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锻炼腿脚的最佳方法
老人锻炼腿脚的最佳方法
1、卧位运动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旋转踝关节30次,这也是以下锻炼的准备活动。
2、坐位蹬木
把长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脱鞋后双足蹬在圆木或石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3、踮脚走路
足跟提起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不但可以锻炼屈肌(足部肌肉),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4、足跟走路
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经。
5、侧方行走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方法是:先向左移动50步,再向右移动50步。
6、倒退行走
倒退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7、四肢爬行
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时,躯体变成水平位,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缓和高血压,这以为大量实践所证实。
老人若每天坚持上述锻炼,可推迟双腿先衰的到来,有利于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保健,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老人锻炼腿脚的最佳七大法
卧位运动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旋转踝关节30次,这也是以下锻炼的准备活动。
坐位蹬木把长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脱鞋后双足蹬在圆木或石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踮脚走路 足跟提起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不但可以锻炼屈肌(足部肌肉),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足跟走路 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经。
侧方行走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方法是:先向左移动50步,再向右移动50步。
倒退行走 倒退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四肢爬行 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时,躯体变成水平位,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缓和高血压,这以为大量实践所证实。
老人若每天坚持上述锻炼,可推迟双腿先衰的到来,有利于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保健,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适合老人的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
1.卧位运动趾与踝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是整套运动的准备动作。
2.坐位蹬滚子运动
把长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双足蹬在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3.踮脚走路练屈肌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4.足跟走路练伸肌
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5.侧方行走练平衡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6.倒退行走益循环
倒退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7.四肢爬行降血压
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时,躯体变成水平位,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缓和高血压,这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
大腿锻炼的最佳3步骤
方法:坐姿腿屈伸(热身)--斜板腿举(适应)--负重深蹲(冲刺)
坐姿腿屈伸
动作:坐到器械上,双脚放到踏板上,保持比髋关节稍宽一点的距离,身体保持正直,收腹挺胸,手握到握把上,上背部贴紧靠背,颈部放松,头部也同样贴紧靠背,眼睛平视前方;深吸气,大腿前侧、后侧和臀部要同时用力,同时呼气,将重量蹬起,到顶点时膝盖稍弯不要完全伸直,停顿一秒钟,然后深吸气,同时膝盖弯曲,还原到开始时的姿势。
注意:此练习不需要太重的重量,因为这只是热身练习而已,目的就是为了让膝盖慢慢活动开并适应训练的节奏。可练习3-5组,每组15-20个动作。
斜板仰卧腿举
动作:在标准的45度斜板上斜躺,用腿推举机,通过调整两脚的位置,两脚尖平行或分开;吸气,脚蹬踏板向斜上方推举,直到腿完全伸直,呼气时然后慢慢地控制性还原。
注意:重量的选择适中,选择自身最大力量的50%-70%之间的重量进行练习;练习时可12-15次为一组,做4-6组。
负重深蹲
动作:将杠铃置于颈后,双手抓握杠铃,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丙脚同肩宽。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于膝,保持后,股四头肌等到收缩用力,蹬腿伸膝至还原。动作节奏:下蹲2 -3秒,静止1-2秒,蹲起2秒。
注意:重量要慢慢的加,不要一次性增加超过10KG以上,以防肌肉强迫性拉伤;直到加到你的最大重量时,再又慢慢减轻重量练习。组数和次数根据身体的体能而定,最好每组都做到自己力竭为止,休息几分钟后再继续。
晚上做什么运动可以瘦小腿呢
晚上可以做加强消脂收紧运动
1.当小腿开始松软下来(或天生小腿松弛的),下一轮的减肥工作,便是加强消脂收紧效果,每日可以做些收形运动。运动(1)1.脚的前端置于高起的平台上,脚尽量往下压。
2.然后小腿用力向上踮起,令整个人提高。 有节奏地重复这套动作,做20-30次,尽量使劲踮起、下压,做到有点酸痛效果更好。可以一只手扶支撑物上,以保持平衡。运动(2)1.躺在地上,脚向上伸直与身呈90度,以一条长形毛巾跨过脚背,两手伸直,脚尖踮高。
3.两手用力将毛巾压下,脚掌也同时压下,保持手部与脚部伸直。重复这套动作40次,便能收紧小腿,令线条更修长。
跑步
跑步也是消耗热量的好方法,但对于大腿很粗胖的人来说却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人会发现跑步很艰难也很不舒服,就不愿意坚持下去。而采用行走与跑步相结合的方法就好得多。当您不感到艰难时,可以适当增加跑步而减少行走。
每天锻炼30分
为了使大腿减肥,每次锻炼需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坚持中等以下及中等强度的锻炼。即达到最大锻炼强度的60%,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如果你觉得维持这种锻炼水平有些吃力,可以先从小运动量进行。然后再慢慢加强。还可以在锻炼强度和时间上灵活掌握。若锻炼强度较低且较容易进行,可增加锻炼的时间就消耗脂肪的情况来说,行走1小时和跑步20分钟的效果是相同的。
身体检查
在执行锻炼计划之前。最好让医生给你进行一下身体检查,然后选择一个容易进行又无不良反应的锻炼强度。以后锻炼时间可以逐步增加,但每周平均增加的锻炼时间不应超过20%。自我锻炼的最好方法是锻炼结束1小时内身体能恢复正常。
为了防止在锻炼过程中身体的某些部位受伤。可以先做一些准备活动、如原地慢慢跑几分钟或做一做伸展运动等。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在饭前1―2小时左右。
进行大腿健美的局部运动
伸展运动是使大腿健美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两臀下垂,―腿屈膝下蹲,背部保持挺直、另―腿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或者在同―位置,另一条腿向侧伸直,直至与身体成90度角,试着在每一条腿上做3组(每组10次)这种运动这种锻炼也可以在身体站立时进行,―腿站立并保持身体挺直。另一条腿侧伸和向后伸、尽量使大腿平直且与地面平行。伸腿运动也可侧身进行。在床上或地板上身体平直地侧卧,―腿紧靠地板,另―腿向上抬起,直至该腿与身体成45度角。然后将上腿以45度角支撑在一个桌子或椅子上。再抬起紧靠地板的下腿使其与上腿并拢。这种锻炼能增强大腿的内外侧肌肉,而不是像以往只锻炼外侧肌肉,从而保持了大腿的平衡性和对称性。
老人锻炼脚的器材
1、跑步机:比实地跑出更多距离
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器材,而且是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跑步机,其主要系在扶手架适当位置处设一枢杆,复使该枢杆向机体前下方延伸,并使其另端枢结在跑步框架的适当位置处,在跑步框架前端底部设有一贴地滑轮,因此,当跑步框架由后方被举起遂行折收作业时,该贴地滑轮将有助于使用者的施力,具有折收省力,撑持稳固的特点。
2、健身车:自行车无法替代的运动
健身车具有自行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自由发挥自己的骑行速度,可通过健身车上的电子表观察每时每刻的速度、时间、心率值等;利用它进行锻炼,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助于增强腿部肌肉、减肥和全面提高身体素质,适合老年人室内健身器材的健身车对行动不便、体质较弱和康复病人尤其适用。
锻炼肌肉的最佳方法 腿部肌肉锻炼
对腿部肌肉进行锻炼,能够帮助塑造大腿曲线,还能够帮助预防关节疼痛等不适哦。
锻炼方法:将运动带缠在膝盖稍上位置,侧卧。上身挺直,用一只手托住头部,另一只手放在体前,保持平衡。然后保持这个姿势同时像分开腿一样将一条腿向上缓慢抬起,然后换腿重复练习即可。
锻炼方法:将运动带两端均固定在与脚踝同高的椅子或者是家具上,然后将运动带的总部固定在脚后跟上,身体趴着,两臂自然放在脸部下方。然后将小腿慢慢向臀部方向牵拉,1秒钟后慢慢放下,换腿重复即可。
适合老人的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
“人老腿先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老人健身防老抗衰也应从腿脚锻炼开始。这里推荐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
1.卧位运动趾与踝
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是整套运动的准备动作。
2.坐位蹬滚子运动
把长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双足蹬在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3.踮脚走路练屈肌
踮脚走路,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4.足跟走路练伸肌
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5.侧方行走练平衡
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6.倒退行走益循环
倒退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活动,可防因废用而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老寒腿发作怎么办
1、做好保暖工作
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老寒腿而有些人没有呢?其实大多数老寒腿都是因为受寒受冻引起的,专家表示,想要预防老寒腿,那么一定要先做好保暖工作,秋冬季节天气变冷的时候一定要穿上长裤,必要的时候还要穿上秋裤,这样做可以很好的预防老寒腿。
2、进行适当锻炼
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调理身体上的不适,老寒腿的问题基本都是出现在下肢上,所以我们锻炼时选择的运动也要以腿部运动为主,例如登山、跑步、慢走等,这些运动都有预防老寒腿发作的作用。
3、泡脚也有效果
进入秋冬季节之后,很多朋友都有睡前泡脚的习惯,其实泡脚也能预防老寒腿发作哦,不过这里说的泡脚准确上来讲其实是“泡腿”,建议大家选择深度深一点的桶,泡脚水最好能漫到小腿肚,这样做能更好的预防老寒腿发作,需要注意的是,泡完腿之后要用干毛巾擦掉腿上的水珠,以免湿气浸入体内。
适合60岁以上老人的运动方式
对老人来说,4种锻炼最重要。一是平衡性锻炼。休斯敦健康科学中心的运动生理学家约翰·希金斯说:“平衡性锻炼的重点是对腿部肌肉进行塑造,对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和预防跌倒起关键作用。”他建议老人采取“脚后跟接着脚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方,脚后跟接触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练习3次,每周练习三天。
二是力量训练。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前任医学临床教授谢尔顿·津伯格说:“过了40岁之后,人们的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60岁后,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5%。”为防止肌肉萎缩,谢尔顿建议老年人使用重量较轻的物体(2.5公斤重的哑铃)做肱二头肌弯举或臂举15~20次,每周锻炼2~3天。
三是柔韧性锻炼。无论是弯腰摸脚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每周进行2~3次。
最后是有氧锻炼。让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希金斯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每次20~30分钟。一些家务活动(修剪草坪、打扫房间和园艺劳动)也可以当作有氧运动。
希金斯提醒老年人在锻炼的初始阶段要慢,不要忽略任何疼痛,特别是肌肉和关节的疼痛;保持身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不要在极端寒冷或炎热的天气中锻炼。最后,希金斯还建议老人和朋友一起锻炼。这种锻炼形式对老年人更为安全。
这样走路才能锻炼身体
强度
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
通过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散步无法达到健身效果,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
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为快走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且相比其他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
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姿势
脚步正,曲臂摆
“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苟波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
陆一帆表示,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方式
正走、倒走、踮脚走混着来
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武文强说,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另外,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
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却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
陆一帆建议,可在快走后,加入一些力量练习,适当提高运动强度,特别是针对上肢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或做操等。特别是做操,还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陆一帆提醒,最好不要在鹅卵石上做快走锻炼,因为这样很容易崴脚,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避免,以免造成脚部损伤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