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控制住血压很重要
慢性肾炎控制住血压很重要
1.积极控制高血压
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改善,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并改善远期预后。
(1)治疗原则①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 d,无心脑血管合并症者,血压应控制在125 80mmhg以下;如蛋白尿≥1g d的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0>
(2)治疗方法①非药物治疗限制饮食钠的摄入,伴高血压患者应限钠,钠摄入量控制在80~100mmol,降压药物应该在限制钠饮食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减肥;适当锻炼等。②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由于acei与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保护作用,应优选。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和血肌酐升高,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l)时务必在严密观察下谨慎使用,尤其注意监测肾功能和防止高血钾。少数患者应用acei有持续性干咳的不良反应,可以换用arb类。
2.减少尿蛋白
延缓肾功能的减退,蛋白尿与肾脏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控制。acei与arb具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其用药剂量常需要高于其降压所需剂量。但应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3.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
低蛋白与低磷饮食可以减轻肾小球高压、高灌注与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慢性肾炎患者如何控制血压
①为减少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如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②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③在应用药物降压的同时,伴发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应限盐(5~6g/d)饮食。低蛋白、低磷饮食及降压治疗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延缓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
不少的临床研究证实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尼卡地平等治疗高血压和延缓肾功能恶化有较为肯定的疗效。研究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尽管有轻微扩张入球小动脉的作用,但因它有明显降低全身血压的作用,故可使未受累或仅部分受累的肾小球高血液动力学、高代谢状况得到改善;此外,钙离子拮抗剂减少氧消耗,抗血小板聚集,通过细胞膜效应减少钙离子在间质沉积和减少细胞膜过度氧化,从而达到减轻肾脏损害及稳定肾功能作用。临床报道,短期(4周)或长时间(1~2年)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炎患者,并未发现任何肾小球损伤作用,却清楚证明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十分类似的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同处,为它一般无降尿蛋白作用。应该指出,部分学者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对肾功能有影响,仍有必要作更长期的观察。
治疗慢性肾炎要做到三点
治疗慢性肾炎要做到三点。慢性肾炎是种慢性疾病,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有很多,选择对了是关键。慢性肾炎的治疗除了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饮食健康外,全国肾病专家会诊中心的专家还提出了治疗慢性肾炎要做到三点。
具体如下:
1、降血脂
高血脂是慢性肾炎在发病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研究发现高血脂对慢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也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在治疗上就要有所改变,治疗慢性肾炎的同时还要降血脂,同时注意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含量,把血脂降下来,以避免造成过度的肾功能损伤。不过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时要注意很多降血脂的药物也都有肝脏损害的副作用,患者朋友一定要谨慎治疗,以免因为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2、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炎的症状表现之一,控制高血压对于治疗慢性肾炎很关键,因为患者的血压可能会持续升高,得不到及时治疗会有危险,应争取把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对慢性肾炎的治疗起决定性作用。
3、心理准备
慢性肾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治疗慢性肾炎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做好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准备,具备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心理准备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方面,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正确的对待慢性肾炎。
治疗慢性肾炎要做到三点。以上几点就是全国肾病专家会诊中心肾病专家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所以当患上患上慢性肾炎时需要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
慢性肾炎血肌酐是怎么回事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若干年后再现),大部分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炎症。另外,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健存肾单位长期代偿处于血流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三高”状态,久之导致健存肾小球硬化。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
慢性肾炎血压控制 天麻荷叶饭
材料:天麻12克,橘皮10克,鲜荷叶1大片,大米100—150克。
做法:天麻、橘皮煎水取汁,以汁加水适量,同大米煮饭、放入荷叶煮至饭熟,除去荷叶,
分1—2次吃。
功效:有利于降血压,清肝火、心火。
女性肾炎可以怀孕吗
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是排除人体中毒素和废物,如果不幸患上了肾炎会对人体多方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女性肾炎患者,那么,女性肾炎可以怀孕吗?相信这是很多女性朋友都比较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专家表示,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的女肾炎患者,怀孕的成功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不是所有的女性肾炎患者都不能怀孕,这表明女性肾炎患者还是有机会拥有一个自己的宝宝的。但是有的肾炎是不适合女性怀孕生子的。
1、重症感染性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如果怀孕的话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因此不适合怀孕。等病情控制住后,也停药2-3个月后,可以考虑要孩子。
2、IgA肾炎:反复出现血尿,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还会出现严重高血压或者肾功能不全,因此容易造成其胎儿死亡率高,不适合怀孕。
3、中度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会导致患者的胎儿发育迟缓和早产的概率很高,孕妇肾功能可出现恶化,不适合怀孕。
4、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当发生高血压或轻度氮质血症的时候,如果怀孕的话容易发生妊高征,会使胎儿容易死亡。
患上肾炎是不合适怀孕的,但是女性肾炎患者也不要太过担心,只要做好及时的治疗工作,还是有怀孕的机会的。对于健康的女性朋友来说,生活中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以防止自身也患上肾脏疾病,受到伤害。
慢性肾炎的认识与治疗
因此,应当走出这样的认识盲区(错误的观点),即把尿检查的结果作为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更重视肾功能的变化,长期监测肾功能的情况,将肾功能的变化作为远期目标的考察项目。
概括地说,慢性肾炎的治疗目标应是: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改善临床症状,维持与保护肾功能。具体目标,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炎给予区别对待。如为局灶节段性增殖性肾炎、轻型系膜增殖性肾炎、控制好蛋白尿,肾功能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恶化。
但重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由于病理改变较重,后3者多为不可逆的病理改变,适当控制好蛋白尿、血尿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目标,而保护肾功能是其最终目标。因此,切忌为了消除蛋白尿而盲目应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因为这些药物有很大副作用,有时因此引起的合并症是致命的。
尿道炎慢性肾炎怎么治疗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4.抗凝、纤溶及抗血小板解聚药物。此类药物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降低补体活性,但疗效不肯定。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避免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有尿道炎的患者平时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生活的调理,平时适当的多喝水,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一定要戒烟戒酒,烟酒对于肾脏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如果不及时的引起重视的话,疾病会越来越严重,要及时控制住炎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种类有哪些
从医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种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但是在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也就是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肾病型,临床表现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血尿。高血压型,除有普通型表现外,血压升高比较突出,常伴有慢性肾炎的眼底改变。急性发作型,在患病过程中因感染、劳累或治疗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使肾功能急骤恶化。
因此对于不同的症状治疗起来就不一样,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病因的不同,慢性肾炎的症状轻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初期慢性肾炎的症状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轻者仅晨起时眼睑及面部微肿,午后下肢略有水肿,经休息后短期内可消失。另外肾炎的症状初期还可伴高血压。
慢性肾炎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病情可随时间发展逐步恶化,直至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此时患者可出现贫血,心衰等。其恶化主要与肾实质受损,红细胞生成减少及营养不良有关。贫血和心衰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病变及肾功能减退成正比。虽然慢性肾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产生机理也异常复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关于肾炎及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原因也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种类讲解,大家可以看出分类还是有很多的,同时不同类别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些患者对慢性肾炎不是很重视,下面就让患者通过对慢性肾炎的危害了解,来敲响警钟。从而积极的进行治疗,让自己早日健康起来,过长正常人的生活。
慢性肾炎危害很大,但很多慢性肾炎病人因为其无明显不适症状而忽视了治疗,最终导致慢性肾炎从早期的蛋白尿、潜血,逐步发展到血肌酐升高、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等多种症状并发的严重阶段,当肾脏完全纤维化、硬化时,将不得不选择透析或肾移植,此时慢性肾炎病人悔不当初,为什么当初没有搞清楚“慢性肾炎的危害性而早早治疗呢。
在了解慢性肾炎危害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才是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简称,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病人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炎。有的病人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病人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慢性肾炎控制不当,严重了会发展到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