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建议的辅食添加原则
美国专家建议的辅食添加原则
4~7个月
从加谷类食物开始,配以母乳。每隔几天引入另一种谷类食物,如燕麦片,然后可以喝汤,吃果酱、蔬菜,一天2次。
每日食谱:吃12茶匙煮熟的温米饭,55克胡萝卜泥。
7~10个月
开始吃香蕉、苹果酱、南瓜、煮鸡蛋,逐渐吃肉末、家禽或鱼肉,最多一天3次。
每日食谱:12茶匙大麦食品、110克捣碎的香蕉、1个打散的蛋黄、110克土豆泥、110克鸡肉和米饭。
9~12月
可以开始吃软的混合食品,最好是不用咀嚼,放到嘴里就能化的食物。如软面条加番茄酱等。一天吃三四餐,加两次营养小吃,比如一小杯酸奶。
每日食谱:18茶匙婴儿麦片、115克酸奶、一碟豌豆、170克面条。
1岁及以上
增加全脂牛奶,2岁后可改为低脂或脱脂奶。一天吃三四餐,加两次营养小吃。
每日食谱:4~8汤匙蔬菜或水果泥,或者切成小块。4份谷类食物(如一份面包、两汤匙米饭、土豆或者面条),30克鸡肉、鱼肉或者鸡蛋。
注意:孩子7个月前,不要做胡萝卜泥、菠菜泥、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会导致孩子贫血。1岁前,避免蜂蜜,因为它含有孢子,可能引发波特淋菌中毒。4岁前,不要吃坚果、瓜子、硬的或黏的糖果、口香糖、整个的葡萄、樱桃等,以免窒息。
六个月宝宝辅食添加原则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
2、辅食要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要使孩子有一段逐渐适应的过程;
3、要根据季节和孩子身体状态来添加辅食,并要一样一样地增加,逐渐到多种;
4、辅食宜在孩子吃奶前饥饿时添加;要注意卫生,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
5、喂辅食时,要锻炼孩子逐步适应使用餐具。
6、家长在喂婴儿辅食时,要有耐心。
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 及时添加辅食
宝宝满4个月后,不论母乳量分泌多少,单纯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及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
辅食添加原则 最初添加什么辅食
4~6个月大的宝宝饮食仍然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如果你选择在这个时候给他添加辅食,添加的量一定要少,而且要选择泥糊状食物。给宝宝添加辅食,一般的经验是最先从米粉糊开始,因为婴儿米粉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最好选择上午两次喂奶之间让宝宝开始尝试新食物。蛋黄是另一种常见的最初辅食,不过专家提醒,蛋黄容易引起婴儿过敏。如果你的宝宝是过敏体质,最好推迟给他吃蛋黄的时间。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从蔬菜泥或果泥开始。
七个月宝宝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的添加对于七个月宝宝而言十分重要,妈妈既要考虑辅食的营养问题同时也要照顾到宝宝饮食喜好。添加的辅食品种尽量要丰富多样,做到荤素科学搭配,在宝宝发育的高峰期充足的钙可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并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那么七个月宝宝辅食添加原则有哪些呢?
1、从少量到多量: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2、从细小到粗大: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这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还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另外,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父母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3、从稀梳到粘稠: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好从而不会发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婴儿辅食添加原则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和阻碍的作用,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更好地为宝宝的辅食营养加分。那么妈妈们知道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有哪些吗?
1、从少量到多量:以添加鸡蛋黄为例,开始添加的时候应从1/5或1/4加起,历经1—2周可加至一个以让孩子的胃肠道功能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2、由一种到多种:在1—2天之内给婴儿所加食物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以上,使孩子对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食物有一个逐渐、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
3、由稀到稠:以添加谷类的大米为例,应从米汤加起→米粉→烂米粥→米粥→软饭→成人吃的米饭。
4、由细到粗:以蔬菜为例,应从添加菜汁开始→菜泥→碎菜→短纤维的青菜→可供成人吃的青菜。
5、少盐不甜忌油腻:有的家长常常会依自己的口味来喂养孩子,自己的口重在给孩子制作饮食的时候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给婴儿的饭菜中加同样量的盐,这样做是十分不对的。另外,过多甜食的摄入会因增加孩子胃肠道的饱胀感而降低食欲,而且过多糖的摄入可变为脂肪被储存在体内,久而久之可导致孩子出现儿童期的肥胖症。
一岁宝宝辅食添加原则
一岁的宝宝已经会用牙床咀嚼食物了,这个阶段,妈妈不妨让宝宝充分练习咀嚼,可以给宝宝适当添加有硬度的食物。
1、恰当地搭配食物的种类,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还能避免宝宝偏食。但别太混杂,以免宝宝出现过敏现象。
2、增加半固体食物时,要注意食物的软硬度。肉类、蔬菜类还是需要软一些,水果类可以稍微硬一些。
3、辅食味道要清淡。烹调方面要注意别重口味,重油或很甜、过咸的食物并不适合一岁宝宝食用,食物的味道最好清淡一些。
4、每天可继续喂奶,并吃三次主食,期间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健康小零食。
说到健康小零食,不少妈妈立马都会想到自制果汁泥,但自制果汁泥要考虑水果中含农药残留的问题,而且外出携带、保存、食用都不方便,因此建议妈妈除了学会自制果汁泥外,还要学会挑选立袋包装的果汁泥。市面上有针对1-3岁宝宝推出的果汁泥,妈妈记住要选择无添加防腐剂、色素、香料以及蔗糖的果汁泥哦,天然果汁和天然水果原浆成分的果汁泥才能牢牢抓住宝宝的心。在宝宝哭闹时,妈妈不妨用香甜的果汁泥哄他们开心。
辅食添加原则
从出生到6个月纯母乳喂养,从6个月开始(180天)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
我们今天再掰开了揉碎了深入地跟大家讲讲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首先让我们来听听权威的声音。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推荐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随后我们国家卫生部也推荐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在2001年前,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是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很多妈妈会问,那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推荐呢?
理由有很多
6个月内母乳可以满足婴儿这段时间内所有的营养需求。
纯母乳喂养时间达到6个月还会对宝宝的认知发育、抗感染和免疫等方面有好处。
避免了过早添加辅食可能出现的腹泻和过敏,从而增强对辅食的耐受,让宝宝辅食添加更加顺利。
那是不是辅食添加就严格到满6个月那一天才可以呢。
其实权威的声音是针对群体的推荐,考虑到宝宝的个体差异,辅食添加的时间并不是严格到满6个月那一天才可以。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还需要根据宝宝发育的生理状况进行判断。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到3—4个月时都应该考虑添加辅食以补充体内营养素的需求。比如在给宝宝添加蛋黄时,最好是从每天半个蛋黄开始,观察几天,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腹泻、皮肤过敏等身体不适现象,可继续增量,增至2/3个,然后再增加到1整个。
人工喂养的婴儿在2个月以后就可以喂一些果汁和菜汁了,但要加适量的水稀释。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和发育的需求,4个月以后可增添米糊、奶糕、烂粥、果泥、鱼泥、蛋黄。到7—8个周时,可以试着加一些烂面、饼干、肉末。lO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软饭、挂面、碎菜等食品。
在给宝宝添加猪肉末等食物时,不要刚添加完一顿牛肉末后下顿就加鱼肉末,要让宝宝适应了一种食品后,再行3天左右的适应时间。增加新的食品种类时应在婴儿健康时进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易患消化不良,一般不主张开始添加新的辅食,宜在天气凉爽时再逐渐增加。
但南方的夏季时间较长,许多婴儿也只能在夏季时添加辅食,这个季节的辅食制作过程应特别注意卫生,最好单独为婴儿制作辅食。一旦宝宝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就应暂停添加此种辅食,待消化功能恢复后再从少量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