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乳房肿块辨病
病理性乳房肿块辨病
1.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它是由于细菌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病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产妇,初产妇尤为多见。全身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轻度感染者,仅有乳房胀痛,局部压痛,无明显肿块,伴有低热;较重感染者,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患侧乳房肿大,有搏动性疼痛,局部变硬,表面红肿,有压痛,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表浅脓肿可自行向外穿破。
2.乳腺纤维瘤它常发生于25岁以下的未婚女子中,这种肿瘤通常情况下是单个的出现在一侧乳房内,瘤体的形状每呈卵圆形,大如桂圆,小如樱桃。触摸时有光滑感,质地硬实,边界清楚。其最大的特征是瘤体可在乳房内来回推动,常无疼痛感。有时也偶有多个瘤体出现在双侧乳房内。这种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极少数可发生恶变,故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3.乳腺囊肿这种病在女青年中多见。它容易发生在妊娠期或哺乳期。患病前,可能有过乳房外伤、碰撞等历史。囊肿呈球形,表面光滑,有弹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肿可以手术切除。
4.乳腺增生也叫乳腺囊性增生,该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触摸时质地硬韧,如同摸橡皮块的感觉。它们常分散在整个乳房内,也可局限在乳房的一部。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不粘连,推挤时可移动,但常与乳腺组织一起移动。病人时常感到乳房胀痛,在月经来潮前3—4日更甚,月经一来,疼痛会觉减轻,但常不消失,摸到的肿物一般不易消退。乳腺囊件增生一般为良性,极少数恶变为癌。经过医生检查,如果为良性,可服中药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其变化。
什么是乳腺增生病诊断
1、乳腺增生是怎么回事: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所以有卵巢功能的妇女,乳腺在内分泌激素影响下,乳腺组织都有周期性增生复原的组织改变。在增生期,有些人可能自觉乳房痛,或触到乳腺有些增厚,特别是经前更为明显,经期过后,上述症状就能自行消退,这些是生理性改变,不算是病,也不需治疗,不要轻易给经前乳房出现胀痛者都戴上“乳腺增生病”的帽子。“乳腺增生”必须区分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每次月经乳腺出现肿块,并有持续长短不一的疼痛,有的连续数月,也可长达数年。它在组织学上的改变包括腺泡、腺管或腺小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这样的“乳腺增生”通常又叫“乳腺小叶增生”,生理性乳腺增生大多可自愈,有的在妊娠,哺乳后症状完全消失,有的在绝经后1-2年后自愈。病理性的乳腺增生病也称乳腺囊性增生病,在组织学上有小乳管高度扩张而形成囊肿,乳管上皮细胞增生,多数中、小乳管可发生乳头状瘤,由于本病不但上皮增生、尚有囊肿形成,所以被称为“囊性乳腺增生病”,属癌前病变,该病可发生癌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对于“乳腺增生”必须区别对待,不能笼统处理。
2、乳腺增生和它的临床表现: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接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国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38、6%-49、3%,40-49岁为发病高峰,其癌变率大约为20%左右,被认为是癌前病变。(1)乳房疼痛:一般或两侧乳房胀痛,刺痛或隐痛不适,疼痛严重不可触摸、行走,疼痛以乳房肿快为主,可向腋窝、胸胁、肩背、上肢放射,也有的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瘙痒,疼痛随着情绪与月经周期变化而波动,常于月经前或生气时,郁闷时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房,单个或多个肿块,好发于乳房的外上方,呈片块状,结节状,颗粒状或条索状,以片块状多见,肿块边界不清,中等或稍硬,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CM。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3)伴随症状:病人常感觉情绪不畅或心烦易怒,可兼见痛经,月经前后不定期等,少数患者乳头溢出棕色或淡黄色液体。
3、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上有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的疼痛明显减轻,且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
(2)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
(3)临床检查乳房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之不规则结节,质韧,多位于外上方,结节与周围组织不粘连,可被推动,常有轻度触痛,腋下淋巴结不大。
(4)利用钼靶X线、B超,热象图等辅检测手段,必要时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及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它良、恶性疾病。
病理性乳房肿块辨病
1.急性乳腺炎
中医称为乳痈,它是由于细菌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病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产妇,初产妇尤为多见。全身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轻度感染者,仅有乳房胀痛,局部压痛,无明显肿块,伴有低热;较重感染者,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患侧乳房肿大,有搏动性疼痛,局部变硬,表面红肿,有压痛,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表浅脓肿可自行向外穿破。
2.乳腺纤维瘤
它常发生于25岁以下的未婚女子中,这种肿瘤通常情况下是单个的出现在一侧乳房内,瘤体的形状每呈卵圆形,大如桂圆,小如樱桃。触摸时有光滑感,质地硬实,边界清楚。其最大的特征是瘤体可在乳房内来回推动,常无疼痛感。有时也偶有多个瘤体出现在双侧乳房内。这种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极少数可发生恶变,故以早期手术治疗为宜。
3.乳腺囊肿
这种病在女青年中多见。它容易发生在妊娠期或哺乳期。患病前,可能有过乳房外伤、碰撞等历史。囊肿呈球形,表面光滑,有弹性,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肿可以手术切除。
4.乳腺增生
也叫乳腺囊性增生,该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一的肿块,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触摸时质地硬韧,如同摸橡皮块的感觉。它们常分散在整个乳房内,也可局限在乳房的一部。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不粘连,推挤时可移动,但常与乳腺组织一起移动。病人时常感到乳房胀痛,在月经来潮前3—4日更甚,月经一来,疼痛会觉减轻,但常不消失,摸到的肿物一般不易消退。乳腺囊件增生一般为良性,极少数恶变为癌。经过医生检查,如果为良性,可服中药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其变化。
胸部胀痛月经不来怎么回事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乳腺增生和病理性乳腺增生,其中生理性乳腺增生占大多数,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加重,行经后慢慢消失,随月经具有周期性。多数伴随乳房肿块。少数患者伴随乳头溢液,乳房肿块、胀痛或刺痛等,而月经如果没来,只要不超过7天以上都属于正常现象。
婴儿乳房发育主要的原因
儿童乳房出现发育肿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女孩乳房早发育pp女孩乳房开始发育的年龄是8—15岁,平均为11.5岁。此时乳房可摸到肿块,属正常现象。有些8岁前的女孩因种种原因也出现了乳房发育,亦可摸到肿块,但无其它青春期女性体征。家长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但应避免做乳房活检。 男性乳房发育症pp男性婴儿出现乳房肿块是因为母亲雌性激素对婴儿的影响,随着婴儿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乳房肿块会自然消失。单纯性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症发生在青春期后1年,亦可摸到肿块,持续1—2年便消失。 乳房血管瘤或淋巴管瘤pp乳房血管瘤有自然消失的可能性。
小的血管瘤或淋巴管瘤可局部注射药物进行治疗;大的、有并发症的血管瘤或淋巴管瘤需手术切除。 乳房纤维腺瘤pp乳房纤维腺瘤是青春期前女孩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肿块位于乳房外上1/4区,边界清楚,质地硬,伴有疼痛。10%的小肿块可自行消除;大的肿块,特别是重量超过500克或大小超过5厘米的巨大纤维瘤需手术切除。
儿童乳癌pp儿童乳癌十分少见。恶性程度高,需要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乳房转移癌pp乳房转移癌不是真正的乳癌,但比乳癌常见,往往是白血病、非柯杰金氏淋巴瘤和横纹肌肉瘤转移到乳房,在上述肿瘤诊治过程中若发现乳房肿块,应想到转移癌。
男性乳房发育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者多见于新生儿、青春期、更年期,多可自愈。病理性的称为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它是以男性乳房肥大,单侧或双侧结块,有时伴有胀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患。该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10岁左右男童也可发生。
以上的内容中对婴儿乳房发育主要的原因作了介绍,所以对于很多家长,相信看了以上的介绍,已经全面了解了婴儿乳房发育主要的原因,所以在全面了解以后,为了尽快地组织自己孩子的乳房发育,必须要尽快的通过大医院全面的检查,通过合理的治疗,让自己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尽快的改善。
乳房有肿块怎么回事
疾病因素包括:乳腺发育及退化不良疾病(囊肿、硬化性乳腺病等)、感染性疾病(脂肪坏死、异物引起肉芽肿等)、良性肿瘤(纤维腺瘤、脂肪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乳腺癌、转移性肿瘤)等。
在乳房肿块的诊断中有两点应注意:首先,确定乳房肿块0是正常结构还是异常结构;其次,如果是异常结构,则鉴别其良、恶性。过去,外科医生往往对所有的乳房肿块进行开放性活检,有研究统计,经手术活检后,大约有75%的乳房肿块0术后病理为正常的乳腺组织。所以,如何合理地应用三步诊断法,正确地诊断乳房肿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活检,是每个外科医师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乳房肿块的种类
病理性的乳房肿块
乳腺疾病所引起的乳房肿块,比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等出现的乳房肿块不但是不会消失的,还会严重影响到女性的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
不同年龄阶段的乳房肿块代表什么
专家指出,女性不同的年龄段发现的乳房肿块,常常包含着不同的意义。比如25岁后的肿块经常是乳腺的增生;年轻女性肿块纤维瘤较为多见;年龄比较大,尤其是停经的前后出现肿块,乳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年轻女性也是有患乳腺癌的,因此发现乳房肿块后不能忽视,要到医院及时检查乳房肿块的病因。
常见的乳房肿块有哪些
正常乳房内的乳腺组织,应该是柔软均匀且有弹性的,正常的乳房在检查时不会有肿块扪及。如果乳腺组织增厚、增粗,出现结节或片块,或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都属于乳房的异常变化。乳房的肿块可以发生在乳晕部,也可以出现在乳房内。发生在乳晕部的肿块可以是由乳管扩张症而发生,可伴有先天乳头凹陷及乳头有粉刺样分泌的特征。这类肿块尚可出现红肿化脓形成瘘管。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及儿童乳房异常发育也是发生在乳晕部的常见肿块,肿块多是扁平半球状,肿块位于乳头下乳晕正中部位,不过男性乳房肿块也要警惕,少数也可由乳癌引起的。
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都是发生在乳房外上方的较多,乳腺增生病多伴有疼痛,而乳癌肿块早期,并无痛感。乳腺肿块的大小也有较大的差别,小的可以只有几毫米,大的可以到10厘米以上。单凭肿块的大小是不能判别它的性质和后果,有的乳房肿块虽然还小于1厘米,病理结果是乳癌的也不少。总之,乳房肿块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但首要的一点是分别良性和恶性,乳房肿块往往是乳房病的首发症状,一旦出现乳房肿块,不论其大小及性状,有无痛感,都应立即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