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子宫脱垂食疗保健

子宫脱垂食疗保健

一、起居调养法

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下蹲,不可用力提取重物,尽量少做屏气等能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卧床休息,睡觉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腹泻等易增加腹压的疾病。产后不要过早下床活动,尤其不要过早地参加重体力劳动。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加强营养,注意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此外,还可配合功能锻炼(见后面功能锻炼调养法),均对子宫脱垂的恢复有很大帮助。

二、饮食调养法

中医认为,子宫脱垂多由气虚、肾虚所导致,因此饮食疗法对升提子宫有很大帮助。平时应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鸡、鱼、蛋和肉类,以及山药、扁豆、大枣、莲子等。此外,尚可选用食疗方:

1、用金樱子15克,冰糖60克,放入200克清水中,隔水炖1小时,去渣饮汤,每日3次。或用乌骨鸡1只(去毛和内脏),黄芪60克(塞入鸡腹中),隔水蒸烂,加少量盐调味,吃肉喝汤。适用于气虚型者(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小便频数,或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舌淡、苔白、脉虚细)。

2、用乳鸽1只(去毛和内脏),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放炖盅内加水,隔水炖熟,盐调味,吃肉饮汤。或用何首乌30克,山萸肉9克,鸡蛋3个,先用水煎药取汁,再加入鸡蛋煮熟服食。适用于肾虚型者(子宫下脱于阴道口外,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舌淡红,脉沉弱)。

子宫脱垂预防的主要方法

(1)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子宫脱垂的可靠保证。

(2)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注意月经期保健: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目前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4)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5)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目前认为,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百分之三十。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6)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据报道,产褥期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个月内参加劳动者,子宫脱垂发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是由于产褥期子宫及其支托结构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变,尚未得到充分恢复之前,过早参加劳动(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容易引起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经期的卫生和阴部干燥,同时在平时要适当的参加劳作,积极参加户外锻炼,使之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做好预防,这样大家才能更好的避免发生子宫脱垂疾病。

子宫脱垂食疗方法

1、鲫鱼200克,黄芪20克,炒枳壳8克。将鲫鱼开膛去杂,洗净备用。先以水煎黄芪、枳壳30分钟,放入鲫鱼再煎至鱼熟,吃鱼饮汤。

2、鸡蛋2只,何首乌30克,小米50克,白糖少许。将何首乌用纱布包好,与小米同煮粥,快熟时打入鸡蛋,并加白糖,调匀即成,弃何首乌,喝粥。每日2次。

3、老母鸡1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20克何苜乌纳入鸡腹内,加水适量煮至肉烂,用精盐、味精调味,吃肉饮汤。适用于子宫脱垂、痔疮及脱肛。

4、丝瓜络48克,烧成灰,研为细末,分成4份,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份,用黄酒送服。7日为1个疗程,间隔5~7日可再服第2个疗程。

5、猪大肠250克,黑芝麻100克,升麻9克。先将猪大肠洗净;升麻用纱布包好,同黑芝麻一起放入肠中,置入砂锅内加水炖至烂熟,去升麻,加精盐等作料,当日分2次吃肠喝汤,每周2~3次。

产后女性如何预防子宫脱垂

(1)、切实做好哺乳期保健: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2)、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岁之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这种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注意月经期保健: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目前认为,卵巢功能与盆腔支持组织的张力有明显的关系。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4)、切实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5)、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目前认为,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6)、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据报道,产褥期子宫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个月内参加劳动者,子宫脱垂发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85%以上。这是由于产褥期子宫及其支托结构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变,尚未得到充分恢复之前,过早参加劳动(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容易引起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胃下垂食疗保健方案

猪脾枣米粥

[材料]猪脾2具,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共煮成粥对胃下垂引起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有康复保健之效。

莲子山药粥

[材料]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功效]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山药、莲子、糯米补中益气而养胃阴。脾胃得补,则中气健旺,下垂的脏器即可回原位。

猪肚黄芪汤

[材料]猪肚1只,黄芪200克,陈皮30克。

[做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5只猪肚为一疗程。

[功效]黄芪为补气要药,陈皮理气健脾,和中消滞;猪肚能“补胃,益气”。猪肚黄芪汤可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子宫脱垂的危害

1、子宫脱垂可以怀孕吗

子宫脱垂的女性受孕有一定影响,子宫脱垂分为三度,一般I度或II度子宫脱垂患者仍有受孕的可能,如果处理得当,治疗后仍然是有可能怀孕的。但是妊娠后对分娩仍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的子宫脱垂患者则常常不孕,这是由于精液不易集存于阴道的后穹窿,以及子宫脱垂患者常并发宫颈肥大及慢性宫颈炎之故。

2、宫脱垂可导致月经过多

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3、子宫脱垂可导致痛经

子宫后位的形状,犹如一把茶壶,宫颈管好比茶壶嘴,子宫体好比茶壶体。作为茶壶嘴的宫颈,其位置高于作为壶体的子宫腔,位于宫腔内的月经血难以从“壶底”经宫颈管排出。要想将“壶中”的经血排出,只有加强子宫收缩,尽量压缩宫腔容积才能逼出经血。因此,子宫后位的女性常会因子宫肌的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痛经。

4、子宫脱垂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脱垂可以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异位,如前所述,子宫后位者,经期常需加强子宫收缩,才能迫使经血经宫颈管排出体外。宫缩加强,必然引起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在高压作用下,部分月经血有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脱垂食疗方法

1、鲫鱼200克,黄芪20克,炒枳壳8克。将鲫鱼开膛去杂,洗净备用。先以水煎黄芪、枳壳30分钟,放入鲫鱼再煎至鱼熟,吃鱼饮汤。

2、鸡蛋2只,何首乌30克,小米50克,白糖少许。将何首乌用纱布包好,与小米同煮粥,快熟时打入鸡蛋,并加白糖,调匀即成,弃何首乌,喝粥。每日2次。

3、老母鸡1只,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20克何苜乌纳入鸡腹内,加水适量煮至肉烂,用精盐、味精调味,吃肉饮汤。适用于子宫脱垂、痔疮及脱肛。

4、丝瓜络48克,烧成灰,研为细末,分成4份,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份,用黄酒送服。7日为1个疗程,间隔5~7日可再服第2个疗程。

5、猪大肠250克,黑芝麻100克,升麻9克。先将猪大肠洗净;升麻用纱布包好,同黑芝麻一起放入肠中,置入砂锅内加水炖至烂熟,去升麻,加精盐等作料,当日分2次吃肠喝汤,每周2~3次。

6、甲鱼头5~10个,洗净切碎,置锅内炒黄,研末,每晚睡前服3克,用米酒或黄酒送服。

7、荔枝1000克,黄酒1000毫升,共浸7日后,每日早晚各空腹饮酒30毫升。

8、棕树根500克,水煎4~6小时,去渣饮汁。每日l剂,分3次服完。适用于本症早期患者。

9、老丝瓜壳30克,烧成灰,每服10克,每日3次,白酒送服。

子宫脱垂的症状及治疗是什么

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严重时脱出的块物不能还纳,影响行动。

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黏膜表面增厚、角化或发生糜烂、溃疡。患者白带增多,并有时呈脓样或带血,有的发生月经紊乱,经血过多。子宫脱垂为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根据脱垂的程度可分为3度。

因手术后对再次阴道分娩有一定影响,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子宫托适应证

子宫托很早就被用来治疗子宫脱垂。能使患者自行掌握,但重症子宫脱垂阴道过度松弛者不宜用。

患者平时除了要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注意休息,休息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锻炼,能够抬高臀部,锻炼子宫,让子宫上台,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者坐着,容易导致痔疮,对子宫脱垂的情况也有不利影响,不利于治疗,保持排便通畅也是很有必要的。

子宫脱垂如何预防

专业指导

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

过度的负重作用及体姿用力是子宫脱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妇女的劳动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子宫脱垂的可靠保证。

做好青春期保健

女子在12~18岁间称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女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发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虚弱,韧带张力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无力称无力型体格。该类人通常伴有内脏器官下垂(如肾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压力增加,就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对保证妇女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意月经期保健

月经期虽属生育期妇女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响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经期保健,容易引起妇女各种急慢性疾病,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闭经时,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少,致使盆腔支持组织张力减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加强月经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妇女的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纠正胎位异常,防止发生胎位性难产,也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

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重要病因。产程愈长,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愈高,这是与支持子宫的悬吊装置和盆底软组织遭受损伤的机会较大有关。第一次分娩时所造成的损伤更是关键。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第一胎产后发病者最高,约占30%。因此正确处理分娩各产程,防止产伤,是预防子宫脱垂的最重要环节。

做好产褥期保健

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至生殖器官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需6~8周,这段恢复过程称产褥期。在产褥期中,妇女的解剖和生理变化均较大,该期若未引起重视,最容易发生子宫脱垂。因此,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对预防子宫脱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做好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间卵巢功能下降。尤其产后长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长期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子宫萎缩,子宫的支持结构和悬吊装置松弛无力,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如遇到增加腹压或体姿用力等外因条件,均可诱发子宫脱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宫脱垂患者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说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宫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另外发现,妇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压后,子宫位置下降较非哺乳期明显,因此,切实做好妇女哺乳期保健,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重要措施。

相关推荐

如何知道子宫下垂呢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或脱出,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在我国农村是与产妇保健、产科质量关系密切的“两病”之一(“两病”指子宫脱垂和尿瘘)。 但是目前,虽然在我国施行计划生育,每对夫妇只生育1个孩子,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子宫脱垂疾病仍然在大城市中屡见不鲜。 子宫脱垂的病因基础是盆腔支持组织缺陷,因此治疗原则是加强盆底肌肉和筋膜张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积极治疗使腹压增高的咳嗽便秘等慢性疾病。

子宫脱垂有什么发病特点

分娩时,过早下迸、 急产、滞产,尤其是困 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产后如经常仰卧,由于支持组织松弛,子宫常向后倾。子宫后倾的结果使子宫轴与阴道轴一致,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另外,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或长期从事蹲、站工作,可迫 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 要预防子宫脱垂,除了女性要加强青春期、孕期保健外,还要注意做好产褥期保健。产妇从胎盘娩出后,

子宫脱垂如何预防

更年期和老年期子宫脱垂的预防: (1)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负担,排除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 (2)应适当减轻工作,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 (3)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坚持做肛提肌运动锻炼,以防组织过度松弛或过早衰退。 (4)积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习惯性便秘,定期进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各种常见病。 (5)及早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在除外妇科肿瘤,心血管疾病,乳腺癌,高脂血症和肝胆疾患等全身性疾病

子宫脱垂手术后出血怎么办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 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1)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

子宫脱垂的原因是什么

1一般来说产妇和干体重活劳动者发生子宫脱垂的机率比较大,就如农村的妇女产妇,都是比较过早进行重体力活动,或者过久地站立与下蹲工作;产褥期内剧咳、气喘、腹泻、便秘等等致命腹压增加的因素,都是子宫脱垂的诱发条件。 2有些孕女在分娩时,过早屏气用力、急产、滞产等都会导致子宫脱垂的发生,尤其是在做阴道手术时,都可能导致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之后在产后又不注意保健,没有做好月子,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好,那么子宫就会受到影响,这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一些女孩没有生育也

子宫脱垂食疗

子宫脱垂:命名甚多,如阴挺、阴脱、阴痔等。中医认为多因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 ,或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所致。合理的饮食调理是辅助治疗的关键,对症治疗的同时 ,可采用下列饮食疗法: 鳊鱼黄芪汤:鳊鱼1尾,黄芪20g,枳壳1 0g,调料适量。将鳊鱼去鳞杂、洗净,与芪、枳加水同煮沸后,再煮30分钟,去渣取汁,食盐、味精、料酒调服,每次200mI。每日2次。可益气升提,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子宫脱垂。 升麻龟肉汤:升麻1 Og,大枣1 0枚,龟肉1 50g。将龟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同置锅

子宫脱垂中医有治疗偏方

生活中有很多妇女由于意外而造成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见于产后女性、劳动妇女,它是一种因子宫位置向下移动到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出现子宫完全脱出阴道口的一种症状,产后经常仰卧、下蹲或者过早的起床劳动、从事重力活,就容易引起子宫脱出。生育过的女性患上子宫脱垂的可能性比较大,1度、2度的子宫脱垂可以通过中医、饮食来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2个治疗子宫脱垂的偏方。 子宫脱垂可以分为三度 第1度:子宫位置下移,但是移动位置不大,子宫颈外口距离阴道口短于4厘米; 第2度:可以看到子宫颈或者部分的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原因

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子宫脱垂是妇科的常见病,多见于多产妇女,主要是因为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据济南市2504例子宫脱垂患者中,1~3产发生者占58。21%。 此外,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 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分娩时,过早下迸、急产、滞产,

子宫脱垂分度

妇女的子宫在盆腔中有一定的位置,如果子宫的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或脱出,就叫做子宫脱垂。临床上为了区别子宫脱垂的程度,分为三度:ⅰ度脱垂为子宫向阴道下移,子宫颈移到处女膜缘,即宫颈仍留在阴道内,于阴道口即可看到子宫颈;ⅱ度脱垂为子宫颈已脱阴道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颈及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统计了500例子宫肌垂病人的年龄分布,绝经后期占61.3%。一般认为,60岁以上妇女约1/4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脱垂,其中10%却无自觉症状。有的患者,小腹、阴道、会阴

鳝鱼的做法

炒鳝鱼 类别:江西菜 糖尿病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子宫脱垂食谱 益智补脑食谱 口感:此菜鲜香麻辣,汤汁浓厚,色泽红亮。 主料:鳝鱼750克 辅料:洋葱(白皮)50克 调料:猪油(炼制)40克 酱油50克 大蒜(白皮)5克 料酒25克 辣椒(红、尖、干)5克 淀粉(蚕豆)25克 姜5克 香油5克 胡椒粉5克 做法 (1)将鳝鱼头部用钉子钉住,用小刀从头至尾剖开,取出内脏和脊骨,然后将鳝鱼片成2.4 厘米长片; (2)洋葱去老皮,洗净,切成片; (3)干红椒切成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