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与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
白术与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
白术服用之后能起到较好的利尿消肿作用,特别对于那种肾性水肿或者是小便不利而引起的四肢水肿症状,服用之后都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另外像那种体内湿气过重的人或者是水肿型肥胖的人,适量服用白术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白术泡酒喝的功效与作用
1.健脾养胃白术入脾经,具有补脾的作用,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所以如果是脾虚的人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白术泡酒。
2.利尿消肿白术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于身体水分过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有利于减少肾脏的负担,对于体内水分过多的人来说,经喝一点白术酒,会有比较显着的利尿作用。
3.活血化瘀白术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利于活络经脉同时化解淤血,如果是有这种淤血情况的人,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白术酒来缓解,同时也可以外用,有利于帮助人体化解有淤血的情况。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概念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用法
生白术: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功能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所以,麸炒白术一般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
白术原本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由于白术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可使老龄的肾脏结构有明显改善。
白术的种类
1.生白术,即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2.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十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3.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即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
4.土炒白术,取一份灶心土(伏龙肝)研为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五份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着。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
2.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
对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等症状也有好处。
炒白术的作用
炒白术是什么
白术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白术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
那么炒白术是什么呢?
炒白术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这样就做成炒白术了。
查看详情>>炒白术有什么作用
炒白术的主要材料就是白术,那么炒白术有什么作用呢?炒白术的作用大不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白术水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3、抗应激
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4、增强造血功能
白术有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
5、利尿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不麻醉犬静脉注射白术水煎液,尿量增加9 倍,作用持续5小时;灌胃给药使尿量增加2-3倍,作用持续6-7小时。白术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白术的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增加Na+、K+、CI-的排泄有关。
查看详情>>炒白术有副作用吗
炒白术基本是没有副作用的,根据一些相关人员提供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白术是不是有副作用:
1、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3.3士0.7g/kg。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25g/kg,多数血压急剧下降,平均降低至原水平的52.8%,3-4小时内未见恢复。
2、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月,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用药14天后,有中等度白细胞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服药2月,有轻度贫血,脑、心肌及肝组织无任何变化。某些动物个别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度颗粒变性,肾小球则无任何改变。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炒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肿作用。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白术水煎液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抗应激
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增强造血功能
白术有促进红细胞造血作用。
利尿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不麻醉犬静脉注射白术水煎液,尿量增加9 倍,作用持续5小时;灌胃给药使尿量增加2-3倍,作用持续6-7小时。白术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白术的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电解质重吸收,增加Na+、K+、CI-的排泄有关。
抑制子宫收缩
白术安胎的功效与其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
白术炒与不炒的功效与作用
生白术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白术,其药性会比较强,服用生白术有较好的固表止汗作用,由脾虚、气虚引起的多汗人群,服用生白术后能够让脾脏得到更好的运化,因此能更好的运化水湿,起到止汗的作用,另外,应用生白术对自汗或者是盗汗的情况都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健康。
白术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认为:白术入脾经、胃经,白术炒制后具有补脾胃的作用,应用炒白术对于脾虚的情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有利于治疗脾气虚弱以及对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
白术炒与不炒的区别 止汗用白术还是炒白术
炒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气、止汗、燥湿利水、安胎、和胃等功效,对于脾虚食少、胎动不安、腹胀、泄泻、水肿、便溏、痰饮眩悸、自汗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用炒白术治疗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较多。
需要服用白术的患者,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一些影响。
白术有哪些炮制方法
正如《医学启源》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神农本草经》记载白术“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药性赋》记载白术“味甘,气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湿之功;强脾胃,有进食之效,佐黄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实有消痞之妙”。
白术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满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表虚自汗可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胎气不安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有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利尿、抑制子宫收缩、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与白术健脾益气作用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应激、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其燥湿利水功效与利尿作用有关;而安胎功效与抑制子宫收缩作用有关。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入煎剂常用量6~12克。
白术的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临床常用的白术炮制方法有:1.生白术,即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 克,常与枳实同用。2.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十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3.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即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4.土炒白术:取一份灶心土(伏龙肝)研为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五份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