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

1.急性尿酸肾病

常由血和尿酸都增高引起,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癫痫持续状态、中暑、Lesch-Nyhan综合征和多个实体肿瘤自发性坏死时,表现为突发少尿或无尿,血氮质水平迅速增高。早期可有肉眼血尿及排出尿酸结石史,尿酸/尿肌酐>1.0有利于诊断。发生急性肾衰的原因是结晶堵塞集合管,亦有认为结晶压迫远端肾血管使出球动脉和肾小管旁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也是重要原因。

2.慢性痛风肾病

常因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可有轻微腰痛、水肿和高血压;尿液呈酸性,伴轻至中度蛋白尿,部分伴脓尿或菌尿,有结石者常有血尿;早期尿浓缩稀释功能或酚红排泌率下降,晚期因多数肾小球受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但近年对本病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争议,倾向于单纯高尿酸血症无恶化肾功能的作用,肾功能减退与病人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原有肾病和铅接触史有关。

3.尿酸性肾石症

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中肾石症发病率分别为22%和42%。结石细小者可无症状,仅在尿中见砂状鱼子样结石;较大者为黄褐色结石,视大小可引起尿路梗阻或肾绞痛。尿酸结石是放射线阴性结石。高尿酸血症常有关节病变、心血管病变、痛风石和痛风发作等肾外表现。

高尿酸血症肾病并发症

(1)肥胖症:肥胖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可能与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或酮生成过多抑制尿酸排泄有关。

(2)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多有糖尿病。

(3)高血脂症:痛风患者中高三酰甘油达75%-84%,在高三酰甘油患者中高尿酸占82%。

(4)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一个危害因子。在没有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22%-38%有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高尿酸发生率

(5)冠心病:高尿酸血症是预测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血尿酸水平可作为一个简单可行,检测价格低廉的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标志代表。

尿酸性肾病

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泌尿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排出体外。每个人有两颗肾,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产生很多的不方便。肾病有很多诱因,其中最常见就是咽炎、扁桃体发炎,甚至感冒都会加重肾病。尿酸性肾病有慢性和急性之分,要对症治疗。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本病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未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

慢性高尿酸血症: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多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肾损害早期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尿浓缩功能减退;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少数导致尿毒症。肾活俭可见髓质内有放射状针形尿酸结晶及肾间质慢性炎症改变。

急性尿酸性肾病:起病急,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临床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以及肾功能急剧恶化(即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细胞。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情继续恶化,患者最终死于肾功能衰竭。

不管是急性尿酸性肾病还是慢性尿酸性肾病,都一定要尽早治疗,抓紧时间治疗,如果不行患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劳累过度,不用食盐过多,不要乱用药。乱用药导致肾病的例子很多,尤其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生病不习惯看医生,总是胡乱吃药,很容易导致肾病,生病就要尽早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表现症状

绝大部分高尿酸血症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同时从血尿酸增高到症状发作,时间可长达数年到数十年,有些甚至可终身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痛风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当伴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时,患者可有剧烈的关节疼痛,如果血尿酸长期偏高,可以引起痛风石、尿酸结石等等。

急性高尿酸血症什么症状啊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并不是痛风的同义词,只有发展为炎症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才能称为痛风。所有类型痛风约占关节炎病例的5%。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 白血病、淋巴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时,尤其接受放疗和化疗时,高尿酸血症当大量尿酸往肾脏排泄时,尿酸结晶在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急骤沉积,引起肾小管腔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囊内压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其临床特征为初期排出尿酸增加,尿中有多形结晶,发生血尿及少量蛋白尿。

患有急性高尿酸血症的朋友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虽然和通风比较相近但是也不是完全的一样,所以还是可以有很多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减轻这样的症状的,比如在生活中尽量多喝水多排尿,这样对我们的病情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哦。

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预防

预防痛风肾病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首先明确并尽可能去除引起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因素,当作为病因之一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因素得到合理改变后,血清尿酸盐浓度可随后下降,但许多患者仍需药物控制高尿酸血症。

预防痛风肾病,几乎终身需要使用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药物,将血清尿酸盐浓度降低至6.0mg/dl(360μmmol/L)以下,可防止痛风发作,浓度降至5.0mg/dl(300μmmol/L)以下可使痛风石吸收。

另外,应注意预防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促尿酸排泄药治疗的最大危险是尿中尿酸晶体的形成和尿酸在肾小管,肾盂和尿路的沉积,导致肾绞痛或肾功能减退,故应引起注意,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保持较多尿量以减少前述危险,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前,应用别 嘌醇预防高尿酸血症,以防止尿酸肾病的发生。

尿酸性肾病治疗效果怎么样

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尿酸性肾病患者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治疗,患者思想上的偏激,过分在乎或满不在乎的态度,都会导致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尿酸性肾病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那么,在针对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

北京恒安中医院吴大真教授讲: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尿酸性肾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未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

1.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如果是单纯的典型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治疗以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保持尿量、碱化尿液及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即可。

2.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如合并有肾或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者应尽快请泌尿外科协助诊治。

3.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发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尿毒症治疗,必要时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4.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合并感染者可采用中医治疗,通过补肾、活血、排毒调节全身免疫功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清除免疫复合物,减轻或消除尿蛋白、潜血。激活肾功能,使萎缩肾脏恢复正常大小,增强排毒功能,使血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从小便中排出。

肾痛风的症状有哪些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 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

痛风肾的患者早期可有显着的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在病程中有25%病人会夹杂尿路感染,一般来说痛风肾多在不知不觉中发病,而且进展很缓慢,常经历10~20年才发生肾衰。还有约20%的病人并发尿酸性结石,可出现肾绞痛、血尿或尿中排出尿酸石。

中期痛风性肾病:进入此期的病人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病人可出现轻度浮肿及低蛋白血症。部分病人可有血压高、腰酸、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如果作有关的肾功能检查,则可发现有轻至中度肾功能减退,但血中尿素氮与肌酐尚不会有明显升高。所以,肾炎病人了解“痛风肾的早期有哪些症状”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晚期痛风性肾病: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最后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只能依靠人工肾维持生命。

女人排毒的最好方法 尿酸

典型表现:大脚趾根部肿胀、疼痛、口渴、尿频;

长期积累的结果:痛风、高尿酸血症、肾病、尿毒症;

食物解决方案:芹菜、西红柿、矿泉水、黑色食品。

相关推荐

尿酸高会带来哪些问题

1.关节: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关节腔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在深夜突然出现关节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疼痛,严重时影响走路,伴关节红肿,局 部皮肤温度升高。首次发作以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与脚掌连接的关节)最常见,占90%左右,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等也会受累。如果尿酸控制不 好,痛风反复发作,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腔内,会形成痛风石,造成关节骨质破坏、畸形。 2.肾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导致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突然出现少尿、无

尿酸高容易的什么病 痛风性肾病

持续性高尿酸血症,20%在临床上有肾病变表现,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可先后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少部分发展至尿毒症。 尿酸盐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痛风性关节损害,并且与病程和治疗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尿酸盐肾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无关,即轻度的关节炎病人也可有肾病变,而严重的关节炎病人不一定有肾脏异常。

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害要明了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

痛风的发病过程有哪些

(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在这一期病人可无痛风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早期:此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亦不遗留功能损害,但可以反复发作。此期一般皮下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的肾脏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正常。 (3)痛风中期:此期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的损伤,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可正常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需治疗

当血尿酸高于535mmol/L(9mg/dl)时,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组织、关节腔内沉淀造成痛风。但绝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终生不发生痛风,仅有5%~12%的患者可发展为痛风。 那么无症状期的高尿酸血症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错。即使没有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尿路结石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0倍,月20%~4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尿酸性肾病。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还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有以下情况,应及时给予治疗。 1.有痛风家族史,尿酸性肾结石和排尿量降低者; 2.排除原因后血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关系

总是看到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因果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并且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 首先,从定义上看,痛风是指在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过饱和状态的单水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肾脏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16μmol/L(7.0mg/dl),女性超过357μmol/L(6.0mg/dl)。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健康人血浆中尿酸量为0.12~0.36 mmol/L, 男性平均为0.27 mmol/L,女性平均为0.21 mmol/L左右。当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超过7 mg/dl,尿酸与Na+形成溶解度极低的尿酸钠结晶,即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从而导致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脏疾病。 经化疗或放疗,瘤组织被迅速破坏,核酸分解剧增,以致并发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减退。一般在血pH值为7.4时,尿酸均为可溶性尿酸

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是什么

不少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 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血清尿酸盐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则发生痛风和尿路 结石的机会越多。痛风的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达最高峰。当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 急剧波动时,尿酸盐形成微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肾脏等器 官,引发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但血尿酸 水平持续增高者有5%~12%患痛风,多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说明高尿酸血症 与痛风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

痛风是如何形成的

尿酸的产生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 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

痛风的病因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