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治足底骨刺
该怎样治足底骨刺
一:针刀治疗
患者俯卧,踝关节前垫一枕头,足跟朝上,将足放稳,常规消毒铺巾,在压痛点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进针刀,刀口线和纵轴平行,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度角,按小针刀进针四步规程: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三四下即可出针。
二:中医治疗
中药内服中药和外敷膏药,内服的中药是胶囊,由多味中药组方,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骨骼功能代谢,恢复正常骨骼功能。外用的膏药亦多味中药组方,精选中药中的足跟痛安康/膏,主要功能是拔出阻碍骨代谢的血栓,贴在患病部位,药效直达。具体的比量需要了解病情才可以下方。采用此法治疗,一般4--15天会见效,四个月左右可以彻底治愈。
除此之外,足底骨刺还可以通过按摩和针灸等方式来改善,其实疾病的预防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要预防足底骨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其次在饮食方面要尽量节制,体重过大的话会加大罹患足底骨刺的风险,平时可以适当的多做一些运动。
脚底骨刺是怎样形成的
足底骨刺的形成多于足跟长时间的负重和磨损有关,当足跟关节出现磨损、破坏后,人体自身会进行自我的修复,硬化与增生,从而形成足跟骨刺,它是人体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根压痛, 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脚底骨刺的症状表现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根压痛, 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足跟痛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许多人都认为是足底长了骨刺,很是担心。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跟痛症,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近处骨质增生及压痛,侧位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有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等,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运动损伤,也可引起足跟部疼痛。对于足跟骨刺可以采用外用“足跟骨方世医贴”疗法,膏药具有渗透力,可深入皮肤,达到病灶,钝化骨刺,加快吸收,消除炎症等功效。不用口服,即安全又便捷。1、注意休息; 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功能锻炼。
了解了脚底骨刺的症状表现我们才能够依据这些表象判断自身是不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我们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脚底出现骨刺的部位。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去除疾病。
足底骨刺的症状有哪些
一:足底骨刺的症状
1、脚后跟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用手摸有麻痹的感觉;
2、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 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3、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4、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5、严重者无法踏地行走;
6、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二:足底骨刺如何治疗
如果有疼痛,可用消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进行对症处理,可采用热敷、理疗、按摩与牵引等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放松和缓解疼痛,或用小针刀减轻对神经压迫。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骨质增生患者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看到这儿,你知道足底骨刺的症状都有哪些了吗?您不妨先对照上文的描述,给自己做一个自我检查,如果有患有足底骨刺的可能,就要到医院去拍一个x光确诊了,这种疾病一般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身体也免遭很多痛苦。
足底骨质增生怎么治疗
现在,要问足底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的人很多,首先适当的多休息,然后平时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 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 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 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可在 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最重要的是,患者还可以找中医进行调理治疗最好!
也有朋友不了解足底骨质增生是什么感觉,首先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候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十分痛苦的情况!
所以,想要知道足底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一定要尽早的去医院看,听取医生的建议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不尽早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会给自己带来长期的隐患!
足跟骨刺严重吗
足跟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是人体骨骼老化后的一种表现,虽然从表面上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疼痛,给行走带来极大不便。但骨刺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骨头长刺’,而是因为肌肉劳损引起局部炎症后在骨头表面形成的一层钙化的物质,而且引起疼痛的‘元凶’并非骨刺本身,而是肌肉因为缺血缺氧的炎症反应所致。
骨刺正确的学术名应该为“骨疣 ( Bone Spur )”,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骨刺多发生在有肌腱或韧带附着的骨骼处,足底骨刺就是发生在足底筋膜附着的地方,骨刺的产生是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从而在骨头表面形成了一层钙化物质,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在临床中,遇到最多的“骨刺痛”就是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患者需要运动,但这种运动必须“适量”,不能过于剧烈,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长期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反而加重骨刺病情。在骨刺急性期,疼痛加重,这是人体向你发出信号,不能耐受这么大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所以要尽量减少足部受累关节的活动量,可适当卧床休息,通过休息来减少受累关节的机械性刺激。病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因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可诱发炎症的产生
足跟骨刺严重起来是会让您十分痛苦的,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每晚睡前要对足跟进行按摩,平时买鞋子更需要挑一些舒适的才行,要厚底的,柔软性高的!对于一些老年人有这一问题的,平时还可以注意热敷理疗,可达到缓解的作用!
足底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药物治疗:
由于足跟骨刺引发的足跟疾病皆属于慢性炎症,若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副作用,伤及脾肾肝,因此一般选用中医治疗,可选药物熏洗,外敷膏药,口服汤剂,比较理想的还是外敷膏药。外敷足跟痛宁消贴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渗透肌肤,更快速的到达病灶,消除炎症。不用口服,避免了对肠道的刺激,更加安全有效。
二: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结合中医“内病外治”理论,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中医针采用捻转与提插等专用中医手法,对人体特定部位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具有疏通经络和扶正法邪的作用。
三: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指以中医中穴位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西医的解剖理论和病理诊断,医者通过运用自己的双手,在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一些列手法,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你对足底骨刺的治疗方法有没有了解呢?骨刺本身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但由于其直接与人体软组织相连,所以会伤害到软组织,足底骨刺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选择正确的鞋子,减少足底骨刺的发生率。
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的原因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足痛的治疗处方
1:处方:牛膝、木瓜、透骨草、嫩桑枝、威灵仙、海藻、昆布各20克,紫苏叶、制川草、草乌各15克,米醋200毫升。
用法:加水3000毫升,浓煎取液1500毫升,加入米醋,趁热先熏洗患处,日洗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一疗程。
疗效:熨洗一疗程,疼痛消失而愈。
2:治足跟痛
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100%。
如何预防脚后跟骨刺
老年人防治足跟骨质增生应节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临床发现肥胖的足跟骨刺患者,比相似病情而体重标准者的治疗时间要长,恢复要慢。原因很简单,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体重加重了足跟的负担。
尽量少吸烟或者戒烟;避免酗酒。吸烟和酗酒都会减少骨矿物质的含量,所以戒烟和少喝酒对于防治足跟骨质增生是有利无弊的。
食含钙丰富的食品:骨质增生骨刺的发生与体内缺钙有一定关系,补钙有利于症状缓解,是防治足跟骨质增生的方法。
防治足跟骨质增生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操劳;足跟骨刺的产生其实是人体对超过它承受能力的力并使之均匀分布,降低受力强度的一种反应方式,足跟受力超出可适应强度越大,骨质增生骨刺就会发展的越快越严重,尤其是农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当避免干过多的农活,累活。
避免长时间步行、久站。治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步行(建议步行不要超过30分钟)或者久站,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以减足跟负担。
足底骨刺的症状有哪些
1、脚后跟脚尖朝上脚后跟向下用力时,里面有针刺感觉,用手摸有麻痹的感觉;
2、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又会加重,如走路时不慎踩在砖瓦块上 或下楼梯时,足部着地用力过猛,会引起剧烈疼痛;
3、足跟外表皮红肿,用手碰触发热;
4、足跟中央有一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疼痛剧烈;
5、严重者无法踏地行走;
6、足根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治疗足底骨刺的方法有哪些
一:中草药治疗
取壁虎6个,辰砂6克,上药焙干研粉备用。用的时侯取适量药粉撒于患处,用强力麝香膏固定,隔天换药,1个月为1疗程。一般休息3—6天后可继续下1个疗程,对颈椎及足跟骨质增生疗效佳。
二:熏蒸法:
将当归12克,川芎6克,乳香6克,苏木5克,红花5克,没药6克,地鳖虫3克,三七3克,赤芍9克,落得打6克,水煎30分钟,装入盆内。再将半块泥砖烧热后放入药液内,使药热之气薰蒸患部,待气尽药液温度降低时,可将足跟部痛点烤在泥砖上,边烤边压,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药液可反复用。
三:心理调养法
应当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给以分析、解释,并通过语言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使病人消除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好了,看到这儿,你知道足底骨刺应该如何治疗了吗?足底骨刺患者平时要尽量坐着或者是躺着休息,在治疗期间不要给脚部过重的压力,另外足底骨刺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要尽量软,平时可以多用热水泡酒,按摩脚部也是很有帮助的。
老年脚底骨刺怎么办
脚底长了是会导致脚跟压迫感,剧痛,走路的时候脚跟不敢用力,会有石头刻着或者针刺的感觉,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表面是看不出来,但是站立或者行走的时候叫不有压迫感就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会给行走带来很大不便,建议你带父亲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所以有可能是创伤性炎症导致的。或者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医膏药疗法,可以消肿止痛活血散於。
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是常见的脚底骨刺的治疗方法。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愈合,缓解疼痛。很多病人用药后感上腹部不适,对胃的刺激较大,而且停药后,许多患者反映疼痛再次发作。
封闭治疗也是脚底骨刺的治疗方法。经口服药治疗无效的病人就考虑用封闭治疗。用氢化考的松局部痛点注射,一般止痛效果均好。脚底皮肤质韧,注射时本身疼痛较重,并有感染的可能。封闭疗法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疼痛,当时有效但不能持久,主要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
在西医治疗中多采用手术疗法,将其骨刺切除,结果创伤面较大,而引起骨刺的韧带更加挛缩,对于老年患者一般不建议手术。
妙方治脚底骨刺
此药酒中,当归、红花养血活血,杜仲、玄参、牛膝补益肝肾,合用能养血活血、补益肝肾,有治疗中老年腰腿酸痛、足跟疼痛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意思是说,补养肝肾有强壮筋骨的作用,中老年容易发生腰腿酸痛、足跟痛、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刺等肝肾不足的病症,入冬进些补益肝肾、养血活血的补酒是有好处的。
但申读者推荐的方子药量过少,药酒的浓度过低,经计算,中药含量仅9克×3+6克×2=39克。如果作为1个月服用,每天仅服当归、红花、杜仲各0.3克,玄参、牛膝各0.2克;药酒的中药浓度仅为39克1000毫升=3.9%,因此很难说得清此药酒的疗效与作用了。
如果将此方之中药扩增5倍,或许尚能分析一下它的有效性,因为39克×5=195克1000毫升≈20%,就符合药酒的通常炮制浓度。如果每次服30毫升,每天服1~2次,那么每天的药量为6.5~13克,亦不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