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三高”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三高患者有以下饮食禁忌
1、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3、忌辛辣;戒烟限酒。
4、长期食用鱼汤易造成脂肪摄入超标:鱼头汤的汤质乳白、味浓醇厚,鲜美异常,看上去很有营养。因此很多人以为,白色的汤里溶解的都是蛋白质、钙等营养。这其实是误解。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一碗鱼汤中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但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
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其实是脂肪乳化过程。烹饪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鱼头,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才行。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原料中所含的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会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成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长期食用鱼汤易造成脂肪摄入超标。对于饥饿的人来说荤汤是最具幸福感的食物,但对于需要科学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来说,常喝鱼汤会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及能量超标。过剩的热量及脂肪可直接导致超重、肥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鱼汤的饱腹感会影响进食其他食物,造成营养失衡。
三高人群饮食注意事项
一、高血糖人群饮食要点:
1、每天的烹调油不能超过25克;
2、忌食含糖食品,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3、少吃稀饭,因为稀饭易消化难定量,餐后血糖很容易升高;
4、常吃粗杂粮和薯类替代主食,如燕麦、荞麦、薏仁、马铃薯等;
5、多吃有助于降糖的蔬菜,如芹菜、黄瓜、番茄、白萝卜、绿豆芽、苦瓜、青菜等;
6、多吃菌藻类食物,如香菇、草菇、金针菇、海带、紫菜等;
7、吃水果要扣除相应的主食,如吃150克苹果要扣除25克米;
8、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能喝酒水饮料。
二、高血脂、高血压人群饮食要点:
1、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不能超过50克,瘦肉在100—150克之间,喝脱脂牛奶为宜;
2、每天的烹调油为2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等;
3、适量选用有助于降血脂的食物,如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类、富含植物固醇的豆制品、富含粗纤维的菌藻类食物等。
预防或治疗三高,日常可以多喝茶,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三高患者如何进补
三高人群进补当心变“祸补”:
错误观点:很多人以为进入立冬以后就可以“大补”,只要注重进补,就能缓解疲劳状态,有益身体健康;
纠正误区:进补还需因人而异,在进补前,未能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可能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对三高人群而言,使“进补”变“祸补”。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民间历来有入冬进补的说法,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因为今年立冬不太冷,且过年早,整个冬天就相当短,不少市民在刚进入立冬以后,就开始着手忙于准备进补,市场上的一些食补书也成为首选。哪些食谱适合、哪些不适合,还需因人而异。如果市民在进补前对自己身体状况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可能导致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等。
针对今年冬天短,进补是否一定要等到冬至才能开始,提前进补未尝不可,但要注意不能过渡。尤其“三高”人群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龙华医院金志刚教授还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等,应暂停服用补膏,以免“进补”变“祸补”。很多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病患者要求膏方进补,但因其存在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施治膏方时更应谨慎。
三高人群在冬季饮食保健护理要避免大补进补,因为三高人群的饮食需要谨慎的保健护理,所以如果在冬季进补大补的话有可能会补出毛病来,所以三高人群对于自己的饮食保健护理要注意保持警惕的态度,三高人群不但要在冬季避免进补,在其它的季节里要要注意避免进补,三高人群饮食保健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平时健康的护理。
三高人群饮食注意事项 忌经常吃瘦肉
虽然瘦肉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低于肥肉的含量,但这并不等于说瘦肉都是低脂肪的。把瘦肉作为日常膳食结构中主要的食物源,也会发生高血脂、动脉硬化、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因为瘦肉中含有较高的蛋氨酸,会对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造成直接损害,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沉积并渗入到动脉血管壁内,进而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而发生动脉硬化。
苏打水喝多了会怎么样 苏打水不适宜人群
苏打水中的钠元素较多,还添加的有甜味剂及香料等物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三高人群来说,饮用过多后,容易对以有的疾病造成影响,因此不建议饮用。
苏打水属于碱性饮料,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饮用后有一定益处,但对于胃酸分泌过少的人群,饮用后容易加重胃酸缺乏的症状,导致食物不易消化等不适。
三高人群饮食注意事项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2、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单糖及双糖的食物。
3、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类、蛋类、大豆制品、脱脂牛奶等。
4、限制脂肪摄入量,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蔬菜充足新鲜,加工烹调时注意尽量减少对营养素的破坏,如先洗再切、大火快炒以及凉拌等方式 。
6、水果要适量,多吃同样会增加能量,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水果
三高的人能喝牛奶吗
以瘦为美的时代,一些人对“脂肪”两字避之不及。专家表示,全脂奶的脂肪含量为3%左右,是口感最好、香气浓郁的一种奶。若按每天饮用一瓶250毫升的全脂牛奶计算,脂肪的摄入量仅占每日脂肪摄入总量的10%,并不算高,适合各类人群饮用。对于全脂奶来说,不能只看“脂肪”,营养角度说,全脂奶所含营养素最全面,尤其是藏于脂肪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在牛奶的选择上有讲究,尽量喝保质期短的鲜牛奶,也可适当选择低脂奶、脱脂奶。市面上含脂肪1.0%-1.5%的低脂奶和含脂肪0.5%的全脱脂牛奶,就适合那些三高人群及肥胖者或老年人,如果你感觉自己日常膳食已经吃得比较油了,也可适当选用低脂牛奶。而一些复原乳、调制乳中可能添加了许多糖分,因此不适宜三高患者服用。
另外,三高人群还要注意饮用牛奶的数量和时间,最好能够与饭食分开;同时注意饮食的调理,多吃蔬果少吃肉,并加强健身锻炼。
三高人群饮食宜忌慎 忌高胆固醇饮食
高血脂患者一定要做到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若再从食物中摄入过量的高胆固醇,势必会使血脂升得更高,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加速形成。因此高血脂患者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宜食几乎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性食物,对于胆固醇含量高的畜禽等动物内脏,如肝、肾、肠、脑等一定要忌食,蛋和鱼也要少吃。
三高人群饮食禁忌 高血压者忌喝咖啡
咖啡因能够使血压上升,还能使情绪紧张,从而加重高血压症状,尤其时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在摄取咖啡因后,血压上升最多。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更不要喝咖啡,因为压力加上咖啡对高血压有相乘效应。
三高人群饮食的禁忌
1、肥猪肉
肥肉含动物性脂肪特别高,可高达90.8%,多吃肥肉易使人体脂肪蓄积,身体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动脉硬化,所以,“三高”人群应忌食。
2、鸭蛋
脂肪含量高于蛋白质含量,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每百克约含1522毫克,“三高”患者多食久食容易加重和加速心血管系统的硬化和衰老。
3、牛羊髓
甘温补虚之物,是一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凡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不宜多食常食。
4、酒
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酒精还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而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5、黄油
脂肪含量达90%左右,剩下的主要是水分、胆固醇,基本不含蛋白质,常食、多食黄油会导致血脂、血糖升高。
6、榴莲
含热量及糖分较高,每百克就含有133千卡的热量,肥胖的人,高血压、高糖患者不宜多吃。
7、海鲜火锅
火锅料如鱼饺、虾饺、各种丸子,含有高量的油脂,而海鲜火锅中油脂和嘌呤的含量更高,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
8、高糖食品
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含糖分和热量很高,血脂异常、高血糖患者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