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治愈后的调理常识有哪些呢
肾病综合征患者治愈后的调理常识有哪些呢
用药。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间,一般还是需要用药的。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该每天都检查用药情况,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者因为服用了利尿的激素类药物,尿量会增加,因此家长还应该注意提醒患者及时上厕所,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饮食。患者体内大量的蛋白会从小便中排除,因此,患者经常会出现蛋白质不足的现象,所以,患者应该从饮食中给予补充。患者每天吃的食物最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比如:鱼、豆制品、瘦肉等。另外,患者还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g。
运动。患者因为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疾病,免疫力会下降,这样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所以最好限制患者的活动量,避免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患者劳累。
冷暖与睡眠。患者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并且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还有就是患者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预防感染。患者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感染上其他传染病。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感染抵抗力下降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感染: ①尿中丢失大量 IgG。②B 因子(补体的替代途径成分)的缺乏导致对细菌免疫调理作用缺陷;③营养不良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减弱,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受损。④转铁蛋白和锌大量从尿中丢失。转铁蛋白为维持正常淋巴细胞功能所必需, 锌离子浓度与胸腺素合成有关。⑤局部因素。胸腔积液、腹水、皮肤高度水肿引起的皮肤破裂和严重水肿使局部体液因子稀释、防御功能减弱,均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易感因素。
2、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存在高凝状态,主要是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血中凝血因子的改变。因此,促凝集和促凝血因子的增高,抗凝集和抗凝血因子的下降及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的损害,是肾病综合征产 生高凝状态原因。抗生素、激素和利尿剂的应用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加重因素,激素经凝血蛋白发挥作用,而利尿剂则使血液浓缩,血液粘 滞度增加。
3、急性肾衰:急性肾衰为肾病综合征最严重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症的危害有哪些呢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呕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症的危害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 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这些都是肾病综合症的危害。
肾病综合症的危害还可引发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营养失调护理
1、钠盐及水的摄入:限制钠盐对消除水肿具有重要意义。可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肾病综合征的饮食应以患者能耐受、食欲不受影响为前提。每天23克应该是合理的。水分限制不必太严格,如水肿较重,必须限制水的摄入。
2、蛋白的摄入: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应予追加。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鸡蛋清、鱼和肉类等,但必须指出,过多的蛋白摄入无特别帮助,这就是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注意点。
3、肾病综合征的饮食要适当补充维生素、钾盐、钙盐等,钙盐和维生素D的补充甚为必要,同时供给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4、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高,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食物中应以富含可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血脂,这也是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注意点。
以上就是对肾病综合征的饮食要求的一些简单介绍,通过上面专家的讲解,相信大家不难看出,饮食对任何人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因为好的饮食可以促进治疗该病的速度,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所以,该病患者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感冒对肾病综合征的影响有哪些?
因为肾病综合症患者体质弱,体内免疫细胞比正常的人少,人体免疫功能比较弱,有病菌侵入时,免疫细胞不但没有吞噬病菌,而是暂时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损害肾脏,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将引起肾病综合症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对肾病综合症患者来说,感冒是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与加重的重要诱因。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以及治愈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引起感冒导致病情复发。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因为低蛋白和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关系,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碰到感冒会令很多人感觉到困扰,而且感冒后还会诱发肺部的一些感染,所以说一旦感冒了,应该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遵医嘱进行积极的感冒治疗。
为了避免感冒诱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有一些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在感冒的时候自行服用一些感冒药物,可能暂时会起到作用,但是从长远上讲,这样的行为的的确确会存在相当大的弊端。
肾病综合征患者一旦感冒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上呼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在选择感冒药上面,抗生素比较适合肾病综合征患者,这不管是从价格还是从副作用上面进行考量的。
肾病综合征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肾病综合征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数是因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呕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药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症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 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这些都是肾病综合症的危害。
肾病综合症的危害还可引发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危害?以上就是肾病综合征的危害,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如果得了肾病综合征不及时治疗会给身体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所以大家在肾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拖延。
如何预防肾病的出现
那么哪些是预防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呢?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预防肾病综合征第一步,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适当加强自身保健,适当锻炼,增进体质。
预防肾病综合征第二步,保持良好心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和饮食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住院治疗和预后养护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给自己增加不良的心理暗示,不生气、易怒,要学会释然的对待事物。
预防肾病综合征第三步,积极慎重应对感冒、感染。从统计复发的诱发因素来看,感冒是最为主要的预防肾病综合症因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中的蛋白大量从尿液中流失,流失的物质中,就包括了构成我们免疫防线的重要成分,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
(1)怀疑肾病综合征时,为了明确诊断,常做的肾病综合症检查为:①尿常规检查。②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是诊断之必备条件。③血浆蛋白测定:肾病综合征时,血浆白蛋白低于30g是诊断必备条件。④血脂测定: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脂质代谢紊乱,血脂升高。
(2)为了解肾病综合征时肾功能是否受损或受损程度,进一步明确肾病综合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可视具体情况做如下检查:①肾功能检查:常做的项目为尿素氮(BUN)、肌酐(Scr),此为常做的项目之一,用来了解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程度。②电解质及CO2结合力(CO2-CP)测定:用来了解是否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以便及时纠正。
还有一些检查需要做:③血液流变学检查: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此项检查有助于对该情况的了解。④以下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被选用:血清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尿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尿C3、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尿酶、血清抗肾抗体及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等。
肾病综合征能治好吗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病情危险、预后较差的疾病。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在确诊之后,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肾病综合征能治好吗?”其实,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受诸多原因的限制,也可由病因、病理类型的不同,是否得到合理治疗等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看来,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年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微小病变肾病占80%,这一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大于30岁成人中只占20%。该型肾病综合征预后良好,有54%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可完全缓解,但成人仅21%可完全缓解。
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表明病变轻,因此预后也较好,非选择性蛋白尿预后较差。此外,如果早期有严重蛋白尿者,肾功能衰竭出现较早,预后差。
开始治疗的时间:早发现、早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浮肿出现的时间:有统计显示,成人肾病综合征在首次出现浮肿后的第3~4年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人数最多。
儿童肾病综合症易反复的原因
1、激素治疗肾病综合症“治标未能治本”
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中,不能说激素等西药毫无作用。毋庸置疑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在短时间内能有效的消除症状,例如蛋白、潜血转阴等。但要说明的是激素治标却不能治本,单纯的堵蛋白、堵潜血只能暂时的控制病情,却未针对病因——受损的肾脏组织进行治疗。我院(石家庄肾病医院)一直提倡不用激素、多靶点治疗肾病综合症,从病理损伤的修复以及肾脏整理调理入手,临床调查发现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
2、儿童易感染、感冒导致病情加重
肾病患者一般来说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感冒。而儿童正处于成长期,身体各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易受到疾病的侵扰,儿童肾病患者面对外界病毒更是无奈,因此极易导致感冒、感染加重病情。
肾病综合征能结婚吗
专家指出,患上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只要治愈好,就是能够结婚的,肾病综合征是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还有先天性这个几种的,其中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具有4大特点,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选择性蛋白尿及尿中C3、FDP测定、血生化检查、肾活体组织检查等,临床上常根据以上检查进一步进行诊断。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做的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发现患者尿中除有大量蛋白外,可有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有时也可有脂肪管型。
2.选择性蛋白尿及尿中C3、FDP测定:Ⅰ型为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正常,Ⅱ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往往超过正常。
3.血生化检查:除血浆总蛋白降低外,白/球可倒置,血胆固醇Ⅰ型增高,Ⅱ型可不增高。
4.血沉增速:常为40~80mm/h,血沉增速多与浮肿相平行。
5.蛋白电泳:α2或β可明显增高,α1、γ球蛋白多数较低。
6.肾功能检查:Ⅰ型正常,Ⅱ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7.肾活体组织检查:可通过超微结构及免疫病理学观察,以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
感冒引起的肾病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因为肾病综合症患者体质弱,体内免疫细胞比正常的人少,人体免疫功能比较弱,有病菌侵入时,免疫细胞不但没有吞噬病菌,而是暂时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损害肾脏,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将引起肾病综合症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对肾病综合症患者来说,感冒是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与加重的重要诱因。所以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以及治愈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引起感冒导致病情复发。
相关统计表明、在引发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约占60%至70%。秋季天气忽冷忽热、早晚低温、细菌、病毒非常活跃、上呼吸道感染极易流行、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也有所增多。
肾病综合征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至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有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部分病人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小便量减少、颜色深而混浊、继而出现肉眼血尿、但持续时间不长、数天后多转为镜下血尿;绝大多数患者尿常规检查都有蛋白、一般病后2到3周尿蛋白转为少量或微量、2到3个月消失、如持续性蛋白尿则是转变为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关于感冒引起的肾病综合症是怎么回事,上文中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希望大家对此都能认真对待,保护自身健康免受伤害才是最重要的,不管肾病综合征诱发因素有多少,或是治疗难度有多大,都是需要早点做好防治准备工作的。
什么是低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症患者都很清楚:肾病综合症的典型表现为“三高一低”,其中,低蛋白血症即为其中的“一低”。可见,肾病综合症一旦发生,患者必定存在有低蛋白血症这一症状表现。那么,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发生低蛋白血症呢?
什么是低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发生时,最突出也最先发生的病变特征是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而当进入人体内以及肝脏合成的蛋白质不足以抵偿其丢失时,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将降低,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由于尿液中丢失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因此,肾病综合征发生低蛋白血症主要是白蛋白降低,因此,也称为低白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发生时,通常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小于30g/L。
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是怎样形成的?
1、血浆蛋白异常丢失。
肾病综合症发生的病理基础为大量蛋白尿的产生。由于肾脏内固有细胞受外界诱因(如感冒、感染、扁桃体炎、劳累等)而发生纤维化病理改变,致使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发生障碍,从而直接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液中过多的蛋白随尿排出体外而不能被人体重吸收利用,血液蛋白成分降低,如此形成低蛋白血症。可见,血浆蛋白的异常丢失成为低蛋白血症形成的最主要机制。
2、肠道吸收蛋白成分减少。
受肾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影响,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大量蛋白丢失,发生水肿。由此,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则由胃肠道吸收回血的蛋白质含量将有一定程度减少,导致患者负氮平衡的发生。
3、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蛋白异常表现。
当肾病综合征发生之后,伴随肾病患者将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状,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氮质血症、负氮平衡、高凝状态、贫血等。这些症状的出现说明肾病综合征患者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同时体内免疫调节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将导致其体内的蛋白出现异常表现:体内存在蛋白分解代谢异常现象;蛋白合成降低现象;蛋白合成虽然增加但不足以代偿蛋白的丢失;蛋白在体内的分布改变;等等。正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了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如何处理已经发生的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
已经了解到,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血浆蛋白的大量丢失。由于体内蛋白质的异常丢失导致肾病综合症患者发生了低蛋白血症,伴随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患者同时将发生一系列如高脂血症、氮质血症、负氮平衡等不利于肾病康复的并发症。因此,从蛋白漏出这一问题着手进行对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的处理是最有意义和成效的。
可以说,纠正肾病综合症患者的低蛋白血症症状,就要有效降低患者肾脏的肾小球通透性功能,从而达到减少蛋白漏出的目的。肾小球滤过蛋白质的通透能力增强,其罪魁祸首就是肾脏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屏障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改变。因此,通过有效途径对肾脏纤维化进程进行阻断,对已经发生的纤维化肾单位进行修复,逐步使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恢复正常。只有这样,肾病综合症患者体内的蛋白质才不会大量随尿排出体外。在此基础上,配合西医对症处理,患者发生的上述一系列的并发症状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怎么避孕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结缔组织的疾病,好发于育龄期的女性,可能与高雌激素水平有关,而妊娠和流产又会影响病情,因此肾病综合征女性应严格采取避孕措施,尤其是处于狼疮活动期的患者。
1、避孕套最安全,避孕套是肾病综合征患者首选的避孕工具,无论男用还是女用避孕套都是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同时还有有效的降低各种感染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近期没有生育计划者可选用宫内节育器,对于仅有一个性伴侣、近期没有生育计划且除小剂量泼尼松外没有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肾病综合征女性患者,可选择使用新一代宫内节育器(IUD)。但有相关的报道指出,少部分女性患者在放置IUD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狼疮活动,且在取出IUD前疾病持续活动不缓解,另外还有增加感染的风险。临床上关于应用IUD的经验相对较少,患者应权衡利弊后选用。
3、慎用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危害较多,如诱发狼疮活动;增加抗磷脂抗体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性;长期服用单一孕激素避孕药可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等等。故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谨慎使用口服避孕药。
社会上有一些女性朋友因为自己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就害怕去怀孕,怕自己怀孕之后,宝宝并不是很健康,因此就有一些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去采取避孕措施,而且每一位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避孕过程中都要去注意以上几点,那么才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