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肠道细菌感染应该怎么办
小孩肠道细菌感染应该怎么办
(一)治疗
1.急性细菌性痢疾 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做好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
(1)抗菌疗法:自磺胺药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痢疾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该菌对磺胺类药、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及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多数已耐药(参见病原学)。根据现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敏感有效的药物如下:
喹诺酮类药比较敏感列为首选。至于喹诺酮类药对小儿的毒性反应,国内外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喹诺酮类药在小儿中应用并非与实验动物一致,表现出相当的安全性。中华儿科杂志(1996)组织全国专家讨论,认为对儿童不应禁用喹诺酮类药,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15mg/kg,疗程不要超过7天。
①诺氟沙星(,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5~7天。
②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渗氯化钠或葡萄糖稀释于100~3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min。
③吡哌酸:15~30mg/(kg·d),分3次口服。为第二代喹诺酮,疗效逊于上述第三代喹诺酮,副作用相对较多,已趋于被淘汰。
肠道细菌小常识
肠道菌群的几种常见品种乳酸菌(图)能保护人体健康。大肠杆菌则有可能让人染病。双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它因此得名。
双歧杆菌
人体肠道中的细菌总数惊人的庞大。很显然,它们一定做了些什么。根据以前的研究,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帮人分解一些营养物质、“训练”免疫系统、阻止有害菌的生长、产生出一些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以及产生调节人体脂肪储备的激素;同时,有些种类的肠道细菌可能会造成疾病,增加寄主癌症的危险。因为肠道菌群过于复杂,所以之前人们对它们,以及它们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我们对月球表面的了解。
1 重要 细菌虽小作用多
人体和很多微生物共生,其中大多数微生物都生活在肠道里,其中大多数是细菌,还有一些真菌和原生生物。在人的粪便中,大约有60%的干重是细菌。
“这儿有这么多细菌,它们一定干了些什么。”“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的参与者恩里奇(Dusko Ehrilich)说。之前,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细菌并不是单纯的“无害寄生物”,它和人类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对人类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直观的,既然便便的大半是细菌,那么细菌肯定对排便有着很大影响,便秘肯定和“不好的菌群”有关。
细菌能产生可以降解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酶,这些降解产物可以被人体利用。如果缺少这些细菌,人体可能无法降解一些营养物质,比如说人体需要特定的细菌才能降解乳糖,缺少了它们可能会患“乳糖不耐症”。但是,当细菌分解蛋白质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
人体对脂肪的吸引和储存也和肠道细菌有很大的关系,肥肠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正常人不同。肠道细菌还会产生一些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K、维生素H、叶酸等,还能帮助人体吸收钙、镁、铁等微量元素。
肠内菌群还会阻止有害细菌的繁殖,保护人体健康,方法之一是产生乳酸,把坏菌“酸死”。一些细菌还可以帮助防止肠炎的发生。
人体肠道细菌甚至还会和人体产生一些更“直接”的作用,它可以加快肠道表皮细胞的生长,控制它们的分化。它们还可能会促进肠道附近的淋巴细胞的生长。肠道菌群会刺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并且不断“训练”它,让它增加“分辨敌我”的能力。它还和防止人体过敏有关,经过肠道菌群合理“训练”的人体免疫系统不会轻易做出过激的反应,也就是说让人“过敏”。恩里奇说,婴儿获取一些细菌,人体的免疫系统想要排除这些细菌,有些细菌活了下来。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肠道细菌共同演化。
2 了解 尚不知“从何而来”
虽然已经知道了肠道菌群的一些作用,但是科学家对它们本身,以及它们和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还刚起步。在记者和恩里奇的交流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不知道”。
恩里奇说,“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是当代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人体肠道微生物对人的健康和日常幸福都关系重大。很多人都有便秘的问题,虽然不算大病,但让人每天都感到“不幸福”;而和肠道微生物有关的肠炎往往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肥胖症也和肠道细菌有关,很可能“瘦下来”的秘密就在人的肠子里。在“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选中的124个样品提供者中,就有患有肠炎和肥胖症的病人。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已经发现病人肠道菌群的基因组成和正常人有很大不同,但具体的机理仍然不得而知。
那么,这些细菌是如何进入到人体里的呢?恩里奇说,以前有人认为婴儿从母亲的乳汁里得到肠道细菌,但研究发现婴儿的肠内细菌和母亲的相似程度并不高。所以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婴儿们在玩耍中吃进了环境中的细菌。但是如果要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不起,目前科学家也不知道了。过去,因为肠道细菌很难从外观上分辨,也很难在实验室里培养,所以科学家们很难对它们进行研究。基因测序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手段。“未来我们可以跟踪婴儿的环境和肠内细菌的情况,来了解细菌是如何进入人体的。”恩里奇说。
那么,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内的菌群也各不相同。对于菌群来说,一个人的体质就是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的人好比“雨林”,有的人好比“沙漠”。那么,能否单纯地通过改变菌群来改变人的健康状态,或者人的体质决定了他拥有的菌群?恩里奇说:这个问题很好,但对不起,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那么了解到人体健康和菌群的关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恩里奇说,我们肯定不只是搞科研,然后把病人扔在那里说:“你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肯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但如何帮助呢?对不起,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现在,人类技术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提高已经大大改变了环境,是否会影响到人体肠道细菌?恩里奇的回答如你所想依然是“不知道”。但他表示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举例来说,瑞典50%的人患有过敏症;而离瑞典不远的爱沙尼亚却只有10%的人患有过敏症,同时,后者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前者。这或许说明卫生条件(太好)和过敏症有关,而过敏症又可能和肠道细胞有关。所以,中国人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能真的有道理。
3 未来 进一步研究已经开始
现在我们对肠道菌群是“一问三不知”,但恩里奇表示,有了基因测序的工具,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将翻开新的一页。不过,基因科学家并不了解医学和营养学。未来他们将和医学家、营养学家广泛合作,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和人体健康的关系。未来,他们将进行更多的分组比较,了解年龄、食物、周围环境等因素对肠内菌群的影响。
“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的主导者是欧洲的“MetaHIT”计划,中国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基因测序工作。这项研究的124个样本提供者都来自于欧洲。现在,华大基因正在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做中国人肠道菌群的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比较中国人与欧洲人在肠道菌群上的差异,毕竟二者的饮食文化迥异;第二,研究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关系。
恩里奇说,在10年内,医生看病不但会要你的血样、尿样,还会要你的便样。而参与研究的伯克(Peer Bork)说:“知道肠道微生物的基因组合对了解人做肠道微生物的平衡非常重要,我们以后就可以用粪样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作为人体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喝下含有特定细菌的酸奶,就能解决某种健康问题。”
宝宝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细菌感染比病毒感染严重,妈妈需要特别小心,分清楚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而且量少、脓血便等表现,痢疾常常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惊厥,而痢下,呕吐不一定严重。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家庭护理:
1、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
2、对于高热、腹痛、失水的,给予退热、口服含盐米汤(配制:米汤500ml,食用盐1.75g)或口服补液盐,有呕吐现象的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服用抗生素时和停药后可服用益生菌减少抗生素的对肠道的副作用。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在痢疾流行的季节,不能经常出入医院,不能接触患者。
肠球菌感染该如何治疗呢
1.急性细菌性痢疾 重点在于控制感染、做好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
(1)抗菌疗法:自磺胺药及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痢疾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该菌对磺胺类药、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及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等多数已耐药(参见病原学)。根据现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敏感有效的药物如下:
喹诺酮类药比较敏感列为首选。至于喹诺酮类药对小儿的毒性反应,国内外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喹诺酮类药在小儿中应用并非与实验动物一致,表现出相当的安全性。中华儿科杂志(1996)组织全国专家讨论,认为对儿童不应禁用喹诺酮类药,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15mg/kg,疗程不要超过7天。
①诺氟沙星(,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5~7天。
②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渗氯化钠或葡萄糖稀释于100~3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min。
③吡哌酸:15~30mg/(kg·d),分3次口服。为第二代喹诺酮,疗效逊于上述第三代喹诺酮,副作用相对较多,已趋于被淘汰。
相信以上小编对于小孩肠道细菌感染介绍的应该能让大家一目了然,对小孩肠道感染该如何面对,以及在饮食和细菌病毒感染大家也有一定的方法来面对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所表现的各种症状来判断孩子该怎样治疗和应对。
肠道细菌感染的症状有什么啊
希望家长多观察大便,并学习初步的判断方法。 (1)一般情况下,大便呈臭鸡蛋味,多为蛋白质消化不良。(2)奶中糖加多了时,大便多泡沫,有酸臭味。(3)母亲喝了太油的汤,乳中脂肪过多时孩子大便呈灰白色,多泡沫,化验时常报告大便中含脂肪球。(4)当换尿布动作太慢或包裹不当使孩子腹部受凉时,肠蠕动增快,过多的胆汁进入大便,可看到大便发绿。
(5)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则多见水样便(似蛋花汤样、水和便分离)或脓血便。一般见到孩子的大便出现脓血便必须到医院请医生指导用抗生素治疗,其他情况都是加强护理即可奏效的。另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接着跟小编来了解。1,体质因素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③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④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感染因素 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
(1)消化道内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3,消化功能紊乱。(1)饮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过敏。(4)药物影响。(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
小编再给你一些预防建议,预防细菌性腹泻主要是注意严格消毒喂养婴儿用的奶瓶,奶锅等物。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钟即可杀死所有的细菌。牛奶要煮沸饮用。禁止给幼儿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及饮料和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什么细菌会感染肠道呢
1.1、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着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
大肠杆菌O 157:H7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约2%~7%的病人会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老人最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2、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其中与人体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除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和副伤寒乙杆菌引起人类的疾病外,大多数仅能目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但有时也可污染人类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小孩子发烧细菌感染怎么办
宝宝发烧,首先就要密切关注宝宝体温的变化。宝宝小,很多宝宝不太配合宝妈量体温,于是很多宝妈多用耳温枪。其实水银体温表测量体温更准确。作为宝妈一枚,自己曾比较过,耳温枪和水银体温表相差有时会达到3度。这太可怕了,因为宝宝体温超过38.5就要用药。因此这3度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以建议宝妈们用水银体温表。
很多老年人的做法是发烧了要多捂一捂,捂一身汗就好了。其实这招对宝宝而言是大忌,宝宝发烧,最重要的就是赶紧让宝宝身上的热散出去,避免体温进一步升高。因此一定要给宝宝少穿衣服。
物理降温。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物理降温就好了。我们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拭全身或洗澡,放个凉毛巾在额头,请注意不管是给宝宝洗澡还是敷额头,水温最好都不超过37度。退烧贴也可以。但不建议用含酒精成分的东西给宝宝降温,孩子小,要避免一切有可能引起过敏的东西。有不少宝妈建议中医按摩穴位,本人不太相信这个,不如物理降温来的快。
药物退烧。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了,最好是采用药物降温,有些宝妈主张扛一扛,但有个做医生的朋友曾说过,小儿发烧易惊厥,这概率是成人的10倍。所以不建议宝妈硬扛。退烧药一般常用的就是美林或泰诺林,宝妈平时可以家里备一瓶。这里提醒宝妈注意退烧药如果打开过,超过1个月建议丢弃。
再有就是抗生素,作为宝妈我也很抗拒给宝宝吃抗生素,但有些情况下抗生素是必须吃的,比如细菌感染就是。吃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别以为给孩子少吃点是对孩子好,抗生素的量是一定要够。够了以后即使孩子还有些症状,建议也要停止使用抗生素。因为药已经够了,剩下的就是让身体去消化吸收了。
剩下的就是给宝宝多喝水了,除了白开水还可以给宝宝喝一些果汁啊、米汤啊,总之只要宝宝喝的下去,尽量的多补充水分。还可以哄着宝宝吃些水果。这期间宝宝的饮食要要尽量清淡。可以多喝小米粥、白米粥和汤面之类的流食,尽量的稀一些。
小孩发烧细菌感染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
1摸: 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烧,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如果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烧了。
2看: 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好了,小编在这里已经详细介绍了遇到孩子发烧细菌感染的情况,家长们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那些不懂相关医学知识的家长们,这下可以放心一些了,认真看看上面介绍的知识,储备在大脑里,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用着急忙慌的啦。
天天拉肚子的原因 肠道细菌感染
肠道受到痢疾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还有寄生虫等等的侵袭感染,能消停得了吗?
呼吸道细菌感染会引发肾炎
提起小儿急性肾炎,很多家长都不会在意,他们觉得这是大病,不容易和孩子沾上边。其实小儿急性肾炎是3岁以上小儿的常见病之一,尤其是在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的时候,都易继发肾脏免疫损伤,出现急性肾炎。
喉咙问题会引起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的发生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当然其它的细菌、病毒、原虫的感染也可以引起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常常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以产生抗原,通过血液产生抗体,抗体经过肾脏时,沉淀在肾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上,抗原抗体起免疫反应时,并吸引补体参加,从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而脓胞疮一般是由葡萄球菌引起,同样也会产生类似抗原,也通过类似途径,在肾小球基底膜产生抗原、抗体和补体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肾脏的功能是不断过滤和排出人体的废物。如果肾脏工作程序问题,肾脏不能正常清除这些废物的时候,就产生了血尿和蛋白尿。
什么是上呼吸道细菌感染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 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症状: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症状:
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慢性肠炎的病因有哪些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门氏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隆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
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小孩肠道细菌感染如何检查
病原菌检测
一、标本的采集
二、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
1、显微镜放大法
细菌微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通常用光学显微镜油镜头,放大1000倍左右观察细菌的形态,而细菌的内部超微结构,则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方能观察.
2、染色法
⑴ 单染色法 用单一染料染色,可以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特点,但不能鉴别细菌.
⑵复染色法 用两种以上的不同染料染色,可将不同细菌染成不同颜色,除可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外,还能鉴别细菌,最常用的有革兰染色法。
3、培养分离和鉴定
是确诊细菌性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4、病原菌抗原的检测
5、其他检测法
6.辅助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显著增高。
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