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山东“单独二孩”通过 工作和收入决定二宝出生率

山东“单独二孩”通过 工作和收入决定二宝出生率

近日,齐鲁晚报在官方网站发起“你打算生二孩吗?”的调查,参与人数310人。结果显示,86%的参与者愿意生二孩,9%表示没想好,只有5%的网民明确表示不愿生。至于选择何时生二孩,五成表示只要政策一出,马上就会备孕,甚至有23%的市民表示已在孕育过程中。

其中,有网友留言:“强烈建议对35岁以上大龄独生子女,也就是我国响应国家号召的最早一批独生子女的政策适当放宽,可以在政策出台期内怀孕,原因是等不起啊,年龄不饶人。”

在愿意生二孩的市民中,生二孩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给孩子找个伴,独生子女不利于成长”的原因占据了66%,其次分别为“喜欢孩子多”、“养儿防老”,分别占到总数的17%和11%。而在不愿生二孩的市民中,首要原因则是“年龄大了,身体条件不允许”,占35%,其次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分别为27%和25%,另外还有13%的人考虑其他原因。

对于未婚单身青年来言,如果自己不是独生子女,为了生两个孩子,另一方必须是独生子女才符合政策。65%参与调查的网友表示不十分在意,而13%的网友则明确表示会以此为标准。由于工作性质和家庭经济收入是不少家庭决定是否生二孩的重要因素,本报也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网友职业范围中,39%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为“企业职员”,8%为“农民”,17%为其他。在家庭月收入方面,五成参与者家庭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5000元以下”、“10000-20000元”分别占28%和15%,其他家庭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

“单独二孩”山东将每年多出生20万人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山东省2013年9月份开展了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研究和政策调整后的出生预测,山东省超过70%的“单独”家庭有生育二胎的意愿。据测算,若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两孩”政策,近几年山东省每年将增加出生20多万人。

2013年6月,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备受关注的合法二胎生育间隔正式取消,何时生育二胎由自己决定。山东省29岁以下、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共127万人,预计2014年到2018年,二孩出生年均增加25万人左右,个别年度人口计生率可能突破15‰。而若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两孩”政策,近几年每年还将增加出生20多万人。从督导了解的情况看,受两项政策的叠加效应影响,各市、县人口出生都将出现明显增长。

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妇中,85%的农村夫妇有生二胎的意愿,城市夫妇比例达到70%,远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如果2014年7月放开二孩的话,在2015年就会出现生育高峰;2015年1月放开的话,在2016年肯定有个生育高峰。”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宁夏单独二孩政策

自治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拟生育夫妇,只要有一方户籍在宁夏,就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提出申请。一般情况下申请时只需提供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如有收养、再婚等特殊情况,还需提供其他证明。申请并批准再生育的夫妇,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将被注销,所享受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和优惠待遇也将被停止。

自治区卫计委提示,宁夏“单独二孩”政策从2014年5月28日开始实施,如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之后,2014年5月28日之前单独夫妇违法再生育的,只进行批评教育,补办再生育相关手续。如果单独夫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之前再生育的,属违法生育,将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

单独二孩给贵州带来的影响

“贵州这几年虽然发展迅速,但人均GDP在全国还较落后。人口压力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道屏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还是需要高度重视、多方面共同支持的重点工作。”在政协委员、省计生委副主任黄平看来,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贵州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但对贵州省开放“单独二孩”政策,黄平持乐观态度:“跟沿海地区相比,贵州的农村人口较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很多家庭原来就享有一定的生育优惠政策。”据统计,全省平均每个家庭有1.74个孩子。“从这个数据上来看,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相对其他沿海省份要少一些,压力也要小一些。”

提及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黄平委员表示:“每年会新增一批出生人口,给双降(降低出生率、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目标带来压力,总出生人口也许会出现一些波动。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数字并未超过贵州十二五规划中总人口控制目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孩放开北京有多少人愿意生

北京人生二孩意愿有多强?已有超5万人申请

去年2月2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今年1-8月,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首破5万,达到50406例,与去年不足3万的申请数相比大幅上升。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53034和48392例。

根据对已办证育龄妇女年龄段分析,31到35岁妇女生二孩的意愿最强。

全面放开二孩北京医院床位够吗?年接受产妇20万

曾有媒体报道,北京的建档床位呈现紧张,预产期在明年5月之前的建档名额已所剩无几。

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北京有100多家医院有产科,每年能够接受产妇20万人左右,目前还没达到这个数量。“只能说三甲医院等好医院建档紧张,其他二级医院仍然可以承受,如果分散一下仍然可以建档。”

全国将新增多少人?每年250万

调整人口政策的结果是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在两项新政之前,中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在1600万左右。他预测,从 “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梁建章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达到平衡的总和生育率不太现实,低生育率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需要观察政策的效果,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可能会有第三步调整,比如调整社会抚养费或者鼓励三孩等。

云南单独二孩政策市民反响

“单独二孩”备受市民关注和热议,部分市民表示,放开二胎政策是好的,很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虽然政策放开了“单独”家庭生二胎的政策,但因育儿、教育成本的日趋增加,对此也有着不同的顾虑。

“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很大,一旦孩子出现意外,就会成为‘失独’家庭。”市民吴先生说,政策的出台,可以减少成为“失独”家庭的可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对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增长起推动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教授莫关耀说。同时,他认为,就算是政策放开了,符合条件的夫妇,也不一定会愿意生二胎。

面对目前不断上涨的育儿成本和教育成本,许多家庭心生顾虑。在他们看来,按照目前的家庭收入状况,很难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再过几个月,王先生家的小宝宝就要出生了,“我们现在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王先生说,生不生第二个孩子,关键还是取决于家庭收入情况。他认为,紧靠目前大多数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再养一个孩子恐怕还是很困难的。

但对于不少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的“单独”家庭来说,这项政策无疑令人兴奋不已。不过,云南省人口计生委提醒广大市民,在云南“单独二孩”政策落地之前,生育二孩仍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抢时间违规生育二孩将面临相应处罚。

武汉单独二孩申请率未达预期

全国“单独二孩”政策陆续放开后,并未出现预计的生育高峰,反而比预计数目少了近70%。北京一家机构调查显示,过半80后、90后不愿生二孩。昨日,记者采访获悉,和全国整体趋势一样,武汉二孩申请率也未到预期水平,经济压力成首要考虑难题。

“单独二孩”申请率遇冷

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放开最长的地区已满一年。近日,国家卫计委确认,全国共有1100万对符合条件的“单独”夫妇。在政策实施之初,卫计委曾预测每年将有200万对夫妻提交二胎申请,但截至今年8月,提出申请的夫妻仅70万对,比预计数目少了近70%。

上周,北京一调查中心的调查也反映了这一现象,对2052名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符合“单独二孩”申请条件的受访者中,仅24.9%的人提出了申请,大多表示不愿再生。

湖北自3月27日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截至目前的数据与全国的生育意愿大趋向基本一致。据了解,湖北省符合条件的家庭有62.94万个,截至6月底,申请的家庭有10958个,申请率为1.7%。而据武汉市卫生计生委统计,该市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家庭有17.2万个,经调查近半家庭愿意生二胎,算下来应有至少有8万家庭,然而目前想生的仅为2.5%。到7月底,武汉市共受理“单独”家庭生育两孩申请4407份,已批准4028份,共生育 “单独两孩”951人。

业内人士分析,这和生育意愿、成本有关,需3-5年时间的“释放期”。

想生二胎又怕养不起

为何不愿提出申请?在北京的这项调查中,排在首位的原因是“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太高”,占58.1%;其次是“抚养孩子的时间成本太高”,占36.5%;第三位则是认为“一个孩子就够了”,比例也有32.3%。

日前,记者在武汉各大论坛上发现,不少年轻妈妈晒育儿成本,表示“有想生的心,但看看每个月的家庭开销,实在不敢下决定再生”。

女儿快一岁的梅女士给记者算了笔账:因为奶水不够,宝宝出生不久就开始吃奶粉,每个月至少4罐,一个月光奶粉就要1000多元;再就是尿不湿也是花钱的大头,因为选择的进口尿片,一个月也得300多元;加上打疫苗、添辅食、买衣服、玩具等费用算下来,一个月少说要2000多元,“孩子以后再大一点,上学了开销会更大。”

家住杨汊湖的王女士深有同感,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孩子主动想上跆拳道、兵乓球、绘画的兴趣班,两口子大半薪水都要花在孩子身上。网上更有妈妈发帖称,为了生二胎,一咬牙换了套140平方米的大房,直呼经济上“扛不住”。

80后、90后多半拒生二孩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在汉的20位年轻妈妈,八成人“很纠结、犹豫”,表示应该不会再生,但其中绝大多数也表示丈夫希望生二胎,让孩子有个伴。

31岁的林小姐说,孩子马上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如果这时再生二胎,两个工薪阶层的薪水要供两个孩子,“想想就可怕,老人好容易带大一个,又要再帮忙,身体也吃不消。”

记者从武汉多家医院产科获悉,想生二胎的多是35岁以上高龄产妇,想赶在身体状况能承受前再添一个,或是家庭环境条件不错的年轻夫妻。

从数据调查上看,值得注意的是,在80、90后的受访者中,选择不要孩子或者只要一个孩子,即不想生二孩的比例为56.8%,明显高于整体受访者47.3%的比例。可见,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生育观念已经发生变化。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石人炳教授表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初期每年的生育数量,理论上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规模,二是这些妇女的生育意愿,“现在看来,我们当初对两个因素的判断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后者。而且,即便是有生育意愿,也不能直接和实际的生育行为画上等号。”

“单独二孩”申请情况

截至6月底

受理申请

10958份

申请率

1.7%

62.94

万个

符合条件家庭

截至7月底

受理申请

4407份

已批准

4028份

符合条件家庭

单独二孩和单独二胎的区别

单独二孩,也叫做单独二胎。“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

注明:“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如果“单独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话,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单独二胎”的新政了。

南宁市江南区“单独二孩”孕情跟踪率达98%

自2014年广西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南宁市江南区把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单独二孩政策落实到位。

据悉,南宁市卫生部门将二孩再生育公示环节提前至镇(街道)级初审符合后,江南区将符合再生育相关要求的审批时限主动压缩至乡级5天、城区3天。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且有生育意愿的家庭,采取定点服务、优生咨询、专家指导等方式,及时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经采取多项措施,截至目前,已申领单独二孩证的育龄妇女服务管理率达到100%,孕情跟踪率达98%,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二孩家庭如何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

单独二孩政策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这对于很多爸爸妈妈来说,是欣喜的,因为终于可以给孩子添个伴了。但是,二宝出生后,大宝的意见也来了,而且还非常排斥二宝呢,这该怎么办?怎么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在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的时候,父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旁观者和调解者,不要参与进去。如果父母总冲在第一线,于两个孩子的长期相处不利。

2、不要随便比较。父母不要拿家里的孩子跟别人比较,自己家里的孩子更不要相互比较。即使老二做得不好,也不要随便把老大拿出来说怎么样怎么样。

3、鼓励孩子之间积极表现。两个孩子之间有一些积极的互动和表现的时候,特别是老大帮家里的弟弟妹妹做了什么事的时候,你要表扬他、鼓励他。这对于两个孩子的良性相处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4、给孩子间创造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不管年龄多大,尽量让两个孩子一起玩,不要隔断他们。

青岛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一、山东省单独二胎政策新内容:

5月30日,“单独两孩”政策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全票表决通过,该政策正式开始实施。备受关注的是,政策以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的时间为节点,该日期以后,单独夫妇怀孕或生育第二个子女的,进行批评教育,补办生育证。

修正后的《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卫计行政部门批准,就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另外,我省还取消了被称为一胎“准生证”的《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生育一胎只需生育后登记即可。

二、可以申请山东省单独二胎的公民:

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或者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二)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四)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五)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六)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七)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残疾军人的;

(八)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三、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死亡并未生育,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死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郑州六成单独家庭选择生二胎

“单独二孩”政策一旦经表决通过并开始实施后,我市每年将多出生多少人口?对我市人口形势有什么影响?昨日,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专项调研情况,全市平均每年多出生1万人左右,对我市人口形势影响不是很大。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数据 启动“单独二孩”,每年多出生1万人

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六普”数据、统计年鉴及专项调研情况,考虑到目前有一部分单独夫妻本来就符合其他生育条件(如农村第一个子女为女孩的),或由于生育意愿等原因暂不生育二孩等情况,我市启动单独夫妻生育二孩后,在政策平稳实施(消除生育堆积以后)的情况下,按常住人口测算,全市从 2014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多出生的人口数在1万人左右,每年出生率提高0.67~1.79个千分点,对我市人口形势影响不是很大,不会影响到我市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

声音 “一个孩子有点少,两个孩子刚刚好”

“一个孩子确实有点少了,两个孩子刚刚好!”记者采访了一部分20到30岁的“单独”家庭妈妈,对有望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她们都表示了赞同,但也有符合单独条件的家庭表示不会再生孩子了。

32 岁的王蕊是独生女,有一个6岁大的儿子。“现在养孩子太难了,孩子小的时候我和老公就想只要这一个孩子得了,可随着儿子慢慢长大,感觉他真是太孤单了,天天嚷着没有人陪玩。”王蕊说,“有一次在碧沙岗公园,儿子竟大声喊着:找小朋友陪玩,100块钱一天!如果新政策实施,我们会考虑给孩子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市民赵女士说考虑生二胎,不仅为了给孩子找个伴,也为自己的养老考虑。“家中一个孩子,将来需要他照顾的老人太多了,孩子的负担太重了。”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从生孩子到抚养看护,再到上幼儿园、上学,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精力,还要有足够的钱。我和爱人工作都比较忙,再生孩子可能面临失业,等孩子不用专职照看时,估计找工作都难了,不能因为孩子让生活有太大落差。”马先生说,他已经有一个女儿,感到很满足。

相关推荐

什么情况下满足单独二胎政策

事实上,安徽省1984年就实施“双独”(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和农村“单独”(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因为本次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涉及的人群并不多。安徽省计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单独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城镇户籍人口的育龄夫妇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目标人群为31.75万人,其中愿意生育两孩的育龄夫妇约占60.21%。以这个速速,2013-2015年安徽省将增长150万人,加

二孩家庭教育很关键

家长疑问:生二孩会不会增加家庭教育的负担?“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诸多符合条件的家庭都在考量是否要生二孩。除了考虑家庭经济压力、精力成本等外,教育也是让许多年轻家长忧虑的问题。“孩子都8岁了,她能不能接受家里忽然再多一个孩子?我们家长能不能同时照顾好、教育好两个孩子?这些都是未知数。”东城的李女士说。市民卢女士则担心,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会不会有代沟,能不能相处得好。李女士和卢女士的说法道

北京生二胎罚款多少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今年本市将确保单独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由于符合政策妇女生育选择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部门可能面临生育风险堆积。所以,本市将进一步强化产科、儿科建设,保证孕产妇顺利建档生育。同时,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逐步推进网上办理生育服务证工作。昨天,市卫计委网站已经挂出了《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审批表》,市民登录后可自行下载填写,并可与其他申请材料一同上交到各街道。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提

辽宁二胎政策放宽2015

2013年11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正在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并向放开二胎”过渡。单独二胎”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要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2013年11月15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

新疆单独二孩政策影响多大

单独二孩”可谓中国计生政策调整迈出的实质一步,会对中国的人口结构带来影响,但这个影响并不算大。“单独二孩”政策将会使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有一个相对显著的回升,在今后几年回升可能比较快,最高点可能超过1.8,但累计效应释放后,生育率会在1.6~1.7左右波动,这与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的适宜水平较为接近。调整计生政策,虽然只会影响2074年以后的老年人口总量,但是将对未来缓解人口年龄结构会起到一定作

河北省单独二孩新政策不会导致人口迅猛增加

许多人担心,单独二孩政策是否会造成人口的迅猛增加,从而导致这部分人在入学、就业、住房、就医、养老等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呢?河北省政府官员表示,这个可能性很低,尽管实施了单独家庭可以生‘二孩’的政策,但是这些人口的增加都在计划生育之内。近几年是河北省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每年出生人口约100万,新增人口在45万至50万左右,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都在计划目标内。新政策不会引起河北省生育率的大起大

二孩家庭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爱

第一,对于二孩家庭,父母需要把握好一个关键原则:用平等的爱与尊重来对待每个孩子。从二宝一出生开始就给他们平等的爱与尊重,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管什么性别,不管是什么样的年龄差距,我们一定要给每个孩子平等的爱与关注。第二,当二宝出生时,父母要尽可能对大宝保持高关注和高情感水平,让大宝感受到父母的爱并未减少。非但不能减少,反而需要更多,当然不是说时间全扑在大宝身上,主要就是我们对大宝的关注和情感支持一定不

为何“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遇冷

2014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的一年。此前有关部门曾经担心,放开单独二孩可能会导致年出生人口显著增加。但2014年的出生人口仅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万,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国1100万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仅有145万对提出了再生育申请,数量之低令人意外。(10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为何单独二孩全国遇冷?许多家庭“生得起而养不起”无疑是其主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者李建新认为,目前的

辽宁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写入法规条例

单独二孩所享待遇明确等同“一孩”自今年3月27日,辽宁省正式启动单独二孩生育新政,并适时起订修订《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历经半年时间,9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决定,这意味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写入法规条例,并将于近日正式实施。此外,《条例》规定,职工晚育的,产假增加60日,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享受

杭州单独二孩政策1月17日实施

1月17日起,杭州同步启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符合条件的单独两孩夫妻可以抓紧时间向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 递交再生育申请。当前,单独两孩政策适用于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所谓独生子女,是指夫妻生育或合法收养 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 亡。从杭州市调研的数据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12.5万对,有生育二胎意愿的约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