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分天气还热吗 秋分养生吃什么水果
2018年秋分天气还热吗 秋分养生吃什么水果
葡萄其色美、气香,鲜食酸甜可口,开胃消食,是人们很喜爱的一种水果,同时葡萄从表皮、果肉到种子,蕴含满满的养分。
不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外,还包含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等更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保护人体不受自由基侵袭造成老化、维持肌肤弹性,修复紫外线伤害。
荸荠又叫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誉。荸荠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湿祛痰等功效,对预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有一定效果。
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烧、煨。但荸荠不易消化,脾胃虚寒、消化功能较差者及儿童、老人不宜多吃。
中医认为,柠檬味酸、微甘,性微寒,入肺、胃经。
柠檬含糖类、柠檬酸、苹果酸、枸橼酸、橙皮苷、柚皮苷、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钙、磷、铁等。柠檬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化痰止咳。
雪梨是寒性水果,有润燥降火之功效。秋燥之时,吃梨是上佳之选。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感口鼻干燥、皮肤瘙痒,容易产生干咳少痰等不适,此时每天吃一两个梨则可以有效缓解秋燥,有益身体健康。
甘蔗性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的功效,秋季阴虚肺燥导致咳嗽,吃点甘蔗最适合不过。
甘蔗浆汁甜美,为果中佳品,据分析,甘蔗的果汁约占70%,其中糖含量可达17%,因而有“糖水仓库”之誉,其所含的糖大部分是蔗糖,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
秋分农民丰收节放假吗
2018年秋分会放假。
秋分节气在2018年6月21日被国务院通过确立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民专属的节日,体现了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彰显了农业地位,但是中国14亿人口,农民毕竟只是少数,所以,这只是一个欢庆日,并不是节假日,而今年放假是因为正在中秋节范围内。
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要注意吃水果的量,否则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2018年秋分放假吗
2018年秋分放假。
值得注意的是,秋分节气本身是不放假的,今年秋分节气放假是因为今年秋分节气正好是中秋节的前一天,今年中秋节放假刚好是从中秋节前两天开始放的,中秋节就在里面,所以,今年秋分节气是放假的。
秋分的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2018年秋分放几天假
2018年秋分放3天假.
秋分节气不是法定节假日,本身是不放假的,但是今年秋分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属于中秋节放假范畴,可以放三天假,在中秋节前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到农民丰收节的喜庆氛围中,也不失为一项乐事。
2018年秋分是几月几日
2018年秋分是9月23日。
秋分节气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在节气位置中在秋天的中间,有平分秋季的意思,秋分时,太阳公转位置发生改变,到了黄经180°位置附近,此时太阳直射赤道,造成了昼夜等长的天文现象。
2018年秋分天气还热吗
2018年秋分节气天气会开始转凉。
秋分节气代表着时间走到了秋季的中间位置,此时昼夜等长,再过一段时间昼夜温差会加大,即使是岭南地区气温也会有明显的下降,开始进入到了秋季气候中来,会有明显的温度下降感。
秋分的时候有吃鸡蛋、吃秋菜、吃芋头、送秋牛、吃汤圆的传统习俗。
秋分养生吃什么好
1、酸味食物
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分节气,应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酸味食物,少吃一些葱姜等辛味食物。
2、润肺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诱发秋燥,大便干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淮山、芝麻、鸭肉等等。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无花果白鲫汤等汤类,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3、养胃食物
秋季,也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所以,要少吃生冷、辛辣、烧烤等刺激性的食品,多吃一些比较温和的食品。还可以喝一些红茶,以达到暖胃的功效。除此之外,还可以养神。
农历秋分是哪一天
2018年秋分是9月23日。
秋分不是按照农历计算的,而是按照公历计算,二十四节气虽然是传统节气,但是为了方便计算,走的却是公历,这样会更加利于计算和统计。
秋分凉燥侵袭吃点白萝卜
秋分后北京的天气越来越冷,而且雨水减少,阴气逐渐上升。从中医来看人容易被“凉燥”(秋燥分温燥和凉燥)侵袭,出现健康问题。因此秋分后的养生保健首先要防“凉燥”,并逐渐停止秋冻,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秋季腹泻等问题。
这个时节不妨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和前段时间预防“温燥”的饮食不同的是,现在最好多吃酸甜食物,如葡萄、猕猴桃、柚子等口味酸甜的水果,或用醋来调味,甘酸以养阴。但不宜吃甜腻的甜食,可以吃些甘润食品,如新鲜蔬菜、新鲜百合、白萝卜、枇杷、银耳、甘蔗、黑木耳等,都可以润燥。竹笋老鸭汤、牛肉炖萝卜、凤爪、猪蹄、牛蹄筋、猪肉皮冻也都是这个季节上好的食品。但不宜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如姜、生葱、胡椒、辣椒等,也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鹿肉。
专家还指出,秋分后每天不宜吃太多水果。因为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群,吃水果多了就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因此这个时节吃水果要有节制,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把梨或荸荠煮着吃。此外,这个时节还要多喝水以及菊花茶、薄荷茶等,或者用枸杞、胖大海、沙参、麦冬等泡水喝。
秋分是法定假日吗 2019年秋分放几天假
2019年秋分不放假。
秋分节气不是法定节假日,因此本身是不放假的,而已今年的秋分节气是星期一,如果工作请假制度比较轻松的话,可以请假一天去参加秋分丰收节活动,也不失为一项乐事。
2018年秋分天气还热吗 秋分三候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礼记》注曰: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秋,具有“收藏”之意,过冬的动物开始储存食物。人类讲究秋收,一来以慰春耕收获之喜,二来亦是为来年一年的食物作准备。顺应节气的变化,此时的行事方法,忌“满”而宜“敛”,当收放自如,不宜太张扬。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为什么都是9月23日
秋分日不一定每年都是9月23日。
秋分日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24日来临,以当年的太阳公转为准,太阳公转到黄经180°的位置就表示来到了秋分点,正式进入秋分节气,来来去去就三天可以选择,重复个两年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是每年秋分都是9月23日了。