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症怎么办
人格分裂症怎么办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是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病时患者可能出现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想法,怀疑有人要加害于他,坚信配偶有外遇,听到有人议论他,指责他,威胁他,看见奇怪的影像,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气味等一些虚幻的知觉,以至最终悲观绝望而自杀,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想,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而人格分裂主要是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
何谓病态人格分裂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会出现一些与我们平常人做法不同的人,通常我们会视这些人为“异类”。最近科学家把出现这种情况的人统称为“病态人格”,下面我们就带大家探讨一下“病态人格”的类型及表现。
病态人格的类型和表现
1.违纪型病态人格
这样的人格往往情绪不稳,以我为中心,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顾他人的痛苦,无视集体纪律,常因一时冲动违反纪律。逃学、说谎、偷窃、攻击他人等,如果是经常性的,难以抑制的,往往不是一般的违反纪律,而是病态人格。
2.爆发型病态人格
这种人情绪极不稳定,常因微小的刺激而产生冲动,完全不能克制自己。社会上某些因一时冲动而杀人的罪犯,往往属于爆发型人格。这种人在冲动过后有时也会懊悔,但一遇刺激又会爆发。
3.偏执型病态人格
对人有敌对情绪,难与同学、老师、亲友相处。他们心胸狭窄、疑心大、好嫉妒,常把别人无意的话甚至别人友好的表示也看成是敌对行为。对刺激、“侮辱”非常敏感,经常把不是针对自己的侮辱往自己身上想。遇到挫折失败,爱把责任推给别人。性情偏狂、固执。
4.分裂型病态人格
不爱社交,难于接近,性情孤僻,遇事胆怯、退缩,没有知己好友。这种人缺乏进取心,害怕竞争。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常常独居一隅做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之中。给人的感觉是性格古怪,无法与之交往。
5.衰弱型病态人格
神经脆弱,常被伤感情绪困扰,在别人看来无所谓的小事,他也会为之落泪伤感。缺乏生活的信心和乐趣,缺乏主动精神。这种人往往精力不足,易于疲劳,难于承担重任,更难承担心理压力。
6.强迫型病态人格
过分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总害怕什么事没办好,常强迫自己或他人按一定的方式办事,甚至妨碍别人自由,严重的可得强迫症。如门已插好还要翻来覆去看几遍。煤气灶已关上,还强迫别人再看一眼。过分拘谨、小心翼翼,生活中墨守成规,没有应变能力,怕犯错误,常有不安全感,给人以怪癖的印象。
7.癔病型病态人格
情感易变,喜怒无常,过分做作、夸张。总爱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一种高度自我为中心的表现。经常做一些不该有的动作和事情,让人感到他有“神经病”。这就是一种癔病型人格。
8.情绪反常型病态人格
情绪与正常人不同,正常人情绪高涨或低落受环境影响,而情绪反常型人格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与环境无关。在人们看来不该高涨的候,他的情绪高涨了,而不应低落时,他的情绪异常低落。反复无常,难于捉摸。
当我们了解完那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是否产生一些精神上的共鸣呢?是否会收起我们以前的偏见呢?希望当我们身边出现类似情况的人,不要排挤他,不要给他精神上的压力,让我们用爱来化解这些。
何谓病态人格分裂分裂型人格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么
人生在世,不同的人性格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天生乐观开朗什么事都能想的开,但是有的人整天郁郁寡欢,看什么都不顺眼。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分裂型的性格,这种人终日孤僻、对人也说不同的态度,临床证明,分裂型人格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人格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人格如果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那么,他就具备了正常的人格。但也有少数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与世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其人格偏离了常态,这称之为偏常人格。分裂型人格就是偏常人格的一种。
这种人格的人表现为胆小、懦弱、自卑、孤僻、害羞、沉默寡言、不爱交往,他们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心;对别人态度冷淡,不愿介入别人的事;活动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想入非非,思维缺乏逻辑性;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做事,生怕别人耻笑;他们几乎没有自信心,总感到事事不如人,前途渺茫。分裂型人格在学习落后、生活不如意的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不注意纠正,可能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怎样克服分裂型人格呢?
1、尽量多干一些事情。俗话说,“笨鸟先飞”,只要依靠自己努力去实践,去奋斗,把所干的事情干好,就可以逐渐树立自信心,清除自卑。
2、宣泄疏导法。有事不要闷在心里,特别不要把痛苦、疑虑长期压在心底。如遇伤心的事,可以放声高唱,或奋笔疾书,或痛哭一场,也可以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把内心的疑虑、不悦和想法说出来。经常这样做,可能逐渐使自己变得开朗、活泼。
哪几种疾病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
(1)强迫性神经症:某些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其不同于强迫性神经症的特点有:具有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一般不完善,病人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
(2)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但神经衰弱病人自知力是完整的,情感反应也强烈,并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可有自知力,但不完整,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迫切治疗的要求。
(3)躁狂症: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外观上与躁狂病人很相似,两者的情感反应以及与周围的接触明显不同。哪几种疾病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躁狂症病人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感染力。精神分裂症情感变化与环境不配合,且动作较单调刻板。
(4)抑郁症:紧张性木僵病人需要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外表十分相似,但两者的情感障碍和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症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在耐心询问下,与周围人仍有情感上的交流。紧张性木僵病人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或应答性反应,病人表情呆板,淡漠无情,有时可伴有违拗。
(5)偏执性精神病: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以上特点均不同于精神分裂症。
(6)反应性精神障碍:受精神创伤后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性色彩,需要与之相鉴别。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主动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发展,妄想的内容离精神因素愈来愈远,日益脱离现实,病人不主动暴露其内心体验和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7)病态人格: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假性病态人格的表现为其早期症状,特别以青少年起病,病程进展缓慢者,容易误诊为病态人格。病态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偏离,不是一个疾病的过程,在不顺利的环境下个性缺陷可以更为明显,属量的变化。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缓慢进行,前后对比有明显转折,情感行为变化是质的反常,可以鉴别。
(8)器质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有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的基础,精神分裂症为功能性精神障碍,二者可以鉴别。
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吗
极少数是存在的。
多重人格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人格转换等等情况。在国外比较出名的多重人格患者就是比利·米利根,是一个美国犯下重罪却又被无罪释放的人,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多重人格分裂患者,犯罪的不是他的主体人格,也是著名的多重人格小说《24个比利》的原型。再如我们以前常常听说某人被狐仙附体,或者有人被转世成了另一个人,其实都可以算是多重人格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不宜喝牛奶吗
美国福罗里达州大学的 医生 罗伯特在对动物做 自闭症 以及人格分裂的研究结果中发现,这两种症状可能跟人类对牛奶中的蛋白质无法适当消化吸收有关。
当人类无法消化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时,这些蛋白质就会产生一种含有类似吗啡的合成物质,而这种物质会传到脑里与自闭症或人格分裂有关的部位,使得该部位脑细胞功能不正常。
该研究报告显示,在81位接受研究的自闭症和人格分裂的儿童中,有95%的儿童的血液及尿液中奶蛋白指数是正常指标的100倍。医学界已经开始向消化道问题与自闭症是否有关这方面做深入研究。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有哪些
1精神分裂的表现就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脾气上来之后就无法控制,有时还会莫名的摔东西,有时自己跟自己说话,常常幻想自己被人杀或者去加害别人,整天胡思乱想的。
2人格分裂就是常常忘东往西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而且还会出现两种性格,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有时整个人就会变的呆滞,就跟傻子差不多一样,睡觉的时候也不安稳,对身边的人和事都特别的紧张。
3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都分好几种,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人格分裂的人有好几面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吗,而精神分裂他是由一件事引导出来的病症,往往只要不激动一般不会发生。
注意事项:不管是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他们都需要身边的人给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细心的照顾,不要让他们受刺激,更不要去打骂他们,这样后果会更严重的。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的表现
1、人格分裂主要是心理学角度的用语,精神分裂主要是医学概念,当然精神分裂患者可能产生人格分裂的心理症状,但并不代表人格分裂者就是精神分裂。
2、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精神病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人数的三分之二。
3、精神分裂症是指在各种不同原因(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人的精神活动发生分裂,即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互不协调,患者对正常事物产生歪曲的理解和认识,行为荒诞怪异,脱离现实。
4、据了解,我国目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780万。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患上这种病,也不必感到不光彩或见不得人,因为每个人在其一生的某个时段都有可能患上此病。
5、双重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常见于戏剧,小说中。
6、在医学上讲,双重人格的解释是: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双重性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华医学会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统计结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显感到有双重性格,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觉双重人格对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双重人格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较严重的影响。通常来说,患者在思考问题时长长有两套思路在运转,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对于结果的选择也有不利影响:患者可能不能选择或左右不定,引发焦虑,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是什么
1、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是指一个人有很多种人格,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人格在面对。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在她的身体内存在着多个人,这种情况可能患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很多种情况一个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切换到另一个人格是毫无感觉的,他不同于精神分裂。
2、精神分裂
而精神分裂则是指一个人受到过重大的刺激,对自己的神经或者精神造成一定的损伤所导致的,精神分裂一般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人格分裂的治愈率相对要麻烦一些,精神分裂没有人格分裂那么严重,自己也有意识。服用一些精神药物也是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我们在面对这两种患者的时候已经要多加的注意,特别是对于人格分裂的患者,一个人如果有不同的人格那是非常危险的。他可能会做出一些连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严重事情,而精神分裂患者我们要努力使患者本人的情绪平息,不要过于激动,这样才是最好的。
人格分裂的产生和预防
人格分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人类精神症状。在世界当代人中,有不少部分都有轻微的人格分裂。典型的如突然的大喜、大怒。经常性的感到无聊,郁闷。都是轻微人格分裂的症状的表现。现代人们经历的高压力生活,高压力学习和高压力工作以及世界集体化、合作化、知识爆炸化导致越来越与降低个人的作用,都会使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在某时某刻产生人格分裂的想法。当然,这些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就如社会的发展有其两面性一样。大部分轻微或着轻微以下的患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自行治愈的。不过,同其他精神病一样,这种精神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也不好。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人格分裂症患者大多数时间都在分析别人的行为。就像正常人那样随便模仿别人一个习惯动作的时候,只是为了好玩。而人格裂症者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则更加的不同。首先人格分裂症者分裂出新的人格不是随便而来。只有在他自己感觉到困惑,无助,恐惧,高兴的时候无法表达自己,无法面对的一些社交,社会的行为的时候才会出现新的人格。在他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让自己发现周围的人有哪些人可以让自己摆脱困惑。先开始去了解模仿别人的动作,然后通过大脑里记忆的别人在处理人格患者所处理不了的表现去探索。
精神分裂症能够彻底治好吗
精神分裂症是病人因为长期的压力和痛苦所以人为地在自己大脑内部制造出另一个人格,它掩盖住了本来的人格,导致病人有双重人格的症状出现,如果要治疗,必须从药物和心理双重角度来着手。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是大脑内部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导致的一种精神错乱的症状,所以要去正规的精神科医院开一些精神药物,通过这些精神药物控制病人的情绪和行为,保证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想办法同患者沟通,了解到患者心里面真正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并且要尽力帮助他解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困难,还可以咨询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机制来治愈他的病。
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对待患者的最好方式就是心理加药物的控制,因此,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先从心理上来进行疏导,让后使用药物控制的手段来进行,因此,对于怎么彻底治疗精神分裂症这个问题是值得人们关注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