶2克。将以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5分钟后饮服。每天晨起,空腹先饮1杯,以后,可随时饮服。2个月为1个疗程。清热渗湿,利尿通淋,降火解毒。适用于肾结石、膀胱结石、排尿不畅、小便热痛、尿色黄赤、舌苔黄腻等症。

金银花茶

金银花10克,大青叶12克,茵陈10克,甘草3克。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大青叶清热、解毒,治疗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茵陈清湿热,退黄疸。

除湿的中成药有哪些 茵陈清热利湿发表

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等功效,临床上常用来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症。将茵陈与蒲公英一起制成蒲公英茵陈饮,可以更好的发挥除湿热解毒功效。

除湿药膳方:

材料:嫩茵陈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蒲公英和茵陈分别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汁,加白糖适量调匀后饮服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者有益。

注意: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茵陈,都要抓住采收最佳时机,不要到茵陈“当柴烧”时再用,特别是在做茵陈粥时,应以稀薄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茵陈去湿气吗 茵陈去湿气吃多少

新鲜茵陈去湿吃30克左右就可以了,干茵陈只需要10克。

茵陈去湿的话,可以用30克茵陈煮1500毫升的清水,煮好之后用茵陈水代替水喝,具有很好的去湿利尿的作用,但是茵陈性味有些寒凉,因此一次性不能食用过度,对身体健康不利。

什么人不能用茵陈去湿气 茵陈怎么吃去湿气

1、将30克鲜茵陈(10克干茵陈)洗干净。

2、因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干净。

3、放过锅中,注入1500毫升的清水。

4、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

5、喝水吃茵陈,若是不喜欢茵陈的话,可以将茵陈捞出,喝水。

茵陈去湿气吗

茵陈有一定的去湿气的作用。

茵陈具有利水利尿的作用,因此可以促进体内的水分排出,具有一定的去湿气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湿气重的时候食用一些茵陈草去湿气,但是茵陈不适常见的去湿食物,因此食用的时候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相关推荐

茵陈利尿吗

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茵陈味辛、苦,偏微寒性,服用后具有一定的利尿效果,可以对人体起到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而且对于小便不利的患者来说,还可以搭配泽泻、猪苓等中药材一起使用。 但茵陈毕竟是属于一种中药材,是需要对症使用的,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建议最好是先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茵陈黄疸吗

有一定的作用。 茵陈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等,其味苦、辛,偏微寒性,归脾、胃、肝、胆经,服用后能够显著降低体内的火气,并且能够除体内的湿热之气,因此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作用。 在临床上,常常大剂量煎汤内服用于湿热熏蒸而导致的黄疸病症,同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其他中药材一起使用,所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什么人不能用茵陈湿气茵陈湿气要注意什么

1、吃茵陈湿气要注意食用量,若是出现了吃茵陈之后拉肚子的情况,或者大便比较稀溏的情况,就要减少用量。 2、用茵陈湿气的同时要注意不同时食用其他性寒的食物,如茭白、苦瓜、生藕、桑葚、水鸭等,会加重身体的寒凉之气。 3、对于不能用茵陈湿气的人群而言,可以替换成其他具有湿气作用,但是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比如说红豆薏米等。

什么人不能用茵陈湿气 长期吃茵陈湿好吗

不建议上期吃茵陈湿。 湿气排出完全之后就不建议食用性寒的茵陈继续湿了,会加重身体的寒凉程度,堆身体健康不利。并且茵陈本身就不适合长期食用,会影响体质情况,变得容易着凉感冒,对日常身体健康不利。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1、抗真菌。稀释400万倍,仍能抑制猩红色毛癣菌发育,有效成分为茵陈素。 2、降脂。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 3、解热。茵陈浸剂有强力的解热作用,但煎剂解热的作用则较弱。 4、利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咖啡酸等。 5、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6、抗病毒。对流感病毒(PR8株)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郁金的临床应用:为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 1、作为柴胡的代用品用作清热。茵陈和柴胡都有解热作用,中医经验认为两药都入肝胆,能肝胆实火

甘草加什么湿气

薏米、山药、茯苓等。 甘草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具有较好的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功效。 本身并没有湿气的功效,将其用于祛湿,那么只能与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一起吃搭配,生活中常见的祛湿食材有薏米、山药、冬瓜、茯苓、芡实、苍术等。 小贴士 生活中导致人体湿气重的原因是很多的,不同原因对应的治疗方法不一样,所搭配的中药材也不一样,因此湿气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好

肝胆湿热的症状主要是以湿热为主,比如肋疼或胀痛、眼睛黄、尿黄、身体黄、发热、口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尖红、舌苔黄。另外女性肝胆湿热有的会出现白带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而男性肝胆湿热会出现阴囊湿疹、睾丸肿胀热痛。那么肝胆湿热喝什么茶好? 1、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2、茵陈荷叶大枣饮。茵陈20克、荷叶1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将洗净的茵陈、荷叶、大枣、炙甘草、生姜放入汤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1、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中医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药方分析: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脘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

黄疸的食疗方法

黄疸是小儿先天性疾病之一,小孩子出现黄疸,患儿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治疗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黄疸患者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黄疸的食疗方法: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

三伏天汗蒸的好处与功效 湿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祛湿驱寒效果最好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人体阳气最旺盛,适当进行汗蒸,可深入人体内部升温,达到深层排汗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湿热效果,适宜湿气重的人群进行,对其健康具有一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