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控制血压波动的4个努力

控制血压波动的4个努力

一生 清淡饮食,勤测血压

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我们的血压总体上是波动向上的,在婴幼儿时期最低。如果是不敏感的少数特殊体质人群,或者像南美洲印第安部落的居民那样从不吃盐,那么成年以后的血压将很少波动,基本 稳定在96/61毫米汞柱水平。但对于每天都在超量食盐的现代人,血压会随着年龄逐渐升高,60岁以后半数人已经成为高血压患者。

一年 冬要加药,夏宜减量

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人体血压也跟着波动,气温较低的冬季,由于血管收缩等原因,血压趋于升高;气温较高的夏季,血压则相对较低。

原来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季节变化,也会明显影响血压控制达标情况。许多高血压患者进入冬季,就需要增加药物种类、联合治疗,或是增加原来药物的剂量。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可能夏天血压完全正常,无需药物治疗。但进入冬季血压升高,必须季节性服用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为此,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必须严密监测血压,观察四季血压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必要的药物调整,有效控制高血压。

一日 选对药物,择时服用

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毫米汞柱。老年人的波动幅度较年轻人大。在睡眠的影响下,人一天的血压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早起6点—8点为第一个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下午2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5点—8点为第二个高峰;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点—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然后血压逐渐上升。

一时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连续多次测量血压后,发现不会几次都是同一个数,大多数情况是测量值一次比一次低。还有一种情况是,每天的同一时间段测量,有些人在家和在医院数值会有很大差异,这种情况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波动。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理因素。像上面提到的白大衣高血压,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也有研究提示在年轻人中这个比例高达42.5%。此外,有些人在门诊等候时心情急躁,如果马上测血压,会出现明显波动。还有一些人在家会边说话边测量。说话时胸腔负压等因素会引起明显的血压波动。

你感觉到高血压的信号吗

专家提醒,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负担和生活压力日渐沉重,高血压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如不控制好血压,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因此,掌握高血压的早期信号有助于及早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病程。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其诱发原因多种多样,有时是高血压本身引起的;有时是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可能是中风的前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千万别忽视了头痛这个危险的信号。

专家指出,紧张性头痛,往往发生在高血压早期、血压波动在130~140/85~90mmhg的患者中,多为青壮年人,且头痛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的前头部及后头部。这种情况往往由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打击等引起,在血压升高的同时常伴头痛。

血压波动于140~160/90~100mmhg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头痛可从颈枕部扩散至前头部、眼眶及太阳穴,头痛多为搏动性痛,常较剧烈。血压波动在160~190/95~120mmhg之间者经常伴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高脂血症等其他疾病。当患者突然血压上升时,往往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抽搐、头痛、剧烈呕吐、暂时性视力丧失等症状。患者家属这时候一定要引起警惕,这很可能是脑中风的警讯。

此外,专家还提醒,季节更替时天气变化无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从而导致头痛的出现。由于天气转暖时人往往因为早醒而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足可能引起精神紧张,导致紧张性头痛。这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不要单纯依靠止痛药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如何预防猝死 心胸要开阔

想要预防猝死,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性格开朗、处事豁达、带热随和、随遇而安。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脾气暴躁易发货动怒的人,血压波动剧烈,引发急性心梗者屡见不鲜。

血压波动范围注意事项

平衡方法: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种类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2)治疗方案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血压波动范围及平衡方法,这些内容无疑给我们的高血压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我们就可以运用以上介绍的方法有效的治疗我们自身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将以上文章告诉我们身边的亲友们,让更多的人恢复身体健康。

高血压头晕怎么应对呢

1、尽早治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一旦出现经常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测量血压,确诊后应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发展为非良性高血压。

2、适度治疗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心血管疾病,其治疗过程也需循序渐进。患者不可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降压药物,血压骤然下降可引起心、脑、肾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联合用药

有些患者只需要科学的服用一种药物便可轻松的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有些患者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控制。

4、持久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为终身药物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治疗过程中不可随意停药,避免引起血压波动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5、不可随意停药

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药会为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症状减轻后时常会自主停药,出现症状后又开始服药,专家提醒,这样反复停药引起血压波动较大,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常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及心脑血管意外,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调节血压

杏仁是含有丰富的钾、 低钠的食物,有助于血压调节。丰富的钾元素调节血压,而低钠含量有助于控制血压波动。杏仁的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血压的调节也有正向作用。

血压应该如何控制才对

.控制血压要定期测量血压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在家也要量血压。此外,预防胜于治疗,而且高血压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如果是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烟、肥胖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能够及时控制。

2.控制血压要保持心情开朗

不良心理其实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凡事想得开,不要生气,遇事能自我开解,学会包容和理解,养成乐观的性格,心情开朗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血压的控制。

3.坚持用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如果想控制好血压的话,必须坚持服药。因为高血压仍然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能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但切忌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有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血压一旦突然升高,必定给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坚持服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4、坚持低脂低盐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应该坚持原则是低脂低盐,因为低脂低盐可以降低心脏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保证均衡营养,才能保证控制血压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健康。

5.做好预防是控制血压前提

做好预防也是控制血压的前提,年轻人要戒烟戒酒,注意自身的体重,太胖的人要减轻体重。同时,作息要规律,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血压仍然偏高,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吃降压药后头晕 血压波动

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可能开始有些头晕不适,但是时间长了,就慢慢适应了。但是有些高血压患者由于平时服药不规律,血压波动较大,或者虽然有坚持服药,但是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但血压升高引起反射性脑血管痉挛是,会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进而感到头晕。

高血压要按时监测

冬天气温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可使心率加快,这样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这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监测和用药。

高血压虽然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但不少人仍忽视高血压。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不是服了药就万事大吉,应该重视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增强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血压。如果服药后,血压没有降下来,那么要注意调整用药,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并经常监测血压变化情况。

一般要遵医嘱调药,调整用药期间,每天不同时段要监测血压。可在每天的早7—8时和晚上7—8时分别测量1次,每次测3遍,取平均值作为本次监测的血压值,每次测量后将结果记录在卡片或手册上,复诊时提供医生参考。血压控制平稳时,可每周测量监测。

在季节突然转冷时,在家应密切注意血压波动,突然升高应及时就医。如服多种降压药血压仍居高不下,则应警惕鼾症,肾病等非原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的放矢地控制血压。

鼻出血能治好吗 如何预防鼻出血

增强体质,保持全身健康是预防鼻出血最重要的基础,一定要科学锻炼,饮食节制、劳逸结合、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

室内空气的洁净和湿润是维持鼻腔内部环境的重要一环,反之,干燥糟糕的空气会使得鼻腔黏膜变脆易破裂出血。,

高血压患者应该经常测量血压,控制血压不要上下波动,以免血压波动使得鼻腔毛细血管压力过大破裂出血。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应当积极治疗,经常监测血液状态,以免血液功能障碍引起鼻出血的情况。

宝宝的乳牙生长从什么时候开始

小儿出生时虽然口腔内没有牙齿,但在颂骨内已经有了牙胚。到了一定时间,从牙根表面就长出牙了。牙齿从颂骨内长出来的过程,医学上叫做牙齿的“萌出”,也就是俗说的长牙。牙齿萌出有一定顺序,有个大约时间。

如出生后6一8个月,乳牙下切牙开始萌出,到两岁至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长齐,由于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如果超过10个月还不见牙齿萌出,就应当请检查究竟有什么问题。如小儿患何楼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骨铬发育障碍等,影响牙齿的钙化,萌出时间就晚些。

乳牙萌出时间顺序如下:

乳牙名称 个数 萌出时月龄 牙总数

下中切牙 2个 5—7个月 2

上 切 牙 4个 6—11个月 8

下侧切牙 2个 6—11个月 8

第一乳磨牙 4个 10—16月 12

尖 牙 4个 18—24月 16

第二乳磨牙 4个 20—30月 20

宝宝的乳牙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从下切牙开始萌出算起,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牙齿才能长全。不同部位的牙齿出现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固定的时间的,掌握好这个时间表,你就能发现宝宝的乳牙生长是否正常。当然,这个时间表只是一个参考,由于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时间上可能有少量的提前或延后,但如果超过了十个月,乳牙还没有萌出,那就必须进行检查了。看看到底是营养不足所造成的,还是先天骨骼发育存在障碍。

稳住血压记住的四个原则

原则1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不是万能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平表示,许多高血压患者难以接受需要常年服药的事实,往往采取静养、改变饮食、运动等方法调节血压。高血压不能讳疾忌医,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是万能的,一旦控制不住,会导致很危险的后果。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一旦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不仅会加快血压进展,还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原则2 降压太快太猛可能出“大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表示,许多患者经常希望医生帮助其快速降压。高血压降得过快过猛,反而会带来危险。特别是常年高血压的老年人,降得太快极易发生脑梗塞。降压应该和缓。正常情况下,在服用降压药后,一般1-2周才能起效,4-8周血压降到目标值。

原则3 清晨血压是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王继光介绍,清晨6-10点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心梗、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疾病多发于这个时段。短效降压药药效不能持续24小时,次日清晨服药前药物浓度低下,药效薄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建议服用长效降压药每日服用一次,药效即可覆盖24小时,可减少血压波动,平稳控制血压。

原则4 长期服长效药心脑血管获益大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汪芳表示,降压就得长期坚持服药。只要确诊高血压,无论有无症状,都要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药,一定不能随便停药。

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对心血管造成损伤。只有坚持服用长效药物,平稳控制好每一个24小时的血压,才能真正管理好血压,更好地预防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

相关推荐

血压防治四要四不要

要平稳降压,不要让血压波动太大 血压波动太大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发生的危险。资料显示,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过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甚至导致死亡。 要坚持降压,不要跟着感觉走 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需要终身治疗,但很多人在几个疗程治疗后血压平稳了就不再继续服药了,以为已经根治;有的人一看血压正常了就停药,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还有一些人凭感觉服药,以为不头晕就是血压不高,不测血压就停药。 坚持用药才能平稳降压。患者不妨选择

丹参降血压

因人而异。 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对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血压并不是太高的人群来说,是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的。 但是因为丹参的活血作用也比较强,因此对于一些血压波动较大或者血压持续升高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服用的,不然就有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对疾病的恢复和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血压者失眠心悸需警惕

季节更替时天气变化无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上了年纪的人对此总不以为然,认为人老了有些不适也是正常的。可有些人刚过40岁,甚至才过30岁,也出现了如上症状。 随着现代人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负担和生活压力日渐沉重,高血压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如不控制血压,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因此,掌握高血压的早期信号有助于及早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 高血压六大危险信号 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

新冠疫苗加强针不满18岁可以打吗 第三针加强针高血压可以打吗

血压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打的。 虽然从原则上来看,高血压并不属于新冠疫苗加强针的禁忌症,因此一般在血压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打新冠疫苗加强针的。 但是如果刚好此时的血压波动比较大、暂时还没有控制住的话,那么建议最好还是先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压,等血压稳定之后再进行接种,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何控制血压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某些时候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病治疗中更是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斗争的信心、生活的舒心。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生理状况。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切不并不可怕! 要有适当的运动。 很多人都以为血压高不能运动,其实不然,适当的运动会给我们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有了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血压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做些运动。如:血压不是太高,我们可以跑跑步(速度要慢,不要快跑,以15~30分钟为宜),血压有些高,我们也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 科

脑出血病人要注意一些什么

一、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保持舒畅的心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

血压脑病的日常饮食保健

一、高血压脑病患者日常护理须知 1、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3、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4、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5、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6、戒烟酒,要低盐低脂饮食。 7、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 二、高血压脑病食疗方法 1.臭梧桐 臭梧桐30g,地龙15g。加水煎

血压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血压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高血压的病因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因此治疗也应是综合性治疗,又叫整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各种手段,才是高血压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过分地依赖降压药,尤其是西药降压药,这是临床中存在的一种错误倾向。任何降压药物都有程度不等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降压药。对一定要用降压药才能探制血压的患者,整体治疗(非药治疗和中、西药联合使用)取得的效果更好,而且可减少西药降压药的剂量和副作用。 如果根据高血压病的分期或分类进行治疗

主动脉夹层术后调理方法有哪些

对于Ⅰ、Ⅱ型夹层,通常需要开胸手术或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于Ⅲ型夹层,由于血管腔内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数病例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治疗——即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使用穿刺的方法,在造影的条件下,将带膜支架送入合适的部位,将撕裂的主动脉假腔予以隔绝。高压力的动脉血不再进入假腔内,从而消除破裂的风险。这种方法不开刀,创伤小,风险小,成功率高,已逐渐成为治疗Ⅲ型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 诚然,相对于开刀治疗来说,腔内隔绝术优点明显,病人痛苦小,风险相对小。但是,很多病友认为手术做完了,效果很好,疼痛

血压病人能不能喝酒

血压病人能喝酒吗 患高血压的病人不宜喝酒,因为不利于血压控制,还可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引起高血压急症或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酒不节制,大量饮酒能使你的血压升高到不健康的水平,如果一次饮酒超过3drinks(1drink等于12盎司即355ml啤酒,也等于5盎司即148ml白酒,也等于1。5盎司即44ml80度的蒸馏酒精)可能一过性升高你的血压,但是反复大量饮酒就能导致你长期的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生活规律,清淡饮食,忌过于油腻食物,可适当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