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经常头痛有可能是什么疾病
小儿经常头痛有可能是什么疾病
小儿经常头痛有可能是: (1)颅内占位性病变 (2)颅内血管性疾病 (3)颅内感染
小孩头痛是什么原因 血管疾病引起头痛
脑内部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血管类的病变,比如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都会引起严重的头痛症状。不过这在儿童中较少见。
小儿推拿按摩百会的作用是什么
小儿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以及两耳间连线之交点,属督脉。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推拿小儿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目眩,失眠,焦躁,惊风,夜寐不安,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婴儿脑膜炎后遗症症状有哪些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一种最严重的疾病,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是结核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所引起。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患儿精神状态改变,如原来比较安静的小儿变得烦躁好哭,或者本来活泼的小儿变得精神呆滞,不喜欢游戏。还可有低热、食欲减退、呕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现,年长儿可自诉头痛。
如果病情严重,小儿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喜睡,还可出现抽搐,抽搐停止后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病人死亡。结核性脑膜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则,可出现脑积水、脑出血、肢体瘫痪、癫痫、失明、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当小儿出现反复低热、咳嗽不易治愈时,应到医院拍胸片。如果小儿出现长期低热,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持续头痛、呕吐应到医院检查脑脊液,如果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要彻底、正规地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小儿头痛有哪些鉴别的要点
年龄婴幼儿以器质性病变为主,如脑膜炎、耳或鼻、鼻窦感染;年长儿童多见于屈光不正、高血压、偏头痛和神经官能性头痛。起病情况急性起病首先考虑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者可考虑颅内肿瘤;反复发作者较多见于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及动脉瘤、屈光不正、先天性青光眼、偏头痛等。
小儿腮腺炎该如何治疗
1,病因分型 本病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从腮腺肿前3天至腮肿消失,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为2-9岁,15岁以前儿童都有患病可能,偶有成年人患此病的报道。一次患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2,自诊要点 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迅速肿大,1-2日后另一侧腮腺也肿大,界限不清楚,表面皮肤不红,有压痛,吃东西和张口时疼痛加重。
部分患儿有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好、呕吐、咽痛。这也是疾病初起的前驱症状,有些发病前无特殊感觉。
腮肿一般在7-10天消退,发热和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有些患儿可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大。
3,治疗建议
如果不能确诊患儿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可到医院诊治。由于此病是病毒性感染,并没有有效的对因治疗手段,因此家长也可以自己对症治疗:
可以服用中成药:板蓝根冲剂,小儿化毒散出现高热、头痛及腮腺疼痛厉害时,可用小儿退热片或小儿复方阿司匹林片。
4,注意事项
起居调节对患儿要尽快隔离,并限制活动量,嘱其卧床休息。要多喝白开水。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患病期间要吃流质及软食,如绿豆粥、绿豆汤或大米粥、菜粥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品。
本病一般不用抗菌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腮腺炎一般都能治愈,但本病易并发脑炎、睾丸炎。如发现小儿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睾丸疼痛等,可能是并发了脑炎、睾丸炎,应及时就诊治疗。
应尽量避免孩子与病患儿接触。易感儿童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1/2-1包/次,一日两次。
孩子头痛呕吐警惕脑肿瘤
脑肿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在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胶质瘤是一种高复发的脑部肿瘤疾病,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在小儿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二位,因肿瘤死亡的成人病例中,脑胶质瘤占前十位。
案例:小儿头痛呕吐竟是脑部得肿瘤
护理站突然来了一群人,五六位成年人簇拥抱着一个7岁左右的男孩。经医务人员询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来自汕头偏远的农村,怀抱的小男孩叫小杰,刚在当地一家医院诊断为“脑干占位”。
小杰的爸妈回忆说小杰在4岁时出现过头痛头晕和间断呕吐的症状,当时没做过什么检查,以为是胃炎,只在当地诊所给予消炎对症治疗。今年小杰再发上述症状,予胃炎对症治疗时症状不见改善,还逐渐出现了四肢乏力、走路不稳和精神食欲差等症状。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马上带至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头颅MR即被告知“桥脑占位”。
专家:小儿脑瘤症状不典型 头痛呕吐需警惕
中国每年新发小儿脑肿瘤患儿近3万,由于大部分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头痛感,且临床症状也不典型,易被家长忽视,最终延误诊治。家长必须提高识别孩子大脑“健康警报”的能力,留心孩子身体发出的疾病报警信号,从“头”关注孩子健康。
新生儿头大是疾病吗
为了确保患儿在术前保持最佳状态,医院新生儿科积极配合,采用全进口呼吸机、吸氧、用药等抢救措施。在患儿病情得以有效控制的同时,神经外科为患儿施行了脑室-腹腔引流术。
“先天性脑积水的患儿主要特征是头围较正常患儿大。头围多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开始增大,也有出生时就明显偏大。头围增大以后,脸部相对较小,额部向前突出,头皮绷紧变薄,两眼球转动或斜视或震颤。病情严重者可有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和进食不佳。”专家提醒说,脑积水患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患儿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最后多因营养不良,发生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
TIP:如何预防先天性脑积水?
首先,在妊娠期,准妈妈要注意防止感染,比如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一般在16~18周时应该能发现一些问题。其次,生产时要避免产伤。等新生儿分娩出来以后,如果孩子早产,要有早产监护;如果孩子足月,要有足月的处理,避免感染,这是防止后期出现脑积水的措施之一。
专家提醒家长,发现孩子出生后头围大于同月龄孩子,并且增大的速度较快,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越早越好,否则会造成孩子头围增大,颅内压增高,引起视神经损伤,双目失明,智力倒退,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抽搐、呕吐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