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痢疾的传播途径

痢疾的传播途径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布丁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痢疾的传染途径 食物媒介传播

痢疾杆菌能够在食物上大量繁殖,食物的污染是痢疾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被痢疾污染的常见食物包括:凉拌菜、剩饭和冷饮,其次为不洁瓜果。

痢疾的传播途径 水源传播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每克重约有1亿多个痢疾杆菌,如果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井水、自来水被污染后未经过消毒而被饮用,就会引起菌痢爆发流行。

痢疾和肠炎的区别 预防不同

对于痢疾传染病的预防重在预防痢疾的传染途径,例如: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肠炎的预防重在注意自身的免疫力方面,例如: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痢疾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中如果与患有痢疾的患者有关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过被患者污染过的毛巾或生活用品等,都可能被传染痢疾。尤其是居住在人员几种,关系密切的群体更容易传播。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染

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

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它个体。

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藉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型虫感染症(T. gondii),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致。

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因此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状况甚为严重,医学中有时会独立探讨。通常主要感染原为细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触生殖器的黏膜组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肠所携带之病原,传递至性伴侣导致感染。若这些部位存有伤口,则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带至全身各处。

垂直传染

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宫”的一种传染形式,通常透过此种传染方式感染胎儿之疾病病原体,多以病毒、和活动力高的小型寄生虫为主,可以经由血液输送,或是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虽较罕见于垂直感染,但是梅毒螺旋体可在分娩过程,由于胎儿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触到母体阴道受感染之黏膜组织而染病;且有少数情况则是在哺乳时透过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儿。后两种路径也都属于垂直感染的范畴。

血液传染

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常见于医疗使用注射器材、输血技术之疏失,因此许多医疗院所要求相关医疗程序之施行,必须经过多重、多人的确认以免伤害患者,于捐血、输血时,也针对捐赠者和接受者进一步检验相关生理状况,减低此类感染的风险,但由于毒品的使用,共享针头的情况可造成难以预防的感染,尤其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更加困难。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传染的

痢疾杆菌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罪魁祸首。痢疾杆菌存在于痢疾患者或是 带菌者的肠道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手、食物、饮水、苍蝇等途径, 最终又被食入完成传播循环。生活接触传播中,尤其通过“脏手”传播是孩子受 感染的主要环节。食物传播是食人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进冷餐等食物引起, 为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此外,以苍蝇作为媒介或粪便污染了水源,也是卫生条 件较差的地区的重要传染原因。 所以,只要做好痢疾病人的隔离及其排泄物的消毒,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 后洗手的好习惯,生食洗净消毒,养成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搞好环境卫生及消 灭苍蝇就可防止痢疾传播。

痢疾是什么意思 痢疾的传染途径

痢疾的传染途径是粪便、手、口,即痢疾病人排出的大便中存在着大量的痢疾杆菌,可以通过污染水源引起大流行,也可以通过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还可以通过病人用过的餐具、玩具、工具等传染给健康人。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只要痢疾杆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就有可能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数小时-7天左右的潜伏期引起痢疾。

痢疾传播途径有哪些

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

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一)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二)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一)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二)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疟疾如何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

偶尔有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者使用被疟原虫的污染后的注射器也可以造成疟疾传播。罕见有同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痢疾传染吗 痢疾的传播途径

1,手的传播:手传播在生活的接触传播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手抓取食物后,把痢疾杆菌带入消化道引起痢疾。   2,介水传播: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源,主要是喝了带有痢疾杆菌的水源。   3,食物传播:被污染的食品,苍蝇也是污染的媒体,有些食物被带有痢疾杆菌的苍蝇爬过后,容易感染痢疾杆菌。

疟疾有哪些传播途径

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可传播人疟的按蚊的种类有60余种,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人对疟疾普遍容易感染,多次发作或者重复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则表明感染后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疟疾根据病情的发展分为5个时期:

1.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持续约10分钟,1个小时后,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高热的后期,手心微汗,大汗淋漓,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很困倦。

5、间歇期:是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

因为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如果按蚊吸入了疟疾病人的血液,再叮咬健康的人类的时候,就会把病源带进健康人的血液里,传播疟疾,所以,预防疟疾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源头上控制住,要做好彻底灭按蚊、做好个人防护、治疗传染源的三个工作:要搞好环境卫生,经常喷洒杀蚊药等,做好个人卫生的工作,夏天不要在外面露宿,如果去蚊子多的地方,尽量不要穿短袖,以防叮咬,一旦有疟疾的症状,应该及时要医院就诊,及时接受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羟基喹哌、乙胺嘧啶、磷酸咯啶等。

痢疾的传播途径

痢疾传播方式主要是以“粪-口”的途径进行传播。痢疾杆菌随着患者或者健康带菌者的粪便排出,借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污染的手、污染的食物、污染的水源、苍蝇叮咬的食品等经口传染。

痢疾的传播途径 苍蝇传播

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这主要是携带了痢疾的苍蝇污染了食物所致。

流行感冒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并保持30min,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通过污染食物或玩具的接触,也可起传作用。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预防秋季高发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丙肝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⑴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⑵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

痢疾为什么反复发作 痢疾会反复发作吗

痢疾属于传染性疾病,如果在治疗期间没有有效的控制好传播途径,是有可能反复发作的。另外,如果对于痢疾杆菌的治疗没有达到彻底杀灭的效果,也是可能反复发作的。

小儿痢疾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防护得当,都可避免宝宝患上小儿痢疾。预防细菌性痢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发现菌痢病人应早期隔离并积极彻底治疗。得了细菌性痢疾,一定要坚持治疗7~10天,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常,以免痢疾迁延或复发。病儿不要随地大便,病儿的大便应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后倒掉。患有慢性痢疾的病儿应到医院根治,这样就可起到控制传染源的作用。 二、提高免疫力。 在痢疾高发季节或地区可用鲜马齿苋30克煎汤、每天服1剂,连用3天,或黄柏3~6克,水煎服,1日2次,连服3天,较大的

梅毒传播途径

1、性接触。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2、血传播。梅毒患者、潜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具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 3、胎传。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4、其他。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

小孩痢疾是什么原因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污染的手也是痢疾主要传播途径。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

细菌性痢疾有怎样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菌痢早期病人传染性大,应及时隔离和消毒粪便。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性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者产生短 暂、不稳定的群和型的免疫力,容易重复感染和复发。

痢疾会反复发作吗 怎么避免痢疾反复发作

要想避免好痢疾反复发作的现象,必须控制好再次受到痢疾杆菌的传染,其避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接触带有痢疾杆菌的人群或生活用品以及避免使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 2、避免使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质,甚至避免使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洗脸、漱口。 3、苍蝇也是传播痢疾杆菌的途径之一,尽量避免被苍蝇吸食过的食物。

丙肝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包括输血、血制品、皮肤或者粘膜破损等血液方式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丙肝病毒等事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体。通过输血或者使用血制品(如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都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对于输血和血制品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共用剃须刀、牙刷、

梅毒传播途径

梅毒的传播途径 1、直接性接触传染 约 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多有病损,病损的溃疡面和渗出物中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经研究发现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有亲和力,能穿透正常的皮肤和粘膜。梅毒病人生殖器上的病损不痛不痒,不妨碍性交,如果病人继续与其他健康人发生性行为,那么后者很容易被传染上梅毒。 另外,在性交时,外生殖器极度充血,并相互摩擦,多少会引起皮肤粘膜的细微擦伤,更为梅毒螺旋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吻、同性恋、口一生殖器接触,手一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