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天尿床是什么病 慢性尿路感染
儿童天天尿床是什么病 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尿床并久治不愈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1.儿童慢性尿道炎、慢性膀胱炎引起尿床、尿失禁发病率,以学龄前女童发病率最高。这一年龄段的女童,生活上必须由他人帮助料理,容易在清洗外阴、擦手纸、与他人共用洗浴物品时发生间接性病传染;家长和经治医生缺乏有关性病间接传染防治知识,长期漏诊错治。
2.女童尿道很短,缺乏生理性弯曲防护屏障,尿道口又与肛门紧相邻,免疫力也低,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感染,并发尿道炎和膀胱炎。
3.女童尿道外括约肌很薄弱,控制膀胱尿溢出功能差。入睡后尿道外括约肌张力几乎完全消失,膀胱尿随之溢出尿床。
4.有些患儿虽已确诊为性病感染阴道炎,因担心损伤处女膜而不进行阴道治疗,大量脓性分泌物外流污染尿道口,长期并发尿路感染。实际上,处女膜损伤是可以设法避免的。
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疾病
阴道炎、官颈炎、盆腔炎及附件炎等妇科疾病,可导致细菌性尿路感染;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会降低全身抵抗力,导致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预后如何
单纯性急性尿路感染经抗菌药治疗后,90%可治愈,约10%左右可转为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freedman等追踪250例女性尿路感染病人12年,没有发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的证据。asscher等观察107例女性无症状性菌尿,并以88名相当年龄的妇女作对照,两组均无高血压或尿路梗阻,不给予任何治疗,5年后,细菌尿组并没有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国内叶任高等追踪一组46例女性尿路感染24例,2例死于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均为复杂性肾盂肾炎,2例多次再发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亦为复杂性肾盂肾炎。因此,无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者,纵使感染反复发作,通常也不会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然而,在有尿路损害的基础上夹杂感染,则可加速肾损害的发展。基于上述材料,在成人有尿路异常者,原先有肾脏疾病者,或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者,应作尿路感染的筛选性检查,并做相应治疗。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低,容易复发,除非纠正了尿路解剖或功能的异常,否则极难治愈。持续性细菌尿或反复发作者超过半数,慢性肾盂肾炎可发生高血压。在儿童,慢性肾盂肾炎是继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占儿童高血压病因的30%。成人慢性肾盂肾炎,引起高血压者亦比较常见。据文献报告,小儿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0%,而成人为15%,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盂肾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慢性肾盂肾炎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彻底,导致双侧肾脏疤痕形成,甚至萎缩,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后需要替代治疗延长存活时间。
儿童尿路感染的预后则与成人单纯性尿路感染的预后不同,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尿路感染引起的肾损害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期,且常在5岁以前,通常伴有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尤其是伴有膀胱输尿管逆流。一些报道认为:儿童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且伴有膀胱输尿管逆流者,给予长疗程低剂量抗菌疗法,可以减少肾疤痕的形成。
另外,重症肾盂肾炎病例经过治疗后,仍有持续高热和血白细胞显著增加,还可以产生肾乳头球死、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至于尿路感染引起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即使在目前新一代的抗生素治疗下,也偶会死亡,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
尿床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呢
儿童尿床的四大危害是:尿床孩子长不高、尿床孩子智商低、尿床孩子心理疾病多、尿床孩子成人后问题多。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床协会认为:尿床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许多患者甚至出现偏执、胆怯等精神心理障碍;尿床对孩子最大的危害在性格方面,尿床造成孩子不健康的性格会影响一生;尿床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身高矮2-5公分。专家提醒患儿家长,儿童尿床必须及时治疗。
女宝宝尿路感染有什么症状呢
1、尿急、尿频、尿痛
尿急、尿频、尿痛,这些尿路感染的症状不仅会发生在成年人的身上,有时候小儿也会出现,而且危害还更大。因为有些患儿会表现为反复尿床、反复发烧,且易被家长忽视。
2、发热是一个主要临床表现
与成人不同的是,小儿发生尿路感染时,表现相对复杂。对于部分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发热是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尤其是发生于婴幼儿期(1~3岁)的急性尿路感染,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另外,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都应考虑泌尿系感染。
3、哭闹,预防误诊
需提醒的是,如果是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后,在孩子的尿液中就不一定能培养出细菌,这就需多次做尿检和细菌培养,才能明确诊断,会延误治疗时机。
4、女孩因生理结构更易感染
一般来说儿童尿路感染容易“重女轻男”,主要是由于女孩的尿道较宽、短,尿道口离肛门较近,因此更易感染。
发生尿路感染大多数是因为家长不重视卫生,让小孩的私处受到感染。专家建议,在室外玩耍回来后,小孩要注意清洁双手,莫让他们抓挠“私处”。同时,家长尽量不要给小孩子穿开裆裤,一来不卫生,第二是容易着凉。
男性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
男性尿路感染怎么造成的
1、梗阻因素:男性尿路感染很多时候均是由于梗阻因素造成的,比如先天性泌尿生殖系异常、狭窄、肿瘤、结石,以及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胧等疾病,均会引起身体出现的问题就是尿液滞留,这就会降低男性尿路、生殖道上皮等部位的防御细菌能力,从而会导致男性患上尿路感染。
2、其他疾病引起。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以及妊娠、贫血等疾病,都会引起男性身体出现的问题就是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减弱的结果就是会引起男性患上尿路感染的,此时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3、医源性因素:如就医检查的时候留置导尿管,以及造屡管、尿道扩张、膀肤镜等检查的时候,若是忽略忽视无菌观念,就会引起身体出现致病菌诱发、扩散感染等,最终会引起男性患上的疾病就是尿路感染。
4、其他泌尿感染疾病,如男性朋友之前就患有了精囊炎、强雷鲜艳、包皮炎、膀胱炎、睾丸炎以及包皮炎等疾病,并且在这些疾病出现之后没能及时的进行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当,这些炎症就会逐渐的发生蔓延,一旦炎症侵入尿道之后,也就会直接导致尿路感染的疾病发生了,因此在其他的疾病发生之后最好是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医生:5岁前尿床属于正常现象 5岁后尿床需治疗
医生告诉记者,有些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觉得小孩尿床是尿不湿用多了,没有训练好定时定点尿尿的节律。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小孩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即使有意识地控制,效果也不大。
5岁以前孩子出现尿床其实都算正常,5岁之后如果一周还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尿床,就属于病理性的,需要治疗。
一般因为尿床来治疗的孩子,医院还会建议先拍个片子,看有没有隐形脊柱裂等神经系统的病变。有隐形脊柱裂的患者属于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治疗效果其实不佳,但随着年龄增长,有自愈的可能。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因为寒冷等刺激,儿童尿床在冬天情况会加重。儿童尿床在中医上属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肺气虚,针灸治疗可以选择百会、印堂、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遗尿点(手小指末端横纹中点)等穴位,再配以艾灸。一般一个疗程7-10天后就能有明显好转。
家长需注意行为疗法
在针灸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行为疗法,比如,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和衣物等等。家长要注意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儿童尿路感染症状
儿童尿路感染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肾盂肾炎,膀胱炎,无症状性菌尿,患有尿路感染的儿童平时一定要多饮水,不憋尿,多吃瓜果蔬菜,遇到尿道不适的症状要及时治疗。
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重增长缓慢。部分病儿可有抽风、嗜睡,有时可见黄疸。
婴幼儿期: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应想到本病。偶可出现黄疸。
儿童期:下尿路感染时多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有时可有终末血尿及遗尿,而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但上尿路感染时全身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可伴腰痛及肾区扣击痛。同时可伴有排尿刺激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血尿,但蛋白尿及水肿多不明显。
引起尿路感染的几大疾病
尿路感染可以由许多的疾病引起,分别有:
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是引起尿路感染的最大诱因之一。据统计,尿路梗阻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是无梗阻者的12 倍。主要原因是尿路的结石肿瘤、尿道的狭窄、男性的前列腺肥大、女性的膀胱颈梗阻、神经性膀胱、肾下垂等,引起尿流不畅,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尿路感染。
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
如肾脏发育不全、多囊肾、马蹄肾及其他肾、肾盂、输尿管畸形或膀胱输尿管返流等,都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多见上尿路感染
性交后多发生。主要是由于女性尿道短,细菌容易沿尿路上行,且女性尿道口有大肠杆菌存在。
糖尿病
糖尿病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因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且尿中的糖分容易引起细菌繁殖,一旦感染症状较重。
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梗阻的原因繁多,如膀胱颈肥厚、膀胱颈挛缩等。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同前列腺增生相同。
性病
如非淋菌性尿道炎和男性淋病,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但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菌亦有可能成为尿路感染的致病菌。
其他因素
①全身性疾病,例如重症肝病、慢性肾病、晚期肿瘤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②妇科炎症、包皮炎及前列腺炎等,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
儿童尿床与肾病有关吗
引起儿童尿床的因素很多,如果排除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患遗尿症,儿童中就有1/2的可能性尿床),继发性遗尿多涉及肾内科、内分泌、泌尿科、神经、心理等多方面的器质性疾病,许多疾病会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夜间遗尿,比如肾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等肾病。
幼儿时期,由于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小儿在1——3岁阶段会发生夜间尿床现象。但是,有部分儿童在年龄稍大(约5岁以后)依然可能发生尿床情况。这些儿童尿床可以表现为间段或持续性的尿床现象,遇到此种情况,部分有遗传因素的遗尿症儿童通常在父母终止尿床的年龄可以自发痊愈。继发性遗尿症常因存在潜在疾病未能及时就诊而延误治疗,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尿床情况明显改善。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尿床是一种常见现象就掉以轻心,首先要检查儿童的肾脏器官有没有什么病变,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