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胸闷气短艾灸哪里比较好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哪里比较好
配穴方一
穴位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中府: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灸法
1.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取3~5穴,取麦粒大的艾炷,各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7日,再行下一个疗程。
2.用艾炷隔姜(或附片)灸,每次取3~5穴,取小艾炷各灸3~5壮,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急性发作时,在百会穴灸3~5壮,每日灸1次。
3.用艾炷隔盐灸,急性发作时在神阙穴隔盐灸3~7壮,每日灸1次。
4.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7日。
主治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咳嗽胸闷气短。临床用之有一定效果。
配穴方二
穴位一组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穴位二组
厥阴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中府: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灸法
1.每次取1组穴,交替施灸。
2.用艾炷隔附子饼(或姜片)灸,每取1组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
程。
3.用艾条温和灸,每取1组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7日。
主治
肺源性心脏病。
咳嗽艾灸什么穴位
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表现症状:咳嗽,吐痰色黄戮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
艾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艾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风寒咳嗽艾灸
风寒咳嗽表现症状:多为受凉后或天气转变时起病,喉痒,咳嗽,咳声响亮。吐痰色白稀薄,伴鼻塞。流清涕,恶寒无汗,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艾灸穴位:大椎,风门,风池,肺俞,列缺
艾灸方法:解表散寒止咳。取手太阴经、阳明经和足太阳经穴为主,艾柱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让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
肝火犯肺型咳嗽
肝火犯肺表现症状:气逆作咳,咳嗽时脑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艾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穴,如下图所示。
艾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经、足胶阴经穴为主,艾炔或艾条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肢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痰湿侵肺型咳嗽
表现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黏,胸闷,上腹部饱胀不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
艾灸穴位:中脘穴,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穴。
艾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位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祛病除邪的目的。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 配穴方四
气喘: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寸,与第7颈椎(一说胸椎)棘突平高处,左右计2穴
定喘:位于项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0.5寸处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一组穴加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二组穴加
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艾炷瘢痕灸(化脓灸),先取麝香3g,肉桂、丁香各30g,冰片1.3g,麻黄、细辛、干姜各12g,天南星24g。共研细末,每1g艾绒加上药末0.2g,制成药艾炷。治时选大暑至立秋时节,先于穴位上涂些蒜汁,每取黄豆或枣核大艾炷灸5~7壮,灸后贴灸疮膏,使之化脓,每天更换1~2次膏药,约40天收口结痂。
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咳嗽胸闷气短(肺气虚型用方一组,肺脾气虚型用方二组,脾肾阳虚型用方三组)。
三伏天艾灸几天灸一次比较好
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老年人群或体质相对平和者,起防病保健作用,三伏天艾灸,可选择两天或三天艾灸一次比较好,可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避免艾灸频率过高,导致阳气偏于亢盛,引起上火症状。
2、阳虚体质者,三伏天艾灸,选择每天或隔天艾灸一次比较好,可灸足三里穴、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百会穴等,能够起到温补阳气,调和气血阴阳的作用。
3、女性宫寒不孕或宫寒痛经者,三伏天艾灸,选择每天艾灸比较好,可灸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大赫穴等,能够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温煦胞宫的作用。
4、体内寒湿较重者,如寒湿阻滞关节引起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者;或者寒湿内盛伤及于肺所引起的咳嗽、哮喘等,三伏天艾灸是治疗的最好时机,不但能够刺激穴位,还能助于疏通经络,把体内的寒气、顽疾等邪气驱除体外,达到冬病夏治的功效,建议每天坚持艾灸比较好。
艾灸治咳嗽怎么治疗
肝火犯肺型咳嗽
主证:气逆作咳,咳嗽时胸胁引痛,咽喉干燥,烦咳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施灸方法:泻肝清肺。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艾炷或艾条灸灸穴位,火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施灸穴位:列缺,鱼际,尺泽,内关,阳陵泉,行间。
痰湿侵肺型咳嗽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天气寒冷加剧,痰多色白而粘,胸闷,上腹饱胀不适,胃纳不振,身体疲倦,舌苔白腻,脉滑。
施灸方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每穴灸疗的时间可灵活掌握,穴下要有一定的刺激感,以达到祛病除邪之效。
施灸穴位: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俞,肺俞,列缺。
风热咳嗽
主证:咳嗽,吐痰色黄粘稠,不易咳出,喉燥咽痛,鼻塞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方法:解表清热止咳,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艾炷或艾条灸穴位,活力可较大,使穴下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以祛病除邪,清淤消解。
施灸穴位:大椎,风池,曲池,肺俞,列缺,合谷,喉咙肿痛加少商,尺泽,鼻塞加上星。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回事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办
如在剧烈运动后出现,可安静休息,如逐渐缓解,则说明无大碍,是运动后的生理现象。
如持续时间长,症状无明显好转,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确诊疾病的可能,对症支持治疗。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回事 肺癌晚期可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这种情况肺癌的晚期比较明显,尤其是出现大量胸水或者大量心包积液时更为突出。另外,很多肺癌患者是长期大量吸烟者,其自身肺功能比较差,合并发生肺癌后,会导致有效的呼吸面积进一步减少,因此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气不够用的感觉。
快速缓解胸闷气短方式
疾病引起胸闷气短的缓解方式
症状轻者
1.按压左手心的劳宫穴一分钟或按压左手的神门穴一分钟,均可缓解心慌、胸闷、气短。
2.饮食调理使用下列食物可缓解
黑木耳汤
材料:黑木耳10 克。
做法:将黑木耳加水先泡发,发开后再以水煮汤,熟后加红糖1匙调食。
功效:主治咳嗽胸闷气短。
山楂红糖饮
材料:山楂10枚,红糖30克。
做法:将山楂打碎,加红糖、水煎服,或制成糖浆服也可。
功效:主治胸闷气短。
蜂蜜姜汁水
材料:蜂蜜15毫升。
做法:水调蜂蜜,顿服; 或加少量姜汁,顿服。
功效:主治胸闷气短。
症状重者
及时就医,不要考虑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办法缓解症状,因为引起胸闷气短的疾病严重的可随时危及生命,早一步送达医院就多一份希望。
环境引起胸闷气短的缓解方式
1.回到空气流通的环境中,保持空气的充足。
2.在房间多开窗通风,避免封闭式的独处。
3.多进行户外活动,在开阔的地域或植被茂密的公园中呼吸清新的空气。
情绪引起胸闷气短的缓解方式
1.调节情绪,避免情绪长时间影响自身。
2.听轻松的音乐,看搞笑的影视都可以缓解烦闷的心情。
3.注意好好休息,喝一杯暖茶,舒缓紧张的情绪。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回事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
感觉呼吸不畅而费力,轻度无明显不适,重者感觉胸口有明显压迫感,如石头压住胸口。
表现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回事 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应重视
此症状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
而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者多因疾病原因,且多见于多种疾病并发,如肺部疾病多伴随呼吸道感染,心脏疾病伴随肺部疾病。所以不要单纯注意表面的症状,并且有些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如肺栓塞),如不及时得到治疗,恐有危及生命的后果。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 配穴方二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厥阴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巨阙: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中府: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神门: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1.每次取1组穴,交替施灸。
2.用艾炷隔附子饼(或姜片)灸,每取1组穴,各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
程。
3.用艾条温和灸,每取1组穴,各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7日。
肺源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咳嗽胸闷气短。
咳嗽胸闷气短艾灸 配穴方三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府(双):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
云门(双):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
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定喘(双):位于项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0.5寸处
肺俞(双):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双):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1.外感风寒,流涕、鼻塞者,加风池、风门、太渊、合谷(每次选灸1个或2个穴位);
2.痰多胸满不得卧者,加足三里或丰隆。
用艾炷隔姜灸,把大于艾条的生姜切成3mm厚度的生姜片,置于穴位。艾炷点燃置生姜片上,以患者感觉皮肤灼热为度,或以忍受热度为度。即把生姜片及艾炷火置另一穴位上。以此类推,灸完所需灸的穴位为止。每日灸1次,21次为1个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
肺炎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胸闷气短
宝宝有点咳嗽能艾灸吗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者是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者是化学性刺激的一种临床表现,一种症状,艾灸是运用艾绒或是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小儿咳嗽一般要分清病因,如果是一些物理或是化学刺激或是过敏性咳嗽引起的咳嗽,用艾灸的效果不好,如果是痰多,易寒痰,导致的寒性痰阻,可以用艾灸治疗,但是小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艾灸一般温度很高,容易灼伤皮肤,如果是皮肤灼伤又容易出现皮肤感染的情况,所以小儿咳嗽一般还是建议以其他的方法治疗是最好,如果家长要行艾灸治疗,要去专业的医院,由专业的针灸医生对宝宝治疗才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