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膜炎怎么治疗
鼻膜炎怎么治疗
对鼻炎的主要症状如鼻塞、流涕等可以进行对症处理,如采用口服药物,当然根据鼻炎的不同类型,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消炎药。而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鼻塞严重可以同时采用局部滴鼻药物,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如果有条件,最好适当采用中医中药治疗鼻炎。治疗鼻炎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耳鼻喉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有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还有激光或微波治疗。
2分类编辑鼻炎根据症状、患病时间不同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炎根据病程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可分为急性病毒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萎缩性鼻炎和特异性鼻炎。
3治疗方法编辑鼻炎目前最常见的就是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平时防止感冒,可以有效减少鼻炎发作的机率。鼻炎不能根治,容易反复发作,除了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外,建议尝试盐水洗鼻的方法,这个方法不用药物,没有副作用。对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都不错,盐水的浓度、温度、操作方法掌握好了,可缓解症状,消除炎症,坚持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复发。
角膜炎治疗方法
1.热敷
使眼部血管扩张,解除壅滞,同时促进血流,增强抵抗力和营养,使溃疡得到迅速的恢复。
2.冲洗
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每日冲洗结膜囊3次或更多次数,以便将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冲洗出去。这样,不但减少感染扩大的因素,同时也可保证局部上药的浓度不至减低。
3.散瞳
(1)阿托品为主要而且是常用的药物,浓度为0.25~2%溶液或软膏,每日滴、涂1~2次(滴药后注意压住泪囊,以免溶液被黏膜过分吸收,引起中毒)。
(2)对单纯性角膜溃疡或刺激症状不显著者可以不用,对刺激症状显著和势将穿孔的溃疡必须使用。这种药对于治疗角膜溃疡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得到休息,另方面可防治虹膜睫状体炎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再者,由于眼内肌痉挛解除,因而也有减轻和止痛作用。
4.制菌剂
(1)磺胺类化学制剂如10~30%磺胺醋酰钠和4%磺胺异恶唑眼药水。
(2)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每日局部滴用4至6次,0.1%利福平眼药水或0.5%红霉素或0.5%杆菌肽眼药水即足以控制。有些广谱抗菌素如0.5%金霉素、0.25%氯霉素和0.5%四环素(0.5%),其抗菌作用更为有效。
(3)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可选用1~5%链霉素、0.3~0.5%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2万单位/毫升)、0.25~0.5%新霉素、0.5%卡那霉素等。
(4)对于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尚未知晓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溃疡,开始时可同时试用多种广谱抗菌素,轮流交替地每数分钟或1刻钟滴1次,继则酌情递减。此外亦可采用结膜下注射的给药途径,每日1次,并连续注射数日,直到溃疡症状消退为止。有些药物结膜下注射后,有时发生结膜坏死,应予以注意。
(5)抗病毒的药有0.1%疱疹净等。抗霉菌制剂则有制霉菌素(25,000单位/毫升),0.1%二性霉素乙、0.5%曲古霉素和0.5%匹马霉素等。
5.包扎和敷裹
(1)为了使眼球停止转动,促使溃疡早日痊愈,必须进行包裹。这一处理特别适应于冬季。因其不但使眼球不致受凉,而且又发生热敷与保护作用。
(2)如果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者,不应包扎,可以布勒氏(Buller氏)眼罩或黑眼镜代替之。再者,如果溃疡势将穿破,或在结瘢期势将隆起,应于每日施以压迫绷带包扎,如果日间不可能,应在晚间睡眠时用之,以期挽救不良后果。
6.病因治疗
(1)治疗角膜溃疡的同时,必须注意溃疡发生的原因,而予以治疗。
(2)最应注意者就是结膜病和营养不良。例如沙眼血管翳溃疡,如果不同时治疗沙眼,溃疡难得痊愈。又例如角膜软化,如果不注意全身营养,补充维生素A,不但角膜软化难得痊愈,且会更加恶化。
7.刺激疗法
当溃疡已经完全痊愈,开始结瘢,应设法使瘢痕形成得愈薄愈好。
对于小而致密并且位于中央的角膜白斑,为了增进视力可作增视虹膜切除术。对于较大的白斑,可施行角膜移植术。有时角膜白斑有碍美观,可用煤烟、中国墨作角膜墨针术。
结膜炎治疗偏方
1.风热型结膜炎
主证:眼内灼痒,眼内有红色颗粒,排列如铺路之鹅卵石状,遇风吹日晒后症状加重。
治则:祛风清热、活血消滞。
方药:加减四物汤。
2.脾胃湿热型结膜炎
主证:眼内奇痒难忍,眼睑沉重,黄浊,黑睛混浊,口干渴饮,便不成形,苔黄腻舌红,脉滑数。
治则:清热祛风、除湿止痒。
方药:除湿汤加减。
3.血虚生风型结膜炎
主证:眼痒较轻,时作时轻,红赤不重,舌淡脉细。
治则:养血熄风。
方药:四物汤加防风、白蒺藜、僵蚕虫。
滑膜炎治疗偏方
川穹散
川穹散,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胶带固定于膝盖,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可以多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此种方法镇痛效果极佳。
麦麸子
材料:麦麸子半斤(即面粉的皮)、醋2两(食醋、米醋均可)、花椒粒(用三个手指捏一捏)、葱须一把、生姜半两。
用法:先把2两醋,倒进麦麸子里搅拌。生姜切成丝,与花椒、葱须混在一起。葱须若是湿的,用刀切一切。混好后,放在锅里炒,直到炒得烫手为止。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布袋里。布袋封上口后,将其把膝盖的前后,全都包围。晚上睡觉前,将布袋绑上,钻进被窝睡觉。一般1到2个小时后,布袋会变凉。此时,将布袋取下。第二天晚上,把布袋里的东西掏出,再放锅里炒热,再按此方法绑在膝盖滑膜炎处。绑三天后,所有材料全换一遍。
轻者,半个月后,滑膜炎治愈。重者,依照病情严重程度,长期坚持,即可治愈。这个方子里的材料,有活血、消炎的功效。
鼻膜炎如何自我治疗
1、自我治疗鼻窦炎要经常洗鼻子
无论何季节,均提倡用冷水洗脸,并在清洗时适当按摩鼻部,以改善鼻内血液循环,提高抗冷御寒能力,减少伤风感冒的机会。
2、自我治疗鼻窦炎要杜绝不良习惯
常用手指挖鼻孔,既不雅观,又是一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它能使鼻毛脱落,黏膜损伤,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挖鼻孔还会使鼻腔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大脑健康。这可能导致鼻窦炎的复发。
3、自我治疗鼻窦炎要避免气味刺激
应当尽量避免灰尘,化学有害气体或特殊气味的刺激。因为过多的不良刺激,可以影响鼻黏膜的功能,使嗅觉发生障碍。鼻腔的温度一般在32℃左右,气温过热,过冷,都对鼻黏膜的功能有不良影响。
4、自我治疗鼻窦炎用正确方法擤鼻涕
人在感冒之后,往往伴有鼻塞或者流鼻涕等症状。有鼻涕需要清除时,切忌用力同时猛擤两边鼻翼,宜以轻柔手法,先擤一侧再擤另外一侧。
5、自我治疗鼻窦炎要防治粉刺
鼻子上长了粉刺和痤疮会影响美观,同时也会引起鼻部不适。为了防止粉刺的发生,应注意皮肤卫生,保持皮脂腺和毛囊的畅通。平时多吃些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滑膜炎治疗
治疗概述
首先应避免引起创伤或劳损的运动,减少膝部负重及屈伸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直腿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积液吸收,轻度膝关节滑膜炎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可短距离行走,若积液量多,应适当休息,抬高患肢,可以帮助你恢复健康。
正规有效的治疗
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是关键,必须选择没有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滑膜炎是以祛风散寒、活血化淤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从病理上进行根治。
外敷疗法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最佳疗法
中医原理三步治疗法
第一、祛瘀止痛,清除寒邪——消除表征
滑膜炎安舒.贴采用膏贴外治疗法,将膏药贴于关节肿痛处,川穹、麝香、红花、牛膝等成分能渗透皮下组织直达病灶,刺激神经末梢,促进气血循环,清除患处瘀血,祛散关节处风寒诸邪,全面消除关节滑膜酸痛、麻木等症状。
第二、代谢积液,消除炎症——深入治疗
在消除滑膜炎表面症状之后,对病症作进一步的治疗,有效去除多年沉积在关节腔内的积液,改善骨关节血管微循环,强效消除因积液代谢不畅导致的红肿胀痛等无菌性炎症。
第三、再生滑膜,标本兼治——彻底治愈
滑膜炎安舒.贴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在代谢积液、消除炎症之后,其药物成分继续对患处滑膜起作用,调节滑液分泌、改善患处组织营养,促进受损滑膜组织再生,从而达到彻底治愈滑膜炎的目的。
1、不要滥用止痛药
一些滑膜炎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2度疼痛患者,15分钟后疼痛减轻,不必自行服止痛药,若服用止痛药,虽会使疼痛的症状明显改善,但却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这样会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也增加了对肾脏的损害,还容易诱发体内出血。
2、不要以“抽”代治
一些滑膜炎患者,在对滑膜炎的性质和原因还没有查明的情况下,关节腔内一旦出现肿胀现象,就去抽积液,打封闭。滑膜炎病情较为特殊,积液是可以再生的。缓解一段时间后病情又恢复原状!自然是效果欠佳,且使病情继续发展。
3、不要重治疗轻康复
有些患者把病愈完全寄希望医疗手段,像做关节置换等手术,以为这样就可以后顾无忧了,而忽视了它的复发率。我们都清楚万不得已不要去动刀动手术,这个时候外敷滑膜炎安舒.贴是起到康复治疗效果的,对于10年以上的患者治疗当然显得慢一些,所以病越轻的时候,治疗花钱少,受罪少,在治疗滑膜炎的过程中,坚持运动,让你的关节更坚固。
4、不要忽视效果的巩固
,一些人通过治疗后症状有了改观,便认为是大功告成,不必再进行下去。其实,滑膜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彻底摆脱病痛,,还要在正确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后期巩固治疗,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否则滑膜炎的反复发作,病情会越来越重。
鼻膜炎症状有哪些
1、萎缩性鼻炎,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鼻炎种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造成的,在鼻内干痴形成,患者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导致患者出现恶心的症状。
2、干燥性鼻炎,多发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的患者,受到气候环境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发病,主要的症状有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等情况。
3、药物性鼻炎,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使用药物造成的鼻炎,由于药物持续作用,所以长期以来达不到治疗效果,用药量增加,所以称之为药物性鼻炎,表现为对滴鼻药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转的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应尽快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慢性角膜炎治疗
1、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驱梅治疗等。
2、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滴用或结膜下注射即可收到明显疗效,不仅迅速改善症状,并可抑制病情的发展和血管的侵入,以促进病变的吸收。局部可滴用0.5%可的松眼药水4~6次/日,或0.1%氟美松眼药水每日4次。结膜下注射的频度可根据病情轻重而定,必要时也可隔日注射一次,每次0.3毫升。
3、其他包括局部热敷、散瞳、全身支持疗法、口服维生素或采用异性蛋白疗法等。发现眼压增高时,可加服醋氮酰胺以降低眼压。在消退期间为求得最大的角膜透明度,可使用刺激药物,如白降汞软膏与狄奥宁溶液。消退期亦可用角膜周围穿线疗法,促进混浊吸收。
4、手术疗法在角膜中央部遗留下的混浊斑,经过二年治疗不退,对视力有较大影响时,可以采用穿透角膜移植术。
胫骨骨膜炎治疗
胫骨骨膜炎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运动过猛和过于激烈造成的,所以我们做运动之前,应该做好热身运动,防止不小心拉伤肌肉,拉伤胫腓骨等,造成疼痛。
胫骨骨膜炎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典型的运动史、发病史和反复疼痛史。治疗可用膏药骨膜舒痛。膏治疗。
症状
一般都无直接外伤史,但有跑跳运动过多史,发病缓慢,征象逐渐加重。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自诉症状。初期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小腿骨疼痛,休息后常可消失,再参加运动时又出现疼痛。若继续参力加负荷较大的跑跳运动,疼痛逐渐加重,部分患者有夜间疼痛,个别严重者跛行。急性期多有可凹性水肿;拟小腿下段较明显。胫骨内侧面、内后缘或腓骨下端有压痛,但压痛点一般都与肌肉附着处无明显关系。病程较长的患者,在胫骨内侧面上常能触摸到小结节或肿块,压之锐痛;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者,可见腓骨下端膨隆。后蹬痛是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重要体征,即患者用足尖用力向后蹬地时出现疼痛,但用一般的抗阻屈踝屈趾试验时并无疼痛。早期X线片上常无阳性表现,晚期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有骨膜增生反应。症状长期不见好转、局限性压痛显著的患者,应X线拍片检查以排除疲劳性骨折。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
1、小腿胫腓骨疼痛,大运动量后疼痛加剧,手触、走路支撑时均有疼痛感,个别患者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有刺痛和烧灼痛。2、压疼,在骨面上能摸到压痛点,有的较局限,有的较分散。3、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造成胫腓骨骨膜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由于长时间在水泥地上或其它较硬的场地上运动,地面弹性差而造成的。2、运动中落地缓冲技术掌握的不好或使屈肌群过度疲劳所导致的。3、运动量猛增,跑跳练习过于集中,运动时间过长,使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出汗过多。
治疗
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人,无需特殊治疗,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减少下肢运动,休息时抬高患肢,大多数患者都可痊愈。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的病人,应休息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可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碘离子透入等。治愈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以免再发。其中最为医生所善用的是骨膜舒痛膏。骨膜舒痛膏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的作用,不仅能够快速消除骨膜炎患者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从而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而且能防止关节肿胀发作,促进骨膜组织修复,改善骨膜充血水肿状态。
消除和预防
1、克服恐惧心理。胫腓骨骨膜炎是一种常见病,稍加治疗即可恢复。2、穴位按摩。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每天20分钟。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用温水浸浴配合按摩治疗,疼痛剧烈者在休息时要抬高患肢,缓解症状。3、训练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提高身体应激状态,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沾滞性,克服惰性,对易损伤的小腿胫腓骨进行重点搓揉活动。4、掌握好各种运动姿势,做好放松活动。减少在弹性差、较硬地面上活动;加强在缓冲动作上的自我保护和做好课后的放松活动,增加运动后的营养,多饮开水。5、要穿着弹性较好的鞋子,以减少因身体重力落下而造成的震动。6、炎症早期要调整运动量,减小局部负荷运动时间,减小运动强度,防止突然加大运动量,避免长时间过分集中的跑、跳、后蹬、支撑练习。
关于胫骨骨膜炎的发病原因和怎么预防和消除这类疾病,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首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训练,要适可而止,循序渐渐。更加不要做高抬腿,跨步跑等训练,最好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果不幸受伤,最好用绑带包裹小腿,还有要注意休息,这样就能很快地痊愈。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是要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