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生时如何处理
早产儿出生时如何处理
1、体位
为防止新生儿的血液向胎盘逆流娩出后,需使其躯体低于胎盘水平。为促使咽喉部的黏液、血液和羊水排出,应先使新生儿面朝下或取头偏向一侧的仰卧位,用盐水纱布轻轻挤捏鼻腔及揩拭口腔。
2、清理
早产儿对子宫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随胎龄及出生体重而异。在第一次呼吸前清除呼吸道内的黏液、血液和羊水至关重要。使新生儿的头部伸展用电动负压或口衔导管吸净咽喉部液,尔后轻击足底,刺激啼哭。
3、断脐
在清理呼吸道复苏的同时,立即断脐,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而增加肝脏负担。
4、保温
断脐后,迅速擦干全身,但不必擦去皮肤表面可起保温作用的胎脂,以暖干布包裹躯体避免散热过多。
早产怎么预防 早产对宝宝的危害
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公克的宝宝,属于「低出生体重」,若低于1,500公克的宝宝,是「极低出生体重」。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越低,就代表可能会发生越多发育上的问题,所以若遇到可能发生早产的危机时,医师会想办法让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多待一些时间,以争取时机做些必要的处置。
早产儿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呼吸窘迫、疝气、黄疸、视网膜病变、脑室旁白质软化症、听力障碍、肠胃功能不佳等,甚至可能出现较严重的脑室出血合并症,若严重的话会导致脑损伤。早产除了可能造成新生儿死亡外,还可能会发生各种急性、慢性的健康问题,令才欢欣迎接新生命的家庭在医院间疲于奔命。
近年来,医界对早产儿的照顾技术持续进步中,甚至曾让出生只有500公克的早产儿健康存活,且无严重后遗症。但是,早产毕竟对新生儿的健康是一大威胁,因此孕妈咪需具备早产的相关知识,防范于未然。
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是多少
1.早产儿体重标准
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2.早产儿体重多少算正常
作为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上的早产儿长到2700克;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下的早产儿长到2500克左右,又没有格外的异常时,就可以出院回家了。按时间算,如果出生时体重只有1500—2000克的早产儿,体重长到2500克,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早产儿体重已长到2500克以上,但还是比足月儿的抵抗力弱,所以绝不能疏忽大意。
3.早产儿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小于37周但大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由于宝宝在母体内发育时间过短,其各脏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并未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再加上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差以及出生时可能导致的缺氧等原因,容易导致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以及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问题。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高危因素引起的症状
小儿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如果发现有脑瘫的高危因素,都可能引起小儿脑瘫,例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小儿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小儿出生后颅内出血等都是引起小儿脑瘫高危因素,这些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在客观上也是引起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早产儿易患厌食症
瑞典的研究人员调查表明,早产儿和出生时颅内出血的婴儿长大后容易患厌食症。
研究人员对两组人员进行了对比调查,其中一组是781名10到21岁患有严重厌食症需要接受治疗的女孩,另一组是同样数量和年龄的正常女孩。结果发现,在患有厌食症一组的女孩中,有14人至少早产8周,有19人在出生时发生过颅内出血现象,她们所占比例要比未患厌食症一组的女孩分别高出3倍和2倍。
早产儿的颅骨要比正常出生的婴儿软得多,这容易造成早产儿大脑伤害,而颅内出血表明婴儿的大脑已经受到伤害,而这些伤害很有可能影响其今后的行为,其中包括饮食行为。由此可见,厌食症与早产和婴儿颅内出血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外,早产儿的厌食症还有心理原因。早产儿出生后需要特别护理,不能立即与妈妈呆在一起吃到母乳。因此,这对他们今后的行为将产生负面心理影响。
早产儿满月前要查眼底
为什么早产儿要查眼底?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哪些早产儿需要查眼底?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生体重或出生孕周不在筛查范围,但长时间吸氧或合并全身疾病,身体情况较差的也需要进行筛查。早产儿身体越弱,越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婴儿需要补钙吗 早产的宝宝需要补钙吗
需要补钙。
一般来说,早产儿出生时从妈妈体内摄入的钙量就是不够的,出生后又长得特别快,所以比起正常婴幼儿,早产儿更容易出现缺钙的现象。为了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当增加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
早产儿满月前要查眼底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哪些早产儿需要查眼底?
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生体重或出生孕周不在筛查范围,但长时间吸氧或合并全身疾病,身体情况较差的也需要进行筛查。早产儿身体越弱,越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什么时间去筛查?
早产儿在出生后3-4周就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因为有部分患儿出生后3-4周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需要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晚了很可能错过治疗时机。有的家长因为小儿身体弱,或认为小儿没有满月,还太小,而不去医院进行检查,这都是错误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会留下终生遗憾。
早产儿体重多少算正常
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作为一般的标准,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上的早产儿长到2700克;出生时体重2000克以下的早产儿长到2500克左右,又没有格外的异常时,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按时间算,如果出生时体重只有1500—2000克的早产儿,体重长到2500克,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早产儿体重已长到2500克以上,但还是比足月儿的抵抗力弱,所以绝不能疏忽大意。
早产儿母乳喂养好处多
早产儿出生时无病、体重>1500克,出生2小时就可以喂养。早产儿较足月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主要是因为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蛋白质中乳清蛋白:酪蛋白近似母乳的70:30,足月儿每天需要量1.2g/kg,而早产儿需要量高,最高可达4g/kg(但是提供早产儿的蛋白质不能超过4g/kg)。早产儿母乳中含有的蛋白质高,而且越早产母乳中蛋白质量越高,以适应不同胎龄的早产儿需要。早产儿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强,能适应高蛋白质的母乳。但是不能再高于4g/kg,否则可能引起氮质血症,酸中毒,造成生长缓慢。
必需强调的是生母母乳喂养。与足月母乳相比,早产儿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更多的氮元素、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钠、氯、钙、镁、锌、铜、铁)及IgA含量均高,能量也高,正适合快速生长和需要保护的早产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所有的生长发育参数均有提高。对能够进食的早产儿应尽量给予生母母乳喂养。早期从微量逐步增加到足量的喂养方法。不能哺乳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过鼻饲或者用滴管口饲。
早产儿如果完全母乳喂养,出生后第二个月易产生低蛋白血症,这是因为生母的成熟乳中的总蛋白质对于快速生长的早产儿仍显太低,因此需要补充一些强化人乳的产品和早产儿配方奶以增加蛋白质和其它必需的营养素。而他人捐献的人乳多为成熟乳,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往往不如早产配方奶,因而用成熟人乳喂养早产儿并不合适,而应喂哺早产配方奶。
体重过轻的早产儿易有行为问题
一项研究发现,体重过轻的早产儿长大后易出现某些行为问题,而且他们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几率较高。专家说,尽管近年来早产儿的成活率有所提高,但他们可能面临潜在的长期问题,其中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较高。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小组对104名7岁至16岁的孩子进行了标准智力测验,并要求他们的父母及老师完成有关行为问题的调查问卷。其中有49名孩子在母亲怀孕的第24周至第33周时出生,而正常的孕期应该是40周。这些孩子出生时的体重从“极低”到“很低”不等,也就是不足2.2磅(1磅约合0.45千克),或在2.2磅至3.3磅之间。
研究表明,18%的早产儿有活动过度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且需要治疗,14%的早产儿患有忧郁症和焦虑症。
研究人员认为,婴儿出生时体重过轻,可能影响部分孩子脑部正常发育,造成他们更易出现行为问题。
专家表示,与正常出生的健康婴儿相比,纠正早产儿的上述问题要更加困难。因此,早产儿的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就诊,以便让孩子得到及时治疗。
早产儿发育的指标
由于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的生长发育以前是一件较难的事情。现在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评估。曲线图的横坐标是出生时的实际孕周。当孩子生长达到妈妈的预产期——40孕周时,可以改用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图。使用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时,应注意采用矫正月龄进行评估。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33周早产儿成活率高吗
33周早产儿成活率高吗?美国这段孕周出生的宝宝存活率是95%,中国此阶段出生的早产宝宝存活率也很高。大多数宝宝的体重都在1.4~2.3千克之间,看起来比足月的宝宝要瘦。有些宝宝能够自主呼吸,很多宝宝的呼吸问题也只需要补充氧气便可解决。
有些宝宝已经能够用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了,不过,呼吸有困难的宝宝多半还需要鼻胃管喂养。跟孕周更小的早产儿相比,这个时候出生的宝宝出现早产所致的重度残疾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发生学习和行为障碍的风险还是比足月宝宝要高。
早产儿出生时必须注意保暖,处理时动作要轻巧而迅速。受凉常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并发症,产房温度必须保持25℃左右。为了预防窒息,产程中最好不用对胎儿呼吸中枢有影响的麻醉、镇静药。胎头娩出时,先将胎儿口、鼻腔内的黏液挤出。未清除干净者,可在胎全部娩出时用消毒吸管吸清,必要时用气管内插管。口内勿用纱布揩,以免擦伤黏膜促成感染。有呼吸困难或青紫者及时给氧。待断脐完毕,用消毒植物油纱布轻轻揩去颈下、腋下、腹股沟等皱褶处过多的胎脂,然后裹以布类。用0.25%氯霉素或0.5%新霉素眼药水滴眼,预防结膜炎。处理就绪后,尽快转入已调节好温度的早产儿暖箱内。治愈标准是,早产儿一般情况良好,吸乳情况好,体重已达到2300g左右,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时,可以出院。
以上就是关于33周早产儿成活率高吗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心里一定舒了一口气。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33周早产儿成活率是很高的,所以家有33周早产儿的朋友就不要太过于担心了,做好孩子的相关护理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