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麻黄桂枝汤可以治疗风寒型荨麻疹吗

麻黄桂枝汤可以治疗风寒型荨麻疹吗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荨麻疹常见病因有;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亦可引起,

2.药物

3.感染

4.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治疗上;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比如;扑尔敏,敏迪等。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职业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1.不要去抓

2.不要热敷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配方

辨证论治 :

张志礼认为,本病初发多属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外因。因此,治疗勿忘祛风。

他将本病分为以下四型: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骆文郁等认为,荨麻疹的病机为营卫失和,治法宜调和营卫,应以桂枝汤作为基本处方治疗,并适当配伍疏风药,除湿药,仿桂枝汤的变化以适应荨麻疹的复杂变化。

周有川治疗自始至终抓住一个“血”字,认为本病多属虚证。

(1)血虚受风,治宜养血疏风,方选四物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2)血热受风,治宜疏风凉血,清热解毒,处方:浮萍、防风、荆芥、蝉蜕各9g,生地黄、赤芍各18g,牡丹皮12g,紫金皮、刺蒺藜各30g,金银花、连翘各15g。

(3)表虚营卫不和,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方选玉屏风散加减。(4)中虚兼风寒,治宜温中散寒,升 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疹”、“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特点为皮肤突然出现疹块,大小不一,此起彼消,瘙痒难忍。荨麻疹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近年来中药治疗荨麻疹取得了显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荨麻疹多由腠理不固,风邪侵袭,遏于肌肤而成;或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导致胃肠积热,郁于肌表而发荨麻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对某种物质或某种刺激因素过敏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或其他介质引起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渗出而引发。

张作舟根据临床特点,将慢性荨麻疹分四型治疗。

(1)表虚不固、营卫失和,治宜固卫和营,佐以酸敛,方用固卫御风汤(黄芪、白术、防风、党参、桂枝、白芍、乌梅、五味子、白鲜皮、秦艽、白芥子、甘草)。

(2)血虚气弱,风从内生,治宜养血熄风,方用养血熄风汤(当归、黄芪、何首乌、白芍、五味子、乌梢蛇、全蝎、白鲜皮、羌活)治疗。

(3)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潜阳熄风,方用养阴宁荨汤(生地黄、白芍、女贞子、黄芪、五味子、地骨皮、牡丹皮、生牡蛎、珍珠母、白鲜皮、秦艽)治疗。

(4)肠胃湿热,治宜清热理脾,宣化湿浊,方用平胃散加味治疗。

陈汉章将本病分为7型治疗。

(1)风邪袭表,治宜疏风散寒,解表透疹。方选荆防败毒散加减(羌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刺蒺藜)。

(2)邪侵肺卫,治宜清热宣肺,解表透疹。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浙贝母、蝉蜕)。

(3)邪陷少阳,治宜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方选达原饮加减(槟榔、厚朴、草豆蔻、知母、白芍、黄芩、甘草、柴胡、荆芥、防风)。

(4)邪入阳明:

①升降散证,治宜透郁泻热、升清降浊,方用升降散加减(白僵蚕、姜黄、大黄、蝉蜕、火炭母、凤尾草、茵陈蒿)。

②葛根芩连汤证,治宜解表清热,透疹止痒,方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刺蒺藜、防风、珍珠草)。

(5)肾阴亏损,治宜滋补肝肾,祛风止痒,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刺蒺藜、防风)。

(6)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祛风,方选当归饮子加减(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刺蒺藜、黄芪、何首乌、荆芥、防风、甘草、蝉蜕)。

(7)情志内伤,治宜疏肝理气,方选逍遥散加减(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甘草、刺蒺藜、防风)。

龚国樑根据荨麻疹的临床特征辨证分型如下:

(1)风热型,治宜祛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

(2)风寒型,治宜祛风散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3)肠胃型,治宜祛风解表、通腑泄热。处方:荆芥、防风、制大黄、苍术、苦参、生甘草各9g,茵陈蒿15g,生山栀子6g。

(4)血虚型,治宜养血祛风,方用四物汤加味。

吴干银认为急性荨麻疹治在肺,肠胃型荨麻疹调肝脾,慢性荨麻疹治肾为主。(1)急性荨麻疹,属风寒束肺者,可用解表化饮汤加减;属风热犯肺者,用银翘散加减。

(2)肠胃型荨麻疹,治以疏肝解郁调脾法,方用逍遥散加味。

(3)慢性荨麻疹,偏肾阳虚者用肾气丸加减;偏肾阴虚者用大补阴丸加减。

李元文从肝脾论治慢性荨麻疹,将慢性荨麻疹分为3型:

(1)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搜风,用自拟治荨I号方(柴胡、郁金、白术各 lOg,茯苓皮20g,大枣3~5枚,全蝎6g,丝瓜络lOg)。

(2)肝阴不足型,治以柔肝养阴熄风,方用自拟治荨Ⅱ号方(银柴胡、白芍、乌梅、五味子、当归、钩藤、白僵蚕各lOg,蝉蜕6g)。

(3)脾虚湿阻型,治以健脾除湿祛风,用自拟治荨Ⅲ号方(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六一散(包)、浮萍、防风各lOg,自鲜皮30g)。

荨麻疹偏方有什么

由于孩子的抵抗能力非常弱,所以不少疾病都找上门来,小儿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这种病症的引发原因有很多。那么,这个小儿荨麻疹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治疗呢?治疗小儿荨麻疹的偏方又有什么?中医是怎样治疗小儿荨麻疹的?赶紧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

偏方1

组成:食醋20~30毫升。

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

主治:慢性荨麻疹。

偏方2

组成:生姜2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葱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证见遇风或寒后皮肤发痒,疹块色淡不鲜,舌淡苔薄,脉细弱。

偏方3

组成:韭菜150克、大葱5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水煎日服2次。

偏方4

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姜9克。

用法]砂锅煮至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分早晚2 次吃完。每天1剂,连服7~10 剂。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

偏方5

组成:蜂糖30克、黄酒60毫升。

用法:合匀炖温,空腹服,每天1剂,治愈为度。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的检查

皮肤过敏原试验,将过敏原皮试液在受试者的上臂处做多个点刺即可观察多种食物的过敏反应。

阳性结果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以最后确定是否为过敏原。

小儿荨麻疹的诊断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关键在于明确病因(过敏原)。

结语: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小儿荨麻疹偏方的一些知识,相信对于小儿及家长来说会有很大帮助。孩子的健康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要在医师的建议下赶紧用以上的偏方进行治疗了!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防风10、荆芥10、香附15、乌药10、枳壳9、泽泻10、大黄6、砂仁9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治疗荨麻疹的土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导致荨麻疹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食物、药物、吸入物、物理等一些因素,所以想要降低荨麻疹的出现几率,一定要找到荨麻疹的原因,并且尽量远离这些因素,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摆脱这种疾病。

治疗荨麻疹一些民间偏方有:

1、风热型荨麻疹:荆芥10g,防风10g,蝉衣10g,黄柏10g,连翘10g,生石膏40g,苦参12g,白癣皮12g,升麻12g,甘草6g,黄芩12g,生地30g,丹皮15g。

2、风寒型荨麻疹:麻黄8g,桂枝10g,赤芍12g,杏仁10g,生姜3片,红枣5枚,甘草6g。

3、龙李药酒配方:

穿山甲5克、乌梢蛇15、克黄莲30克、红花30克、白芷60克、黄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个月,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

4、牛肉南瓜条:牛肉300克,南瓜500克。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有关治疗荨麻疹的土方法是什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治疗荨麻疹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们需要根据荨麻疹的病因来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早日摆脱这种疾病的威胁和伤害,让我们不再承受这种疾病的折磨和伤害,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

麻黄桂枝汤有什么作用

麻黄桂枝汤可以有效的治疗内湿引起的风寒,或者是朋友们的四肢关节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麻黄桂枝汤还可以有效的消除我们身上的水肿症状,对付风寒是有一手。而且在春季干燥的季节可以很好的润燥功效。

人体正气亢盛,奋起抵抗,将人身的阳气津液运行到体表全力抵抗外感风寒之邪,正邪力量相当。因此临床上见到恶寒厉害,发热程度也高,一般来说,恶寒有多厉害,发热有多厉害,因为发热是正气对抗邪气的反应,由于人体体液充斥体表厉害,不能外出,故见无汗,头痛厉害,骨节疼痛,人体气机不能外达,只能向上,所以可见喘,麻黄汤证就是这样。

【处方】柴胡(三钱) 芍药(二钱半) 桂枝(去皮.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黄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 人参(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有恶寒,表证未解者。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麻黄桂枝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组成】麻黄30克(去节) 甘草9克(炙) 桃仁30个(去皮、尖) 黄芩15克 桂枝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候发前温服。

【功用】发散血中风寒。

【主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荨麻疹民间治疗方法

荨麻疹应按各证型辨证加减处方用药,即根据患者的详细情况所出现的临床表现,症状细审辨证用药,方可奏效。因此,辩证对症治疗才是关键,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辩证治疗荨麻疹的民间偏方,以供参考。

方1

【组成】生姜20 克、防风10 克、桂枝10 克、葱白2 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证见遇风或寒后皮肤发痒,疹块色淡不鲜,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2

【组成】韭菜150 克、大葱50 克、白酒30 毫升。

【用法】水煎日服2 次。

【主治】荨麻疹。

方3

【组成】食醋20~30 毫升。

【用法】加水5000 毫升洗澡用。

【主治】慢性荨麻疹。

方4

【组成】米醋100 毫升、木瓜60 克、生姜9 克。

【用法]砂锅煮至醋干时,取出木瓜、生姜,分早晚2 次吃完。每天1剂,连服7~10 剂。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

方5

【组成】蜂糖30 克、黄酒60 毫升。

【用法】合匀炖温,空腹服,每天1 剂,治愈为度。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

方6

【组成】麦麸250 克、醋500 毫升。

【用法】上药混合搅匀,入铁锅炒热,装入布袋,搓擦患处。

【主治】风寒型荨麻疹。

方7

【组成】大蒜(打碎)15 克、食盐15 克、明矾12 克。

【用法】水煎,乘热洗患处。

【主治】荨麻疹

方8

【组成】百部15 克、白酒100 毫升。

【用法】煮后外擦患处。

【主治】荨麻疹。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一、针对病因。荨麻疹的治疗关键是要消除病因,如果患者还伴有感染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应用抗菌素药物进行消,但是对于某些食物过敏患者可暂且不吃。一些慢性感染灶通常是诱发慢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因此,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好方法还要发现该病的病因,对症治疗。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内服外用相结合的前提是内用抗组织胺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类型荨麻疹的重要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多数患者的症,其次,局部使用用药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可实现暂时的疗效。荨麻疹的治疗要根据病因,对症用药,令药效可以直达病灶。

三、对症下药。中医治疗荨麻疹也有一定的疗效,风热型的急性荨麻疹可用荆防汤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用麻桂各半汤治疗。荆防汤适用于丘疹状荨麻疹的治疗,慢性荨麻疹急性的治疗同急性荨麻疹的治疗相同;病程迁延者寻妖对其活血化瘀,其次是健脾祛湿,辨证治疗。有热者利用清热宽胸汤,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

麻黄桂枝汤治恶寒有限吗

因外出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痛,颈项部尤甚,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桂枝汤有效吗?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

方选麻黄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10克(先煎),桂枝10克,葛根20克,杏仁10克,炙甘草6克。2剂,水煎服。嘱其温覆取汗,暂避风寒。2天后,患者复诊,述以上诸症一剂而减,两剂即愈。与此同时,多年的过敏性鼻炎也明显减轻,望继续治疗其鼻炎,遂在原方基础上减麻黄5克,加用细辛3克,白芷15克。3 剂,水煎服。服后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并按此法治疗多例过敏性鼻炎,效果良好。

按:过敏性鼻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麻黄桂枝汤有效吗?大多数患者于20岁前出现。据国内外报道,发病率为15%左右,近几年明显增加,多与体质有关,难以短期治愈。

过敏性鼻炎多因感冒而发,起病时症见发热恶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经过治疗,发热恶寒好转,而鼻塞、流清涕迁延不愈,遂成过敏性鼻炎。探究其发病机理,乃外感风寒,全身毛窍腠理闭塞,无汗则气不得旁达,气机郁闭即上壅,迫肺气逆于上则出现鼻塞、流涕。时医多俱麻黄、桂枝辛温发汗太过,而喜用桑菊、银翘辛凉清热之属,寒凉郁闭,邪气留伏于鼻道而发。此案以麻黄汤加减治疗,方中麻黄发汗宣肺开毛窍;桂枝治上冲之逆气,同时助麻黄发散风寒;杏仁利肺气;甘草缓急迫,和中护正。俾腠理毛窍开启,营卫调和,逆气下达,邪气外出,痼疾可愈。

中医可以治愈荨麻疹吗

针灸治疗荨麻疹:

针灸是很多疾病治疗的生活都会采用的方法,此法是针对人们的穴位施针已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是很有效的。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其实方法众多,但是普遍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果能够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是极佳的。

辩证治疗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大多属营卫不和型,表现为素体卫外不同,营卫失和。治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用桂枝汤加味,处方为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当归、生黄芪、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荆芥。汤剂酌加白鲜皮、白蒺藜、钩藤等祛风止痒之药即可,疗效较好。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宜采用补益气血法,常用方为当归饮子、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若脾气虚为主者为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脾肺气虚明显者,宜用玉屏风散加味。

荨麻疹是一血管反应性皮肤病。药物、食物、吸入药、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因素均可发生。临床常分为急、慢性寻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寻麻疹、巨大性寻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西医的治疗方发也很多,根本的是去除病因,对原因不明者药物治疗也能使病情得到控制。主要抗组织胺、激素、拟交感神经等药物. 中医一般属“土风疮”、“水疥 ”等范畴,与湿热,血分有热、血虚生风等密却相关,治疗多以清热燥湿、凉血疏风、疏风散寒等为法。

治疗荨麻疹的土方法

1、风热型荨麻疹

荆芥10g,防风10g,蝉衣10g,黄柏10g,连翘10g,生石膏40g,苦参12g,白癣皮12g,升麻12g,甘草6g,黄芩12g,生地30g,丹皮15g。

2、风寒型荨麻疹

麻黄8g,桂枝10g,赤芍12g,杏仁10g,生姜3片,红枣5枚,甘草6g。

3、龙李药酒配方:

穿山甲5克、乌梢蛇15、克黄莲30克、红花30克、白芷60克、黄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个月,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

4、牛肉南瓜条

牛肉300克,南瓜500克。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桂枝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食疗治疗皮肤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在治疗荨麻疹上,桂枝却也有奇效。

荨麻疹祖国医学病名为“风隐疹”。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始觉瘙痒,迅即出现扁平隆起 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肤色潮红、瓷白或无变化;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搔抓后 随即起条索状疹块,消退不留痕迹。甚则剧痒。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咽喉不利,甚至胸闷气憋,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

运用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治疗荨麻疹疗效颇佳,处方为:桂枝10g,白芍10g,炙甘 草6g,生姜6g,大枣15g。剧痒难忍者加枳壳10g,风团暗红加当归10g。桂枝具有扩张毛细 血管消除水肿的药理作用,白芍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意在“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生姜之辛助桂枝之效。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相得宜彰。

总之,《伤寒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具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为治疗太阳中风 之主方。“中风”具有广泛之意,荨麻诊病因在“风”,风善行数变。荨麻疹是外邪袭表、 营 卫不和所致。临床中凡属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因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所致的皮肤病,均可用桂枝汤治疗。本方能治疗多种皮肤病,足见仲景组方用药之妙。

还等什么,快来试试桂枝在治疗荨麻疹上的奇效吧。

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

一、风热型

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15、防风12、牛蒡子10、苦参30、蝉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银花25、连翘15等。

二、风寒型

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独活9、防风5、荆芥9、浮萍10、炙草6、生姜15、白藓皮10等。

三、脾胃湿热型

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20、苍术10、白术15、厚朴10、山栀9、茵陈20、防风10、荆芥10、香附15、乌药10、枳壳9、泽泻10、大黄6、砂仁9等。

四、阴虚火旺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五、冲任不调型

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相关推荐

荨麻疹有哪些类型

风热型荨麻疹 常见症状为发病急骤、皮疹鲜红或淡红、伴发热、口干、二便干等,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此类型需要疏风清热。 风寒型荨麻疹 常见症状为遇冷发作,皮疹呈苍白色,除瘙痒外无其他明显症状,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此类型需要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气血虚型荨麻疹 常见症状为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体倦头晕,面色无华,苔薄白,脉弦或脉缓。治疗此类型需要益气养血、疏风散邪。

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的方式有什么

(1)风热久羁型:由于患者会外受到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的疹发下片出现掀红,舌质红苔黄,治疗要以搜风清热为主要治疗方向。可以使用自拟的乌蛇驱风汤进行治疗: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2)血热风盛型: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搔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活血之品。药用:生地、当归、赤芍、紫草、元参、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

细数荨麻疹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3、内服外用相结合

荨麻疹的中医分型治疗介绍

荨麻疹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患,在中医文献中称瘠痛,南方称风疹块,北方称鬼饭疙瘩。据临床观察,大致依下述分型论治。 (1)风热久羁型:由于外受风热之邪,未经发散,以致风菩蕾,发作不已。证见疹发下片掀红,舌质红苔黄,治以搜风清热为主。常用自拟乌蛇驱风汤:乌蛇、蝉衣、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甘草、大黄。 (2)血热风盛型:属于中医“风疙疹”范畴,犹今之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往往先则皮肤搔痒,抓后立即掀起条痕,此所谓外风引动内风。由于心经有火,血热内盛,热甚生风,治重凉血清热消风为主,夹瘀略佐

荨麻疹不吃药可以自己好吗 荨麻疹如何治疗

控制荨麻疹病情,避免荨麻疹再次诱发的最好方式是及时找到过敏原,明确自己对哪种东西过敏,然后做到禁止接触,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治疗荨麻疹的西药药物以抗组胺类药物、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调节自身免疫制剂的药物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合用治疗为主。 中药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防风止痒、三风凉血等功效的药物为主进行治疗,具体药方可参考以下中药配方,但一定要在专业的中药医师指导下进行服用治疗。 (1)紫草药浴 配方:紫草15克、,刺猬皮、枳壳、紫花地丁、车前子各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研碎

荨麻疹能治好吗

一、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二、内服外用相结合 首先,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三、中医治疗荨麻疹 中药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

荨麻疹怎么办

1、针对病因 荨麻疹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2、内服外用 内用药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局部用药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中医治疗 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 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 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

荨麻疹的皮疹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尽量除去可疑病因。 二、内用疗法。 (一)急性荨麻疹:常以抗组胺类药品为首选药物。另外,还可配用钙剂、氨茶碱、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其中任何一种,每可迅速奏效。遇有发热者,尤其第一次发病的儿童,可增用抗生素。如果病性急剧时,还可考虑投与皮质类固酶激素口服或静滴,等症状控制后再改用其它治疗方法。 (二)慢性荨麻疹:除用抗组胺药外,可使用利血平、氨茶硷、安络血、6-氨基已酸、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B12、组胺球蛋白、转移因子、普鲁卡因大静封、抗生素等1~2 天种药品,有望获效。有时还可采取抗组胺H1拮抗剂

患了荨麻疹患者应该怎么办

治疗荨麻疹要内服外用相结合,内用抗组织胺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其次,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中医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风热型用荆防汤,风寒型用麻桂各半汤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脾虚用胃苓汤,人参健脾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 针对病因治疗荨麻疹荨麻疹治疗要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

荨麻疹吃什么好

1、冬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祛风,解毒消肿、生津润肤等功效。适宜风热型荨麻疹患者使用。 2、南瓜。性温,味甘。具有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等功效。适宜脾胃虚弱的风寒型荨麻疹患者使用。 3、荸荠。性寒,味甘。具有凉血化湿、生津润肺、消肿解毒等功效。适宜风热型荨麻疹患者使用。儿童患者忌食。 4、薏米。性凉,味甘。具有解热祛湿、消炎敛疮、润肤祛斑等功效。适宜温热蕴结的荨麻疹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