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中风前的4个征兆

老人中风前的4个征兆

1、一侧的臂部、腿部、脸部有麻木感

有个老年网球爱好者,在一次打球时,突然觉得手臂发麻而造成发球失误。他赶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在脑血管中发现了轻微的破裂出血,及时进行了处理。此外,这名网球好手再没发生什么意外。

2、瞬间失明

这个兆头一般持续的时间很短,仅几秒钟,是某一条脑血管变窄的信号。一位老年妇女发生这种情况后到眼科去看病,没有检查出什么眼病。眼科医生很有经验,将她转到神经内科,确诊为中风先兆,及时治疗,避免了一场灾难。

3、瞬间语言障碍

有一位当教师的病人这样描述:“我突然觉得嘴里被人塞满了棉花似的,说话有困难”。这种情况也得马上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4、头晕、站不稳,或突然跌倒

这种情况往往是同眼睛看到双重物像(复视)一起出现的。有一位当爷爷的在大街上,弯腰打算抱起孙儿时,突然失去平衡,跌倒在地。当时人们以为他是走累了缘故,都未加留意。可是六个月后,他突然中风去世了。人们才意识到那次不明不白的跌倒,可能就是这次致使的中风的先兆。

宝宝的乳牙生长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儿出生时虽然口腔内没有牙齿,但在颂骨内已经有了牙胚。到了一定时间,从牙根表面就长出牙了。牙齿从颂骨内长出来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牙齿的“萌出”,也就是俗说的长牙。牙齿萌出有一定顺序,有个大约时间。

如出生后6一8个月,乳牙下切牙开始萌出,到两岁至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长齐,由于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过10个月还不见牙齿萌出,就应当请检查究竟有什么问题。如小儿患何楼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骨铬发育障碍等,影响牙齿的钙化,萌出时间就晚些。

乳牙萌出时间顺序如下:

乳牙名称 个数 萌出时月龄 牙总数

下中切牙 2个 5—7个月 2

上 切 牙 4个 6—11个月 8

下侧切牙 2个 6—11个月 8

第一乳磨牙 4个 10—16月 12

尖 牙 4个 18—24月 16

第二乳磨牙 4个 20—30月 20

宝宝的乳牙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从下切牙开始萌出算起,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牙齿才能长全。不同部位的牙齿出现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固定的时间的,掌握好这个时间表,你就能发现宝宝的乳牙生长是否正常。当然,这个时间表只是一个参考,由于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时间上可能有少量的提前或延后,但如果超过了十个月,乳牙还没有萌出,那就必须进行检查了。看看到底是营养不足所造成的,还是先天骨骼发育存在障碍。

老年人中风前兆

嗜睡是老年人发生中风前兆之一,百分之五十的老年人中风的早期症状就是不明原因的嗜睡。你会发现很多老人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并且睡着了也不知道自己睡着,这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短暂性吐字不清也是老年人发生中风的前兆,很多老年人会忽然就不会说话,但是过一段时间又恢复正常。这主要是脑供血不足间接导致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造成的。

短暂性看不清东西或者眼睛发黑,这种现象可能短为几秒钟,长为几分钟,这主要是由于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短暂性眩晕的情况,这些都要引起注意。

少数患者在早期还会出现喝水或者吃东西时偶然的呛咳,这主要是由于脑缺血导致吞咽神经核受损,致使咽喉部位短暂的感觉丧失,这样水或者是食物就很容易不小心进入气管。

​老年人中风的几个前兆

1、头晕——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老人中风的表现

中风 是指由于脑部供血受阻而迅速发展而成的脑功能损失,又称脑卒中。中风属于急症,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害,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并发症和死亡。全世界疾病致死病因中,中风是第2大死因,并具有发病到致死间距极短的特点。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有中风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胆固醇过高,抽烟,心室颤动。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分两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家庭自我识别 当健康的人突然出现头晕、肢体发木等不舒服的情况,怀疑自己发生中风时,试着做做以下三组动作,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中风:

1、对着镜子微笑一下,如果两边的嘴角不对称了,说明发生了面瘫。

2、将双手伸直平放于胸前,如果有一只手往下掉,则说明肢体出现了偏瘫。

3、想说一件事情,如果现在说不出来了,或是找不着词了,说明出现了语言障碍。以上三个动作中出现任何一个都可以判定已出现了早期中风。

早期中风的五种表现

1

面部或(和 )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的麻木和无力。

2

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

3

没有原因的突然严重头痛。

4

突然昏迷,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其他人的话。

5

突然行走困难、头晕、不能平衡。

老人中风症状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类中风,脑卒中,卒中,风痱。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症状如下: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所以,有了上面的详细介绍,想必大家现在对于老人中风症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通过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老人中风症状一般表现为:风痰淤血、气虚、阴虚等等,所以在大家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的老年人朋友还是要很好地注意到这些方面的。

老年中风的5个征兆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中老年人中风先兆常见的是,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老人中风吃什么好 老人中风的症状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

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胃病癌变的4个征兆

胃病开始癌变的四个信号: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一旦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的无规则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减轻,应警惕。

信号二:明显消瘦。胃溃疡病人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出现消化不良性的腹泻,特别在进食肉类食物之后腹泻随之加重,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出现贫血和治疗不奏效的顽固性呕吐,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信号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

老人中风有先兆

1、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2、头晕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3、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4、眼睛突然发黑

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5、哈欠不断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6、说话吐辞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大拇指有竖纹是什么原因?这个暗藏的中风信号你一定要警惕! 大拇指上暗藏的中风信号

中风大多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而人的手和脑是相连的,所以,当心血管出现问题时,表现在手上就是大拇指的指肚上会出现横纹。临床上也发现,很多中风患者的大拇指手指肚上都出现了这种横纹。如果你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手指肚上又出现了横纹的话,就要提高警惕了。

当然,中风不止手上出现横纹一种征兆,如果出现横纹的同时,出现了下面3个征兆中的任何一个,一定要赶紧就医检查。

1、出现舌头伸出来歪向一边的情况;

2、突然出现失语或语言模糊现象;

3、没有严重的颈椎病,但中指出现麻木现象。

出现这3种情况时,往往说明已经轻微脑中风了,这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预防中风的发生,可以常做下面这套“拇指操”来防病。

方法很简单,用手的大拇指和中指的指肚子互相摩擦,每一节81下,每次做3节,每天做3次,当然,做的次数越多越好。

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多是心血淤积导致的血脉不畅,这套手指操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淤积的情况,自然能预防中风的发生。当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坚持吃药治疗,这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条件。

​老人中风症状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类中风,脑卒中,卒中,风痱。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所以,有了上面的详细介绍,想必大家现在对于老人中风症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通过了解,我们就会发现,老人中风症状一般表现为:风痰淤血、气虚、阴虚等等,所以在大家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的老年人朋友还是要很好地注意到这些方面的。

脑中风常见的5个征兆

1.哈欠连绵

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2.口吃

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视物模糊

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4.一过黑蒙

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

5.呕吐

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相关推荐

老人中风吃什么好

老人中风吃什么好? 1、红薯 红薯是绝对的“高钾低钠”之王。有研究发现,红薯等富钾食物可将中风的风险降低20%。 2、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菠菜中的含氟-生齐酚、6-羟甲基蝶陡二酮及微量元素物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身体健康。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中风的危险。 3、胡萝卜 据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至20毫克β-胡萝卜素的人与每天只摄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风几率相差明显。β-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

怎样预防老人中风

如何预防老人中风 消除内在病理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积极治疗、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不论有无不适症状,都应坚持长期监控、正规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诱发因素。如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气候剧变的影响,冬季气温骤降易使血管收缩、小动脉持续痉挛、血压升高;夏季则出汗多、血液浓缩、粘滞度增加,可诱发脑血栓形成。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 结合自身情况,开展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定期复诊,最好每月复诊一次。建议每半年至1年能全面

每天都散步老人中风

新研究中,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芭芭拉·杰弗里斯博士及其同事对3435名60~80岁的男性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每周步行情况以及步伐的快慢等。结果发现,在1000名每天步行1~2小时的老人中,10年间中风病例约为55例,而在每周步行不足3小时的老人中,中风病例则为80例,即前者罹患中风危险比后者低1/3。每周步行22小时以上的老年男性,中风危险可降低66%以上。 杰弗里斯博士表示,新研究发现,与步行速度相比,步行时间总长度在降低中风危险方面表现更明显。总体而言,步行累计时间越长,老人中风危险就越低。英国心脏

​老年人常吃橄榄油降低中风风险

 研究人员对70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研究调查,其中从不吃橄榄油的占23%,烹饪及色拉适度使用橄榄油的占40%,大量使用橄榄油的占37%。参与调查的人吃的橄榄油主要为优质初榨橄榄油。 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对高血压、锻炼、吸烟及饮酒等中风危险因素进行了控制。结果发现,6年之后,参试者中发生了148例中风病例。但是与不吃橄榄油的老人相比,大量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危险低41%。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发病率平均为1.5%,而不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发病率为2.6%。 专家分析指出,虽然橄榄油降低中风的机理尚不清楚

中风患者可以适当吃橄榄油

这项为期6年的新研究由法国波尔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7625名65岁以上老人饮食中橄榄油的使用情况,其中从不吃橄榄油的占23%,烹饪及色拉适度使用橄榄油的占40%,大量使用橄榄油的占37%。参试者吃橄榄油主要为优质初榨橄榄油。研究过程中,对高血压、锻炼、吸烟及饮酒等中风危险因素进行了控制。结果发现,将近6年之后,参试者中发生了148例中风病例。但是与不吃橄榄油的老人相比,大量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危险低41%。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发病率平均为1.5%,而不吃橄榄油的老人中风发病率为2.6%。

老人中风怎么急救

1、老人中风如何急救 一旦出现单侧肢体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听不懂讲话,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等,这个时候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救治时间,同时记录发作时间。 让病人保持安静,完全卧床。在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不要进行非急需的检查。因为此时病人体位的改变可能促使脑内继续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要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有假牙者也应摘出,并将患者头侧向一边,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物不易吸入到气管里,头位可稍低,不宜给病人灌药。 2、老人中风有哪些预兆 脑中风

老人中风吃什么好

1、土豆 土豆,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实是营养价值很高、粮菜皆可的食物。尤其对老人来说,土豆更是有多种防病功效。土豆富含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其中的黏体蛋白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中风的危险。钾离子参与细胞内外酸碱平衡的调节,可以防止钠盐摄入过量引起的血压升高。而土豆是微量元素钾的绝佳来源。 虽然土豆有不少对老年朋友有益的方面,但是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发芽的、表皮泛青的土豆含龙葵碱较多,可能引起中毒,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不建议大家食用。 2、黑木耳 因为老人大多数是由于血管堵塞引起的中

老人中风能治好吗

当脑卒中发作后,如果能快速恢复对大脑组织进行供血,可使大脑组织的损坏程度降至最低。这可通过使用血栓溶解的治疗方法来达到,将限制动脉供血的血凝块溶解。 任何试图恢复大脑供血的治疗方法,都需在脑卒中发作后尽快进行。血栓溶解的治疗时间窗为3个小时。此外区分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都需使用头颅计算机断层或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而得到的神经影像。出血性脑卒中不能使用血栓溶解剂,因为这将增大破裂血管中的血流量。 中风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引起脑血管损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

突然流鼻血是不是中风征兆

流鼻血可谓是很常见的症状,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但对于老人来说,流鼻血可不是件小事。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老年人流鼻血很有可能是中风征兆。 有资料表明,老年人鼻出血后,有半数以上在1—6个月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溢血,即出血性脑中风。所以有医学专家提示:老年人突然出现大量鼻血并非是一种单纯、孤立的现象,可能是脑出血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突发病变而造成严重后果。 西安某某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白专家对此解释说,很多人都把鼻出血看作是小毛病,认为与“中风”这样的因脑出血或脑缺血引发的大问题没

老人中风怎么护理

1、枕头垫肩膀防关节脱位根据脑部病变部位和情况不同,中风患者在发病后1~3周内会处于“软瘫期”,正常人的肌肉力量为五级,而在软瘫期的患者肌肉力量处于零级,也就是完全没力。一些软瘫病人肩关节处会有一块凹陷下去,就是因为此时手臂三角肌的力量很弱,使肩关节发生半脱位。 家人可以用一个枕头垫高患者偏瘫侧的肩膀和手上臂部分,防止肩关节脱位,再用另一个枕头在患者膝盖窝下面垫着,从而使他的膝关节保持在稍微弯曲的位置。同时,要让患者的手指自然伸展,踝关节也要摆到正常姿势,也就是让患者的脚尖像正常人在放松平躺时一样指向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