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炎的症状 乳头皲裂

乳腺炎的症状 乳头皲裂

因乳汁排出不畅,婴儿会用力吸允,可引起乳头皲裂、破损,哺乳时会感觉乳头像针扎一样疼痛,乳头表面可见一两个小脓点或很小的裂口。 哺乳前后应注意乳头清洁。

乳期乳腺炎怎么按摩

乳期乳腺炎怎么按摩

按揉经穴

按揉胫骨外足三里及小腿内侧三阴交,点按乳房局部的膻中及乳根穴。

拿肩井

拇指放于肩后部肩胛冈上方,其余四指放于缺盆穴上方,拇指与四指对称用力,作连贯的捏揉动作。

局部推拿

拿胸大肌及整个乳房,掌根或鱼际环形按揉乳房基底部。

伸展乳头

乳头上下左右4个方向慢慢地向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再提拉乳头数次(2min)。

推挤排乳

用推挤的手法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使乳汁排出。

哺乳期乳腺炎的症状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局部皮温高、压痛,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和有触痛。

2.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出现较明显的硬结,触痛更加,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脓肿形成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 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发现。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白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4.乳腺疼痛:乳腺的疼痛伴有触痛,这些是乳腺的炎症性表现,多见于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如果乳房局部疼痛的话,那么这应该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多见于乳腺的单纯性和囊性增生。

5.乳腺肿块:乳腺肿块是乳腺肿瘤的主要症状,乳腺肿块也见于乳腺结核、乳腺增生等。

6.乳头溢液:在非哺乳期间,一旦发现乳头溢液的话,可能就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或者是乳腺囊性增生和乳管扩张症状。大约有15%的人患上的是乳腺癌,所以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血性溢液并伴有乳房肿块的情况。

7.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触摸乳腺时发现比周围稍厚的组织,界限不清,所以很难测出它具体的大小,临床上一般诊断为增生。这种情况在没有闭经的女性身上尤为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的变化,这种情况多为生理性。不过,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者每天都在增厚以及范围增大的话,特别是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应该要引起重视,因为这类病变大概8%是癌肿。

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

1.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宝宝较好地吸吮,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2.排出淤积的乳汁,疏通乳腺管: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妈妈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配偶吸吮辅助排空乳房。

3.首先吸吮患侧乳房:宝宝由于饥饿,初始吸吮力相对较大,因此患急性乳腺炎的妈妈哺乳时,要让妈妈首先吸吮患侧乳房,并尽量让婴儿吸空后,再换哺另一侧,这样有助于疏通阻塞的乳腺管。如果出现脓肿,则不能让宝宝吮吸患侧乳房。

4.坚持哺乳,不要终止喂奶:母乳是宝宝最佳的天然营养品,既方便经济、又营养安全,还能增进母子感情,所含抗体又能提高宝宝抗病能力。因此,即使发生急性乳腺炎,也不要轻易回奶,停止哺乳。急性乳腺炎若能尽早及时处理,使阻塞的乳腺管通畅,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病情会很快好转,因此乳腺炎在没有形成脓肿前,应让婴儿多吸吮,勤吸吮帮助排乳,疏通乳腺管。

5.按宝宝需要哺乳:多数妈妈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给宝宝定时定量哺乳,如果奶胀或长期时间不哺乳,乳汁就容易淤积,诱发乳腺炎,因此哺乳期宝宝要按需哺乳,随时排空乳房。

6.及时治疗乳头皲裂:乳头发生皲裂,细菌就会从皲裂处侵入,引起乳腺炎。另一方面由于乳头皲裂引起疼痛,影响正常哺乳而造成乳汁淤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发生乳腺炎。因此发生乳头皲裂,要尽快处理,以防细菌侵入引发乳腺炎。

7.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妊娠后期常用温水清洗或用75%酒精擦洗乳头;产后每次哺乳前后都要清洗乳头,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哺乳时乳头疼痛怎么办 哺乳期乳头发炎的症状是什么

乳头炎是由细菌等感染引起的乳头化脓性炎症,大多是发生于妇女的哺乳期,处理不当的话可以发展成乳腺炎。

乳头皲裂时表面有小裂口和溃疡,上皮浸软后也可表现为糜烂状。乳头发炎初期,给宝宝喂奶时乳头部有刀割样痛,继之出血或流黄水及表面结痂;如果再吸吮,痂脱复结,裂口逐渐扩大。当病情发展,在乳晕下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蜂窝组织炎或乳晕局部的脓肿,破溃后会流出油脂豆渣样物。"

急性乳腺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4.发病机制

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文献报道,约40%正常产妇的乳汁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存在,但不引起发病。初产妇易发急性乳腺炎与其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引起乳管的阻塞有关。阻塞乳管可使乳房组织的活力降低,加之乳汁淤积的分解产物,使之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也有报道,哺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其患病率较哺乳后不吸尽乳汁的发病率可低1倍。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过程大体经历乳管炎、乳腺炎和乳房炎3个阶段。细菌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停留在滞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导致乳管的急性炎症。继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引起实质性乳腺炎。细菌亦可从乳头皲裂的上皮破损处沿着淋巴管到乳腺间质内,引致间质性乳腺炎。此阶段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即向乳腺实质以外的脂肪和纤维组织扩散,导致急性乳房炎。炎症局限,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乳房脓肿;若脓肿穿破到乳房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时,则形成乳房后脓肿。

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乳汁淤积

如果产妇在哺乳的过程中,乳汁淤积过多,并且没有及时把多余的乳汁排空,就会引起乳管不通,从而造成乳腺炎的形成。

原因:引起乳汁淤积的原因通常包括: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等。

细菌感染

当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会导致乳头破裂,当乳头破裂时细菌会沿着淋巴管入侵;另外,婴儿如果口含乳头入睡或者婴儿患有口腔炎症也都会使细菌入侵乳管从而形成乳腺炎。

乳头皲裂

如果在分娩后产妇没有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者是婴儿吸乳时不正常,甚至是过度在乳头上食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都会使乳头初选皲裂的现象,使细菌沿乳头的裂口入侵,并且沿着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形成乳腺炎。

乳头皲裂形成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是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导致乳汁淤积,为细菌入侵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内衣太紧

如果女性长期穿过紧的内衣也会导致乳腺炎的形成,尤其是正处于哺乳期的产妇,由于内衣穿得太紧,导致乳汁容易积聚,乳管容易堵塞,从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全身性疾病

乳腺炎的发生也与患者本身患有的疾病有关,部分女性本身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当病菌感染至乳房时,同时会导致乳腺炎的形成。

长期伏案而坐

如果女性朋友长期伏案而坐,忽略了乳房的保健,很多人会由于长期的压力作用而使乳房开始闷胀刺痛、胸背肌组织酸涩,当这些症状日益增多时,会导致乳管不畅通,形成乳腺炎。

趴着睡觉

有些女性总喜欢趴着睡觉,这种姿势容易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的产生。

建议:采取仰卧微向右倾的姿势,这样不会压迫胸部,也不会使乳房下垂。

其它原因

乳腺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乳房压迫引起的,所以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下面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1.经常驼背;2.长时间弯腰工作;3.经常抱臂。

为什么哺乳期女性易患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哺乳期的新妈咪,而且大多发生在产后1个月以内。这是因为新妈咪的乳头皮肤抵抗力比较弱,稍不注意保护,容易被宝宝吮破,从而导致乳头或乳晕皲裂,细菌直接侵入感染。

新妈咪乳汁过多时,如果不及时排空,也会导致乳汁淤积、乳管阻塞,从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发生炎症。急

性乳腺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比如喂奶前后清洗乳头,如果宝宝未吸尽乳汁时,要用吸奶器吸空,以免乳汁淤积。每次喂奶后,挤几滴乳汁抹在乳头上,有抑菌及防止乳头皲裂的作用。乳头有轻度破裂时,可在哺乳后局部涂敷10%鱼肝油铋剂,促使表皮修复。

乳腺炎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细菌的入侵:金黄葡萄球菌是引起急性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少数人是因为链球菌而引起急性乳腺炎。乳头皮肤破裂或乳晕皲裂容易导致细菌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从而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同时也有少数女性是因为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延至到乳房,从而引起急性乳腺炎。

2、乳汁淤积:女性在哺乳期间,乳汁会比较多,而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如果出现乳汁淤积的话,就更加容易引起急性乳腺炎。乳头过小或内陷且不及时矫正或乳汁过多的话,乳汁就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而保留在乳内,这样也容易引起乳腺炎。

3、乳头皲裂:初产后少妇因为未能及时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婴儿的含吮不正常、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刺激物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都会造成乳头皲裂,乳头皲裂会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入侵从而引起感染。乳头皲裂后,就会出现哺乳疼痛的状况,使乳汁不能充分吸出,导致乳汁淤积,容易使细菌繁殖。

4、内衣穿着不当:由于少女的乳房正在发育期,如果穿戴过紧的内衣,或者是只穿戴文胸的话,这样不仅仅只影响乳房的美观,还会影响部分的血液轮回,从而引发乳腺炎疾病的侵犯。

5、本身的疾病:女性患上乳腺炎有时候是跟患者本身的疾病有关系的。因为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女性疾病也是越来越多,有些未婚的女性,就会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疾病引起乳腺炎,比如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鼻窦炎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血行或淋巴舒展到乳腺体而引起乳腺炎的。

乳头皲裂的简介

乳头皲裂(cracked nipple)是哺乳期乳头发生的浅表溃疡。常在哺乳的第1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

乳头皲裂的原因

乳头表皮较薄,富有韧性,可致皲裂的因素很多,常见的致病原因有:

1、乳头内陷或过小,使婴儿吸吮困难,吸乳时用力过大发生乳头损伤。

2、哺喂不正确,未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3、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

4、乳汁分泌过多,外溢侵蚀乳头及周围皮肤,引起糜烂或湿疹。

5、婴儿口腔运动功能失调或口腔有炎症,在哺乳过程中将乳头咬破也可造成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的危害

因哺乳疼痛,哺乳者常减少哺乳次数,造成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

乳腺炎最基本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

乳腺炎发病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4.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洗不够,乳房局部潮湿,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哺乳期乳房受挤压、撞击等外伤也容易诱发乳腺炎。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产妇要养成自我按摩乳房的习惯。方法:一手用热毛巾托住乳房,另一手放在乳房的上侧,以顺时针方向转向按摩。如果乳房感到胀痛,或者乳房上有肿块时,手法可以重一些。在自我按摩的同时,可稍用力挤压乳房,把乳汁从乳头挤出,反复几次后,乳腺管就通畅了,以利于乳房的正常哺乳。

急性乳腺炎病因

细菌的入侵(30%):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乳汁淤积(30%):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

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

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

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乳头皲裂 (30%)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二)发病机制

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有文献报道,约40%正常产妇的乳汁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存在,但不引起发病,初产妇易发急性乳腺炎与其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引起乳管的阻塞有关,阻塞乳管可使乳房组织的活力降低,加之乳汁淤积的分解产物,使之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也有报道,哺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其患病率较哺乳后不吸尽乳汁的发病率可低1倍。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过程大体经历乳管炎,乳腺炎和乳房炎3个阶段,细菌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停留在滞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导致乳管的急性炎症,继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引起实质性乳腺炎,细菌亦可从乳头皲裂的上皮破损处沿着淋巴管到乳腺间质内,引致间质性乳腺炎,此阶段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即向乳腺实质以外的脂肪和纤维组织扩散,导致急性乳房炎,炎症局限,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乳房脓肿;若脓肿穿破到乳房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时,则形成乳房后脓肿。

病理检查可见乳腺肿大,皮肤潮红,切开后有时可见脓腔形成,呈单房性或为多房性,镜下显示:在乳腺组织中可见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同时可伴有脓肿形成,有时炎症仅累及1个或几个相邻的乳腺小叶。

慢性乳腺炎的病因是什么

慢性乳腺炎的成因有两种:一是急性乳腺炎失治误治,如抗生素使用不当等;二是发病开始即是慢性炎症过程,多因排乳不畅乳汁淤积形成硬结。

慢性乳腺炎的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它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由于乳汁营养丰富,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其二,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引起感染。

乳腺炎是指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菌等)经乳头皲裂处或乳管口侵入乳腺组织所引起。本病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等诱因。

此病初起时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脓肿等。

乳腺炎的发病原因

1、乳汁的淤积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

2、细菌的侵入

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

另外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

3、乳头皲裂

初产后少妇因为未能及时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婴儿的含吮不正常、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刺激物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都会造成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会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入侵从而引起感染。乳头皲裂后,就会出现哺乳疼痛的状况,使乳汁不能充分吸出,导致乳汁淤积,容易使细菌繁殖。

4、内衣穿着不当

由于少女的乳房正在发育期,如果穿戴过紧的内衣,或者是只穿戴文胸的话,这样不仅仅只影响乳房的美观,还会影响部分的血液轮回,从而引发乳腺炎疾病的侵犯。

5、本身的疾病

女性患上乳腺炎有时候是跟患者本身的疾病有关系的。因为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女性疾病也是越来越多。

有些未婚的女性,就会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疾病引起乳腺炎,比如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鼻窦炎等,这些疾病都是由于血行或淋巴舒展到乳腺体而引起乳腺炎的。

相关推荐

导致乳腺炎的病因是哪些

第一、细菌的入侵,乳腺炎的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也有少数病例是因为自身产后其他部位有感染,细菌由血液循环至乳房时引起的感染。 第二、乳汁淤积过多,因为乳汁里营养丰富,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有①宝妈的乳头过小或内陷,而宝妈生产以前又未能进行及时矫正,从而使宝宝吸乳困难,甚至不能进食。②乳汁过多,不完全排空。因为初为人母并不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宝宝适量较小,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体内。③ 乳腺管阻塞

乳房常见疾病

乳头皲裂乳头和乳晕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皮肤裂伤,称为乳头皲裂。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是因为乳头受到婴儿吸吮的机械性刺激或局部病变所致。 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内出现明显肿块,体检可见乳房肿大,皮肤潮红,而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出现寒战高热。主要是因为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产后2~4周左右,常在乳头皲裂后发生。症见乳房红肿、疼痛、有硬结并伴有发烧、寒战等,早期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乳房增生瘤多发于30~45岁的妇女。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患者在月经前一周感

乳头皲裂的临床表现

乳头皲裂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症,轻者仅乳头表面出现裂口,甚者局部渗液渗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形成小溃疡,处理不当又极易引起乳痈。特别是哺乳时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觉,令患者坐卧不安,极为痛苦。 一、乳头皲裂常见症状 1、乳头皲裂轻者仅乳头表面出现裂口,甚者局部渗液渗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形成小溃疡,处理不当又极易引起乳痈。特别是哺乳时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觉,令患者坐卧不安,极为痛苦。乳头皲裂后,当婴儿吮吸时,会觉得乳头发生锐痛、揩它会流血,流脓水,并结黄痂。 2、乳头皲裂呈环行或垂直出现,环行的皲裂常常在乳

急性乳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您的位置: 疾病百科 > 疾病 > 急性乳腺炎 > 急性乳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乳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更新时间:2013-03-24 | 权威编辑: 家庭医生 房沛平 (一)发病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图1)。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

哺乳乳房异常如何自我护理

乳头皲裂乳头皲裂大多是由于婴儿吸吮姿势不当或母亲未能掌握正确哺乳技巧引起的,常发生在哺乳的第一周。乳头裂伤后,新妈妈常因疼痛而无法哺乳,使乳汁迅速减少或乳汁淤积,如有细菌由裂口进入,还可能引起乳腺炎。 为了防止乳头皲裂,新妈妈哺乳时应采取坐姿,先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房变软,利于婴儿吸吮。哺乳时应尽量让婴儿吸吮住大部分乳晕,因为乳晕下面乳汁集中,当婴儿吸吮用力时,可以达到保护乳头的作用,这是预防乳头皲裂最有效的方法。 1.哺乳时应先在疼痛较轻的一侧乳房开始,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并让乳头和一部

哺乳期女性最易得的妇科病及预防措施

一、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很多见。由于新妈妈在哺乳时,乳头清洁不干净或乳头破损,细菌可能趁机侵入,引发感染。同时,如果新妈妈乳头过小、内陷或哺乳姿势不正确、新生儿吸吮少等,易造成乳汁淤积,也可能导致入侵细菌繁殖生长而感染;此外,婴儿经常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吸乳时,新妈妈也容易发生乳腺炎。 哺乳期如何预防乳腺炎 1、及时正确处理乳胀: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原发性乳胀采取让婴儿勤吸吮即可缓解。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

乳腺炎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不断出现变化,哺乳期乳腺炎症状也应该结合乳腺炎发展阶段来具体的分析。通常在哺乳期乳腺炎初起阶段: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或伴有恶寒发热,胸闷头痛,烦躁容易发脾气,食欲不振。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成脓阶段: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搏动性疼痛,甚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明显的触痛,皮色红,皮肤灼热,并有壮热不退,口渴思饮,恶心厌食,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哺乳期乳腺炎症状溃后阶段: 当急性脓肿成熟时,可自行破溃出脓,或手术切

哺乳期乳腺炎的注意事项

1、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宝宝较好地吸吮,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2、排出淤积的乳汁,疏通乳腺管: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妈妈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配偶吸吮辅助排空乳房。 3、首先吸吮患侧乳房:宝宝由于饥饿,初始吸吮力相对较大,

哺乳期乳头皲裂还能喂奶吗

出现乳头皲裂后一般不必马上停止喂奶。继续哺乳能够防止细菌通过裂口侵入乳腺组织,避免乳腺炎甚至乳腺脓肿的发生。但要注意纠正宝宝的吸吮方式,不能只吸乳头,而尽量把乳晕也让宝宝含入口。 如果妈咪是单侧乳头皲裂哺,可能是因为宝宝饥饿时刚开始吸奶时用力较大造成的,可以先让宝宝吮吸乳头完好的一侧,再吸皲裂侧。吸皲裂侧时,吮力就会减缓而减轻痛楚。如果双侧乳房都有皲裂,可让宝宝先吸吮较轻一侧,同时注意让宝宝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并经常变换喂奶姿势。哺乳完毕可以在乳头上涂少量乳汁。 如果妈咪双侧乳房均出现皲裂,哺乳时疼痛难

乳房常见疾病

1、乳房常见疾病 乳头皲裂乳头和乳晕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皮肤裂伤,称为乳头皲裂。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是因为乳头受到婴儿吸吮的机械性刺激或局部病变所致。 乳腺炎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内出现明显肿块,体检可见乳房肿大,皮肤潮红,而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出现寒战高热。主要是因为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产后2~4周左右,常在乳头皲裂后发生。症见乳房红肿、疼痛、有硬结并伴有发烧、寒战等,早期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乳房增生瘤多发于30~45岁的妇女。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