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须掌握的5个要点 喝水
秋分养生须掌握的5个要点 喝水
秋燥的特点就是特别缺水,不但空气干燥,人体内也十分干燥,所以我们要时刻主要补充自己体内的水分,缓解秋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最好的方式是“朝盐水,晚蜜汤”,如果养成这个习惯那么就可以保障在秋季达到润肺养肺的目的。为什么不是白开水呢?因为白开水一下肚子,马上又觉得口渴了。这是因为喝下去的白开水需要胃部进行消磨,小肠吸收以后才能转化为体液,缓解我们口渴的感觉,这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所以白开水解不了急渴。再加上白开水特别容易流失,所以即使不停地喝水仍然觉得口渴。早上喝一杯盐水下去有利于保持细胞内渗透压,留住水分;晚上喝蜂蜜水有利于润肺,蜂蜜水的滋润效果还是比较强大的。
秋分养生食谱
雪梨雪耳炖瘦肉
材料:银耳3克、雪梨50克、瘦猪肉50克、冰糖1块、枸杞十几颗。
做法
1、将瘦肉洗净,切块。雪梨去皮,切成块状。银耳泡发,掰成小块,备用。切好的猪肉放开水中炒一下,去掉血腥味。炒好的猪肉放入炖盅内。
2、银耳、雪梨依次放进炖盅。加清水,没过所有原料即可。把炖盅盖好盖子。放篦子上,盖上锅盖。锅开后大火蒸30分钟。
3、蒸完30分钟,打开炖盅放入冰糖和枸杞,再蒸5分钟就可以了。
功效:银耳,滋阴润肺;猪肉,滋阴润燥;冰糖,养阴生津;雪梨,生津润燥。雪梨雪耳炖瘦肉,是秋分时节滋补养阴的养生汤。
山药百合大枣粥
材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秋分养生“平”字当先
基于人体和大自然的这一规律,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而秋分时节的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平出健康。
平调阴阳,身体放松。从“长夏”到“秋收”,人体代谢由快速转变为缓慢,秋分时昼夜平分,养生也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做到阴气内守。中医讲,“阳入于阴为之寐,阳出于阴为之寤,寤寐之间阴阳相养”,意思是说人体阴阳之气不断地升降出入变化,形成人的醒寤和睡眠,所以,健康合理的睡眠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第一要法。
另一方面,秋高气爽之际正是体育锻炼的好时机,但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体阳气为收敛、闭藏的状态,运动养生要顺应这个状态,切忌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比较适宜的运动有太极拳、散步、爬山等,不过膝关节不好的人,要减少爬山、爬楼梯。
工作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要适当给身体减压,不妨试试“肌肉松紧法”,简便易行,适合长期坚持:闭上眼睛,用意念从头顶开始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后放松,同时,拳头握紧后再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平衡人体阴阳。
秋分养生须掌握的5个要点 运动
秋朗气清是最适合运动的节气之一,进行适量的有益运动不但可以散除心中的阴霾之气,让心情明亮起来,也能收到“秋冻”,强身健体的效果,这样可以为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运动养生要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年迈的老人,体弱的儿童不宜“秋冻”,运动量也要适当减少。
秋分养生吃什么好
1、酸味食物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分节气,应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一些葱姜等辛味食物。
2、润肺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诱发秋燥,大便干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淮山、芝麻、鸭肉等等。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无花果白鲫汤等汤类,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3、养胃食物
秋季,也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烧烤等刺激性的食品,多吃一些比较温和的食品。还可以喝一些红茶,以达到暖胃的功效。除此之外,还可以养神。
春季宝宝喝水需掌握5个原则
1.把握时间
给宝宝们喝水可以分几个时间,早晨起来时,可以为宝宝们准备一杯温水,温水里不要放盐;在中餐和晚餐前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小杯水。早晨喝水可以有利宝宝血液畅通;饭前饮水可以有助饭后食物消化。
2.适时补充
宝宝们在一岁左右可能已经会说话了,在宝宝们实在口渴时,他们可能会找水喝。但是,如果说在口渴的时候才喝水,这个时候体内已经出现了缺水的症状,可能宝宝们会出现喉咙发哑、嘴唇干燥等迹象。所以,爸妈要记得偶尔给宝宝喝水,不要等到宝宝要水喝才给水。
3..注重水量
补水虽然重要,但是补水也有一个量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喝越多的水就越好。一般来说,一岁左右的宝宝,一天可以给宝宝们喝四到五杯水,当然也要依据宝宝们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日常行为进行考虑。如果宝宝某天运动量增加,货值饮食过咸,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水量。
4.莫让饮料代替水
饮料中一般都添加很多成分,有些有糖料,有些甚至还有化学成分。宝宝们喝饮料不仅不会解渴,甚至还会加重宝宝们口渴的进程。所以平时要少给宝宝们喝饮料。
5.不要让饮食扰乱饮水规律
宝宝们如果平时吃酸吃辣的而且食物还比较咸,那么这个时候宝宝们的喝水量就会增加。所以,爸妈们记得在宝宝小的时候,切忌让他们接触过多刺激性的食物,宝宝们的食物要以清淡为主。
秋分养生须掌握的5个要点 饮食
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水分多的蔬果类食物。秋燥猛烈,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上火。水果可以润肺,滋润皮肤,润肠通便,多喝牛奶能强健身体;在秋天常常喝喝银耳红枣汤,滑滑的润润的甜甜的,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这款汤还有润肺补气血的功效。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要注意吃水果的量,否则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秋分养生要领:早睡运动多果蔬
秋季以养“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实在没时间,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钟,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选择一些宁心安神的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等,也可登高望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秋分养生要领——早睡早起多食“辛酸”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秋分养生要领——多吃新鲜果蔬
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秋分养生如何防秋燥
谨防秋燥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刚开始的时候,鼻咽部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如果燥咳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由于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窍,就会常常伴有口鼻咽喉干燥和阵发性较重的干咳等症状。如果仅仅以咳嗽为主症者,则称为“秋燥咳嗽症”。
防止胃病多发
秋分后气候渐凉,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养阴润肺”并非人人适合
尽管常说“养阴润肺”有益于秋季养生,但这并不是对于任何人都合适。” 比如,有些慢阻肺的发生除了部分与肺燥有关外,大多数还与脾虚湿盛、肾不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类型的病人从体质以及症状特点来看,往往是中医说的阴偏盛或阳气不足,而不是燥盛阴虚,所以不适合于“养阴润肺”
如何防秋燥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
1.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温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2.多吃水果蔬菜:多数蔬菜和水果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水分多,果蔬中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但食用新鲜果蔬要适量,过量对身体健康也无好处。
3.注意润肺:可多吃些芝麻、核桃、杏仁等富含油脂的干果,尽量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