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护眼方法
儿童家庭护眼方法
孩子一岁大时,眼部整体的各个机能、感觉就都比较敏感了。这个时候他就能够看到如线头、头发等比较细小的东西了。两三岁时,孩子不但可以看近的东西,而且对远的东西也开始有兴趣,看看天上的飞机,看看小鸟。不但视力好了,好多东西都跟着发育起来。看东西也会有立体的效果了,此时保健重点为:活动增多,谨防眼外伤。
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这一时期,孩子会比以前有更长时间的看书、画画等近距离作业时间,要注意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钟为宜。如看电视,应根据房间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电视,人与电视的距离,应在电视5-7倍对角线以外,每次20分钟左右。
2、防止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并在此期间学会了奔跑。所以眼外伤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时尖物扎伤眼睛。家里人在使用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时,要让孩子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如果发生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可让孩子轻轻闭眼,靠眼泪将其冲出,如异物是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将其沾出,切忌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因为这会造成眼球表面的划伤和继发感染。如果异物是在黑眼球表面,则应到医院请眼科医生帮助取出。
3、若确诊为斜视应积极治疗
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如根据上面介绍的方法发现孩子确实有斜视,应及时就诊。因为有的斜视是由于孩子眼睛有屈光不正,比如较大度数的远视眼,使孩子的调节状态发生异常,出现斜视。这时可以通过及早配戴矫正眼镜进行治疗。而如果经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为麻痹性斜视的,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也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而不要延误治疗,使视功能受到影响。
4、家庭检查方法
点视力表。让宝宝指出白色屏幕上大小不等的黑色圆点在哪里,多数1-2岁的宝宝就能做到。又如条栅视力卡,是让宝宝回答卡片上有没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并说出条纹的走行方向,3岁的宝宝就能说明白。儿童图形视力表,是以儿童熟悉的图形作为视标,比如手、苹果、汽车、房子等,让宝宝辨认,3岁的孩子乐于接受这种检查。
新妈必知的小儿发烧家庭护理攻略
一、小儿发烧家庭护理基本步骤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体温的测量分为口腔、肛门、腋下三种方式,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
发烧病人的脉搏会加快,一般而言,体温每上升1℃,脉搏增加10次。新生儿时最快,婴儿每分钟100~120次,1~3岁幼儿每分钟100次左右。脉搏与体温不相称常提示某些疾病。如婴幼儿肺炎合并脓胸或中耳炎时,脉搏会达每分钟140~160次,与体温升高不相称。
呼吸频率成人正常值为每分钟16~20次,儿童则相对较快。
小儿发烧家庭护理2:注意居室环境
儿童羊角风的家庭护理措施
儿童出现羊角风是非常麻烦的,患儿更是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家长尽量避免一些可能会对儿童治疗造成影响的情况。小编为您介绍儿童羊角风的家庭护理应该如何进行。
儿童羊角风的家庭护理首先要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学习,保证充分的休息,饮食不过量,饮水勿过多,避免睡眠不足及情绪波动。饮食要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忌辛辣、咖啡及海鲜等。
其次注意安全,患者在服药期间不能单独外出,以防止交通事故发生,注意患儿安全,禁止单独游泳及攀高,防止坠床或摔伤。发作时禁止强行服药或进水、进食,避免用强力阻止患儿抽动,以免发生骨折和其他意外。
避免诱因,家长要留心观察,摸索规律,注意避免促成患儿发作的原因,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睡眠不足、进食过量、高声、强光、感冒等。尤其是幼儿,高热抽风的小儿转为羊角风患儿的比例大致为25%。因此,孩子出现高热应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不可擅自停药,由于羊角风病程长,需长期用药治疗,许多家长怕长期用对患儿身体有损害,一见病情缓解,就自行停,结果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其实治疗羊角风的物并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如不继续治疗,不仅会发作更频繁,还会严重损害高级神经精神功能,出现智力、运动障碍或情感异常等。
另外,患儿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儿童羊角风的家庭护理应该如何进行您已经有所了解了。祝您健康
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
1、自身抵抗力是预防哮喘的最好武器,因此,日常要注意引导孩子多运动,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适应气候变化,做好预防哮喘的工作。
2、注意孩子的保暖,尤其是哮喘患儿的保暖工作要做好,避免着凉而发病。
3、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的哮喘问题,一定要先找过敏源,虾、蟹等海鲜食品容易引起过敏也应慎食,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饮食习惯,找出导致哮喘的因素,从根源上杜绝病症发作。
4、当然,预防哮喘要注意加强营养,日常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豆制食品,蔬菜水果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方法,哮喘的每一次发作对于患者的身体都有伤害,因此不想其复发,就要多了解写关于哮喘方面的常识,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秋冬交替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
1.了解天气变化信息,及早做好呼吸道疾病防护。家有哮喘患儿,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信息,一旦天气骤变时,要注意增减衣物,寒冷或风大的天气注意减少外出和运动的频率。对冷空气过敏的哮喘儿童,最好在寒冷天气到来之前的早晨就先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对冷空气的耐受力。
2.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哮喘患儿多为过敏体质,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是接触了某些易引起患儿过敏发作的东西:如某些食物(如坚果类、牛奶、海鲜等)、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如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等)、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因此,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与这些过敏原的接触。
3.及时识别哮喘发作征象,随身备好药物:单纯的咳嗽,呼气时带有哨音,哮喘患儿的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当成是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炎来治疗,以致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因此,当孩子咳嗽治疗时间较长时,家长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当孩子被确诊患有哮喘时,家中要常备药物,带孩子外出时也要随身携带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当孩子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感染等诱发,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急性发作征象,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出现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点的呼吸困难时,需要用快速缓解药物来缓解,以让呼吸恢复平稳,如果发作时症状较重,可给予氧气袋吸氧,并尽快送往医院。
儿童哮喘怎么做家庭护理
哮喘是与心理应激相关的一种躯体性疾病,即心理应激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而哮喘发作时的喘憋、紧张、濒死感,又会反过来刺激患者产生心理应激,使其精神紧张、恐惧、抑郁、沮丧,进一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哮喘易于发作,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必须对患儿多做安慰、鼓励、解释工作。
家长应设法引导患儿,消除他们对哮喘及其用药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感,鼓励他们自信自强,乐观豁达。一方面要避免对患儿产生厌烦和歧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溺爱他们。不要经常询问孩子是否不舒服,或常说是否感觉要发病等暗示性话语,以免造成患儿精神紧张,诱发哮喘。患儿感到胸闷憋气,出现发作预兆时,可鼓励他尽量放松,如采用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等。
总之,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护理工作,做好孩子的护理,及时为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及时康复。
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
从留守儿童亲子分离、监护不力的种种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当下孩子们的生存危机,还有暂时看不到的、由于亲情缺失和情感冷漠而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更重要影响的发展隐患。
相当多的留守儿童家庭尽管家庭结构并未破裂,孩子父母双全,但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远离孩子的现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使家庭的上述特征发生了诸多改变:亲子之间面对面、互动频率高、日常生活中影响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甚至不复存在。因而不可避免地使得家庭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在其效果上大打折扣。
留守儿童家庭因父辈与孩子的亲情缺失而导致的孩子在家庭中缺少安全感、缺少父辈引领、缺少与父母积极的情感互动和缺少心理支持,难免对父母的情感冷漠,进而导致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长期积淀下来将对其一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儿童腹泻时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1)调整宝宝的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宝宝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宝宝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宝宝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水,甚至暂禁食,使胃肠道充分休息,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低温刺激则肠蠕动更快,容易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宝宝大便后应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可以使用尿不湿),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宝宝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