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会引起烧心
胃食管反流会引起烧心
最近美国的消化疾病周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国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提示胃食管反流病与此后5年内首次心梗风险增加57%独立相关。而如果不经过校正分析,胃食管反流患者5年内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甚至达到了没有反流者的6倍。
对于这个研究结果,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胃食管反流患者本身,往往同时具有和心梗重合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或者吸烟。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而后者可能与许多疾病相关,比如心梗,或者肿瘤。
专家介绍,排除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伤心的说法,胃食管反流病除了对生活质量会带来负面影响外,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下段有糜烂情况,如果一直不进行干预,本身也容易发生严重病变。
“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首先是要对饮食加以管理,特别是这样的激情夏夜,一定要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过于油腻的食物,也要少食巧克力、咖啡及浓茶等,同时戒烟戒酒,最好睡前3小时内勿进食,进餐后则避免立即卧床。”专家提醒。另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一般药物治疗在两周左右,就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病是一回事吗
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有什么区别呢?前者是一个临床诊断,泛指存在胃内容物反流,且由于反流导致食管及食管外的一系列症状,伴或不伴有食管黏膜损害;后者更多的是一个内镜诊断,指胃内容物反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造成了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内镜下可见的损害,根据内镜所见黏膜的损害程度可对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有利于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简单来讲,胃食管反流病包含了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破损者称反流性食管炎,未发现食管黏膜破损者则仅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者不一定同时伴有食管黏膜的糜烂或溃疡,内镜下确诊反流性食管炎者也不一定有典型的烧心、反流症状。
两者区别总结如下:
1、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表现。
2、胃食管反流病由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
3、反流性食管炎是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上,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的炎症,胃酸,胃蛋白酶等对食管造成一定损害后,食管粘膜会出现溃烂,临床表现为烧心,食物反流,咽下困难,贫血等。
4、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可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同,但内镜下可无特异性表现。
5、反流性食管炎在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的溃烂和渗出,当病程进一步发展,可出现Barrette食管,即溃疡,增生,狭窄等,为癌前病变。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哪些
生活中, 胃食管反流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烧灼感)等,食管炎如果有溃疡、出血后会引起狭窄,导致出现吞咽困难,这些都属于病理导致食管出现的症状。
对于患者而言,食管癌会导致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而胃食管反流病也会引起这一症状,食管炎有轻中重度,轻度不会引起吞咽困难,而中重度会引起食管粘膜壁出现水肿、溃烂、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的症状,因为反流性食管炎长期慢性反复的发作,引起溃疡不断的愈合,这样会产生斑痕,引起食道狭窄,导致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
此外,短暂或偶尔胃食管反流,因食管有一套自我防御或保护机制,不会对食管造成严重危害,不造成严重后果,但若频繁、持续性反流会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发生食管炎、溃疡,久之可引起食管出血、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Barrett食管(即癌前病变),进一步发生食管腺癌。
胃食管反流胸痛怎么办
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胃食管反流病是高发慢性病。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已经达到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为16.98%,北京为10.19%,上海为7.76%。
“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在城市中上升速度很快,年轻化也是一个显著的趋势,现在30多岁就得病的就不少。”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已经成了新的一种“城市病”。
教授介绍,人吃东西时,食物通过食管下到胃里后是不会再回到食管的,但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里的内容物不正常地反流到了食管,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为主要的两个症状,反流是指胃里的东西有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有时是酸水,有时是食物),烧心则是指胸骨后有烧灼感。
教授介绍,胃食管反流的病人因症状表现不同,有的去看消化内科、有的看心内科,还有的看耳鼻喉科。其实只要出现烧心、反流和胸痛就应该去看胃食管反流病专科。
胃食管反流也会用“障眼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部分民众对胃食管反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烧心、反酸的典型症状上,殊不知胃食管反流病还会用其他极具迷惑性的症状,让患者在就诊时找不着北。
“大家都知道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表现是以食管症状为主的,包括烧心和反酸。需要提一下的是烧心,老百姓讲的烧心是指烧灼感,但只有胸骨后的烧灼感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教授在“2011年西部消化高峰论坛”上介绍说,应该跟老百姓解释清楚,烧灼感的部位不同,所反映的病症也不一样。
教授说,食管外的症状严格说来包括几大内容,一是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合并有其他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上腹痛,当然还有腹胀,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佳,也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另外,应该引起更多重视的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胸痛。”
据悉,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非典型症状,从而令很多患者将之误认为其他疾病。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因被症状误导而走错门诊,甚至接受“张冠李戴”式的治疗。对此,教授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填写一份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自测表,做症状自测,并在就诊时完整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
根据我们给大家提出的这个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方法之后,那么大家在选择对疾病治疗的时候要先给自己改善一下饮食习惯,带有辛辣刺激的食物在疾病患病期间是不能吃的,而对于这样的疾病做治疗还要记得合理给自己用药物,不然疾病无法治疗好,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也要记得避免让自己暴饮暴食。
胃酸过多的症状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物质,统称为反流。
烧心是一种位于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样的疼痛感,同时伴有反酸的症状。烧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的之一,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过快或过多,但是,有些人即使非常注意饮食也经常有烧心,还有一些人在进食某些特定的食物后如:酒、辣椒等发生烧心现象,这些食物可以使您的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或胃酸分泌增多,以上这两种原因都能引起烧心。
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胃食管反流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并可致食管炎、反流物还可进入诸如咽喉部、肺等器官,引起多种疾病。
有资料显示。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约有7%的成人每日有1次反流,15%的成人至少每月1次。我国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发病率约为5。8%-9。4%,约占消化道门诊患者的10%。
是什么原因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食量增多;脂肪摄入增加,另外社会竞争激烈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压力等等综合作用,成为胃食管反流病以较快速度、较大幅度增长的原因。
相对于患者人数的增加,人们对这一疾病的了解却显得远远不够。这一方面除了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外,另一方面也跟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常与一些类似病症容易混淆有关。譬如:它最早的症状常常是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睡眠障碍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心脏疾病,胃病、或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这就更应该提醒人们:出现类似身体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尽快查清原因,对症下药,以免延误时机。
胃食管反流能治好吗
1、患胃食管反流能治好吗
胃食管反流病时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是胃食管动力障碍(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针对本病病因而言,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关键是患者要坚持长期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或食管炎症状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也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
胃食管反流能治好吗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轻者引起烧心、泛酸、胸痛、反食、吞咽痛、吞咽困难及呼吸道、等症状,重者可导致肺部吸入综合征,甚至窒息死亡,或者出现食管腺癌。该疾病易发人群是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在应用药物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基本控制反流症状)后,继续治疗时间还该坚持多久,目前尚无一致的专家共识,但如在取得疗效后过早停药,则病情很容易在短期内复发。因此,一般认为患者服用药物的最短疗程为8周,病情缓解后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2、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疗
2.1、药物治疗
目前控制胃酸的药主要是两大类:第一类就是抗酸药,吃下去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这类药物往往作用时间非常短暂,只是在临时控制症状的时候有效,所以不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法推荐。
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抑制胃酸分泌的药又有两类:一类H2受体拮抗剂,一类是质子泵抑制剂。相对来说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强,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它比H2受体拮抗剂的疗效更好,所以现在控制胃酸方面推荐使用的药就是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吃完饭以后觉得反酸、难受;或者打嗝打到停不下来;又或者是觉得胃胀、嗳气,甚至是烧心?如果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症状,那么一定要注意了,你有可能患上了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对人有什么影响呢?就这一话题,我为大家讲解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胃里面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或食管以外,如口腔、咽喉、气管、肺等,引起一系列不适和症状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为食管内的症状和食管外的症状。食管内的症状主要是烧心和反流,烧心是在胸骨后或上腹部的一种灼热感、烧灼感,反流指的是胃的内容物、食物或者液体向口腔方向流动,而食管外的症状主要在口咽鼻等部位,表现为口腔溃疡,咽部不适、疼痛,鼻塞,耳鸣、听力的下降,哮喘、咳嗽、肺炎等。如果您出现了这些相应的症状,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也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了。
很多人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只是一个单纯的消化系统疾病,事实上,胃食管反流病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反应,不仅仅是影响消化道那么简单。
胃食管反流的危害
现在有不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在胃镜下看不到任何异常的表现,(胃镜报告也没发现任何问题)但病人仍然有反流、烧心、咽喉不适异物感、咳嗽,胸闷憋气等一系列的不舒服的症状。导致很多患者误认为自身胃肠道没有太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耽误对患者病情的治疗。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除了胃镜检查外,还有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测压,24小时PH值胃酸监测检查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检查手段明确具体的病情,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而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主张以药物治疗为主,抑酸、保护粘膜、促进胃食管动力。如果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可以采取内镜下的射频治疗,或者在外科进行行微创抗反流手术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特点
反流性食管炎三大特点:不受重视、易误诊、擅隐藏
特点一:高危者,提高就诊意识
胃食管反流病,其实每10个都市人里大约就有6名患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高发慢性病。但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就诊理念不同,近700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正忍受着疾病的严重侵扰,而过半竟然不知其病为何名。
特点二:易误诊,常被诊为咽炎、慢性咳嗽、失眠
从门诊病人的就医情况看,将近30%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未出现常见的烧心、反流症状,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胃酸反流至食管后又继续向上,跑至肺部,会引起反流性哮喘,到喉咙口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及反复咳嗽。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走错门诊"的事情时有发生。
因此,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顽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后出现哮喘(非过敏体质)和胸骨后不适,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须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特点三:擅“隐藏”,过半患者被胃镜报告“欺骗”
很多患者出现烧心、反流症状之余,还会觉得唾液分泌增多,口中泛苦,这是因为从胃里反流出来的东西酸性较强,涌上来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大量分泌唾液,来中和酸性——胃食管反流病正好钻了这个空子。
患者可能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是通过胃镜检查却一切正常,这被称为内镜下无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这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唾液分泌较旺盛,正好中和反流物的酸性从而避免食管受到伤害。也就是说,过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胃镜检查一切正常而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
胃酸反流会导致食道癌吗
胃食管反流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且常常被看做是正常的消化系统现象,但是该种现象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病,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而引发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该病可分成食管和食管外分析症。中华医学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发率为5.77%,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病发率更可高达10.19%。该种病症广泛发生在各地。
胃食管反流病像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是高发慢性病。但在我国,近亿病人中有超过7成的人正忍受着病的严重侵扰,其中竟有过半对此病一无所知。专家指出在接触过的胃食管反流病人中,有长达20年烧心、反流史才来病院救治。
胃食管反流病除了具有“烧心、反流”等食管内症状外,胃食管反流病还可能“伪装”成慢性咽炎症或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数据证明,约27%病人症状症状为咽部异物感。因此,大家对于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烧心等现象要提高警惕。
消化系统专家认为若不控制食管炎症,将会引发某些严重的并发症,譬喻食管炎症、Barrett’s食管、狭窄、腺癌。然而,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与别的病的症状可能有重叠,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自行滥服药物可在在某种程度上掩盖真实发病因素。如果病的状态恶化,就得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反胃的现象也分成许多种,有短暂性的,也有经常性的,如果您经常出现反胃的现象,那就要思忖是否是胃食管反流病了,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做检查诊断,以免由于诊断的晚而错过最佳治病时机,给您带来更多的危害。
晚上反胃是怎么回事引起的
这种情况都属于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范畴,但只要患者没有感到胃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烧心,没有继发的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格说来不算一种病,长期也不用担心食道癌的危险——实际上,对于胃食管反流疾病,现在研究发现癌变的机会很小,原因可能是不断吞下的口水有中和胃酸的保护作用。
即使是胃反流物长期刺激食管,导致其下端黏膜被胃柱状上皮所取代,即所谓“巴瑞特食管”癌前病变,其癌变的可能性也不大。极少数癌变的情况也是20~30年后的事情,如果只是反胃反刍,就更不用为此忧心忡忡了。胃食管反流的危险主要在其引起的食管外严重并发症,例如哮喘、窒息等。
胃食管反流与晚饭吃得太饱确实有关——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吃得过饱后容易出现打嗝,甚至烧心,因为吃得过饱会加大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浓度,也容易导致胃部腹压过大,从而使胃的入口贲门闭合不全,胃液就反流到食道中来。因此,预防上应遵守以下原则:
进食要慢,每次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吃过多稀粥和酸菜汤,以免在胃里发起大量泡沫;
饭后最好散散步,或者休息一下,不要马上干重体力劳动;
反胃我们在平时的时候还是可以控制的,在饮食当中不要一下子吃得太饱,在吃完之后最好稍微做一下运动不要一下子就坐下来,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的避免反胃的发生,在吃完饭之后,最好散步半个小时,这样对于我们的肠胃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胃泛酸烧心的症状
反酸烧心”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人们大多认为这是饮食不当造成的,不太在意。但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就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了,临床上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可以有许多原因引起,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胃排空延缓;食管本身蠕动功能下降,不能迅速清除反流物;胃的一部分异常地突入胸腔,形成裂孔疝,天然的抗反流屏障遭受破坏等,在上述情况下均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能造成食管黏膜组织损害,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当反流物进入呼吸道时,还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 除胃食管反流病外,反酸烧心症状可出现在正常人身上,也可出现在溃疡病人身上。
但正常人出现该症状时,每次持续时间大多不超过5分钟,全天不会超过1小时。溃疡病的反酸烧心症状多在空腹时出现,进食后可缓解。而胃食管反流病的反酸、烧心、反胃、嗳气及胸骨后疼痛,症状多在饱食、饭后出现。
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出现如咽部异常感觉,胸闷憋气等不典型症状,有时容易造成误诊。 胃食管反流性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可采用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胃酸及促动力治疗等,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时与病情程度不相对应,且不恰当的停药后症状极易复发,所以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并定期复查。当药物控制不满意的时可在胃镜下行食管黏膜缝合术或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太烧心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本来应在胃里的东西,往上跑到食道里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事呢?是因为食管和胃连接处的“阀门”坏了,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时,阀门会关得紧紧的,但得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人,这个阀门就关不紧了,胃内的东西进入了食道。
胃食管反流会带来哪些问题?调查显示,8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烧心引起的睡眠困难;为避免烧心,超过2/3人称影响了饮食习惯;1/3患者认为该病影响了工作效率;超过50%的患者社交活动受影响;由于和食管癌相关,还让人总揪着心。
但胃食管反流并不难治。改变生活方式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的最好办法,要适度减肥、少吃高脂肪餐、戒烟限酒、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等。
除此之外,大多数患者通过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以及服用一些中和胃酸的药,基本都能很快缓解症状。但食管黏膜有糜烂要修复的,初次正规治疗必须坚持服药8周,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与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0%和90%,所以通常需要采取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调理要注意四“有”
1有质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以低脂肪、高纤维食物为主。
2有量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饮食以七八分饱为宜。过量饮食会加重胃的负担,引起胃的消化功能障碍,使胃排空减慢。食物停留在胃中,胃内压力增高,食物更容易返流到食管,引起烧心、泛酸、打嗝、胃胀等不适。
3有时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三餐定时,晚餐时间的选择尤为重要。晚餐应安排在睡前三个小时。现代人的晚餐相对丰盛,进食量也相对较大。胃排空的时间大约是3~4小时,晚餐时间过晚,睡觉时胃内容物尚不能完全排空,一旦平躺,滞留于胃内的食物很容易返流入食管。因此临睡前不宜进食。
4有不食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避免进食易引起烧心的食物。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不同患者对于同一种食物的反应性不同。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食过甜的食物会引起烧心,但也有个别患者烧心时食用甜点症状缓解。所以,患者应对容易引起烧心的食物作记录,避免再次吃相同食物引起疾病复发。
职场三种人当心“烧心病”
职场有一句很流行的话:“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快速的生活及工作节奏,导致很多上班族稍不留神就频繁出现“烧心”、“反流”,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烧心病”(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如果放任自流,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烧心病”:正规治疗要趁早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里的酸性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病变,常出现烧心、反流、咳嗽、哮喘、出血、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导致喉咙或气管损伤、食管炎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后果,如引发食管狭窄等并发疾病,还可能引起食管腺癌。
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尽管很多人正忍受着胃食管反流病的侵扰,绝大多数患者只是通过注意日常饮食或自行购药来控制症状,专家提醒:这种做法可能会暂时缓解症状,但胃食管反流病是症状较复杂的慢性病,如果长期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甚至引起食管腺癌。
如果经常烧心、反流,最好先到医院进行诊断,一旦确诊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新一代的PPI抑制剂,可在5天内有效缓解症状。
反流症:职场人士需警惕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饮食不规律、多坐少动等状态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其中三类职场人士尤其需要特别警惕“烧心”、“反流”:经常出差的、烟酒不离身的和频繁加班的。
专家解释说,在大城市里,大多数的上班族会出现作息时间失常。突如其来的任务随时可能发生,应酬、出差等问题使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或变动上下班时间,这样容易模糊工作与休息的界限,主人加班胃也跟着加班,生物钟的紊乱会引起胃酸分泌不正常。时间久了,就容易患上胃食管反流病。
其实,我们身边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而无法有规律饮食的人并不少。很多时候一天都没吃东西,晚上却要陪客户几小时不停地吃喝,不规律的饮食会破正常的胃肠活动,而酒精会影响迷走神经系统,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久而久之,“烧心病”就会不请自来,给健康带来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