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一个穴位,帮您留住身体的阳气 大椎穴的作用,身体的小太阳

一个穴位,帮您留住身体的阳气 大椎穴的作用,身体的小太阳

低下头,用手顺着脖子向下摸,在脖子和背部交接的地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骨性突起,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大椎穴就在它的下面凹陷内。

搓 热

当您觉得环境温度有些寒冷,或是出现风寒感冒的症状时,可以把手搓热去温暖大椎穴,或是用手直接去搓热大椎穴就可以了;

围 围 巾

夏季室内空调开得较低,室外又很热,这时您就可以随身带一条围巾,到了室内觉得凉时就把围巾围上,保护大椎穴;

艾 灸

夏季养阳,艾灸是最好的办法,点燃艾条后在大椎穴上方悬灸,以自己能感觉到舒服的温热感为准,每天15分钟左右,就可以很好的保护您身体的阳气,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了。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嗓子干痒按什么穴位 大椎穴

找大椎穴最好的办法就是低头找,当低头时,颈后凸出的位置最高点下方凹陷处即是。大椎穴是阳气汇合之地,主要作用于防止感冒、肩颈不适等症状。按压大椎穴的时候可以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指节轻轻用指腹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以15分钟为宜。

搞定嗓子干痒痛,两个穴位可以搞定。但是要记住,穴位养生只是辅助的治疗方式,关键还是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

头疼四肢无力怎么办

采用中成药或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独到之处。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艾灸补阳最适宜

手脚冰凉畏寒怕冷 艾灸补阳最适宜

很多人无论是冬夏身体总是冰凉的状态,尤其是手脚冰凉,冬季更甚;有的人夏天不敢逛商场,不敢呆在空调房里,即使夏季也要穿着长裤和衬衣。

这是为什么?

很多人怕冷,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了,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与现在很多爱美的小姑娘“要风度不要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如何冬季驱寒,调理阳虚体质?

艾灸属阳,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中医认为,阳虚患者补阳最好的方式之一,用艾灸补阳是中华几千年传统养生的精华。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那么艾灸驱寒,可以选大椎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涌泉穴这五个穴位。

大椎穴——治疗寒性疾病的首选穴位

大椎穴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是首选穴位。

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横推大椎穴是否能赶跑小感冒呢

在脊柱的最顶端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大椎穴。大椎穴是一个万能穴位,当有感冒发烧、头疼、咳嗽、哮喘、肩背痛、腰脊僵硬、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黄疸、风疹等种种病症时,通过对大椎六进行按摩或艾灸,都可以对病症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大椎穴位于颈椎后面,在第七颈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间。把头略微低下,保持肩膀不动,头部轻轻左右摇晃,此时用手可以在后颈部位摸到一个突起且会随着摇头而移动的地方,此处即为大椎穴。大椎穴是身体手足三阳之脉和督脉的会合处,即人体共有七条脉络经过于此。手足三阳的热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合并后上行头颈,因此此处是全身阳气汇聚的点。如果有体热之症,可对大椎穴进行针灸来帮助人体出气。这是因为大椎有通阳解表、退热驱邪的作用,为全身退热之要穴。常配以风池、外关、合谷三穴,用泻法,然后拔火罐,使邪热从血而出。如果有体寒之症,可对此处进行艾灸,则能起到补益的效果。具体是泻是补,还要根据不同的病症辨证施治。1. 患上风寒感冒后,多以流鼻涕和咳嗽为主要表现症状,此时可以对大椎穴进行艾灸,可同时艾灸肺俞、...

发烧时按摩哪些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处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合谷穴是比较好找的一个穴位,当我们把拇指跟食指并拢起来后凸出来的肌肉对应的凹陷处就是了。当出现发烧、发热时,按压合谷穴1分钟左右能疏风散表,起到退烧的作用。

曲池穴

很多人对曲池穴并不了解,曲池穴位于手肘附近,按摩这个穴位能激发阳气,起到解表清热、泻内火的目的。人们发烧的时候可以按压曲池穴2-3分钟,此外,中医还认为经常按摩曲池穴能预防肺经相关的疾病。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部,低头时可以摸到颈后的2个椎骨,在椎骨中间凹陷处就是大椎穴了,发烧时除了可以按摩大椎穴来退烧以外,也可以用刮痧的手法刮到出痧,也有明显的退烧效果。

中医按摩法可减压

一、太阳穴

位置: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关于太阳穴,相信各位并不陌生。太阳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也是人体的死穴之一。如果太阳穴受到外力的冲击,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因此,这个部门一定要保护好。除此之外,太阳穴还是缓解压力的穴位。

当人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而此时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帮你缓解这一症状。这是因为太阳穴中有着诸多的静脉,还关联到了人体的神经,因而按摩太阳穴可以帮助我们好放松神经,而在很多古医书之中也记载了按摩太阳穴可以给人良好的刺激,帮助人环节疲劳这样的说法。

二、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体大椎穴有很多的神经通过,如果压力过大的话人的神经就会紧张,而神经紧张就会使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

而通过按摩大椎穴能够帮助有效的缓解神经,神经放松了,人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自然就会觉得身体十分轻松,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多按摩一下大椎穴,相信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承泣穴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偶尔会出现头重脚轻、头晕脑胀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压力太大所导致的。因为过度疲劳而带来的压力,一般而言这些压力通过睡眠都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带着压力进入睡眠可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在入睡前按摩承泣穴,可以帮助我们放松面部麻木的神经,放松面部神经系统,加速面部血液循环,而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了,脑部的血液循环自然也会变快。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得到了血液的按摩就会慢慢放松下来,换言之就是压力会慢慢减少,此时入睡便可以有效预防失眠这种情况出现,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多按摩一下承泣穴,这样便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对于合谷穴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对于缓解发热、头痛,齿痛等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按摩合谷穴还可以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镇定神经,缓解疲劳。这是因为合谷穴位是人体内调节气血的大穴,在生活总通过按摩合谷穴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身体内部的气血,让气血更为通常。

或许您还是会觉得合谷穴跟减压没有任何联系。但,您是否知道人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气滞血瘀呢?当身体得不到气血的按摩自然就会越来越疲倦,身体的压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压力很大时疏通气血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因而能够疏通调和体内气血的合谷穴是可以对抗压力的一大措施,所以当我们出现太大的压力时不妨试一试按摩合谷穴。

五、内关穴

位置: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压力大多是心中的焦急的情绪无法及时得到释放所导致的,只要把这种焦急的情绪消灭那么压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那么,该如何缓解呢?工作之余可以按摩内关穴,因为内关穴有着静心安神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缓解心中紧张的情绪,当心中紧张的情绪消失了,压力自然就会减少,所以在生活中想要保护身体健康不妨多多按摩一下内关穴。

压力会产生动力,但压力如果无法及时得到缓解,那么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生活中,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有多少是确实可行的呢?又有多少是确实有效的呢?相信尝试过的人都有所体会。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高压生活让很多人都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便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地带。因此,一定找对方法,快速缓解压力,而通过按摩穴位是最轻松的解压方式,省时省力,也是最快的。建议工作闲暇之余您可以试试。

嗓子疼按摩什么穴位

1、嗓子疼按摩照海穴

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立竿见影的妙法。

注: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要闭口不能说话,感觉到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按揉三到五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嗓子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

2、嗓子疼按摩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颈后最凸出部位。此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有“阳中之阳”之称,能够统领一身的阳气。所以按揉大椎穴不仅能够疏通三阳经的经脉,促进六腑的气血流通,还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放在该穴处,轻轻按揉,每次按揉15分钟左右,每天可按揉1~2次。对于伤风感冒、颈椎病、乏力、虚劳等都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风寒感冒可以洗热水吗 风寒感冒洗热水澡特效方法

洗热水澡来驱散风寒,主要冲洗大椎穴,该穴位位于人体第七颈椎棘突下,在后颈一块微微隆起的骨头,其下方的凹陷就是大椎穴。这一个穴位有很足的阳气,冲击此穴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散热,以热水冲击该穴位有助于去人体之风寒。

中暑拔罐怎么拔

治则:清泻暑热,宁心解暑,取督脉和手厥阴,手阳明穴位。

主穴:印堂,大椎,合谷,内关,曲泽。

配穴:阳暑者配内庭;阴暑者配关元,足三里;暑厥者配委中;暑风者配阳陵泉。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病退即可停止拔罐。

大椎属督脉经穴,印堂居于眉中,并与督脉相通,大椎位于脊柱直上,与诸阳经相通,二穴共取可通阳泄热;阳明主肌表,取阳明经原穴合谷疏泄阳明热邪,奏清热解暑,泻热止痉之功;内关为手原阴经的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功能清心除烦,宽胸理气,和胃止呕;曲泽为手阴经合穴,长于清营血之热而解暑。

拔罐方法:

1.吸拔印堂穴:用小抽气罐吸拔印堂穴,不要吸拔过紧,以患者能耐受,不感觉难受为宜。

2.大椎穴,委中穴刺络拔罐:用酒精将手消毒后,再将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针点刺穴位后,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满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钟,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3.合谷拔罐:选取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选好部位后,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

4.关元闪罐:选好部位后,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点燃后再罐内绕两圈抽出,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然后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以皮肤潮红为度,

5.曲泽拔罐:先局部消毒,用梅花针在患处叩刺至皮肤微出血,然后马上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

老年人怕冷怎么办 晒太阳时多晒晒后背

肩背部是身体采集阳气的主要部位,主管运输人体阳气最重要的七条经脉都在肩背部汇合,老年人在有太阳的时候多出去晒晒太阳,

并且经常晒后背,特别是晒到大椎穴(低头时,后颈部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气,晒太阳的时候穿比较薄的衣服,身体会把吸收到的阳气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全身。

空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夏日“空调病”高发。从中医理论来说,这叫“寒包火”。由于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表血管扩张,体内本来有热,而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感受冷风的寒邪,引起体表血管、汗腺收缩关闭,使体内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则症状呈现寒热并见。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节,过多摄入烟酒、高热量食物,更致体内蕴热,促成外寒内热而导致“寒包火”型感冒。

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医疗法,往往事半功倍。可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椎,慢慢刮痧直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到迎香穴、太阳穴上轻轻刮几下。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当即感到鼻子开始通气,不再阻塞,头部也不再昏昏沉沉,而清醒一些。治疗几天,“空调病”将会得到很大缓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邪在此易化热,又称热府,所以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它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左右的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可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刮至有发热感,具有清利头目、通阳散寒的作用。治疗“空调病”,起“生力军”作用。

由于“空调病”常伴咳嗽,所以还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对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为督脉本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甚广,作用主要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针对热病,比如发烧,还有就是治疗头痛,颈部疼痛等。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疗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主要功用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鼻塞时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缓解鼻塞。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由眉梢到耳朵间约三分之一处,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能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对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较佳。

相关推荐

大杼的定位在哪里

大杼穴在人体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简便取穴: 1.正坐低头或俯卧,于第1胸椎棘突下,先取陶道穴,旁开1.5寸处即是大杼穴。 2.正坐低头,或是俯卧,双手垫于胸前,屈颈,从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向下推1个椎体,即第一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 大杼的作用 大杼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是又为八会穴中“骨”的会穴,是人体背部非常重要的穴位,该穴有疏通太阳经气,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助改善颈肩背肌肉的痉挛及疼痛,还能有效治疗颈肩胸腰骨关

睡觉出汗拔罐加艾灸法

一般选取神阙、涌泉、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先取俯卧位暴露背腰部,将罐拔于患者的大椎、肺俞、膏肓俞、脾俞上,留罐各3至5分钟起罐后另患者翻身至仰卧位,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持灸用艾条将点燃端对准神阙、涌泉穴位处,艾条点燃端与施灸局部皮肤的距离以5至15厘米为佳,以局部温热但不致烫伤为度施温和灸,每穴每次灸15分钟,每日一次。涌泉、肺俞、膏肓俞、脾俞四对穴左右隔日交替施术;神阙、大椎两穴每日必取。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其穴居通调督阳、上传下达的枢纽地位,在启动或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发挥重要调节功能有关

男性壮阳穴位有哪些

1、命门穴:命门之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命门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 可用拇指按住命门穴,以感觉酸胀为度,揉动数十次。按摩命门穴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2、关元穴可强精壮阳,位于脐下3寸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可以用指压法按摩刺激关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绕脐旋转按摩腹部,刺激任脉上的相关穴位。(所谓“任脉”就是指不管男女都和其生殖系统有非常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很多具有

夏天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如何祛湿效果最好

做法: 1、红豆、薏米、白扁豆、莲子和茯苓洗净处理后,放入锅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淮山药去皮洗净切丁备用 2、泡好后加入淮山药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3、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大多数人,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都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就是膀胱经的阳气在起作

按摩这几个穴位变小脸美人

攒竹穴位置: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位置: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绝望主妇》伊娃朗格丽亚,在接受采访回忆她在念书时总喜欢用铅笔顶住唇下的凹陷处听课,对照承浆穴的中医理论功效,很可能这位小脸美人的瘦脸秘诀便在于此! 按

巧用梳子防治疾病

梳头提神、防失眠 经常梳头能够促进睡眠。宋朝人郭尚贤在其著作《清异录》中写道:“梳头洗脚长生事,临卧之时小太平”。对于经常失眠的人士来说,常梳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改善睡眠,梳头还有助于驱散头部的风湿病邪,促进头部气血循环、营养毛发,减少白发、防脱发,缓解头痛、减轻疲劳。特别是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通过梳头经常刺激百会穴、太阳穴和风池穴有降血压的作用,对血压不稳引起的眩晕症有特殊功效。 梳头养生,最好早晚各一次。用梳子顺着经络方向,从前额正中开始,以均匀力量,向头部、枕部、颈部梳划,

阳痿患者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阳痿有独特疗效,且操作方便,近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阳痿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现介绍如下: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

治疗伤风感冒的穴位

1、揉大椎穴治疗感冒 无论温阳散寒还是解表清热,都可以用到一个穴位——大椎穴。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而手足三阳经,都汇聚到督脉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称为“阳中之阳”,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振奋阳气,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擞。 要想温阳散寒,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采取温热的刺激方法,最简便的是擦热——把两手掌心搓热,然后按在脖颈大椎的位置,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采用。有条件的话,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热敷,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

病毒性感冒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感冒如果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大约7~10天。多喝水,多休息,不治疗也可以自愈。服用抗感冒药和对症用药可以缩短病程,减轻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等症状。 1.基本治疗: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

胃胀气可以按按这四个穴

太白穴: 如果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内关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按摩理疗科主任医师付国兵介绍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按摩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具体来说,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