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经常呕吐可能为脑瘤症状

儿童经常呕吐可能为脑瘤症状

脑瘤是一种很严重的脑部疾病,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呕吐、头晕、走路不稳、睡眠异常等现象,如果不是肠胃的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排除早期脑瘤。

相关专家表示,医院收治的诸多颅内占位的患者,有一小半是儿童患者,这些孩子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脑瘤患者。几位小患者的家属表示,孩子刚开始总呕吐,说自己头晕,我以为是孩子没有吃好或者是肚子着凉了,就没太在意,当地医生看完也说是孩子正长身体,可能是营养没跟上。直到他的头颅明显不正常的长大我才带他来检查,结果才发现是脑瘤。

孩子年龄小,缺少正确的表述能力,症状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在我国,儿童脑瘤的发病率、致残(亡)率都要高于成人,但是人们对此普遍缺乏足够重视。儿童脑瘤患者因为大脑发育尚不完全,对脑瘤有相对较高的承受能力,所以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表现出来,并引起家长的重视,但是此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导致小儿脑瘤的因素分为先天、后天两种,这就要求孕妇在妊娠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保持良好心态,远离污染源、辐射源等,以减少孩子先天发病的几率。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不当用药、脑部外伤等都有可能成为脑瘤的发病诱因。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呕吐、乏力、精神不振,以及头颅增大、走路不稳、眼斜或眼球不能往上看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排除一下脑瘤,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儿童也会“老花眼”

儿童 脑瘤和成人 脑瘤发生的部位相比,儿童脑瘤半数左右发生在小脑和脑干。儿童脑瘤临床非常容易误诊误治,父母如发现孩子视力减退且矫正不佳、呕吐不断、头痛、走路不稳等,都应排查脑瘤可能。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贾栋主任提醒,以下几类现象如反复出现则需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往往提示可能有脑瘤存在,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排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头痛:通常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常无固定位置。患儿头痛会随肿瘤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和头部出汗。

视力减退或复视:有超过五成的患儿会出现视力减退迹象,还有小部分则表现为复视或斜视;走路不稳:如果肿瘤生长在后颅窝累及或压迫了小脑或脑干,就可能导致运动障碍,患儿通常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偏斜等;呕吐:属于儿童脑瘤的最常见症状,发生率高达73%~94%,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及颈僵直。呕吐时间与进食无关,呈间歇性反复发作。

脑部肿瘤的早期症状你真的了解吗

1、头痛。小儿病人只有头昏症状,家长更应引起注意。

2、呕吐。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中成人呕吐常在头痛加重时出现,小儿常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唯一的症状。

3、脑瘤的局部症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痴呆现象,甚至出现幻觉。这也是很重要的症状。

4、抽搐。在无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抽搐,这也是早期症状表现。

5、共小脑肿瘤的济失调。逐渐出现走路不稳,手脚不灵巧,说话不清、呕吐等症状常常是表现。这是很重要的表现。

6、头晕、耳鸣和听力下降。这种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是脑干肿瘤的征象。

妈妈要预防孩子患胶质瘤

天真活泼的丫丫今年7岁,3个月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出现呕吐症状。开始丫丫的妈妈还以为是消化不良。到后来,丫丫就开始嚷着头痛,这才引起了丫妈妈的重视。医生通过一些列细致检查,还做了肿瘤标志物筛查,最终丫丫确诊患为神经胶质细胞瘤。

专家指出儿童胶质瘤容易发生在6~8岁,是儿童常见脑干肿瘤,呕吐、头痛、精神不振都是因脑瘤所起。

专家介绍:脑干神经胶质瘤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头部肿瘤多发的恶性肿瘤,约占40.49%。儿童胶质瘤约占儿童脑瘤的13%,位于脑干,一般无法手术治疗,有些可接受放射治疗,是儿童常见的脑干肿瘤。

儿童出现哪些症状应引起妈妈们注意,当心是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断治疗,只有早预防,治疗才有希望。

莫名头痛

胶质瘤引起的头痛很剧烈,时间持续长,反复发作;

头颅增大

儿童患上胶质瘤,容易并发脑积水,从而出现头颅增大,像媒体多次报道过的“大头娃娃”,都是患了胶质瘤引起。

恶心呕吐

儿童肿瘤多数长在后颅窝部位,肿瘤易侵犯小脑,从而引起恶心呕吐。

走路不稳

孩童过了学走路年龄后,但依然走路不平稳。

近视不断加深

这是因为胶质瘤压迫视神经引起。

癫痫抽筋

小儿无缘无故高热惊厥、癫痫发作,可能是胶质瘤的信号。

莫名肥胖

现在的孩子吃得太好,小胖墩比较多。但是,孩子莫名其妙过分肥胖,家长还是要查原因。

发育异常

有的小儿小小年纪就开始长阴毛,出现性早熟症状。事实上,胶质瘤会引起大脑脑垂体的变化,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出现性早熟等。

小儿髓母细胞瘤症状

一、症状: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侵及脑干者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因肿瘤多数梗阻第四脑室而产生颅内压增高,平均病程为4个月左右。

1.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盘水肿,本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较小的儿童可有颅缝裂开。

2.小脑损害征主要为小脑蚓部损害引起的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发呛和锥体束征,2/3的患儿表现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有些病人有眼球震颤及肢体共济障碍。本组有小脑征者占88.3%。

二、诊断:

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男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继而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复视,首先应考虑髓母细胞瘤的可能,应进一步行神经放射检查来明确诊断。部分患儿在脑脊液中找到脱落瘤细胞更可确诊。髓母细胞瘤易播散转移,如果后颅凹肿瘤有脑室内播散则术前可以确诊本病。

三、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自发病至就诊平均在4个月左右,最短的10天,最长的1年左右。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小脑症状。髓母细胞是一种很原始的无极细胞。在人胚胎中仅见于后髓帆,这点与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下蚓部相符合。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

四、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尤其是男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继而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复视,首先应考虑髓母细胞瘤的可能,应进一步行神经放射检查来明确诊断。部分患儿在脑脊液中找到脱落瘤细胞更可确诊。髓母细胞瘤易播散转移,如果后颅凹肿瘤有脑室内播散则术前可以确诊本病。建议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解析脑瘤能治好吗

脑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对我们人体有着很大的伤害。由于大家对于脑瘤病情的早期症状不了解,导致很多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讲解脑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瘤的早期症状

1、清晨头痛。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痛醒,故称之为“清晨头痛”。

2、喷射呕吐。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才的呕吐不伴有胃脘胀、恶心、腹痛和腹泻。呕吐与进食也无关,而是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呕吐”。

3、视力障碍。脑肿瘤引起脑压增高后,眼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淤滞水肿,会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而使视力下降。有的患者表现为范围不全的视野缺损。

4、单眼突出。即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导致眼睑闭合不全。

儿童脑瘤的早期症状

1、头痛。小儿病人只有头昏症状,家长更应引起注意。

2、呕吐。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中成人呕吐常在头痛加重时出现,小儿常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唯一的症状。

3、脑瘤的局部症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痴呆现象,

4、抽搐。在无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抽搐,这也是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表现。

5、头晕、耳鸣和听力下降。这种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是脑干肿瘤的征象。

脑瘤能治好吗

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

1.头痛

见于82%~90%的病人,程度各人不同。初为间歇性,以早晨时及晚间较多且较重。多以额部或两颞部的搏动性钝痛或胀痛和变为持续性。咳嗽、用力、喷嚏、俯身、低头时可使头痛加剧。

2.呕吐

约发生于2/3的病人。常见于剧烈头痛时,多伴有恶心,呕吐常呈喷射性。严重者不能进食,食后即吐。

3.视乳头水肿

幕下及中线肿瘤病人出现较早,幕上的良性肿瘤出现较晚,有的甚至不出现。视乳头水肿早期并不影响视力,视野检查可见生理盲点扩大。

当视乳头水肿持续数周或数月之后,视盘逐渐变得苍白,视力开始减退,视野呈向心性缩小,这是视神经萎缩的表现。

一旦出现阵发性黑朦,视力将迅速下降,甚至很快失明,这时即使手术解除了颅内高压,视力往往也不能改善。

脑瘤的饮食

第一,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

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二,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

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脑溢血病人不利。

脑瘤能治好吗

第三,患者应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

第四,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

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

第五,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脑瘤的早期症状,以上做了具体的介绍,专家说,一旦被诊断为脑瘤要及时进行治疗。由于目前临床治疗脑瘤方法很多,所以,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症的治疗方案。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脑瘤的相关的症状介绍,大家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一旦被诊断为脑瘤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能耽误病情,否则机会越来越严重,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脑肿瘤症状

1、呕吐:脑瘤发现后,会导致头颅内的压力增高,对于迷走神经会造成压迫。幼儿颅后窝肿瘤以呕吐为首发症状,但将其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的并不少见,应高度器重。呕吐的非常症状是多与肿瘤饮食无关(有时可引起),可不伴恶心,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有可能减轻,头位变动可引起或更加严重呕吐。

2、视力下降:病发时脑瘤有什么症状?脑瘤病发后还会引起视力减退,随着肿瘤的增大,这种症状也会愈加严重。颅内压增高到必定时代后可导至视乳头水肿和视力障碍,日久可演变为继发性神经萎缩和视力降落。过一会能恢复如常,而这正是将呈现视力障碍的警示。凡有视力减退的患者,都应仔细临床诊断检测视野和眼底的变化,以明白是否有脑瘤的存在。此外,眼球运动障碍也常为颅内压增高的一个临床诊断表现。

3、头痛:病发时脑瘤有什么症状?脑瘤导致头颅内血压升高,还会引起头痛,这也是最为常见的脑瘤症状。脑瘤引起的头痛多由颅内压增高或肿瘤压迫脑膜、脑血管、静脉窦和神经引起。90%的脑瘤患者均有逐渐更加严重的头痛症状,口服中医药非常难奏效。少部分脑瘤肿瘤患者即使发展到晚期也无头痛症状。

脑肿瘤有哪些表现

一、早期脑瘤有什么症状

1、清晨头痛。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痛醒,故称之为“清晨头痛”。

2、喷射呕吐。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才的呕吐不伴有胃脘胀、恶心、腹痛和腹泻。呕吐与进食也无关,而是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呕吐”。

3、视力障碍。脑肿瘤引起脑压增高后,眼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淤滞水肿,会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而使视力下降。有的患者表现为范围不全的视野缺损。

4、单眼突出。即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导致眼睑闭合不全。

二、儿童脑瘤的早期症状

1、头痛。小儿病人只有头昏症状,家长更应引起注意。

2、呕吐。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中成人呕吐常在头痛加重时出现,小儿常以反复发作的呕吐为其唯一的症状。

3、脑瘤的局部症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痴呆现象,

4、抽搐。在无其他疾病的基础上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抽搐,这也是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表现。

5、头晕、耳鸣和听力下降。这种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是脑干肿瘤的征象。

脑肿瘤的济失调。逐渐出现走路不稳,手脚不灵巧,说话不清、呕吐等症状常常是表现。

三、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

1.头痛是良性脑瘤的早期症状之一,见于82%~90%的病人,程度各人不同。初为间歇性,以早晨时及晚间较多且较重。多以额部或两颞部的搏动性钝痛或胀痛和变为持续性。咳嗽、用力、喷嚏、俯身、低头时可使头痛加剧。

2.呕吐为良性脑瘤主要症状之一,约发生于2/3的病人。常见于剧烈头痛时,多伴有恶心,呕吐常呈喷射性。严重者不能进食,食后即吐。

3.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客观体征。幕下及中线肿瘤病人出现较早,幕上的良性肿瘤出现较晚,有的甚至不出现。视乳头水肿早期并不影响视力,视野检查可见生理盲点扩大。当视乳头水肿持续数周或数月之后,视盘逐渐变得苍白,视力开始减退,视野呈向心性缩小,这是视神经萎缩的表现。一旦出现阵发性黑朦,视力将迅速下降,甚至很快失明,这时即使手术解除了颅内高压,视力往往也不能改善。

患上脑瘤的主要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喷射状呕吐

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呕吐与进食亦无关,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常可喷出二三市尺之远。因为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具有此特征性的喷射状呕吐。有些儿童脑肿瘤患者,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往往以无缘无故的喷射状呕吐作为患病初期的判定标准。

单眼突出

脑瘤形成之初,除前文所讲到的视力骤然下降之外,一侧眼球向前突出也是此症的一大不祥之兆。这类患者单侧的眼球向前突出,严重时可致眼睑闭合不全。临床资料统计表明,单侧眼球突出的脑瘤患者约有50%系由颅内疾患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脑瘤。

单侧耳聋

若无中耳炎、外伤等病史,仅有一侧耳朵听力逐渐减退,这也很可能是颅内肿瘤压迫了听神经所致的结果。

感觉减退

位于大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的脑瘤会导致对侧偏身的各种感觉器官失灵,使痛觉、冷热、触碰、震动和形体辨别等感觉减退甚至丧失。

半身不遂

脑肿瘤引起的半身不遂包括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半身无力或偏瘫,表现有病侧肢体活动障碍;另一种是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表现为动作蠢笨或举动不稳。这两种症状如果是缓慢出现并呈渐行性加重,前者多见于大脑半球肿瘤,后者多见于小脑半球肿瘤。

肢端肥大

如果是嗜酸性垂体瘤,其临床特有的征象是手脚粗大肥厚,肩弓,下颌部突出,面目渐变丑陋。儿童可出现巨人症。

髓母细胞瘤患者有哪些表现

髓母细胞瘤的病程较短,这是由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近一半患者病程在1个月内,少数可达数年,文献报道一般病程4~5个月,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大病程变长。由于髓母细胞瘤生长隐蔽,早期症状缺乏特征,常被病人、亲属和医生所忽略。

首发症状为头痛(68.75%)、呕吐(53.75%)、步态不稳(36.25%)。以后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侵及脑干者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斜颈表现。因肿瘤多数梗阻第四脑室而产生颅内压增高。

1、颅内压增高:由于小脑蚓部的肿瘤不断增长,使得第四脑室和(或)中脑导水管受压,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形成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眼底视盘水肿等。本组头痛占76.6%,呕吐占95%,视盘水肿占72.1%。较小的儿童可有颅缝裂开。

其中呕吐最为多见,可为早期的惟一临床表现。除颅内压增高外,肿瘤直接刺激第四脑室底的迷走神经核也是产生呕吐的重要原因之一。呕吐多见于早晨,同时常伴有过度换气。儿童病人出现视盘水肿者较成人为少,这可能因为儿童期的颅内压增高可通过颅缝分离得以部分代偿,在成人几乎皆有视盘水肿。

2、小脑损害征:主要为小脑蚓部损害引起的躯干性共济失调,病人轻重不同地表现步态蹒跚,步行足间距离增宽,甚至站坐不稳及站立摇晃,Romberg征阳性。因肿瘤的侵犯部位不同而表现有所不同,肿瘤侵犯小脑上蚓部时病人向前倾倒,位于小脑下蚓部的肿瘤则多向后倾倒。由于肿瘤侵犯下蚓部者较常见,向后倾倒亦相应较多。

肿瘤偏一侧发展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小脑半球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共济运动障碍。原发于小脑半球者可表现小脑性语言,约一半以上的病人表现眼肌共济失调,多为水平性眼震。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发呛和锥体束征,2/3的患儿表现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本组有小脑征者占88.3%。

儿童脑瘤的发病特点

为早日辨别疾病,脑科专家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下列几种异常时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脑瘤的预警。

视力减退或复视:专家介绍,有一半的儿童肿瘤有视力减退表现。但是,这种常见的症状却常常被忽视。有不少患儿双眼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近似失明才被家长注意。如果遇到孩子近视,配了眼镜后视力还在下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外,近1/4儿童颅内肿瘤患者有复视,主要表现双眼内斜视。是由于颅内压高压迫导致外展神经或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结果。

呕吐:呕吐是儿童颅内脑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达73%~94%,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及颈僵直。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

起初呕吐发生在清晨,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儿童呕吐后能立即进食,而进食后又很快呕吐,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脱水、营养不良,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头痛:头痛是因为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所致。这种疼痛常无固定位置,呈弥漫性。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和头部出汗,常常在双眼失明后头痛会减轻或消失。专家提醒说,婴幼儿年龄小不会表达头痛情况,仅表现哭闹不安或击打头部时,应予重视。

头颅增大:多发生在婴幼儿,发生率近50%,是由于颅缝未闭或颅缝闭合不严、颅内压增高导致颅缝分离的结果。在前囟未闭患儿可有前囟增大或膨隆,并有头皮静脉扩张。

走路不稳:如果肿瘤生长在后颅窝,会累及或压迫小脑蚓部、小脑或脑干,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偏斜,伴有持物不准不稳、眼球震颤等。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如果孩子还表现出对眼或斗鸡眼,颈部抵抗或斜颈、身材矮小或肥胖、多饮多尿、癫痫发作、性早熟、发烧及意识或精神异常、皮肤咖啡色素斑等症状。脑科在线咨询专家强调,当不能确定这些症状是由什么引起的,就应该上医院进行CT、MRI检查。通常这类检查不仅能定出肿瘤的位置,同时还能判断出肿瘤的性质,确定治疗方案。

儿童脑瘤或更凶险



脑肿瘤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白血病,居儿童时期肿瘤的第二位。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5~9岁,占小儿脑肿瘤的三分之二,男孩多于女孩,其中神经胶质瘤最多见,占儿童脑肿瘤的70%~80%。

大量临床 研究 资料分析表明,学龄期儿童脑肿瘤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病急,发展快,大多数患儿有 头痛 病史,疼痛部位在前额及枕部,并有逐渐加重趋势。

270%~85%患儿有呕吐 症状 ,清晨或早餐后比较多见,但很少伴有 腹痛 。呕吐后如果立即进食,将会很快再次发生呕吐。

3患儿意识改变,常见精神不振、易激惹、多动、记忆力下降。

4约三分之一患儿出现复视或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失明。

5有时出现不规则发烧,全身乏力,走路不稳,甚至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说话。

6部分患儿表现呈 癫痫 样发作。

7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都可显示出颅内占位 性病 灶。

当小儿出现头痛、呕吐、步态不稳而又找不到适当的原因解释时,应考虑到脑肿瘤的可能。各位家长只要掌握这些特点,早期识别小儿脑肿瘤是不难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 脑膜炎 和癫痫等 疾病 相混淆,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关推荐

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成人脑瘤的“缩影”。 小儿脑瘤

脑瘤儿童第二大病魔

*呕吐 这是儿童脑瘤最常见症状,超过70%的患儿有此表现。这种呕吐多伴有头痛或头晕,常表现喷射状呕吐,与饮食无关。病初呕吐常发生在清晨,随病情发展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和反复性发作。部分患儿呕吐可伴有腹痛,常被误诊胃肠道疾患。 *头痛 不能表达头痛的婴幼儿一般表现阵发性烦躁、哭闹不安或用手抓头、击头等。 *走路不稳 患儿由会走路退化走路东倒西歪,严重者可站不住、坐不稳,同时可见手握东西不稳或持物左右摇晃。 *头颅增大 婴幼儿颅缝未闭合或闭合不紧时,脑瘤使颅内压增高可导致颅缝分离而使头围增大。

小孩脑肿瘤症状有哪些

1.视力减退或复视:有一半的儿童肿瘤有视力减退表现。但是,这种常见的症状却常常被忽视。有不少患儿双眼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近似失明才被家长注意。如果遇到孩子近视,配了眼镜后视力还在下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外,近1/4儿童颅内肿瘤患者有复视,主要表现双眼内斜视。是由于颅内压高压迫导致外展神经或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结果。 2.呕吐呕吐儿童颅内脑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达73%~94%,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及颈僵直。邓跃飞说,呕吐喷射性,与进食无关。 起初呕吐发生在清晨,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

浅析脑癌的三大症状

脑癌症状一:视觉障碍 因颅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所致。用眼底镜可查出视乳头水肿。病人可表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可有复视、偏盲或失明。 脑癌症状二:呕吐 呕吐常在早晨发生,或在头痛剧烈时发生,呕吐呈喷射性,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因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具有此特征性的喷射状呕吐。有些儿童脑癌患者,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往往以无缘无故的喷射状呕吐患病初期的判定标准。

小儿颅内感染常见的几种症状是什么

头痛 70%~75%的小儿颅内感染患儿有头痛幕上肿瘤头痛多在额部幕下肿瘤多在枕部,主要是颅内压增高或脑组织移位引起脑膜血管或脑神经张力性牵拉所致头痛,可间歇性或持续性随病程的延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但当视力丧失后多明显缓解婴幼儿,不能主诉头痛可表现双手抱头抓头或阵发哭闹不安对小儿头痛应引起重视因此年龄期小儿的小儿颅内感染患者很少有功能性头痛。 呕吐 约70%~85%的小儿颅内感染患儿有呕吐颅内压增高,或后颅窝肿瘤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在部分患儿(约10%~20%),呕吐是小儿颅内感染惟一的早期症状

脑瘤头痛是什么感觉 脑瘤的其它症状

随着脑瘤的增大,脑部血管和组织受到压迫,患者除了出现明显的头痛,还会伴随呕吐、视力减退等症状,并且呕吐时都会同时头痛的症状,当呕吐症状缓解时,头痛症状也会同时缓解。此三种症状被统称脑瘤的三主征。

什么小儿脑瘤容易被误判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 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

脑癌的表现症状

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

胶质瘤症状的不同类型都有哪些

1.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不高,生长慢,病程长,病变位于天幕下者症状出现较早,不同部位病变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只有进行性慢性颅内压增高相同,以手术全切主,辅以放疗+化疗,晚期出现脑疝。 2.星形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Ⅲ):临床表现与星形细胞瘤相似,但发展较快,平均病程一年半左右。 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Ⅳ):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平均3个月,个别肿瘤以出血发病,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多有癫痫发作,局限症状突出,发展快,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症状。 4.室管膜瘤:发生于脑室系统的室管膜细胞及其

脑瘤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惠主任表示: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