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腰突症的七大病变
当心腰突症的七大病变
一、后关节退变与骨质增生:腰腿痛病史较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合并有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腰椎间盘突出及退变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松弛,另一方面,上关节突的骨质增生可使椎间孔进一步狭窄,增加神经根受压机会。
二、黄韧带肥厚、钙化:慢性腰肌劳损可使黄韧带肥厚>1CM,椎板间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狭窄而压迫硬脊膜囊,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的征象。
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使原来较小的椎管产生狭窄,属继发性椎管狭窄。长期反复的腰痛,酸困,继而出现间竭性跛行。
四、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可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骨关节炎,这两者是退行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痛症状。
五、腰椎骨赘形成:骨赘多发生在退变椎间盘的相邻边缘,在椎间孔的骨赘和后纵韧带上的较大的骨赘可压迫神经根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征象。
六、腰椎不稳: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均可导致相互间的影响,使得腰椎出现不稳,无法维持脊柱的稳定,椎体和关节突关节出现增生,最终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所以说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七、椎间盘变窄:在成人随着髓核含水量的减少,可出现局限性的椎间盘高度变窄,在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加速其进展,椎间隙变窄又可造成后关节的半脱位、关节突过过度移位,引起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从而导致腰间盘突出症的征象。
腰肌劳损如何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而腰突症是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理解,鉴别这两个病,最简单的就是前者疼痛局限在腰部,后者会有疼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小腿或是脚的症状;轻微的腰突症,可能只会痛到臀部,轻微的腰突症卧床休息。
睡硬板床,理疗热敷就可以了,最多做做牵引;腰肌劳损就是休息就可以缓解。
男人早衰有哪些原因
1脊柱手术40-45岁男患者占七成
在脊柱微创技术发展10多年来,据统计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岁以下患者的数量呈递增态势,曾接诊最小的患者只有9岁。
生活方式改变后,腰部骨头与韧带的问题更为突出了,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越来越高。绝大部分腰突症患者并不需要手术。在中大医院完成的这近万例的脊椎微创手术中,40-45岁男性患者占了大约70%,是腰突症的“重灾区”。
2胖子为什么容易腰椎间盘突出? 负荷过重
40多岁男性大多处于事业的巅峰期,同时是腰椎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高发的原因有很多,久坐、缺乏锻炼等都是腰椎退变的原因,但其中也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因素,比如肥胖和吸烟。
40多岁的男性大多处于发福期,大多数人体重超标。身体多余的每公斤体重都会增加脊椎的负荷,首先对身体轴线负重部位,即对腰椎和骶骨之间的过渡部位产生紧压。此外,如果上腹部周围脂肪太多,当身体要保持自身平衡时,会使骨盆向前倾斜,脊柱则要向后倾,不能成为一条直线,这可能导致下背部过度紧张,而出现疼痛。
3吸烟者为什么容易腰椎间盘突出? 营养不足
吸烟的中年男性也要警惕腰突症。临床观察发现,腰突症患者吸烟的比例较高,其症状也往往较重。这主要因为吸烟时,许多有害物质,尤其是尼古丁,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口径变细,减少血液供应。
另一种有害物质一氧化碳,则置换血液红细胞内的氧,使腰椎间盘本来就不充足的营养更加减少,促使退变过程加重。在此基础上,可发展成为腰突症引起腰疼,并伴有麻木和跛行。嗜烟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经常咳嗽,咳嗽时,腰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加,这也是腰突出症的一个诱发因素。
4突然大量运动也损害腰椎
以车代步、久坐办公室、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让腰椎有了“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高强度的锻炼也对腰椎有害无益。
在这近万例的脊柱微创手术中,青少年患者约有40个。大多数都是高中生。年纪轻轻怎么就腰突了呢?这些小年轻患者,多数患病原因都和运动有关。比如近万例病人中,年龄最小的9岁患者,实际上是省内一名排球的“种子选手”,虽然只有9岁,但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在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后出现了腰疼腿疼的症状,休息也不能缓解,直到做了腰椎的微创手术才真正康复。
腰肌劳损如何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而腰突症是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理解,鉴别这两个病,最简单的就是前者疼痛局限在腰部,后者会有疼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小腿或是脚的症状。
轻微的腰突症,可能只会痛到臀部,轻微的腰突症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理疗热敷就可以了,最多做做牵引;腰肌劳损就是休息就可以缓解。
三种男人注定腰不好
一、太过肥胖
40多岁男性大多处于事业的巅峰期,同时是腰椎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高发的原因有很多,久坐、缺乏锻炼等都是腰椎退变的原因,但其中也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因素,比如肥胖和吸烟。
据专家介绍,40多岁的男性大多处于发福期,大多数人体重超标。身体多余的每公斤体重都会增加脊椎的负荷,首先对身体轴线负重部位,即对腰椎和骶骨之间的过渡部位产生紧压。此外,如果上腹部周围脂肪太多,当身体要保持自身平衡时,会使骨盆向前倾斜,脊柱则要向后倾,不能成为一条直线,这可能导致下背部过度紧张,而出现疼痛。
二、长期吸烟
吸烟的中年男性也要警惕腰突症。临床观察发现,腰突症患者吸烟的比例较高,其症状也往往较重。这主要因为吸烟时,许多有害物质,尤其是尼古丁,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小血管收缩痉挛,口径变细,减少血液供应。
另一种有害物质一氧化碳,则置换血液红细胞内的氧,使腰椎间盘本来就不充足的营养更加减少,促使退变过程加重。在此基础上,可发展成为腰突症引起腰疼,并伴有麻木和跛行。嗜烟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经常咳嗽,咳嗽时,腰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加,这也是腰突出症的一个诱发因素。
三、过量运动
以车代步、久坐办公室、缺乏锻炼的生活方式让腰椎有了“不能承受之重”,但是高强度的锻炼也对腰椎有害无益。有些男性朋友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也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因此导致了腰病。
腰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
当下,一部分腰间盘突出患者对疾病的症状很不了解。腰椎不适现在在医疗机构里很常见的症状。尽管如此,并非百分之百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退变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类型的腰突症,一般发病迟缓,病程较长,髓棱突出逐渐形成,对腰椎周围的组织刺激很小,无明显的炎症产生,故可 能无腰痛或腰痛不明显。有时突出的髓核可能被吸收、消散。若不能完全被吸收,久而久之逐渐与神经根发生粘连,此时病人主要腿痛为主;若突出早期无炎性反应 时脊柱无侧弯,腰肌无痉挛,此时也可能无腰痛发生。
(2)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据临床一些资料统计,高位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4以上),尤其是中央型患者,腰痛的比倒不是很大。有人统计69例 高位腰突症,只有14.5%的患者有腰痛病史,可见的确并不是所有的腰突症患者都有腰痛症状。可能是高位腰突症症状较重,突发截瘫而腰部失去知觉,或突出 物压迫神经根较重,主要表现出神经根刺激症状而掩盖了腰痛。还有可能突出物对韧带损伤较轻,或者因腰部姿势无改变而不引起腰痛。确切原因目前还不甚明了。
(3)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绝大多数腰突症患者经休养和治疗以后,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突出的髓核可能有部分或完全的吸收与还纳,或经推拿、理疗 等治疗使韧带、腰肌等软组织的炎症得以消除,腰部的侧弯得以纠正,神经根粘连逐新被松解。上述改变均可使腰突症的症状基本消除,此时可完全无腰痛症状。
所以,有了上文的讲述之后,大家理解了这个腰部疾病病人中在有些情况下腰部不会出现疼痛的临床症状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专业的医生来判断了。祝您身体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1)电针法1)取穴主穴:环跳、阳陵泉、夹脊穴(受压神经相应节段)、绝骨、关元俞、大肠俞。配穴:分二组。一组肾俞、委中、八髎、秩边、承山;二组髀关、上巨虚、足三里、冲阳。2)治法如主穴疗效不明显显添加配穴。单侧型腰突症取患侧穴,双侧型或中央型腰突症取双侧。用28号3寸针,环跳进针2.2寸;余穴进针1.2寸。得气后,用G6805-2电针仪平补平泻法,中强刺激。再以一组(单侧型)或二组(双侧型或中央型)电极分别连接环跳穴和夹脊穴。采用断续波,波宽0.1ms,固定电流以患者耐受为度,频率60HZ,留针20分钟。配穴治法相同。亦......
腰椎间盘突出该怎么预防
1.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2.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3.做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经常弯腰劳动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宽腰带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宽腰带只能在劳动时应用,平时要解下,否则可导致腰部力量减弱,甚至腰肌萎缩,反而产生腰背痛。无论什么劳动,什么职业,在某个固定姿势下,劳动时间都不要太久。特别是弯腰或反复扭转身体的工作,要定期更换姿势,使疲劳的肌肉得到休息。汽车驾驶员长期在坐椅上承受颠簸、震动,久而久之,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增加,易引起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所以驾驶员要有一个设计合理的坐椅,注意坐位的正确,避免或减少震动。驾驶期间要适当的让腰部活动和休息。
中医有哪些治疗腰脱方法
要脱急性期一般在卧床休息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加温透治疗,并内服中药盘龙七片、七厘散等,以达到止痛目的。
缓解期则可进行针灸、推拿、牵引及快速三围牵引(即牵引的同时进行腰椎小关节的调整)。已经突出的髓核是很难复位的,即使勉强复位也不可能达到原位。而牵引和推拿可改善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从而缓解症状。此外,还可进行音频电疗等调整疗法。
恢复期则以功能训练为主,多做腰背肌肉背伸练习,以增强腰背肌肉力量,加强对腰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经上述方法综合治疗,约90%的患者病情可缓解,约30%患者可痊愈。
腰腿痛也可看疼痛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由于用一般的物理学方法无法查出腰椎间盘是否突出,难以明确诊断,故在没有CT和核磁共振(MRI)的年代,腰腿痛常被冠以“坐骨神经痛”或“梨状肌综合征”,甚至是“老寒腿”等病名。
随着CT和MRI在临床上的应用,腰突症的诊断已不再是难题。与此同时,治疗手段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让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以下两种情况可考虑到疼痛科诊治:一是诊断明确的腰突症并有手术指征,但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二是CT检查没发现腰突改变,但患者却腰腿疼痛不已。这类患者在临床上绝非少数,此时应做MRI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间盘变质,即黑盘病。黑盘病与腰突症一样是腰腿痛的根源,临床上又称之为盘源性下腰痛。
疼痛科采用的目前最先进的介导下微创技术—水刀髓核吸除术、双极水冷间盘成型术或三氧疗法及射频疗法等,不用开刀,只需在局麻下在腰椎处扎一两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和疗效好等优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腰突症的手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已经过几十万例、上百万例患者的检验。但任何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腰突症手术也不例外。手术相关并发症有术中出血、血管损伤、硬脊膜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神经根损等。手术后围手术期有可能出现休克、深静脉栓塞,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尿路感染,腹胀呕吐等全身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迅速给予正确处理。
尽管存在以上风险,只要诊断明确,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密切观察。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可能性极低,至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就更罕见了。至于民间相传的手术导致瘫痪的情况更是极为罕见。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