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患上宫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什么
容易患上宫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宫颈癌,也导致女性都对这个疾病出现了恐慌,担心自己哪天也会患上这个病。通过医疗数据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宫颈癌疾病的发病率每年呈上升的趋势,而且会发现发病患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这种疾病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工作,确保远离宫颈癌疾病。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容易患者宫颈癌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吧。
一、性生活不洁曾感染性病者
如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中,性生活频繁、婚前同居、多次离婚和结婚等情形,都会使子宫颈癌发病率显着增加。据研究报道,性生活后7~10年,宫颈癌的发病“崭露头角”,有≥10个性伴侣者较≤3个性伴侣者的相对危险性高3倍以上。
性生活泛滥导致性疾病肆意传播,曾经或者正在患HPV感染(比如,生殖器疣病),HIV感染(比如,艾滋病),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比如,生殖器疱疹、淋病)等。如果你曾经感染过它们,这些病毒的损害,也会成为宫颈癌来“亲近”你的媒介;从另外的角度看来,这些感染也同样提示了你身体的免疫系统亮了红灯。
二、性生活低龄者
低于20岁(尤其是低于16岁)就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很不幸,她们有多于成为宫颈癌“粉丝”的对象的机会,因此也被同时“增加”了。有资料统计,小于16岁者,比25岁以上者患病危险性高12.3倍。
三、过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
过早的阴道分娩,与早期开始性生活一样,发育尚不完全成熟的性器官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扰,频密分娩或者多次人工流产,也有类似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经年累积之后,就可能导致宫颈癌,不得不谨慎。
患上宫颈癌严重吗?有哪些症状?以下是专家做的详细介绍。
1、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80%~85%),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
2、阴道分泌物增多:亦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
3、疼痛:是晚期宫颈癌的症状。癌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淋巴系统受侵导致淋巴管阻塞,回流受阻而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等症状。
以上的文章我们对于宫颈癌疾病的严重性及一些发病时的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我们的介绍对大家是有帮助的。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那么我们就要要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危害。
子宫癌如何预防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3.早期发现及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
4.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宫颈炎会引发宫颈癌吗
目前,宫颈癌已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预防,由于宫颈癌疫苗尚未在内地上市,不少女性朋友更专程到香港、澳门等地接种,有网友还在论坛—妇科圈中分享了她在澳门接种疫苗的过程。一些女性朋友更认为接种宫颈癌疫苗即可100%预防宫颈癌。
事实上,目前宫颈癌疫苗主要针对最常见的两种HPV病毒:HPV16、HPV18所引发的宫颈癌,对其他类型HPV病毒感染的保护力很弱,注射疫苗后只能减少患宫颈癌的机会,并不能100%预防宫颈癌。邓主任建议宫颈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TCT检查以及早发现宫颈癌踪迹,若选择TCT检查、HPV检查两项都做,且检查结果均正常,则可以三年检查一次。
宫颈炎与宫颈癌,仅一字之差,不少宫颈炎的病友都向专家咨询过这样的一个疑惑:宫颈炎会不会发展成宫颈癌呢?邓主任介绍,宫颈癌的发生与一种特定的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持续的HPV感染导致宫颈上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医学上称之为癌前病变,不治疗就有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这个过程平均为8-10年的时间。非HPV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炎,如衣原体、淋球菌引起的宫颈炎不会发展成宫颈癌。邓主任指出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有多次流产或分娩史、有性传播疾病等人群更容易感染HPV病毒,建议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检测(简称HPV检查)、阴道镜检测等。
胃癌高危人群
1、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患有癌前病变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
3、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三餐不规律进食,食物过烫过辣,喜欢腌熏烧、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
4、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
5、有胃癌或消化系统肿瘤家族人群;
6、某些特殊职业(从事开采煤炭、锡矿、木材加工、金属制、橡胶处理、化肥农药等职业者);
7、居住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地区(如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
宫颈癌能活多久
宫颈癌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的实体肿瘤,而且病程缓慢,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若能做到癌前病变阶段被发现、确诊,继而进一步治疗和检测,大幅度提高了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专家也指出,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
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得以提升,宫颈癌早期能活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早期宫颈癌的原位癌局限在皮肤或粘膜内,未发生转移、深层浸润现象,经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在显微镜下发现的早期宫颈癌治愈率达到了100%。如果在病变早期就发现并治疗的话,完全恢复健康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在此要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应关注自身生殖系统的健康问题,定期进行妇科普查,筛查宫颈癌高危人群。只要每年坚持做妇科检查,早期发现病毒,就可以提前10年预防宫颈癌变。
宫颈糜烂不治疗会有哪些危害
1、可引发深度宫颈病变。很多女性患上宫颈糜烂后忽视他的存在,导致了更深度宫颈病变。因为在长时间漫长炎症的刺激下,可会造成宫颈息肉、裂伤、外翻及囊肿等更深度的病变,一旦严重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2、导致宫颈癌变。根据妇科专家分析,患上宫颈糜烂的妇女发生宫颈癌高于无宫颈糜烂患者。部分女性由于患上疾病后未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导致一部分会最终发展为癌,这也是重度宫颈糜烂危害最大的,不过这种发展过程需要一个缓慢的转变。
3、导致女性不孕的元凶。宫颈粘液的质地会影响到精子能够通过宫颈内进入宫腔,特别是患上宫颈糜烂后,质地变得更加的粘稠,并且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这会影响到精子的活力,同时妨碍到精子进入宫腔,从而影响到受孕。
4、并发其它的疾患。患上宫颈糜烂后不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是只是采用低效的药物,造成宫颈炎症久治不愈,造成其他器官炎症。
宫颈癌高危人群盘点
哪些女性更应该检查宫颈癌?
第一是女性开始性生活特别早。比如有些女性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那时候她的宫颈上皮是没有成熟的,而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对HPV的防御能力就差。第二是性伴侣多的女性。如果女性性伴侣多,其感染HPV的风险就高。另一方面若其性伴侣同时拥有多个女性伴侣,将会造成感染HPV的风险增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第三是多次生育或是多次流产。因为生育和流产将对宫颈上皮造成创伤,降低了对HPV的防御能力。
这些人要特别小心宫颈癌
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资料显示,99.6%宫颈癌因HPV感染引起。
2、多性伴侣: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性伴侣数≥10个者在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占36%,说明多个性伴侣与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均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是因为精子进入阴道后产生一种精子抗体,这种抗体一般在4个月左右方能完全消失。如果性伴侣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异性蛋白),所以更容易患宫颈癌。
3、早婚多育者:
北京市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报告显示,20岁以前结婚的患病率比21—25岁组高3倍,比26岁以后结婚者高7倍。同时宫颈癌的发生率随产次增加而递增,7胎以上比1—2胎的妇女高10倍以上。
4、年龄:
20岁以前的女性患宫颈癌概率较低,20—50岁宫颈癌高发,50岁以后发病率下降。总的来说,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去年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宫颈癌9例,年龄主要在34—48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33.3%,40—48岁者占66.6%。
5、宫颈不典型增生者:
特别是中度和重度患者,若不积极治疗,也可能转化为宫颈癌。
此外,口服避孕药、吸烟及低收入者也是宫颈癌高发人群。
女性应该定期检查身体,尽早发现宫颈癌呦。
引发宫颈癌的原因
引发宫颈癌的原因早婚多育者
20岁以前结婚的女性患病率比21-25岁的高3倍,比26岁以后结婚者高7倍。而且,生产次数越多,患宫颈癌的几率就越高。
宫颈不典型增生者
特别是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
吸烟所致
抽烟会增加罹患宫颈癌的机会,因为抽烟会减少身体免疫力而使宫颈癌细胞加速发展,此外,抽烟产生的一些致癌物质也有可能导致宫颈癌细胞的发展。
宫颈炎症
若有长期的宫颈损伤、破皮、糜烂、发炎,都可能转变为早期的宫颈癌细胞。有调查显示,黄体素分泌异常会改变子宫颈上皮细胞的稳定性,使其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导致宫颈癌细胞的发展。
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持续存在时,在吸烟、使用避孕药、性传播疾病等因素作用下,可诱发宫颈癌。
不当的性生活
没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不会患上宫颈癌,越早有不当的性生活,往后便越容易引发宫颈癌。性混乱、初次性生活年龄小,婚产因素、宫颈糜烂、病毒感染等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其实女性15岁以前开始性生活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增加10倍。同时,男性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这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
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常用手术有:
1、全子宫切除术;
2、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3、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4、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取样。年轻患者卵巢正常可保留。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属于特别早期的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根据患者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术式。
放射治疗
适用于:
1、中晚期患者;
2、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
3、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
4、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于放疗增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宫颈癌的预防措施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3、早期发现及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
4、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筛查宫颈癌
用人乳头癌病毒(HPV)检测方法筛查子宫颈癌,效果明显优于目前任何子宫颈癌普查使用的筛查手段。这是日前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对“子宫颈癌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199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与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协作,在我国子宫颈癌高发区山西襄垣县对1997例35岁至45岁的已婚妇女采取子宫颈染色肉眼观察、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荧光检测及用国际先进的杂交捕获二代的方法,及HPV进行检测,并依据病理学结果对上述检查手段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筛查子宫颈癌高危人群,HPV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HPV检测结果提示:宫颈正常而HPV阳性,或HPV阳性的上皮内瘤样病变应列为子宫颈癌的潜在危险人群。
HPV检测取材方便,受检者只需自取阴道分泌物送检即可,且这种方法阳性检测率高,有利于子宫颈癌的早防早治。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叫HPV病毒引起的癌症。一般情况之下,女性朋友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选择癌细胞筛查就可以了。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新的筛查指南建议女性在21岁时开始初筛,无论初次性交的年龄或其他危险因素,21岁以下女性不应该行宫颈癌筛查。主要原因是,年轻妇女罹患宫颈癌非常少见,过去的筛查资料表明,年龄低于21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筛查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治疗,而且绝大部分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能自愈。
专家表示,但是如果初次性交的年龄的年龄过早,建议女性提前进行初筛,一般每年一次细胞学检查,连续两年均为正常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至3年查一次;高危妇女人群,筛查时间应较短,最好每年筛查一次。
应该做宫颈癌筛查人群如下:
1、多次流产的女性,因为女性进行多次手术流产后会给宫颈留下创伤,会导致病毒侵入,会增加患上宫颈癌的几率。在临床上,很多宫颈癌患者,曾经有过多次流产史。
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吸烟、吸毒、营养不良的妇女。
3、很早就有性经历、多性伴侣、早婚多育者也是宫颈癌高危人群,要重视早期宫颈癌筛查。
4、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5、宫颈不典型增生者、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等宫颈癌前病变)的妇女。
6、不洁的性生活史,性伴侣的包皮过长,也有可能造成女性摧患子宫颈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