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方式逗宝宝有点危险
5种方式逗宝宝有点危险
和宝宝逗乐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不但可以增进你和宝宝的感情,还可以促进宝宝体格和大脑发育,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方式即可。
适当跟宝宝逗乐、嬉戏,不仅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促进宝宝的体格和大脑发育,也是与宝宝沟通的一种好方式。但是亲子嬉戏应该是健康、适度的,否则会有许多隐患,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甚至危害宝宝的健康。
方式一、找“小鸡鸡”
有些大人喜欢逗宝宝找自己的“小鸡鸡”,或者用手捏摸宝宝的“小鸡鸡”。
危害性: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黏膜比较娇嫩,容易损伤,而且这种逗乐还会助长宝宝成人以后出现手淫的坏习惯。此外,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也会乘机侵入,这势必造成感染,报纸上就曾有因逗弄宝宝生殖器,造成宝宝患性病的报道。
方式二、拔萝卜
大人双手托住宝宝的下巴往上提,逗得宝宝哈哈大笑,这就是所谓“拔萝卜”。
危害性:这种玩法最容易扭伤宝宝的脖颈,损伤脊椎骨。轻者疼痛不止,重者会导致瘫痪。电视剧《大宅门》里就出现过这样逗嬉宝宝而发生的悲剧。
方式三、转圈子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飞快地转圈。转得宝宝头晕眼花,甚至放在地上都站立不稳。
危害性:这种玩法最容易拉伤宝宝的关节,造成肘关节及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方式四、坐飞机
坐飞机是指大人一手抓住宝宝的脖颈,一手抓住宝宝的脚腕,用力往上一抛,飞快地转圈圈。也有人用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向上高抛。宝宝往往因为新鲜、刺激,被这样的游戏逗得哈哈大笑。
危害性:这两种逗乐方式不仅容易使宝宝跌伤,而且还会造成“摇晃综合征”,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宝宝的脑组织及脑血管比成人脆弱娇嫩,把宝宝向上抛或自由落下,两者均可产生速度差,它类似飞机起降或坐过山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加速度会使宝宝的颅骨与脆弱的脑组织相互发生碰撞,导致脑震荡,脑挫裂伤,重者则会发生生命危险。
方式五、捏鼻子
有些人见宝宝鼻子长得扁些,或想逗宝宝笑,常用手捏宝宝鼻子。
危害性:这么做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会引起损伤或出血,甚至并发感染。宝宝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又比成人低,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如果成人手上粘有感冒病毒,这样捏鼻子最容易使宝宝染上病毒性感冒。
逗小孩的误区有哪些
第一、捏鼻子
个别宝宝鼻子长得扁些,大人就想逗宝宝笑,常用手捏宝宝鼻子。这么做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会引起损伤或出血,甚至并发感染。
第二、转圈圈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飞快地转圈。转得宝宝头晕眼花,甚至放在地上都站立不稳。这种玩法最容易拉伤宝宝的关节,造成肘关节及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第三、拔萝卜
大人双手托住宝宝的下巴往上提,逗得宝宝哈哈大笑,这就是所谓“拔萝卜”。这种玩法最容易扭伤宝宝的脖颈,损伤脊椎骨。
第四、飞高高
飞高高是指大人一手抓住宝宝的脖颈,一手抓住宝宝的脚腕,用力往上一抛,飞快地转圈圈。也有人用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向上高抛。宝宝往往因为新鲜、刺激,被这样的游戏逗得哈哈大笑。这种都宝宝方式不仅容易使宝宝跌伤,而且还可能造成“摇晃综合征”,导致脑瘫。
第五、触摸生殖器
爸爸喜欢逗宝宝找自己的“小鸡鸡”,或者用手捏摸宝宝的“小鸡鸡”。这种逗乐方式不但不雅观,还对宝宝的健康有不良影响。
哺乳时期六大注意事项
1.哺乳时不要穿化纤内衣
一般哺乳衣以棉类制品的内衣为佳,不要穿化纤内衣。化纤内衣哺乳有很大危害,其纤维容易脱落造成乳腺管堵塞,导致泌乳停止。
2.不要清洗乳头
有的妈妈认为清晰乳头可以避免把细菌带给宝宝,哺乳比较卫生。其实不然,如果在哺乳前清洁乳头会把对宝宝有益的细菌给去除掉。这些细菌是妈妈生育之前的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积存在乳头及周围皮肤还有乳管内的正常细菌。母乳喂养是有菌的喂养过程,先给宝宝输送人体正常细菌的种子给宝宝,对宝宝的一声的好处不可估量。
3.不要睡卧哺乳
在哺乳期就需要上班的妈妈晚上给宝宝喂奶时,常由于自身劳累的原因而睡卧着给宝宝喂奶,在朦胧间睡着后,这种姿势容易压倒宝宝,造成宝宝吐奶的现象甚至引发窒息的危险。所以妈妈千万不能睡卧哺乳,应该跟白天一样坐着喂奶,喂奶后要竖抱着宝宝轻轻拍背,等宝宝打“奶嗝”后再躺下。
4.在哺乳时不要逗笑宝宝
宝宝在吃奶时如果旁人在旁边想方设法的逗宝宝甚至挠宝宝的身体逗笑宝宝,宝宝被逗笑的同时可能会将吸入的奶汁误吸入器官,发生呛奶的问题,严重的话就会诱发吸入性肺炎。
5.不要化浓妆、喷香水哺乳
浓妆艳抹、喷香水等这些化妆品的气味会掩盖宝宝日常所熟悉的母体气味,导致宝宝不适应而食量下降,情绪低落,对宝宝发育有不良影响。哺乳的妈妈身体有着独特的气味可以吸引宝宝,刺激宝宝愉快的吃奶,所以宝宝就是靠着这气味寻找奶头。
6.生气时不要哺乳
生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是因为生气时人体内会产生毒素,在哺乳时生气,这毒素就会通过乳汁输送给宝宝,导致宝宝的抵抗力下降,消化功能减退,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所以妈妈要避免生气的时候给宝宝喂奶。
不要用这三种错误的方式来逗宝宝
方式一、找“小鸡鸡”
有些大人喜欢逗宝宝找自己的“小鸡鸡”,或者用手捏摸宝宝的“小鸡鸡”。
危害性:宝宝的生殖器和尿道黏膜比较娇嫩,容易损伤,而且这种逗乐还会助长宝宝成人以后出现手淫的坏习惯。此外,大人手上沾染的病菌也会乘机侵入,这势必造成感染,报纸上就曾有因逗弄宝宝生殖器,造成宝宝患性病的报道。
方式二、拔萝卜
大人双手托住宝宝的下巴往上提,逗得宝宝哈哈大笑,这就是所谓“拔萝卜”。
危害性:这种玩法最容易扭伤宝宝的脖颈,损伤脊椎骨。轻者疼痛不止,重者会导致瘫痪。电视剧《大宅门》里就出现过这样逗嬉宝宝而发生的悲剧。
方式三、转圈子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飞快地转圈。转得宝宝头晕眼花,甚至放在地上都站立不稳。
危害性:这种玩法最容易拉伤宝宝的关节,造成肘关节及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最危险的逗孩子的6种动作
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
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转圈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抛投食物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过多逗笑宝宝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
对宝宝的危害: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爸爸们注意啦别跟小宝宝玩“举高高”
小婴儿是一家人的开心果,年轻的父母更是把他们当成大玩具,会和孩子玩“举高高”的游戏。
但在新生儿科医生的眼中,这可是个危险动作,是绝不会跟孩子玩的,即使孩子很喜欢。这很可能会发生婴儿摇荡综合征,导致婴儿失明、癫痫、脑瘫、智力受损、学习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
这是一种因头部损伤而引起的综合征,6个月以内的孩子最易发生,很少超过1岁。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杨东梅解释,婴儿脑部重量占体重的1/4,而成人这一比例为1/38~1/40。另外,新生儿颈部比较柔软,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头部,不能有效地控制头颈部的运动,同时大脑体积小于颅脑体积,且漂浮在脑脊液中。所以在高抛、摇荡时,两者发生速度差,形成一种剪切力,使致密坚硬的颅骨与柔嫩脆弱的脑组织相互碰撞,轻者可引起脑震荡,重者发生脑挫裂伤、脑水肿、硬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甚至死亡。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别拿自己的小宝贝做试验的好。据介绍,美国每年有1000名婴儿死于这种剧烈的摇晃。香港也有报道,1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的摇荡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4/10万,且有三分之一死亡。
“头部受损较轻的预后较好,这些患儿普遍存在学习障碍、人格改变、行为异常。重则轻度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发作、身体发育迟缓、脑瘫等,但这些都很难在当时得到证明。”杨东梅提醒,家长们要尽量避免玩高举和抛接的游戏,也不要把孩子放在膝盖上,来回上下的跳,抱着孩子满屋跑哄他睡觉也很危险。
另外,路面不平时也不建议家长使用婴儿手推车,否则上下的颠簸对婴儿大脑都是一种振荡。要知道轻微的摇晃婴儿,对内耳中平衡器官的发育有刺激作用,同时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对婴儿是有利的。但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就变成了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小孩子坐车要培养他们习惯坐安全座椅,不要以为抱着孩子就是安全的,在发生紧急刹车等情况时,很有可能孩子就成了你的挡箭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以下几种行为也很危险
一、随便抛起宝宝
初为人父的爸爸们,很自然的就激起了小时候被自己的爸爸抛着玩的美好回忆。印象中,这种逗宝宝玩的方式很常见,甚至还有可以锻炼宝宝胆量的说法。首先,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把宝宝高高地向上抛起,再等他下落的时候后用双手接住。父亲们都觉得宝宝会感到很刺激好玩,就像在玩云霄飞车一样。
其实,宝宝心智还不成熟,有些宝宝不但不会感到好玩,甚至会害怕。如果抛得过高,宝宝虽然体重比较轻,但是由于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落到接住点的时候,力量还是不小的,在匆忙之间,大人再想接住宝宝时,手指很有可能会戳到宝宝,若是戳到眼睛等脆弱的部位,伤害就更大了,万一没有接稳宝宝,后果就更加不堪设想了。
二、抱着宝宝转圈圈
这种与宝宝互动的方式,一般是以大人为中心,双手专注宝宝的两只手腕,然后大人快速的360度转圈,宝宝就会跟着在半空中旋转。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宝宝还是处于身体非常脆弱的时期。这个动作一方面很容易导致宝宝手腕或肘关节脱位,另一方面,在快速的转圈结束之后,宝宝落地后容易头晕眼花,必定会站立不稳,从而跌倒受伤。
因此,和宝宝进行这个互动的时候,一定要放缓速度,倍加小心。一旦宝宝出现恐慌情绪、哭闹的时候,就不要再做了。
三、宝宝张口就接物
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王宝宝方向抛投比较小的食物,让宝宝张开口接住吞食。这种玩乐方式是非常危险的,绝对不能做。一般被作为抛投的食物都是体积比较小,有一定硬度的。诸如花生米、豆子一类的食物。一旦成功用嘴接住,在一笑一吸间就很有可能直接呛入气管,轻则咳嗽,重则窒息,这对于成年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更不用说是还未成长的宝宝了。张口接物这小游戏实在是太危险了,千万不可以做。
四、“拔萝卜”
这其实是一个很可笑的举动,就和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一样,农夫以为人为的拔高禾苗半截,是有利于加快禾苗的生长,结果禾苗不但没有快速生长,反而是枯黄致死。大人用手抓住宝宝的头部,使劲往上提,令宝宝双脚离地。误以为这种游戏能够让宝宝快高长大,以后能有个满意的身高。这种游戏真的是非常危险,万万不能和宝宝做“拔萝卜”。宝宝的身体机能处于发育阶段,“拔萝卜”的游戏很容易损伤宝宝的颈椎,引起截瘫,后果非常严重。
五、挠痒痒逗笑
能够一直看着宝宝开心的发笑,是作为父母最欣慰的事情。通过与宝宝的肢体接触或者情感交流让宝宝自然地笑,这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通过挠痒痒这种方式让宝宝被动地长时间的笑则是不可取的。这里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宝宝是自发的、主动的笑还是被动地笑。这么小的宝宝是还没有自主意识的,如果笑的时间过长,有可能会导致宝宝缺氧,严重的甚至窒息。如果宝宝是主动笑的话,身体的条件反射会让宝宝有节制的笑,不会产生缺氧这种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千万不能逗宝宝笑,就是在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导致食物直接呛入食管,非常危险。
温馨小提示:逗宝宝玩的危险方式就上面6种。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宝宝互动的小游戏还有很多很多。在逗宝宝玩的时候,切记宝宝还小,非常娇嫩,事事注意安全,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只要平时留个心,相信和宝宝之间的相处一定的安全和开心的,好好享受和宝宝玩乐的幸福时光吧。
容易危害宝宝的危险游戏
危险游戏: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危害宝宝: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在接住宝宝的瞬间,如果下落姿势不正确,很可能损伤宝宝的脖子,造成颈椎的损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危险游戏:“坐飞机”
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危害宝宝: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可导致宝宝脑部受伤。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危险游戏:转圈子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危害宝宝: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危险游戏:“中弹”
危险动作: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危害宝宝: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危险游戏:过多逗宝宝笑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危害宝宝: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危险游戏:“拔萝卜”
危险动作:有些大人想试一下宝宝的重量或者逗宝宝开心,和宝宝玩“拔萝卜”的游戏,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臂提离地面。
危害宝宝:这种动作最易扭伤宝宝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导致脱臼,增添宝宝的痛苦。
危险游戏: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危害宝宝:常捏鼻子会损伤宝宝的鼻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宝宝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宝宝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危险游戏:拧宝宝面颊
危险动作:宝宝长得活泼可爱,父母和亲朋好友常常喜欢用手拧宝宝的面颊,专家表示,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受伤。
危害宝宝: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危险游戏:口对口喂食
危险动作:父母害怕宝宝被烫着,在给宝宝喂食时,喜欢自己先尝一下或者将食物嚼烂,然后用嘴将食物喂给宝宝,这也有潜在的害处。
危害宝宝:这样做易将细菌传给宝宝,增加宝宝患病的机会,尤其是某些经唾液传播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肺结核等。
宝宝忌玩的5种危险游戏
很多家长都愿意和宝宝做一些亲子游戏,既让宝宝玩得开心,又增进亲子关系,可是,好些家长却不清楚有些亲子游戏中可能隐藏着一些危险。那么,哪些常玩的亲子游戏比较危险?
宝宝忌玩的5种“危险游戏”
抛宝宝
玩法:家长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将他迎面向上抛起,并在下落时双手接住。对这样的游戏,宝宝们常常觉得很新鲜、兴奋,因而家长们也是乐此不疲。
危险:如果家长在抛孩子时,因为一时高兴,用力较大,抛得过高,宝宝下坠时就有可能因冲力太大,导致颈部肌肉损伤。有时候宝宝下跌偏了方向,大人的手指也可能戳伤孩子。最严重的情况是,家长没有接准,让孩子掉在地上,则可能使其致残、丧命。
坐飞机
玩法:大人用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往上托举,将宝宝绕圈旋转。
危险:如果大人失手,会导致宝宝跌伤。如果旋转速度过快,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也可能会因身体站立不稳,出现磕碰,造成意外伤害。
拔萝卜
玩法:家长双手抓住宝宝脑袋或拉住双手,将他的身体整个提离地面。
危险:宝宝的颈椎尚未发育成熟,如大人一时用力过猛,孩子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很容易导致颈椎受到损伤。此外,由于大人很难掌握宝宝能够承受的力度,再加上宝宝关节韧带发育不完全,用力过大或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拉伤关节、韧带或肌肉,让原本快乐的游戏变成痛苦。
倒挂金钩
玩法:宝宝头朝下,家长拎住孩子的脚,让他倒立起来,或者倒拎起来转圈。
危险:有些家长以为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长个,其实,这更像“拔苗助长”,孩子长个应尽量按照自然增长的规律。而且,宝宝这种头朝下的姿势,容易使脖子受伤。
扯脸蛋
玩法:用手拧、扯宝宝面颊,以示亲昵。
危险:宝宝面颊脂肪垫丰满,肌肉张力低,常受刺激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此外,如经常受到刺激,腮腺和腮腺管收缩能力会降低,可引起宝宝流涎和腮腺感染。
以上5种游戏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危险系数。如果家长要和宝宝玩这些游戏,一定要秉承适当适度的原则,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