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胃癌筛查怎么做
肿瘤医院胃癌筛查怎么做
早期胃癌最有效的筛查方法--胃镜
胃镜一直被医学界公认为是胃癌早期检出率最有效的工具。
胃镜即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胃部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如何操作
进行胃部检查时,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部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的提前探知。
可以筛查出宫颈癌的检查有哪些
筛查宫颈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筛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如这两项检查发现异常则需再行阴道镜及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抗宫颈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预防,筛查是预防宫颈癌很重要的一步。长沙珂信肿瘤医院肿瘤预防中心建议,宫颈癌筛查应该从21岁开始,不管患者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或存在其他性行为相关的高风险因素,未满21岁女性都不应该进行筛查。21岁以上女性筛查宫颈癌的频率与方式也与年龄有关,21~29 岁的女性一般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推荐每3年筛查一次;30~65岁的女性首选每5年行细胞学联合HPV检测,也可选择每3年行细胞学检查。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的65岁以上的女性可不再筛查。对于接受过HPV疫苗的女性,也应如同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进行筛查,且筛查的项目和频率一致。尽管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的一步, 但它不影响宫颈癌常规筛查的必要性,这点需引起重视。
3类人是胃癌高发群体
一是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二是 长期吸烟、饮酒者
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 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
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常见的癌症筛查的认识误区
1.肿瘤是老人的事。
很多肿瘤不断“年轻化”,因此筛查绝不单是老人的专利。同时,肿瘤也不是越老越要查。由于老年人前列腺癌的进展非常缓慢,即使得病,大多也不会因此危及生命,因此75岁后没有必要再进行每年一次的前列腺癌筛查。
2.体检前不做好准备。
肿瘤专科医生通常需要综合多项检查项目的结果。如果受检者因未做好准备而影响了检查结果,就可能造成漏诊或误诊。宫颈癌筛查时应注意,检查前一两天不宜性生活;做结肠镜前3天,最好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
3.健康体检就是癌症筛查。
普通健康体检范围并不能完全涵盖肿瘤筛查的范围,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两者不能相提并论。防癌体检,除了早期发现存在于身体内部的肿瘤外,还会分析受检者以后患肿瘤的因素,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4.只要是医生,就能做癌症筛查。
“术业有专攻”,只有专科肿瘤医生才了解肿瘤的各种性状。现在某些“筛查”有做得太滥之嫌,随便摸两下、随意做点检查,也被视作参加了“筛查”,如此不但查不出肿瘤。更会让受检者放松警惕,反而误事。拿乳腺癌来说,很多地方都在采用的红外线检查,其实它对乳腺癌早诊就没有意义。
5.误项目越多越好。
有些肿瘤筛查项目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病风险,这就需要肿瘤专业医生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做出选择。
中老年人体检的6个防癌体检项目
1、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在一些沿海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由于乳腺癌的疗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而且受X线照射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筛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定期做此项检查。
2、宫颈癌筛查
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宫颈癌尤其需要引起女性的重视。建议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最好能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是筛查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操作简单、无痛,只需要用一个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还推荐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如盆腔B超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几乎所有妇科肿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筛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饮食,洁身自好。出现月经不正常、绝经后出血等异常信号都要警惕。
3、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4、结直肠癌筛查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现在,显微结直肠镜检查非常方便,可以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早期息肉样病变,就要及时地在镜下切除,防止癌变。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发生跟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5、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3类人最易得胃癌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 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55岁,那么在40岁时就应 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二是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
三是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患有这些疾病的人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怎样做防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查出很多癌前疾病,例如宫颈重度糜烂、尖锐湿疣感染、乳腺囊性增生等,应积极治疗或密切随访,不要认为不是癌症就可以高枕无忧。
防癌查体内容
定期防癌查体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常规项目,必要时做内镜检查取活检,影像诊断,肿瘤相关血清标记物检测。
常规项目:1.三大常规:常规体检、常规实验室检查、常规影像学检查。2.大便潜血(需禁食潜血饮食)。3.肛门指诊(DRE):可发现75%的低位直肠癌、前列腺病变。4.脱落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5.胸部正、侧位平片、腹部平片。6.腹部、盆腔B超以及部分腔内超声等。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肿瘤诊断重要手段,可用于空腔脏器和体腔检查,可发现粘膜的癌前病变、原位癌。内镜检查可发现X线、CT不能发现的肿瘤,可活检。
影像诊断:1.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2.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3.核磁共振显像(MRI)。4.动脉造影等。5.FCT、US引导下穿刺活检6,核素扫描:E—CT。7.正电子核素显像—PET等。其中,PET/CT既可对病灶准确定性,又可准确定位。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比CT、核磁共振更高,能够发现微小的隐匿病灶,可进行良恶性鉴别和恶性程度估计,并鉴别肿瘤治疗后是斑痕形成还是复发灶。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常见肿瘤筛查建议
乳腺癌:对于20岁~39岁的妇女,建议每1年~3年请医生做1次物理检查(触诊)。40岁及以上的妇女,建议在请医生做物理检查的同时,每年做1次乳腺钼靶照相检查。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如癌症家族史、既往乳腺癌病史等,建议您和肿瘤专业医生商量,讨论早期进行钼靶照相的利弊和开始的时间,并进行其它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或MRI检查)或增加检查的频率。
肺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经开始使用低剂量螺旋CT的方法来筛查早期肺癌。经过多年国际上的临床试验数据证明,该种方法是目前发现早期肺癌的最佳手段,
重点筛查人群包括:45岁以上,或有长期吸烟史,吸烟指数在20包年以上(吸烟的年数×每日吸烟的包数),或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环境中,或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或有家族史的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不推荐使用胸透对肺癌进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建议结直肠癌的筛查的年龄从50岁开始,受检者无论男女,应遵循以下几项筛查方法的1种:
结肠镜检查——每10年做1次。
大便隐血试验(FOBT)——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或大便的免疫组化试验。
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进行1次。
大便隐血试验或免疫组化试验(每年进行1次)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每5年1次)。同时进行这两种检查的效果胜过只进行其中的1种检查。
胃癌、贲门癌、食管癌:建议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每两年进行1次。
对于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建议实行胃镜检查(每年1次)——经过确诊的经久不愈的胃溃疡、长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长期随访的患者。
所有上消化道造影结果阳性的受检者,建议进行后续的胃镜检查。
宫颈癌:初次性交后的3年应该开始宫颈癌的筛查——每年进行1次宫颈涂片检查(TCT)和盆腔检查。
30岁以后依据风险因素——经过3次或多次连续的检查,结果阴性的受检者,可以选择减少受检次数。
前列腺癌:建议男性从50岁开始做前列腺癌的筛查。
50岁及以上者——每年请专业医师进行1次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查(PSA)。
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受检者,从45岁开始上述检查。
肝癌:对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增强CT的检查。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大量饮酒者、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长期从事化学药剂等工作的人群。
这些防癌体检别忽视
1、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2、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