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朵看内脏健康
从耳朵看内脏健康
颜色、光泽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形态变化
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定位诊断
就耳的定位诊断而言,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而致牙齿、牙龈肿痛时,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等方法正在蓬勃发展。当然,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
耳朵看健康怎么看
一1、 耳垂-头面五官2、 耳甲腔-上焦-心肺-中焦-脾胃3、 耳甲腿-下焦-肾(大小肠、膀胱、胆)4、 对耳轮-脊柱5、 耳舟-上肢6、 对耳轮上脚-下肢7、 耳轮脚、三角窝-生殖泌尿
二1、 耳廓相应部位有一结节状隆起或见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索条样隆起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形状,常见于肝病、胆石症、肺结核、心脏病、肿瘤等疾病。如肝硬化的患者,在耳廓肝区处多可呈现隆起和结节,边缘清楚。
2、 耳廓相应部位出现高于周围皮肤的点状隆起,见有水泡样丘疹,俗称鸡蛋疙瘩,颜色可红可白,常见于急慢性气管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3、 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4、 耳垂上有一条自前上至后下的明显皱褶的斜线纹(可以单耳,或双耳同时发生),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
5、 耳面皮肤血管充盈易见,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
6、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常见于肾脏病和糖尿病。
7、 耳廓肥厚,若身体亦属肥胖,具有脑溢血的倾向。
8、 耳廓薄而透明,血管脉络清楚浮现,表示呼吸器官有问题。
9、 耳廓萎缩、无力是心脏衰弱的症状。
三1、 耳垂青色,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2、 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3、 耳廓红肿,为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4、 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5、 耳垂经常潮红,为血脂稠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发展为溃疡,还容易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6、 耳廓上产生白色的糖皮样皮肤脱屑,擦之不易除去,常见于各种皮肤病。
7、 用手摩搓耳廓,如果不见泛红疑为贫血。
中医教你从耳朵看健康
1、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
2、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
3、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
4、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
5、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
6、如果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7、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表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从脸部看内脏健康
人体的内脏,例如心、胃、肾等都与脸部的不同部位有特定“联系”。
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人的脸部反映出来,因而饮食对美容极为重要。
如果额头皱纹增加,表明肝脏负担过重。因此,必须戒酒,少吃动物脂肪,而且每天至少饮3升水。如果能做到小小的节食,例如放弃一顿午餐则更好。
如果眼圈发黑,眼神无光,则是肾负担太重。请少吃盐、糖、咖啡,多吃小红萝卜、白萝卜和蒲公英。
脸颊发灰,说明身体缺氧,肺部功能不佳。应多去公园散步、慢跑,并补充绿色蔬菜,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粗纤维的摄入。
鼻子不喜欢糖。过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所以可用果仁、水果和酸奶来代替巧克力当零食。但如果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负担过重了,
应该立即放松、休息,并戒烟,少吃含脂肪的食品。
上嘴唇肿胀常常由于胃痉挛引起,而土豆有暖胃的功能,从而间接有利于嘴唇的美容。
从耳朵看健康怎么看
1、 耳廓相应部位有一结节状隆起或见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索条样隆起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形状,常见于肝病、胆石症、肺结核、心脏病、肿瘤等疾病。如肝硬化的患者,在耳廓肝区处多可呈现隆起和结节,边缘清楚。
2、 耳廓相应部位出现高于周围皮肤的点状隆起,见有水泡样丘疹,俗称鸡蛋疙瘩,颜色可红可白,常见于急慢性气管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3、 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4、 耳垂上有一条自前上至后下的明显皱褶的斜线纹(可以单耳,或双耳同时发生),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
如何从耳朵看内脏健康
颜色、光泽 就耳部整体而言,正常人的耳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如果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反应机体肾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见于风寒感冒;还见于素体阳气不足的人,这类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为在这个阶段,机体阴液已经严重耗伤。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形态变化,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厚大的人,肾气充足;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此外,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痘痘看内脏健康的方法
1、印堂长痘,关心心脏
在两个眉毛之间的痘痘最不能让人忽视,想一下最近有没有心律不齐胸闷的情况,心脏有问题的话两眉之间就会长痘痘。建议远离剧烈运动,增加睡眠,远离烟酒和刺激。
2、额头长痘,注意肝脏
额头上通常会长很大的痘痘,这都是长期堆积而成,这些都是昼夜颠倒、生活不规律的生活、长时间熬夜所造成的后果。按时睡觉可有效帮助肝脏进行排毒。
男人多摸这个部位肾脏更强
为什么摸耳朵补肾
男性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一个很小的举动就会促进自己的健康呢?其实,适当的摸耳朵也会有很少的促进效果。
而在中医看来,“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想要肾脏功能正常运转,那么耳朵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判断一个人的肾脏是否健康,通常看耳朵是否饱满就可以得知,所以有经验的老中医往往只需观察一个人的耳朵就可以知道他的肾到底有没有问题。
如何摸耳朵补肾
1、拎耳屏
我们大家面对自己的疾病的时候都是非常紧张的,男性也是一样的,但是,生活中如果适当的摸摸耳朵,也是有健康的作用哦。
这是中医经常会使用的通过按摩耳朵补肾的方法,耳屏其实就是我们耳孔外面凸出的部位,那么拎耳屏到底是怎么个拎法呢?
其实这个动作很简单,将双手食指放在耳屏内侧后面,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耳屏朝外拉,手法由轻到重,拎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三到五分钟即可。
相信各位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是不是瞬间就觉得大脑清醒了呢?这正是因为耳屏周围的穴位得到了刺激,加快了血液流通速度,所以大脑就会立刻清醒,久而久之,全身血液变得畅通,肾脏的血液流通加快,从而将肾脏的毒素排出体外,肾脏也就会越来越健康了。
2、摩耳轮
与拎耳屏一样,摩耳轮也是一个常用的按摩耳朵补肾的方法,耳轮相信大家都能找得到,而摩耳轮就手法而言,实际上就是揉捏耳轮的意思。方法其实很简单,用食指贴着耳轮内部,然后拇指按住耳轮外部,上下揉捏,力度适中即可。
从耳朵看健康
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中的“望”,很多人都认为是看脸、看舌苔等,其实,耳朵也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一环。耳朵上有260多个穴位,耳朵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生关联,其中与肾、肝胆的关系最为密切。保养耳朵,可健康全身。
看耳朵辨疾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中医中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
形态变化望耳的另一个内容是观察形态变化。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而且没有光泽的人,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哮喘等;若耳内流脓,伴有耳部红肿热痛,听力下降的,是中耳炎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
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见到圆圈状、条段样等改变的,常见于有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如冠心病人、哮喘病人等。
专家提醒,望耳只是中医“望诊”的一部分,判断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应当结合全身的其他表现。即使平日里自己观察,也不可盲目照书诊断,杞人忧天。
耳朵大小或与寿命有关
民间一向把耳朵大作为有福气和长寿的象征。现代医学观察表明,耳大与长寿确实有一定关系。
医学工作者对256名60~90岁的老年人和344名90~104岁的长寿老人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长寿老人组耳长平均值为男7.13厘米,女6.89厘米;60~69岁老年人组耳长平均值为男6.93厘米,女6.50厘米。
显然,长寿老人组耳长平均值明显超过老年人组,在长寿老人组中耳长最长的达8.8厘米。因此有专家认为,耳廓长而大是长寿老人的特征之一。人们往往将耳朵大和寿命长联系起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耳大者肾气健
古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大是肾气健的征象,肾气足则寿长,所以欲想长寿健康,护肾很重要。
2、寿命长者耳朵长得大
现代研究认为,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成年后虽然全身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停止了,但耳朵却是惟一的例外,它一辈子都在不断长大,平均每10年长1.4~2.2毫米。虽然其增长的速率很不明显,但确实是在增长的,这与身体的器官有一定关系。由于耳廓的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因此老年人的耳朵比青年人的确实要大。从这个观点看,长寿者并非是耳朵大了寿命才长,而是寿命长了耳朵才长得大。
简单五招捏出健康
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头疼、失眠的小病,我们可以自己按摩穴位辅助治疗。
1、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2、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3、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4、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5、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6个耳部小动作益寿延年
耳朵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我们如何按摩耳朵才能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1、摩双耳: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2、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3、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养生保健,而且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4、拔双耳: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按摩耳朵养生方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对于神经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5、拎耳屏: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按摩耳朵养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6、推耳后: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法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痘痘看内脏健康
脸上长痘会影响我们的面部美观,还会留下疤痕,其实,脸上长痘不仅仅关于形象,不同位置的痘痘还反应了身体器官的问题,比如印堂长痘要注意心脏、额头长痘要注意肝脏,下面我们来看看脸上不同位置长痘反应出的身体健康问题。
1、印堂长痘,关心心脏
在两个眉毛之间的痘痘最不能让人忽视,想一下最近有没有心律不齐胸闷的情况,心脏有问题的话两眉之间就会长痘痘。建议远离剧烈运动,增加睡眠,远离烟酒和刺激。
2、额头长痘,注意肝脏
额头上通常会长很大的痘痘,这都是长期堆积而成,这些都是昼夜颠倒、生活不规律的生活、长时间熬夜所造成的后果。按时睡觉可有效帮助肝脏进行排毒。
3、鼻翼长痘,表明胃燥热
鼻部油脂分泌较多,但也是胃火过大、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果鼻头还有轻微脱皮现象,表明血液循环也不是很好。另外,经常便秘和胃胀气的人也容易长鼻痘。少吃肉,谢绝火锅、冷食和辛辣食品,食物和水都要用温热的。
4、唇周长痘,肠功能不佳
如果没解决便秘、吃了太多辛辣、油炸食物,嘴唇周围就会长痘,如果使用含氟过多的牙膏也会出现唇边痘。
5、发际长痘,清理毛孔
主要是卸妆没卸干净,造成角质太厚,毛孔堵塞,洁面时要注意发际边缘的清洁,洗完脸后看看脸上是否有多余的泡沫。
6、右脸颊长痘,注意肺脏
是肺部有炎症的反映。如果你肺火上升、喉咙干燥、痰多咳嗽,留意一下右脸颊痘痘。少吃过敏性食物,停止吃海鲜和芒果、酒类食物等易敏食物,过敏会让你的气管、支气管、肺部更加不适。
7、左脸颊长痘,调理血液循环
表明排毒能力降低,可能是肝脏不好,或血液循环问题。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中,穿的衣服可以略少些但不要让自己冻着,多到户外活动。
8、太阳穴长痘,清理胆囊
吃很多垃圾食品,太阳穴周围就会长痘痘了。这时因为你的胆汁分泌不足,因为吃了过量的油脂而让胆囊负担加重。
9、耳朵、脖子、腮边长痘,淋巴循环堵塞
长期肝脏负担加重后,会在耳际、脖子和脸交界处产生痘痘,反复爆发在同一位置,上升为淋巴循环不畅。不可劳累,适度增加睡眠时间,让大量供应到大脑、肠胃的血液有充分时间供应肝胆排毒。特别要减少睡前饮食的习惯,不加重肠胃负担。
10、背上长痘注意毛囊炎
背上长痘痘大部分是因为皮肤的毛囊炎引起的。这和背部毛囊的油脂分泌旺盛有关,和床单的卫生管理也有关。背部是肺的反射区,肺热或者是经络不通都会造成背部长痘。平时可以多吃白色清热食物,例如银耳、雪梨、白合、白箩卜等。皮肤过敏也可能引起背上长痘痘。所以要找到过敏源,避免和皮肤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