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近视后哪几件事越做越错

近视后哪几件事越做越错

目前,在防治近视方面,容易踏入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孩子视力不好,就是近视。

有些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如看不清黑板等)或是孩子在体检时被查出视力下降,就武断地认为这孩子是患了近视,然后就到处寻医帮助孩子治疗近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能影响孩子视力的眼病有很多,除了近视以外,还有先天性眼底病变、先天性远视、先天性散光、先天性斜视、先天单纯性弱视等。因此,家长们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时,应先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确诊,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误区二:孩子小,近视就是假性近视。

很多孩子近视后,家长都怀疑自己孩子属于假性近视。其实,假性近视在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假性近视多见于青少年,视力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下降,适当休息后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如果怀疑孩子假性近视,先不要着急配镜,应到正规医院做散瞳验光。

误区三:近视后不戴眼镜能慢慢恢复

家长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戴上眼镜。因此,孩子一旦患了近视,许多家长就会盲目地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治疗。许多不良商家也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一种仪器和设备能通过物理的方法彻底治疗近视或降低度数。反而,配戴合适的眼镜却能够控制和延缓度数增长。

误区四:戴眼镜早,以后近视会加深快

不少父母认为“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就会越高”,因此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正确的佩戴眼镜并不会加深近视。在配镜之前,最好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接受验光,然后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处方,才能给予正确舒适的矫正。

误区五:散瞳验光有害眼睛

事实上,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一般快速散瞳剂6到8个小时药效作用消失,瞳孔恢复如初。慢速散瞳剂即阿托品散瞳可能需2到4周药效作用消失。青少年验光需要散瞳,不仅可以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而且还能排除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有助于得到一个客观的指标,确保验光度数更为准确。

误区六:随意去眼镜店配镜

很多人觉得去眼镜店配镜方便快捷,但是,很多眼镜店都不能散瞳,验配的眼镜度数一般都是眼睛的实际度数,很少根据眼睛的适应程度再进行调节。

科学而言,在配镜之前,第一件事是接受验光师的验光。只有明确眼睛的屈光状态,才能验配出合适的镜片。尤其是青少年人群首次配镜,必须由具备行医资格的验光师经过详细的检查、准确的验光及谨慎地斟酌,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处方。

误区:;配了眼镜不复查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的孩子配了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及时预防矫正视力问题。

误区八:成年后视力不会再下降,也没必要护理

一般来说,成年人视力会逐渐趋于稳定,不过也并不是所有都会稳定。成人两三年内增长50度—75度都属于正常范畴,而成年人造成近视程度不断加深的原因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病理性近视。这是眼睛内部发生的病变,具有遗传性,表现为近视持续加深,并且增加急速。

另一种原因是用眼习惯不正确。比如,照明过亮或过暗,用眼时间太长,出现倒睫、上睑下垂、角膜炎等眼疾不及时诊治等,都会加重近视。

通常已有屈光不正的,应每年作一次验光检查,没有屈光不正的也应每二年作一次视力检查,尤其是承担着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双重压力的壮年、中年人群。

成人以后也会得近视眼

近视眼一般是在中小学时开始,20多岁停止发展。但是上大学以前还没有近视,到大学里近视开始出现了的也大有人在。还有的在学校没有近视,工作后近物距工作多了眼又近视了。这是因为晶状体弹性又随年龄而降低,这时眼又经常处于调节状态。调节状态下晶状体变厚变凸,由于晶状体弹性降低就容易定形在调节状态下,使患者看远需戴近视眼镜。这种近视属真性近视眼,但眼球没有变长,从理论上讲也不会出现眼底的病变,度数也不会太大。

近视眼还是轻度白内障的并发症。白内障是晶状体变性所致,晶状体在不透明之前先有密度增高,密度高折射率就高,使远处来的平行光线未到达视网膜就聚焦成像,到达视网膜之后又不清楚了。只有近处来的较散开的光线才能成像于视网膜,故使远视力障碍近视力正常。

成年人的近视往往要取决于白内障进展的快慢。如果进展的慢,就不会被觉察。但是这个时候白内障造成的近视事实上已经存在了,很多人都是在无意中佩戴别人的近视眼镜才知道自己存在了近视的症状。

近视多少度算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能做激光吗

可以。

通过激光手术治疗,可以帮助2000度以下的高度近视恢复视力。但是超过2000度,且眼角膜厚度小于450 um的高度近视,做手术风险高,不符合受术条件,一般不能通过激光治疗。

防止近视的方法

①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②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③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动、乘车时看书。

④必须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⑤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闭目半分钟,但不要揉眼睛,这样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⑥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多吃糖

需要指出的是,近视眼的预防需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希望大家做到上述几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一族来说更是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总之,近视眼的出现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合理的预防近视眼是减少近视眼发病的关键。

近视多少度可以做近视眼手术

考军校、考警察、当兵、当空乘,都对视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近视眼手术矫正视力,赶走求学、求职路上的拦路虎。那么,近视多少度可以做手术呢?

成都某眼科医院的李主任说,“能不能做近视眼手术并不完全取决于近视度数,还需要通过24项手术术前检查才能决定。就近视度数而言,近视眼手术的种类不同,可以治疗的度数范围也有所不同。低至一两百度,高至两三千度,都是有机会通过近视眼手术摘掉眼镜的。”

李主任介绍说,目前主流的近视眼手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一类是晶体植入类近视手术。前者是通过对角膜的塑形来达到纠正视力的目的,目前最好的术式为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后者是通过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来纠正视力,目前最好的术式为ICL/PICL。

近视多少度可以做手术,二种手术的方法不同,对眼睛的要求不同,标准也不同。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要求患者年龄在18到45岁之间,近视不超过1500度、远视不超过500度、散光不超过600度,且近两年度数稳定。晶体植入类近视手术,以ICL手术为例。它可以纠正300~2000度的近视。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并且最好没有做过眼科手术。

李主任提醒说,近视多少度并不是衡量可不可以做手术的唯一条件。想要做近视手术的患者,应提前做好术前检查。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配戴了软性隐形眼镜(普通眼镜店可配到的),至少停戴三天以上可以做术前检查,停戴一周以上可以手术;配戴的是硬性隐形眼镜(如:MCT、RGP),至少停戴一周以上可以做术前检查,停戴3-6个月才可以手术。(ICL手术除外)

真近视与假近视

的确,近视也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5m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像,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怯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这种近视现象即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

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也会使5m外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眼球处于“近视”状态, 这种“近视”一般发病时间较短,用散瞳药松弛眼的睫状肌使调节痉挛解除后,远视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此时如用检影法验光,近视度数可消失,这种现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故称为假性近视。

如果在真性近视的基础上又有睫状肌痉挛,则会形成中间性近视,也称为半真半假性近视,这种近视如不用散瞳剂解除调节痉挛,验光度数会超过实际近视度数,在临床用散瞳剂松弛调节后,近视度数比不用调节松弛药前明显减少,即可说明有一部分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可以用药物及很多方法治愈的,目前社会上有些人有意混淆两者的区别,以便推销对真性近视并无疗效的药物或器械,故有的学者提出对近视、近视现象、近视眼、假性近视等的含意应作出明确规范化的规定,对治疗“近视”的药物及器具的功效也应科学、客观地标注。

近视眼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1)诱发多种病变

近视可导致玻璃体浑浊、巩膜视网膜变薄,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剥离、脉络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白内障、黄斑部退化、黄斑部出血等,还有一些不易察觉但却给孩子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如: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反应迟钝、精神恍惚等等。

(2)限制就业选择

视力低下易使部分学生形成避免户外活动的倾向,不仅导致体质虚弱,而且打击了积极拼搏的进取心态。更严重的是,视力障碍会使青少年遇到一系列升学就业的 限制,因视力不过关而遭遇“限考”的考生逐年增多,裸眼视力低于1.0不能报考军事学院、某些医学专业、航海、航空、地质化学分析等众多专业,对从小立志 欲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3)影响学习效率

近视最直接的表现是容易产生视疲劳,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痛、精神难以集中以及情绪烦躁甚至头晕等现象,造成记忆力降低和学习没兴趣等不良后果。

(4)导致身心异常

近视不仅会诱发产生一些眼部疾病,而且对整个身心健康的发育都会构成严重危害,使青少年出现封闭。保守、脆弱及较为严重的人格缺陷。

(5)、遗传给下一代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有一个属于高度近视,就有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因此保护孩子的视力,不仅是给子女一个清晰的视野,更为子孙后代的视力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晒太阳可防止视力下降

近视人群都是“书呆子”吗?很多人认为,书看得多、电视看得多,就容易得近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终于有人推翻了这个陈旧的观点,其实大部分患近视的人,都是由于太阳晒得少所致,反之多晒太阳是否就可以防止视力下降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接触阳光可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避免眼轴变长,防止进入眼睛的光线焦点扭曲。研究负责人、澳洲国立大学研究员摩根说:“明亮的光线可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这样就可预防近视。”

据调查,新加坡小学生平均每天只有30分钟待在户外,因此有90%青年人近视;与此相比,澳洲小学生待在户外的时间有3小时,因此,澳洲的欧裔儿童的近视率仅有10%。英国儿童的近视率约为30%—40%,非洲儿童的近视率“几乎为零”。

与其他国家相比,东亚儿童基本上都会上学,但在校期间没有到户外活动,放学回家后也都呆在屋里学习、看电视。全球近视最多的中学生都集中在中国、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与韩国,高达80%—90%的学生有近视问题,其中10%—20%的人重度近视,可能会导致失明。

研究人员强调,大部分人的近视因素都来自环境,而非基因,这推翻了50年前基因导致近视的论点。只要多晒太阳,“书呆子”就不存在患近视的危险。

温馨提示:多晒太阳不代表完全可以防止近视,不过这样的方法肯定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如果不想近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必不可少哦!

相关推荐

近视眼和弱视的根本区别

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发病率约为3%,它是指眼部不存在视网膜病、青光眼等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0.8。举例来说,一个5岁的儿童,眼部的结构都正常,双眼有600度远视合并散光,最佳矫正视力只有0.3,即可诊断弱视。 有很多人都认为视力不良就是近视,其实近视和弱视是两个概念,近视是指眼睛的光学结构的问题,而弱视是大脑视皮层的功能问题。近视往往多发于学龄 期和青少年,而且大多数矫正视力正常;而弱视多见于学龄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8以下,高度近视可以同时伴有弱视。弱视不仅使儿童的视力低下,还影响双眼 视功能的

近视眼保健方法都有哪些

1.必须树立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一时一起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预防近视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次两次或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而一次一小时不预防,就可以使近视产生和发展一度(0.01度)。 2.在孩子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就要求他们使用正确的姿势,使眼与书面的距离保持在25厘米以上,并养成好习惯。读书写字用的桌子不能太高。使眼与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7厘米(眼与书面的距离决定近视程度的大小,连续阅读的时间决定近视发展的速度),最好控制在27—33厘米。 3.在进入小学前,就要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及视力是否

近视眼是怎么回

一、光线太足也会带来近视 当视近物时,如果不经调节,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当然看不清楚。这时一般通过收缩睫状肌,让晶状体的曲度增加,可使物体成像到视网膜上,也就是看清楚了。但长时间看近物,眼轴伸长了,看远物时,成像却在视网膜前,眼肌却无法调整,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眼睛的屈光度。所以,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对长期视近物的适应性反应。 那么,为什么光线暗时反而不容易近视呢?有一种现象叫夜近视。就是白日视物清晰,但夜晚需要戴近视镜。究其原因是因为夜晚由于屈光的差别,视物成像偏前。 有实验证明,将猴子放在暗房子中饲养,

假性近视是怎么回 假性近视的特点

第一,最主要的特点是远视力低于近视力。看远处的时候,出现视力模糊,看不清;但是看近处时,却视力正常。一般远视力小于1.0,而近视力等于或大于1.0。 第二,假性近视的视力很不稳定,易波动。通过休息后,视力有所改善,但是再近距离作业时,又会变坏。以青少年多见。使用麻痹睫状肌的药物视力可提高。

高度近视眼是否可以近视眼手术呢

高度近视手术 一般市面上治疗近视的手术大致可分为激光矫治近视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其眼角膜比正常人的都要薄很多,所以并不适合激光矫治手术,因为其原理是通过对眼角膜切割调整屈光来达到矫治效果. 其一般适应人群为18岁以上,50岁以下,近视在200度-1200度左右较为适宜.对于近视在1200度以上的患者,则需考虑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调整,其原理是在患者的有晶体眼内前房(或是后房)植入人工晶体,以达到保持晶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同时调整屈光. 高度近视手术风险 治疗近视是让角膜变平,但过于平的角膜

近视眼保健方法都有哪些

随着近视眼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增强,近用眼连续时间最长,眼球最不稳定的时期,是身体和知识都在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点已为公认的常识。也是预防近视的主要时期。绝大多数近视眼是用错误的近用眼方法,长期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逐步累积形成的结果。因此要掌握正确的眼保健方法是比较关键的。 近视眼保健方法都有哪些? 1.必须树立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一时一起的思想,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预防近视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次两次或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而一次一小时不预防,就可以使近视产生和发展一度(0.01度)。

近视手术的危害

1.眩光及夜间视力障碍:如果近视度数在700-1000度或以上,有80%的人在晚间会出现轻微眩光,25%的人夜间视力出现问题。这大多是由于手术时手术区域比较靠近视觉中心引起的。 2.对矫正后的视力不满意:手术后有可能感觉矫正度数不足,不如预期效果,或者矫正过度,远视也就是老花眼可能提前。 3.干眼症:手术中有可能伤害到泪膜神经,使泪液分泌减少。 4.假性圆锥角膜:术后极端问题。这是由于切割过深引起的,会使视力更加下降,幸好出现几率很低。

从治假近视开始

假性近视到底是怎么回,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或电脑等)或不良的用眼习惯都会使得眼睛过度调节,而调节是通过眼内的睫状肌收缩实现的。睫状肌过度收缩甚至痉挛,晶状体的凸度就会增加,其屈光力增强,眼睛看远处物体就会模糊不清,但看近处物体仍然清楚。这时就形成了调节性近视,但患者眼轴并没有延长,这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 预防假性近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连续用眼40-6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应该在完作业后,一些体育运动

近视近视的区别

近视也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五米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象,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像,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是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却远,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而形成,这种近视现像既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 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截,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