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得面瘫越来越多
为什么年轻人得面瘫越来越多
面瘫主要与季节、天气的变化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冬天得面瘫的人比较多的原因。面瘫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就是受凉。多数年轻人倚仗身体健壮,不忌讳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为了追求美,而不注意平时的保暖工作。这样就为面瘫的发病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过度劳累,精神过于紧张也是诱发面瘫的因素。许多年轻人喜欢熬夜,纵情玩乐,不注意休息,或者是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导致自己身体和精神过度劳累,从而患上面瘫。
以上是为什么年轻人得面瘫的越来越多的原因讲解。面瘫年轻患者之所以增多,是因为现代的年轻人不注意生活细节,不珍惜保养身体,过度劳累、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并且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患上面瘫。
现代年轻人面临的十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
80后的年纪,到2008年,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练习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经受它的考验和磨练,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他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犯错,都是这个年龄必然会面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见”、“爱难道就是相互伤害”、“爱情真是脆弱的东西”、“我失恋后不再相信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虽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丧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畏惧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解决方法:80后习惯说分手,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理悲伤,总结经验,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懂得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大胆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
爱而不得固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仍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现。无爱,往往是由于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自然不懂得如何争取。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从来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满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会爱。
解决方法: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发现这些需求,是治疗“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恐惧
8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庇护,和“我是老大”的优越感一下子全没了。很多人都发现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让同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外向的人觉得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错。
解决方法: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难题,我们的祖辈都遇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碍你四海通吃,关键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职场活动,找好自己的位置,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
80后的跳槽问题,一直令长辈们头疼。似乎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坚定,似乎的确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混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要看看2008年发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变、信息庞杂,压力巨大……大事越多,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新闻联播,只喜欢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本需求都满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与众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需要”,没有主动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没有耐心和毅力。
解决方法: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难的事。首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先了解过去的自己,再问问将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我们需要想想2080年还活着的自己,他想拥有些什么呢?
心理问题五:性困惑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心岛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处女情结,有怪怪的性幻想,对婚前性行为犹豫不决,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如果对性的态度极端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诩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冲动就做了,做完了就爆发心理冲突。安全风向标:你是开放,还是传统,给自己唯一标准。如果是传统,就坚持做你的“处女”、“处男”吧;如果开放,情到深处,就自然而然吧。切忌别把自己放在中间,两头都想拽着。矛盾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干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
习惯性麻木、审美疲劳、新鲜感过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化。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慢慢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高兴也会击垮一个人。
解决方法:抑郁情绪人人都有,关键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结婚条件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义变小了——一张纸而已。所以80后宁愿同居,也不愿结束爱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觉自己变老了,突然变成一个死板的大人。更重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当稳定,心理上不愿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离开爸妈的家,创建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虑,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始的。
解决方法: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本的方法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准备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担责任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性恋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心岛收到的信中,“怀疑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志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部分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本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须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赖是正常的同性情感。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棘手的心理问题。
解决方法: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衡量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态。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中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解决方法:每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
08年的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马上就有很多朋友加入了“怕震怕死”的队伍。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脆弱的代表。其实生在和平世界,天灾人祸基本没经历过,的确是幸中的不幸。生在温室中,必然会脆弱,基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虑担忧,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死亡。
解决方法:害怕也是一种力量,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能力。面对死亡,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立即遥远了一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患高血压
一般人都认为要过了40岁才有可能出现高血压的症状,相携的脑溢血和心肌梗塞也是过了40岁以后才会有,但医学观点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目前二三十岁即患高血压的人,正在不断地增加,患有脑溢血和心肌梗塞的年轻人也有增多的趋势。经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些病人都是因毫不在意自己的高血压或胆固醇过多的遗传体质且不注重自我生活的管理所致。
一项针对30岁以下各行各业的群众做的研究性检查报告指出,年轻人患有高血压的比率越来越高。大致上,每百人之中有七到十个有年轻性高血压症,大半是由于精神紧张与压迫感所致。不过,其中也有一到两人。是因为肾脏病和其他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但是这些人对自己患病状况却一点都不知道。
青年性高血压症,就是在二三十岁时就有临界高血压或者高血压的状态。本来这样年轻的人,血管应该还有相当大的弹性,血压也应该很稳定才是,可是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居然有7%~10%的受调查年轻人,有血压异常的状况,这实在是令人惊讶且值得担忧。
如何防止淋巴癌出现年轻化趋势
如何防止淋巴癌出现年轻化趋势
淋巴癌发病率逐渐增高以及发病年龄前移,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经常接触污染环境、心理压力过大有密切的联系。
不良生活习惯
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规律,尤其是长时间的加班熬夜,经常熬夜加班,长期过度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就容易感冒,这样病毒感染的机会也增多,容易惹病上身。另外,多数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关注不够,即使出现早期症状时,也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疾病恶化。
经常接触污染环境
环境的恶化是诱发淋巴癌的原因之一,年轻人比其他人群更易接触到污染源,比如家具装修污染、染发剂、烫发剂等,这些污染会增加年轻人感染细菌及病毒的机会,诱发淋巴癌。
心理压力过大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年轻人面临很大压力,如上班族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大、学生学业负担大等,长此以往会造成精神紧张,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降低身体免疫力,诱发癌症。
为什么年轻人得面瘫越来越多
面瘫的没有年龄限制,但是最近一项研究,年轻人得面瘫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为什么年轻的面瘫患者越来多呢?下面专家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面瘫主要与季节、天气的变化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冬天得面瘫的人比较多的原因。面瘫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就是受凉。多数年轻人倚仗身体健壮,不忌讳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为了追求美,而不注意平时的保暖工作。这样就为面瘫的发病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过度劳累,精神过于紧张也是诱发面瘫的因素。许多年轻人喜欢熬夜,纵情玩乐,不注意休息,或者是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导致自己身体和精神过度劳累,从而患上面瘫。
以上是为什么年轻人得面瘫的越来越多的原因讲解。面瘫年轻患者之所以增多,是因为现代的年轻人不注意生活细节,不珍惜保养身体,过度劳累、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并且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患上面瘫。
先天性面瘫能治好吗
面瘫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是面部周围神经病变,又叫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他们常于清晨洗漱感口角漏水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而就诊。起初以为得了什么怪病,怎么嘴一下歪了,感觉很恐怖。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冬春多发,主要是在户外面部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所致。
现在夏季发病率也增高,原因是很多年轻人过于贪凉,长时间开空调,温度设定过低;又常常出入于温度差异大的环境;有的年轻人运动后大汗淋漓,对着空调、电扇吹风,这些都会造成面神经的缺血水肿而发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面肌瘫痪,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睛闭不上、不能抬眉和流泪,进食及嗽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
面瘫能治好吗?答案是肯定的,由于面瘫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治疗面瘫的方法有多种,但疗效好的并不多,选择专业的治疗方法是疾病康复的保障。
老人家面瘫怎么办
面瘫作为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朋友,得了这种疾病更应该尽快治疗,否则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专家警告:警惕老年人患上面瘫。
面瘫在老年人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分年龄、性别,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有面瘫。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目前在医学界上,对于老年人面瘫的原因一直没有定论,多数结论认为是病毒。
老年人面瘫的原因,面神经微循环障碍、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等都是面瘫的诱因。很多患者是在体力活动后出了一身汗,为图一时痛快,用电扇或空调对着头直吹,殊不知此时人体的抵抗力正处在最低点,遇冷后面神经的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超过五分之一的患者发病前几天有过度疲劳史,而且还有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
其实老年人患有面瘫的可能性比其他年龄段的人都大,因为老年时期的一些疾病,如中风或者偏瘫等等都会成为面瘫的导火索。因此专家建议,年轻子女一定要时刻关注老人的健康,为老年人做好面瘫的预防工作,让老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要受凉避免感冒等。总之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做好预防面瘫的各项工作。
老人怎样越活越年轻
步入中老年,对物质不再刻意追求,但心灵却越来越需要被滋养。林爷爷和老伴儿就很好地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准备,即使退休了,学习的步伐却更加紧凑,他们用心耕耘生活,从他们身上,我们读到了“年轻”的含义――年轻是自信,是活力,是积极向上,是不懈的追求。
76岁追养生潮流当“家庭医生”
“老年人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上是零压力,但是追求身体健康却不能因为年龄而停止。”已退休有20个年头的余惠华老人说道。
其实,今年76岁的余惠华追随这样的养生潮流已不是第一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便是众多气功爱好者中的一员。由于年轻时工作太拼搏,余惠华的身体并不好。1990年,退休后的余惠华赶上了当时国内流行的气功热。“那个时候全国上下很多人都在练气功,出现了不少气功班。”余惠华在周围朋友的带动下,也报名参加了气功练习。“还真别说,当时练气功挺有效果的,像我以前患有肠膜炎,练着气功病症慢慢就减轻了。”体会到气功效果的老人对气功的练习更是热衷不已,而她也在当中结识了不少老年人朋友。“1995年以后,很多气功班都取消了,之后我自己还是坚持练习,但是没有教练教,效果并不怎么好。”
2007年,老干部大学开设了一个中医保健班。一向注重身体健康的她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去报了名。“第一学期教的是中医医学基础知识,上课的老师教我们认识各种病名、病因,应该如何医治。后来又学了按摩,教的一些人体经络知识跟我以前学气功的时候很相似。”老人开心地说,中医保健班这学期开始教授饮食养生知识,我又学会了很多食疗方法。“像各种蔬菜、肉类的功能作用,应该怎样吃,在什么时候又不应该吃等等。”余惠华说起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头头是道,她每天还尝试自己做有食疗效果的菜式。
通过学习中医养生知识,余惠华不仅保养了自己的身体,还活学活用,给家里人看病,当“家庭医生”。“前几天家里有人睡觉老是盗汗,我在班上学过这可能是阴虚导致,便跟着教材给他煲汤喝,第二天他睡觉盗汗的症状就消失了。”
69岁练书法愉悦身心
“退休后,在家闲着没事,经常跟邻居去河边散步、逛公园,时间久了,就觉得闷,没什么意思。”潘老说。后来有人告诉他,老干部学校开了书法课程,本来他以前就很喜欢书法的,一听说这事当时可高兴了。
潘老很健谈,一见笔者来,边磨墨边介绍起各种书法的字体。磨好墨后,潘老立刻拉开架势,铺开一张白纸,拿起一支毛笔,蘸好墨就写了起来。笔者拿起相机拍照,还没等笔者准备好,一副入木三分、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就出炉了。尽管书法作品备受好评,但潘老很是客气和虚心。他对笔者说,将自己的书法拿去参加展览,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一种参与,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幸福。
潘老告诉笔者,每周星期三下午,他都会准时到学校上课,并严格按老师要求练完两个小时才回家。书法班一共有25名同学,由于在班上潘老的字写得比较好,不到一个学期潘老就被任命为班长。书法班的老师梁强对潘老的书法也是赞赏有加,一有比赛或展览的机会,梁老师就会第一时间推荐潘老的作品。
不过在老干部学校上课,最让潘老感到满足的并不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而是一种重回校园、焕发第二春的年轻感。潘老告诉笔者,每次上课,他都很认真地记笔记,回家后把笔记敲进电脑,然后打印出来发给班上的每个同学。“这个情形就跟年轻时上学一样,我们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还给学生的作业打分。自从上了这人生第二堂课,我是越活越年轻了啊。”说完这话,潘老忍不住大笑起来。
中耳炎会引起面瘫吗 中耳炎出现面瘫怎么办
面瘫越早治疗越好,为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最好是发现后一周内就诊,这样有利于病情恢复。通常治疗期是10-20天,也有些人一个星期就治好了。
冬季天冷风大的时候,外出要围上围巾,戴上口罩,避免受寒感冒。感冒后抵抗力会下降,这样不利于病情恢复。
用拇指、食指、中指对合用力,拿捏面部瘫肌1分钟。然后用手掌紧贴瘫肌顺时针按摩1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
中耳炎患者有禁烟酒,烟酒会刺激炎症加重,对病情不利。此外,饮食要清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