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破伤风类毒素的反应

破伤风类毒素的反应

注射后数小时,在注射部位发生直径5-15厘米的炎性肿胀,经5-7日炎症逐渐消退,但遗留一个硬结,需再经多日才能消散。

保存期

于2-15℃ 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1 年。

①体质瘦弱,患热性病、呼吸道病、心脏病以及临产前2个月的家畜均不宜注射。②使用时必须充分振摇,混合均匀。③注射后15日内,须逐日进行观察。如注射部位发生化脓,应施行外科治疗。反应过强时,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孕妇能打哪些疫苗 破伤风

对于从未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孕妇,如在破伤风高发区或从事易受外伤的工作,最好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注射,3次即可,每月1次。对无免疫力的孕妇,如因外伤可能感染破伤风时,则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越早越好。

打破伤风针的副作用

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 ①过敏休克 ②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以对症处理,抗过敏治疗,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破伤风疫苗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制成的。传统的生产工艺包括:在有利于产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产毒的破伤风杆菌,用过滤的方法收获毒素,经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再经若干步骤进行纯化,最终灭菌。

为提高免疫原性,类毒素以铝盐或钙盐吸附。吸附破伤风类毒素通过肌肉注射接种。破伤风类毒素较稳定,可暴露于20℃的环境温度达数月,并可在37℃下贮存数周,效力仍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不过,如环境温度达到56℃,该疫苗在2小时内即可被破坏。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应贮存于+4 (2–8)℃ 如疫苗曾被冷冻,则不应使用。类毒素的效力以具有保护作用的国际单位(IU)表示,此效力单位是通过评估免疫豚鼠或小鼠经破伤风毒素攻击后的生存率确定的。根据WHO的要求2,单价破伤风类毒素的效力不得低于每剂(0.5 ml)40 IU(在豚鼠或小鼠中测定);如破伤风类毒素与白喉和全细胞百日咳疫苗联合,则不得低于40 IU(在豚鼠中测定)或60 IU(在小鼠中测定)。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或伤口较深并合伴有有氧菌感染的情况下易生长繁殖(有氧菌消耗氧气使厌氧菌容易繁殖)。由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特性和特殊环境要求,破伤风杆菌在泥土及铁锈中多见,这点符合老百姓常识,所以临床上,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考虑打破伤风针,一般来说,只是被非铁锈器物划伤表皮,或者伤口不深,较干净,只要做好适当的清创,可以不打。当然现在医疗条件比较发达,加之感染破伤风后果严重,更多患者在外伤后大都会选择打破伤风针。

常说的打破伤风针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制剂:1)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2)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前者需要皮试,后者不需作皮试,价格稍贵,都在几十元左右,一般老百姓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还有一种是通过主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自身产生抗体获得保护的方式,这里顺便纠正一个误区,医学上的破伤风疫苗是指破伤风类毒素制剂,从文字上也能看出来,是类毒素而不是抗毒素,而上文说的TAT,TIG常被叫做破伤风疫苗是个常识性的误区,实属治疗类生物制品,不是疫苗。我们常说的百白破疫苗里的“破”即指破伤风类毒素。这种免疫是通过系列接种注射获得的,其获得方法及有效保护期临床较复杂,加之一般人大都没有严格完成此道程序,或者无法确认,故临床受到可能感染的外伤后仍多采取被动免疫。

破伤风针皮试过敏临床上主要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皮试过敏,可改为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来获得保护,如没有TIG,可采取TAT脱敏注射,具体方法可咨询就诊处医护人员。如果有过严格疫苗接种史的,可根据病情咨询就诊医生,如在保护期内(下文有所述及),不一定需要注射TAT。

破伤风针受伤后多长时间内打最好?能保护人体多久?孕妇要注意什么?

TAT和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年者应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其实,理想情况是,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使用TAT或TIG为主。

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 年者应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其实,理想情况是,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使用TAT或TIG为主。

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常说的打破伤风针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后,通过注射抗破伤风球蛋白获得保护的方式,常用的有两种制剂:1)破伤风抗毒素(TAT,来源于马)。2)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来源于人),前者需要皮试,后者不需作皮试,价格稍贵,都在几十元左右,一般老百姓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TAT和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年者应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其实,理想情况是,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使用TAT或TIG为主。

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百日咳疫苗的分类

1、 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破):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8EU,约折合45亿-90亿菌),精制白喉类毒素20絮状单位(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

2、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无细胞百日咳抗原15-18ugPN,精制白喉类毒素25-3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7-14LF。

3、 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疫苗含有百日咳菌8EV,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它的主要接种对象是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均为3个月-6周岁儿童作全程免疫用以及吸附百白为6周岁以下儿童已经全程免疫后作为加强免疫用。一般接种这种疫苗后很有可能会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地热、头痛等现象,但一般不需要做处理就能够自行消退。

破伤风针什么时候打

TAT和TIG当然是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年者应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其实,理想情况是,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使用TAT或TIG为主。

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破伤风类毒素与破伤风抗毒素区别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的一种免疫疫苗.为了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病的目的. 而破伤风抗毒素是用对破伤风策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的作用、但这种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此、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使体内产生自动免疫抗体、从而达到长久的预防皮伤风的目的.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破伤风菌经减毒加工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才会产生自动免疫力.因此、如果人体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而发生外伤、或是刚刚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而自身尚产生免疫抗体时发生外伤、为防止感染破伤风、应首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使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衔接起来、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的目的.若已经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的人类发生外伤后、没有必要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做为类毒素的抗原和抗毒素的抗体同时注射后也会发生拮抗作用而使相互作用降低、失去免疫效果.生活护理

什么是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百日咳疫苗

1、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破):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8EU,约折合45亿-90亿菌),精制白喉类毒素20絮状单位(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

2、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含无细胞百日咳抗原15-18ugPN,精制白喉类毒素25-3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7-14LF。

3、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吸附百白):由百日咳疫苗原液、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每毫升疫苗含有百日咳菌8EV,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药理作用

本品系由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成人其浆制备而成的球蛋白无菌溶液,用于破风的被动免疫。由于是由人其浆痫备的,所以使用本品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甚微,而且保护性抗体在循环中停留时间更长(比马抗毒素消除慢),肌注本品250U,能维持免疫球蛋白保护水平(0.01U/ml)4周左右。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比使用马抗毒素为优。凡有易致破伤风的创口的人,如果过去未以破伤风类毒素完成初期免疫,或其免疫状况难以肯定,或完成破伤风接种已达十年以上者,皆须使用本品进行被动免疫。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会有哪些呢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很多医院在接诊到受伤的患者后,甚至只是一些轻微的擦伤,无论患者以前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二:疫苗只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有效,很多医务人员会告知接种疫苗的患者,必须在外伤后24小时之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免疫球蛋白,否则无效。专家表示,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三:该应用被动免疫制剂时却不应用,有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患者,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四:被动免疫后就不会患破伤风,被动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便开始下降,身体也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破伤风疫苗什么时候打

预防接种破伤风疫苗,一般2岁前就可以打了,如果是事后预防,则越早打越好。

1、事前预防接种

是指现在没有受伤,但先把破伤风疫苗接种好,受伤时就无需担心中招问题。这就是所谓“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多数疫苗接种都按这个策略执行。目前单独的破伤风疫苗已被淘汰,使用最多的是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联合疫苗(白百破疫苗)和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疫苗)。这两个疫苗在我国为免费接种,孩子2岁前接种4剂白百破疫苗,6岁再接种1剂白破疫苗,相当于6岁以内接种了5剂破伤风疫苗。一般其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至少可以维持到16岁甚至更久。

2、事后预防接种

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破伤风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但最快24小时即可发病,故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 ,TAT保护时间为2-3天左右,TIG保护时间为2-3周,目前临床对此无绝对定论,但大概范围如此,超过这个时间再次面临感染风险,需要再次注射。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的保护时间,相对较复杂,可咨询就诊医生,一般情况是:自最后1次接种后3年以内受伤时,不需再次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超过3 年者应加强注射1次,严重污染的创伤,除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或TIG。其实,理想情况是,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史者,面临可能感染后,在注射TAT或TIG获得保护的同时,情况允许的话,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获得主动免疫,但临床限于个人,医院等原因并未采取此种措施,仍以单纯使用TAT或TIG为主。

针对孕妇,TAT或TIG毒理作用不明,需慎重。但破伤风类毒素(即破伤风疫苗)是安全的,一般来说,使用方法同常人。而对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如果孕妇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如果孕妇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毒素,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区别

破伤风类毒素是用来预防破伤风的一种免疫疫苗,为了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医生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破伤风类毒素,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病的目的。

破伤风抗毒素是治疗用药,是用对破伤风病具有免疫力的人或动物血清经加工精制而成的免疫抗体,注射到人体后,可直接对破伤风起到抵抗的作用。但这种抗毒素是被动的,而且在体内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此,对于预防破伤风病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使体内产生自动免疫抗体,从而达到长久的预防皮伤风的目的。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1.新法接生 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应用2%碘酒消毒后结扎脐带,并多留脐带残端数厘米,争取在24h内脐带按严密消毒方法重新处理,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 2.紧急情况 如遇紧急情况,除脐带处理要严密消毒外,同时: (1)青霉素:肌注青霉素3~4天。 (2)破伤风抗毒素: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 (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入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U。 3.孕妇肌注破伤风类毒素 因母体抗体和新生儿抗体呈正相关,抗体血清中破伤

百白破疫苗是什么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百白破疫苗经国内外多年实践证明,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对破伤风、白喉的免疫效果更为满意。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

哪些情况需注射破伤风疫苗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破伤风针用了比不用好。所以在受伤后,为了保险起见,总要打针破伤风抗毒素,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是否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应根据伤员的划伤程度、伤口的感染情况以及伤员的免疫基础,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1、伤口表浅,伤口清洁,受伤者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百白破疫苗)的,只要对伤口作清洁、消毒、包扎就可以了。 2、伤员虽然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但时间比较久了,且伤口比较深、比较脏,对此除了清洁消毒伤口,只要注射一针破伤风类毒素(TT)疫苗即可。 3、对于从来没有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伤口比较深又比较脏的

破伤风防治的四大误区

破伤风是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致命性感染性疾病,但是对于破伤风的防治人们存在不少误区,以致耽误了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者大有人在。专家告诫大家,有伤口确实有必要预防破伤风,但是也要分情况,千万不要进入了治疗的误区,给自己徒增烦恼。 破伤风的防治误区一:创伤后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很多医院在接诊到受伤的患者后,甚至只是一些轻微的擦伤,无论患者以前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很好的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

百日咳有疫苗吗 百日咳可以打预防针吗

百日咳是可以打预防针的,百日咳预防针也称为白百破制剂,即注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三联针。 一般是在防疫中心免费注射,婴儿出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

破伤风该如何进行预防

破伤风的预防包括自动免疫、被动免疫和受伤后的清创处理及围生期保护。 1、主动免疫 我国早已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为三联疫苗列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象为3~5月龄幼儿,第1年皮下注射0.25ml,0.5ml和0.5ml共3次,间隔4周。第2年皮下注射0.5ml 1次,并在1岁半至2岁再复种1次。以后每隔2年可加强注射1次1ml,直至入学前以保持抗体水平。对未进行过破伤风主动免疫的军人及易受伤的职业工作者,可采用磷酸铝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人群免疫,具有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方法为第1年肌

百白破疫苗要打几针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小孩的百白破疫苗要打五针,包括百白破基础疫苗和加强疫苗。

破伤风该怎样预防

1.伤口处理 对伤口的及时彻底清创和处理,能有效防止破伤风细菌的感染和繁殖,包括对产妇产程中的严格消毒,均有肯定的预防作用,此外,如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者,应及早选用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主张在受伤6h内应用最好,疗程3~5天,目的主要是控制需氧化脓菌的感染,进而避免造成厌氧的微环境,达到控制和 预防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的目的。 现在习用的被动免疫法是注射从动物(牛或马)血清中精制所得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它是一种异种蛋白,有抗原性,可导致过敏反应,而且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长,6日后即开始被人体除

白破疫苗接种时间介绍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接种时间:婴儿出生后满3个月开始接种第一针,要完成该疫苗的基础免疫,还需在出生后满4个月和满5个月时再各接种一次。即在婴儿体内产生了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抗体。 接种方法:在宝宝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进行肌内

破伤风类毒素的性状

本品静置时,瓶底有大量白色沉淀物,上部为微黄色澄明液体,振摇后为微带黄色的乳浊液。 用途 预防各种家畜的破伤风。 免疫期 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第二年再注射1毫升,免疫力可持续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