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留大便时需注意什么
给宝宝留大便时需注意什么
大便的检查是最主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地判断一下宝宝的肠道粘膜有无炎症及出血。所以在就诊前,家长要给孩子留一个合格的大便样本是很重要。
有的家长把宝宝大便留了大半天了才拿过来,这肯定是不可以的。
还有的家长从尿布上把大便刮下来,这也是不可以的。
因为宝宝腹泻时随粪便排出的液体通过纸尿裤都吸走了,而很多炎性物质都在液体里面,所以当家长遇到自己的宝宝腹泻时一定要用不吸水的干净容器直接给孩子留取大便标本,最好是留取肛门处刚排出来的大便,而且要取性状最不好的,如带有水份、黏液、绿色、或泡沫状的大便,送检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这样作出的化验结果才更有意义。
如果宝宝腹泻时间比较长,建议大家多给孩子化验几次大便,化验结果可能会有变化,可以提醒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或提示医生调整治疗用药。
宝宝拉肚子慎选灌肠法
宝宝拉肚子需要灌肠吗?专家提醒,灌肠是通过肛门直肠给药的一种治疗方式,的确可以用于腹泻的治疗。但是如果宝宝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口服药物的话,首先还是推荐口服药物治疗,因为灌肠治疗自己在家家长可能难以操作,需要医生进行。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并且难以口服药物,还是可以使用灌肠通过肛门直肠给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什么是灌肠
灌肠疗法是以某些药物,如中药或中西药液或掺入散剂等,注入直肠深部,利用肠道吸收药物、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有保留灌肠和非保留灌肠,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效果满意。还可以避免某些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
灌肠的作用
灌肠是一种治疗腹泻的一种方法,对于血管比较难找的宝宝,是可以考虑使用直肠滴入。作用机理就是直接作用于肠道,不通过胃进行消化吸收。
1.宝宝腹泻时间长的话,是需要做一下大便的检查,根据宝宝大便的化验结果进行用药治疗。
2.便秘的灌肠是不保留灌肠。腹泻的灌肠是小剂量药物保留灌肠,作用机理不一样。
专家提醒,宝宝拉肚子先要了解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如宝宝着凉、乳糖不耐受、肠胃受损、细菌感染、先天性牛奶蛋白过敏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宝宝拉肚子,也就是腹泻。宝宝拉肚子可以采取饮食疗法、液体疗法等方法治疗。
宝宝大便便血怎么办
可以给宝宝多吃一点益于排便的食物,同时不要强迫宝宝拉。最好给宝宝每天多吃点香蕉,这些对润肠很有效。
但若是宝宝只顾玩耍忘了拉便便的话,你最好到时多提醒宝宝要便便,习惯了就好了。
宝宝大便
1、新生儿大便(胎粪)
宝宝刚出生时,你会在他的尿布上看到黑绿色,像汽油一样粘粘糊糊的大便。由于新生儿的胎粪由羊水、粘液、皮屑和其他子宫里吸收的东西构成,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你可能都意识不到该给宝宝换尿布了。
在新生儿出生2~4天后,他的大便颜色会变浅,有点儿军绿色,也不那么粘了。这叫做“过渡大便”,这种大便表明宝宝开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他的肠道功能运转正常。
2、母乳喂养宝宝的健康大便
如果你的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他的大便会是糊状或凝乳状,颜色是黄色或有点儿发绿。新生儿的大便也可能很稀,像腹泻一样。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一般看起来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来的样子,而且还可能有一些种子状的小粒。有趣的是,这种大便不难闻。
乳喂养宝宝的大便的正常范围很宽泛。如果你看到宝宝的大便颜色比以前绿了,那可能说明你吃了某种你平常不吃的食物。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症状,多半无需担心。
如果你看到宝宝尿布上的大便是亮绿色,有泡泡,差不多像海藻一样,那说明他多半是前奶吃得太多,后奶吃得不够。前奶是你的乳房最先分泌的乳汁,里面的卡路里含量低。后奶的脂肪含量更高,营养最丰富。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你让宝宝吃一边乳房的时间不够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喂奶的时候,要从上次宝宝吃完的那个乳房开始喂。
3、配方奶喂养宝宝的健康大便
吃配方奶的宝宝的大便是浆状的,像花生酱一样。大便颜色是棕色系的,包括棕褐色、黄棕色、绿棕色等。这种大便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味大,但又比吃辅食的宝宝的大便味小一些。别担心,你肯定能闻得出来。
护理婴儿大便要注意什么
1.不长时间坐便盆
大便时,不要让宝宝长期坐在盆上,也别分散他的注意力,否则体弱的宝宝可能会脱肛。
2.想大便时别憋着
一旦宝宝想要大便,不管是睡觉还是吃饭,父母不要让孩子憋着。否则,长期以往会造成便秘以及排便困难。
3.定时定期大便
给宝宝养成定时、定期大便的习惯,排便是一种排毒的行为,能带走人体毒素,定期排便很有必要。父母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排便习惯,便于更好地了解宝宝。
宝宝大便干燥有什么解决办法
如果宝宝排便时间不规律,就不会形成排便反射,这也是导致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妈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需求,帮助宝宝尽早形成排便反射。
多数宝宝在大便前会出现腹部鼓劲、脸发红、发愣等现象,当宝宝出现这些现象时,妈妈可以试着给宝宝把便。
清晨给宝宝喂完奶后也要及时给宝宝把便。把便时可以给宝宝一些条件刺激,如模仿宝宝大便时的“嗯嗯”声。
总之,妈妈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大小便情况,摸清规律,定时把便,培养宝宝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小孩便秘怎么办
家长要镇定,不要慌乱
虽然便秘发展到后面时,后果很严重,但是如果在便秘初期就给予重视并采取正确方法应对的话,宝宝还是很容易恢复健康的,毕竟便秘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时刻关注宝宝的情况,当发现宝宝得了便秘后,不要慌乱,认为得了什么很严重的病,应该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
按摩宝宝腹部,帮助消化
当宝宝得了轻微便秘时,父母可以通过按摩宝宝腹部的方式,帮助孩子的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按摩时注意力度不要过大,因为便秘时便便滞留于肠道中,按摩力度过大,宝宝肚子容易不舒服。如果是天冷的时候,特别是冬天,父母需要先把手掌搓热,再给宝宝按摩,这样宝宝才不会因为大人的手掌凉而抗
多喝些水,调节肠道环境
水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特别是便秘患者尤其重要。因为便秘时,便便肯定是又干又硬,所以才难以排出体外,多喝些水,能增加肠道的水分,促进肠液分泌,调节肠道环境,软化硬结的便便,从而使得便便更容易排出
4多吃些水果,润肠通便
水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各种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加肠液的分泌,使肠道始终保持润滑,从而达到润肠通便的功效。特别是香蕉,在“润肠通便”方面是佼佼者,宝宝便秘时,可以多吃些香蕉,香蕉味道香甜,宝宝也是爱吃的。
5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宝宝便秘时,切忌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因为便秘时,本来便便就硬结滞留于肠道内,宝宝坐着不动时,肠道更加弯曲迂回,便便更加难以下行,从而导致便秘更加严重。而适当运动,使得肠道处于动态中,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这样便便在重力和肠道的加速蠕动中更加容易排出。
宝宝大便黑色
宝宝的大便如为灰黑色,可能是服用铁剂或是对奶粉中的铁不消化吸收或是消化不良,一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预防和调理。在调理期间,宝宝的饮食要单一、清淡,可以喝点米汤,吃点稀饭。调理一段时间后,可以添加少量蔬菜、果汁、米粉等,但是切记不要多食过于油腻的、难以消化的食物,相对要吃得清淡些、食物多选择容易消化的品种。但是如果黑色便是柏油样的,可能就比较严重,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遵从医师的意见进行治疗。
一般而言,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是金黄色的软便,稠度均匀,形如软性黄油,偶或稀薄而微带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日排便平均一至四次。如果平日经常有四至五次大便,甚或七至八次,但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不能认为是病态。
父母在照顾宝宝的时候要留意宝宝大便的颜色,以免宝宝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未能及时察觉,造成不良的后果。
宝宝纸尿裤多久换一次
宝宝大便后需要马上更换纸尿裤,而小便则可以2—3小时换一次,妈妈只要发现纸尿裤已经有2-3次的尿量就应该更换,建议在每次喂奶前、喂奶后、大便后、睡觉前、醒来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纸尿裤。每次宝宝啼哭时,就要留心注意下是不是纸尿裤应该更换了。
大便时出血
1、便血鲜红色量多:内痔。良性疾患,包括内、外痔,肛裂,大肠息肉,肛瘘等,便血颜色也不完全一样。根据血的颜色及血量的多少也可以区分开。内痔出血量较多,显鲜红色,排便时出血,停止排便后出血一般也停止,并且敷在大便表面,或单独是血,肛门不疼痛。
2、鲜便血红色量少:肛裂。肛裂出血,呈鲜红色,但量较少,肛门疼痛,血敷在大便表面,或手纸上有血。
3、脓血便:结肠炎、肛瘘:结肠炎引起的便血一般为脓血便,量可多可少,颜色不鲜、较暗,敷在便表面,脓与血相混。肛瘘引起的便血,也是脓血便,但它是间断性的,不定期或定期发作,量可多可少,发作时或发作前有臀部、肛门内或肛旁疼痛感,也可以有发热,不能坐等症状。
4、便血呈黑色:上消化道。常见出血部位: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癌(腺)体破坏出血、胆道出血等。血量有多有少。便血的特点是颜色发黑,因为红血球被消化液所破坏,如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液体破坏、分解,变成了非血球的有机物质。它们再与被消化的食物相混,进入小肠及结肠被消化吸收。
5、便血呈果酱色:下消化道出血。肿瘤引起的便血,从颜色上看不是鲜红色,而是像果酱色,颜色较暗。这是因为瘤体组织较脆,易烂,易脱落。在食物残渣及大便通过时的阻力作用下,引起瘤体组织坏死、脱落,或与之相混,或敷于表面,一起排出体外。
宝宝便便隐藏大秘密
宝宝未成熟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就像一个还没来得及购置齐全设备的工厂,仓促中加工完的有成品,有半成品。爸爸妈妈们会发现,你们宝宝的大便有糊糊状的,有膏状+颗粒的,有成形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父母们往往分不清什么样的大便说明宝宝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
宝宝正常便便是咋样的?
如果父母们多观察宝宝的大便,就会有经验,就会知道你的宝宝的食物和奶里含有什么改变大便质量的东西,宝宝的肚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什么样的大便是异常的,以及异常是发生在宝宝肚里的哪个部位了。
爸爸妈妈们首先要知道宝宝什么样的大便是正常的,不要把正常的大便当做异常。婴儿出生后,会排出绿、黑色的胎粪,光滑、粘稠;在喂奶阶段,宝宝的大便是黄色的,也可以带点绿,药膏状、有小颗粒、成形都有可能,这些可以随奶的种类不同而变化,如果大便较臭有奶瓣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在辅食喂养阶段,大便会成形成条。大便的次数,一天解两三次或者两三天解一次,只要排便有规律,大便质软,也不用担心。
识别宝宝便便异常的敏感信号
消化不良
大便太臭。可能是宝宝蛋白质吃得太多。
大便有太多泡沫。可能是妈妈让宝宝的糖摄入过多。
大便呈油状。可能是宝宝食物添加过量不能消化的脂肪。
其实,消化不良属于轻度大便异常,如果父母们发现宝宝有以上现象,只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稍微减轻一点宝宝消化系统的负担,适当减少喂食量即可。
便秘
婴幼儿便秘是十分常见的。通常表现为:大便干结,数天不排便,排便困难。排便困难时,宝宝会哭闹,有时大便摩擦使宝宝肛门周围出血。
其实,大多数宝贝便秘与与营养成分失调有关,吃奶的宝宝尤其是配方奶中蛋白质、脂肪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质和脂肪都易与钙结合成块,使大便干结,另外还可能是食物过于精细或者母乳量不足。
宝宝如果便秘,可以适当补点糖,妈妈每天喂他点米汤(不带饭粒),喝蔬菜汁、蜂蜜水,多喝开水。
拉肚子
孩子拉稀大便每天数次,而且大便要呈现蛋花汤样或水样。不要将吃母乳的宝宝拉的“母乳便”误认为是拉肚子。
宝宝如果拉肚子,那么喂养宝宝要定时、定量,在转奶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而且妈妈要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减少淀粉和糖类的摄入,如果症状严重需要立即送去就医。
病理性异常
大便色太淡或近于白色。可能是黄胆,除了大便有异常外,同时宝宝的眼睛与皮肤可能有点黄。
大便呈黑色。可能是宝宝的胃肠道上部分出血。
大便呈红色。可能是胃肠道下部分出血。
大便呈红色水果冻状。可能宝宝是出现了肠套叠或阿米巴痢疾。
大便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性肠炎。
大便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可能是出现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大便蛋花汤样、水样或黏液便。宝宝可能是出现肠炎。
爸爸妈妈们要对这些异常信号敏感,也不要过于疑心,总怕宝宝是不是有病。其实如果宝宝患了严重的病,不光大便有问题,他的其他部位也会不适的,妈妈们要结合大便异常和其他现象综合考虑。
什么时候教宝宝自己大小便 教宝宝大小便的错误观点
1、孩子要从小训练,要经常兜尿,不要整天包着尿裤,对宝宝发育不好,特别是对男宝宝的小鸡鸡更加不利。
2、我的孩子出月就开始把尿了,一天尿裤都不湿,懂得控制了。而且我的宝宝一有尿Ta就好像懂得,就会发出信号了。
3、你要养成习惯,大约什么时候就给他把尿,慢慢有尿就会告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